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3 16:4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李白的生平。
2.技能目标学习诵读诗歌。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品味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
2.品味诗歌情感。
3. 品味诗歌豪放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学生提前学习第三单元“赏析指导”,学习诵读的方法,将《将进酒》赏析示例事先预习。
二、课前五分钟播放胡乐民《将进酒》MTV至上课,营造气氛,意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三、导入语
酒与诗一旦结合,其撞击出的灿烂火花,便凝聚成光耀古今的中国“诗酒”文化。文学史上那些最耀眼的诗词几乎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一生爱诗若痴,嗜酒如狂。
李白有关酒的诗句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明人徐增在《而阉说唐诗》中评价“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四、解题
将:请、愿之意。将,读qiāng
“将进酒”为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五、诵读诗歌
学习诵读,老师范读,学生诵读
六、知人论世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知人论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生平:
14岁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病逝当涂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七、品味诗歌情感
如何劝酒的?(请给我一个非喝不可的理由)
劝酒的理由
人生短暂要喝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要喝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喝酒可以留名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喝酒可以销愁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其实就是把所有的世态炎凉炖一炖,炒一炒,余下的就都顺着酒和时间留在身后。
品味情感:我有一杯酒,足以慰平生
悲 人生短促欢 朋友相伴
愤激 怀才不遇
狂放 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之深的集中表现
八、品味诗歌
豪放又是如何喝酒的呢?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丰盛酒肴,尽情畅饮
2.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酒酣狂语,直呼其名豪放
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酒兴大发,纵情高歌
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反客为主,一醉方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九、小结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拥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寻李白》作为这次对唐代与李白的激情巡礼的结语是再合适不过了: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