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ú fáng shōu zū zhèng zhòng bài nián
( ) ( ) ( ) ( )
hài xiū dǒu rán shùn jiān shòu xuē
( ) ( ) ( ) ( )
二、请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词义,在括号内填入对应的序号。(4分)
新鲜:①(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②(事物)出现不久;③(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④稀罕;新奇。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
2.大雨过后,山里的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 )
3.他排斥所有新鲜事物。 ( )
4.一大早,爷爷就从菜市场买回了一篮子新鲜的蔬菜。 ( )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獾猪(huān) 秕谷( pí) 祭祀(sì)
B.鹁鸪(bó) 蓑笠(suō) 胭脂(yān)
C.追悼(diào) 伽蓝(qié) 紧蹙(cù)
D.竹匾(biǎn) 吊唁(yán) 霓虹(ní)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出租 束缚 毛粘 B.逃蹿 搁浅 综合
C.撒手 凝固 投掷 D.骤然 刺猬 橱房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 。
②母亲的 ,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③ 者,人生最贵之道德也。
④ 的周总理经常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
A.爱戴 慈爱 敬爱 博爱
B.爱护 博爱 慈爱 敬爱
C.爱戴 慈爱 博爱 敬爱
D.爱护 博爱 敬爱 慈爱
4.下列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桥”仅指帮助村民脱险的那座木桥。
B.题目“盼”表达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C.题目“少年闰土”是用文章中主要人物做题目的。
D.题目“开国大典”直观地写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空缺处,使得整段话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所有的知识储备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让我向往。(4分)
(1)改为双重否定句: 。
(2)改为反问句: ?
2.请在语段中用修改符号订正语病。(4分)
鲁迅是短暂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的许多作品极具振奋人心的力量,深受人们的喜爱。我最喜欢他的“朝花夕拾”“彷徨”……等作品。
五、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积累填空。(10分)
1.鲁迅在《答客诮》中用“ , ”来回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2分)
2.鲁迅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4分)
3.《有的人》这首诗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鲁迅,但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鲁迅就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比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的是鲁迅《 》中的名句“ ”;比如,“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让我们联想到鲁迅的散文诗集《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让我们联想到鲁迅以笔为刀枪、战斗一生,被誉为“ ”。(4分)
六、语文与生活。(3分)
xx新闻 据浙江绍兴越城区政府网站2022年11月21日消息,越城区近日答复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周宏亮委员《关于让“鲁迅外婆家”成为文化旅游风情村的建议》称,越城区以“故乡的故乡”为文旅推广主题,深入挖掘鲁迅文学资源,下一步将研究水上游线落地可行性,串联鲁迅外婆家和鲁迅舅舅家。
鲁迅故里至鲁迅外婆家的公交线路已开通。9月25日,鲁迅先生诞辰141周年,当天鲁迅故里至鲁迅外婆家公交线路开通首发仪式,在鲁迅外婆家孙端街道安桥头村举行。
1.请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
2.以下这幅图是鲁迅外婆家的一处有名景点,请问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和鲁迅是什么关系?(1分)
。
七、阅读理解。(27分)
(一)好的故事(节选)(11分)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时代背景】此文写作于1925年,当时中国军阀混战,极其混乱,帝国主义趁机迫害,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1.这是一篇描写 的文章,在其中,“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文章主要表现了鲁迅先生对 。(3分)
2.品析词句。(5分)
(1)文中画“ ”句子中的“都”指代的是前面列举的一系列内容以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即 。(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
3.作者觉得所见的故事是“美丽,幽雅,有趣”的,而且是分明的。第 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故事的“美丽”。(1分)
4.结合时代背景,下列对“好的故事”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好的故事”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B.作者希望现实生活中所有苦不堪言的人都拥有和他梦境中一样美好的生活。
C.“好的故事”指在梦中发生的一件具体的事,作者希望现实生活中充满这样的事。
D.表达了作者启示人们毁掉“黑暗的夜”,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一件小事(16分)
鲁 迅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1917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筋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您怎么啦 ”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不假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 奖他么 我还能裁判车夫么 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耳闻目睹: 。
不假思索: 。
2.“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有没有听到“我”说的这句话?如果听到了为什么不理“我”?(2分)
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件小事”指的是“我”坐车去S门,车夫不小心碰倒了一个“老女人”,“我”认为不用管,车夫却执意扶起她并送她去巡警分驻所的事情。
B.“我”认为那老女人装腔作势是因为“我”眼见那人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
C.“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属于环境描写,用这样安静的环境来烘托了“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活动。
D.文章通过对比,突出了车夫敢于承担责任的特点,而“我”自私自利且不知悔改。
4.“我”觉得车夫“高大”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小”是指。(4分)
5.人力车夫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本文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都塑造了车夫的形象,请结合下面的资料链接,谈谈你对这一群体的看法。(4分)
【资料链接】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
——节选自胡适《人力车夫》
八、习作。(30分)
题目:我想对你说
要求:1.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陪伴鼓励你的人或物,选取真实的事件写一写;2.用第二人称写一篇记叙文;3.条理清晰,叙述完整,能用上适当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融入自己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厨房 收租 郑重 拜年 害羞 陡然 瞬间 瘦削
二、1.④ 2.① 3.② 4.③
三、1. B 2. C 3. C 4. A 5. C
四、1.(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不能不让我向往。(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
2.鲁迅的一生希奇的事,怎能不让我向往呢?是短暂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的许多作品极具振奋人心的力量,深受人们的喜爱。我最喜欢他的《朝花夕拾》《彷徨》等作品。(用修改符号修改)
五、1.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2.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3.自嘲 俯首甘为孺子牛 野草 民族魂
六、1.“鲁迅外婆家”将开发水路 2.闰土,童年时一起玩耍的伙伴。
七、(一)1.梦境 黑暗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他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2.(1)“我”坐船时所看到的一切景和人 (2)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中倒影的形、色变幻 3.2 4.C
(二)1.亲耳听见,亲眼看见。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2.车夫听到“我”说的话了,但是他正直、善良、勇于负责,所以没理会“我”说的话。
3.D 4.车夫关心老女人,有担当“我”只想到自己,还认为老妇人是装腔作势 5.示例:人力车夫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生活艰难,又常常乐观顽强,用劳动换取生活,他们是时代的缩影,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写照。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