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3 21: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根据表格提示,关注三个事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你用“之所以...是因为...”这个句式串联文章的主要内容。
事件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做什么)
事件一 新学年开始了 修身课上 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事件二 十二岁那年 奉天 耳闻中华不振
事件三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目睹中华不振
其他孩子
1.“为家父而读书”
2.“为明理而读书”
3.“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时的周恩来不过十几岁,为什么会立下这么远大的志向呢?
中华不振体现在哪些地方?
带着这个问题,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事件二、事件三(11-16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关键的语句。
小声读一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疑惑呢?将你的疑惑批注在对应的句子旁边。
租界中的外国人
租界外的中国人
为什么中国的土地却被外国人占据?
为什么在热闹的租界里,往来的大多都是外国人?
为什么中国女人只能无助的哭诉?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为中国人撑腰,反而训斥这个可怜的同胞
为什么围观群众紧紧捏着拳头却什么都没有做......
请同学们拿出预学单,仔细阅读你收集的资料和老师给的资料,用横线勾画出让你觉得震撼的地方?
清朝的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
鸦片入侵,消磨了人民的意志。长期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多次战争均已失败告终......
政治腐败
国力衰弱
中华不振
人心涣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立下志向后的周恩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结合课中研学单上的资料二,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suì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chóu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除了东渡日本求学,他还为中国的崛起做了哪些贡献呢?
现今的中国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邱少云
“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我的一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自然资源短缺
城乡差距过大
医疗资源匮乏
技术的壁垒
还有国家妄图分裂我国的国土......
了解了中国的现状后,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为什么读书 ,你会怎样回答呢?请说清楚原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