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5.19《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5.19《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9 12:4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二、说明文有关知识回顾1、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 说明事物事理 事物说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 特点、功能 事理说明:解释事物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 特点—用途,主要—次要 说

文分 类 三、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花儿 为什么这样红》 1.体裁是 说明文 2.题目“红”的含义是 。 (用词语回答) 3.作者 是一位 作家。 事理 五彩缤纷贾祖章生物科普 贾祖璋(1901__1988)浙江海宁人
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原是小学
教师,23岁到商务印书馆制作动植物
标本,业余时间编了《鸟类研究》
《世界禽鸟物语》《中国植物图
鉴》等多种书籍, 编写了近二十种

小学生物.动物.植物自然课本.作者简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灼 ( )伤 裸( )子
蜜腺( ) 分泌( )
花萼( ) 花卉( )
虞( )美人 三棱( )镜
检查预习zhuóluǒxiànmìèhuìyúléng充沛( peì )?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题目“红”的含义
2.本文说明的重点内容
3.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4.理清思路,划分文章结构层次。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层次。????? 第三部分(第1l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说明文的结构以及说明顺序的安排是密切关联的。说明文有按时间、空间安排结构的,而比较多的是按“总-分-总”,“总-分”,“分-总”来安排的,也有并列式安排。
动动脑筋:
思考本文整体结构是怎样的?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总)从不同角度说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分)
总结全文:概括花红的原因 (总)
自主学习,理清思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自然的杰作,人工培育的成果 物质基础
花青素胡萝卜素无色素酸性红碱性蓝中性紫 橙、黄白(变色)一.内部原因1、概括这三段的内容。2、分别说明2、3、4段内容 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首先是由它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二段:万紫千红,红蓝交晖,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三段:黄色、橙色的花是胡萝卜素产生的作用。
四段:白色的花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一、阅读课文2—4段 3、 第四段在说明花的变色现象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举例子。举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添色木芙蓉,具体说明了花儿颜色的变化是由于物质基础的变化造成的。 4、请再找出这一部分中所运用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二段举出黑菊、黑牡丹的例子,说明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 5、 第四段最后一句话表达的很准确,请找出一两个词来加以分析。 “一般”和“大都”。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指大多数。他们准确的说明了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的现象,是大多数花朵具有的,但也不排除有例外的现象。
“渐渐”。是逐渐的意思,这个词准确的表明一般的花褪色的过程是逐渐变化的。
以上的词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物理原理花青素酸性反射 色光波碱性反射 色光波中性反射 色光波胡萝卜素反射 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含空气,反射全部光波红紫蓝黄、橙 1、 概括这一段的说明内容。 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2、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举了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或阳光微弱的地方,花儿分别呈现红、橙、黄色或蓝色的原因。具体的说明了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有它生理上的需要。二、阅读课文第6段3、试体会本段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①“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此句中的“一般”是指多数情况。表明多数花瓣具有柔嫩的特点,但也不排除例外。
②“蓝花 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 此处的“微弱”指强度不大,准确的说明了此处长光波不会灼伤花瓣且对蓝花的生理起到有利的作用。二.外部原因 1.自然选择:即生物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在自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生物会不断地发生变异,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不断加强,不利于生存的变异逐渐被淘汰.自然选择可以使生物界变得丰富多样.2. 人工选择:人类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个体,淘汰另一些对人类不利的性状的个体,从而改良性状,培育新品种.三、阅读课文第10段 1、 能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各找出一例,在原文上标出。花儿呈现不同色彩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3、 这段文字举了三个例子进行说明,其语言标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再如又如 4、文中举的三个事例各侧重说明什么?
第一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重说明人工选择的速度快侧重说明人工选择增加的品种多侧重说明人工选择能够创造出新的品种 5、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有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加红的“仅”“已”两词位置为什么不能互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表示只有,“已”是已经的意思。这两个词强调了人工选择费时少而收效高。如果换位则与文章原意不符合了。所以原文的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文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
试试看,你能不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合作探究 深入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物质基础
物理原理生物需要
进化观点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保护作用 -红橙黄绿蓝靛紫-牡丹、大丽花、虞美人花青素
胡萝卜素-橙\黄
无色素-白酸性-红
碱性-蓝
中性-紫风媒花-花色素淡
虫媒花-颜色显眼内因
外因大自然的杰作人工培育的结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物质基础(有无色素)物理原理(光波反射)生理需要(保护作用)进化观点(发展过程)自然选择(昆虫作用)人工选择(增添新种)内部原因外部因素由主到次 由内到外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一、先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总)二、再从不同角度说明原因 (分)三、最后总结全文:概括花红的原因(总)大自然的杰作 人工培育的结果考考你:
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这样的题目有哪些好处? ? 明确: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
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
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加以分析。
合作探究 深入学习 常用说明方法:
下定义 分类别
举例子 画图表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引 用★★★★3.课文第2—6自然段、第7一lO自然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提示:说明顺序有三种,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 第2—6是逻辑顺序(横向说明)
* 第7—10是时间顺序(纵向说明)合作探究 深入学习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小结所学1、说明文是以 (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
2.题目“红”的含义是( )
作者 是一位 作家。
3.你知道哪些有关花的古诗词名句?说明事物事理事理五彩缤纷贾祖璋科普课堂巩固?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诗中“花”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10.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宋朝 李清照《醉花阴》)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朝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花”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朝 杜牧《泊秦淮》)
1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诗中“花”
大自然是一个
永 远 的 谜
魅力永恒
奥秘无穷
科海无止境
探索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