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考试用时:9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一项备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你的选择填写在下面的答题表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 以下是小红在阅读某一历史文章中开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话,“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至十一年春,皇帝出兵北击突厥、南灭陈朝……”文章中的“皇帝”指的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2. 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该水利工程的中心应该是( )
A.江都 B. 涿郡 C.洛阳 D.余杭
3.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4.海外凡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多称为“唐人街”,这说明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你知道大唐帝国建立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81年
5.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隋炀帝
6.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B.“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7. 唐朝时期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由此最能体现出唐朝时期( )
A.统一国家发展 B.民族大融合 C.民族政权林立 D.繁荣与开放
8.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文中所说的“考试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唐太宗时 B.唐玄宗时 C.武则天时 D.隋炀帝时
9.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10.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1.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了唐与吐蕃的关系( )
A.和同为一家 B.设立军事机构管辖 C.武力征服关系 D.战争对抗关系
12.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这一艘艘帆船反映了(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佛取经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13.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14. 春节期间,王老师去河北旅游,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说是参观了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王老师参观的桥是( )
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1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唐朝 B.隋朝 C.汉朝 D.北魏
16.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名家辈出。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吴道子 C.欧阳询 D.颜真卿
17.舞蹈《飞天》舞姿优美,将观众引入仙境,起创作灵感来自飞天壁画。我们要考察飞天壁画,必须到( )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秦始皇兵马俑 D.龙门石窟
18.“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材料中的“首领”是指( )
A. 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19.“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岳飞,“佞臣”指的是( )
A.岳飞 B.寇准 C.秦桧 D.阿骨打
20.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D.宋金达成和议
21. 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北宋时有“号为冠天下”的丝绸产于( )
A.江浙 B.海南岛 C.长安 D.蜀地
22. 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能是( )
A.管理造船业 B.管理海外贸易 C.管理城市贸易 D.管理港口秩序
23. 缠足这种怪诞的风俗逐渐传开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4.宋朝有一首诗:“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主要反映了哪一行业的兴旺( )
A.商业 B.建筑业 C.旅店业 D.手工业
2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l)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2分)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形式?并各举一例说明(8分)
(2)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什么?(2分)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www.中──南朝《宋书》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財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三 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描绘了江南怎样的社会状况?(4分)
(2)从材料二中,我们看出北宋怎样的社会局面?(6分)
(3)宋代南方有哪些典型的手工业?(2分)在宋朝的海外贸易中形成的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2分)
(4)综合分析,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尽,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请你阐述你的理由(5分 )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为什么要说这番话?(4分 )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唐太宗是怎样的一个皇帝?请说明理由(7分 )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B C C C D D C A A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D A C C A D B C C 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
26. (16分)
(l)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表现形式: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8分)
(2)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影响。(2分)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用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4分)
27.(18分)
(1)农业发达,物资富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变得富庶。(4分)
(2)北宋时,南方已是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地;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粮仓;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6分)
(3)手工业有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2分)大商港有广州、泉州。(2分)
(4)原因:北方人口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4分)
28.(16分)
(1)隋炀帝的暴政;(1分)有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正是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措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分 )
(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4分 )
(3)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 )第一,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重用贤才,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第二,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进一步增强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三,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如玄奘西行天竺取经等。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