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3 18:30:54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每小题2分,共24分)
1.用口腔呼吸比用鼻呼吸好。(  )
2.我们的身体在睡眠、休息的状态下不会消耗能量和物质。(  )
3.人吸进去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含氧量多。(  )
4.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內,抽掉空气,只能看到闹钟在动,但是听不到铃声。(  )
5.除呼吸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取能量的重要活动。(  )
6.对着空瓶子口吹气,也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是由瓶身振动产生的。(  )
7.我们的“土电话”主要是依靠空气传播,我们才听到声音的。(  )
8.用同样的力量拨动橡皮筋,皮筋拉得越紧,发出的声音越大。(  )
9.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10.“不敢高声语,恐惊水中鱼”,主要指空气能传播声音。(  )
11.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
12.鱼肉营养丰富所以我们只吃鱼吃肉就能保证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6分)
13.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后,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波
14.下列所列的人体器官,不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
A.气管 B.肺 C.心脏
15.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  )有关。
A.高度 B.长度 C.刻度
16.一天中我们要摄入很多的食物,一般人们吃最多的是(  )。
A.谷薯类 B.蔬菜类 C.水果类
17.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沿着一个方向传播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按住锣面
18.下列不能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的是(  )。
A.依靠潜水艇发出的声音能判断出它的位置
B.渔民利用电子发生器把鱼引导到网里
C.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
19.关于声音,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0.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按压,如果留下油渍,说明食物中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21.我们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  )的作用。
A.鼓膜 B.耳道 C.耳郭
22.为了增大肺活量,下列有效的方法是(  )。
A.坚持锻炼 B.多吃水果蔬菜 C.保持良好睡眠
23.发生龋齿而形成蛀牙的主要原因是(  )。
A.偏食、营养不良
B.牙齿发生畸形
C.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
24.关于将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下面相对科学合理的表述是(  )。
A.分类的目的是吃得更多
B.分类的目的是吃得更好
C.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我们的饮食结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5.我们体内能够把我们的想法以声音的形式发出的器官是   。当我们吃饼干的时候,我们能够听到饼干碎裂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通过我们的牙齿和   传递到我们的内耳。
26.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声音的音高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当改变振动弦的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   。
27.大量实践证明,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如固体、液体和   。
28.有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体来说,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对植物来说,   是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29.(2023四上·通道期末)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就是一个   ,如果振动停止了,声音就会停止。
30.肺活量通常是指一次尽最大力气   气体,然后再尽力的将气体   的气量。肺活量的大小跟年龄以及身材和性别都有关系,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也会   。
31.耳朵由外耳、   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耳道内   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3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   、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淀粉是   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滴碘酒的地方变为   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33.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我们正在长身体,不偏食、   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连线题(5分)
34.把下面器官和主要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 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 吸收小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 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
五、探究题。(13分)
35.请你把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在括号中填写出来。
36.食物为我们提供每天所需的营养成分,四(3)班的王刚同学把一块馒头嚼了几次,请看他的咀嚼结果,回答问题。

(1)从王刚的咀嚼次数可以看出,咀嚼的次数越多,馒头越   (填“大”或“小”)。
(2)王刚叙述,刚一开始咀嚼馒头的时候,没有味道,到第七次,有一点香味,第十二次时,有丝丝甜味。因此推断出馒头里的营养成分有   。
(3)王刚认为,馒头这么好吃,我以后天天吃馒头,其他的都不吃了。他这样做对吗?   。你会给王刚什么样的建议(写一条即可):   
(4)在饮食方面,我们要   饮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7.小强参加马拉松比赛,以磨练自己的意志。为补充能量和营养,小强在比赛前吃了香蕉。
(1)吃香蕉时,小强主要是用____把它磨碎的。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2)比赛开始的枪声主要是通过   传到小强耳朵里的。
(3)比赛时小强发现自己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显著上升,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更多的   。和专业的运动员相比,小强回复到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时间要   。
(4)比赛时小强的心跳也明显加快了,这是因为通过加快血液流动,把更多的氧气和   运输给参与运动的肌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2.【答案】错误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人体在睡眠、休息时,身体还是必须供应身体器官的运作,也需要消耗能量和物质。
3.【答案】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人的呼吸过程,人吸进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含氧气多,因为有部分氧气比人体利用了。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抽空里面的空气,只能看见闹钟在动,听不到铃声。
5.【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除了呼吸之外,饮食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即靠食材的力量提供能量,然后供给人体所有脏腑运转的能量,故该说法正确。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我们的“土电话”主要是依靠固体传播,我们才听到声音的。故说法错误。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因为音调与发声体的松紧程度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发声体越紧的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高。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敢高声语,恐惊水中鱼”,主要是声音能够通过水传播给鱼听见。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题目正确。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有不能挑食偏食。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物体振动发声时,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的传播方式是声波。
14.【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喉和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属于呼吸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C符合题意。
1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有关。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6.【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在对一天中食物的统计中会发现,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有水果、蔬菜、馒头、米饭等,其中吃最多的是谷薯类。
17.【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发声是由锣振动产生的。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以用手按住锣面,让锣面停止振动。
1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不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C符合题意。
19.【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答案】B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脂肪,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2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变大,因为声音传播时声波撞击手后会发生漫反射之类的,从而增大到达耳朵时声音的响度,道理和回声一样(在短距离内),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耳廓的作用。
22.【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23.【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牙齿
【解析】【分析】 牙齿对我们消化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护牙齿。口腔不洁,细菌滋生,导致龋齿,C符合题意。
24.【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 关于将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25.【答案】声带;头骨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人体发出声音的部位是声带,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与我们牙齿碰撞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人体内部头骨会传递声音到我们的耳朵中。
26.【答案】幅度;快慢;音高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改变物质的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
27.【答案】不能;气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传播,但不能够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28.【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1%,氧气约占20.9%,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9.【答案】振动;声源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就是一个声源, 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要使一面正在发声的铜锣停止发声应该用手按住铜锣,不让铜锣振动。
30.【答案】吸入;呼出;减小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代表了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肺活量跟人的年龄和身体的健康等都有关,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会减小。
31.【答案】中耳;鼓膜;大脑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耳朵的结构中,直接接受声音刺激的是鼓膜,它能将声波转变为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32.【答案】蛋白质;糖类;蓝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把碘酒滴在淀粉上,滴碘酒的地方会变为蓝色。 运用碘酒我们能够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3.【答案】消化;不挑食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缺一不可。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竣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34.【答案】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牙齿;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食道: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小肠: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小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35.【答案】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
36.【答案】(1)小
(2)淀粉
(3)不对;均衡营养
(4)合理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牙齿;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1)口腔的作用将大块食物分解,送入胃,所以口腔内的牙齿咀嚼次数越多,馒头会越小。
(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时,由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所以当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有点甜。
(3)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所以王刚的看法错误。
(1)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在饮食方面,我们要合理饮食,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进实适量,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37.【答案】(1)C
(2)空气
(3)氧气;长
(4)营养物质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牙齿;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牙齿将食物破碎,加进唾液,经舌搅拌,将食物送入食道。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进行初步消化。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是臼齿。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
(1)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是臼齿。
(2)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比赛
赛开始的枪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小强耳朵里的。
(3)运动会消耗氧气,加快气体的交换,所以运动需要更多氧气。跑步过程中,小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会增加,和经常锻炼的运动员相比,不常运动的人恢复到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更长。
(4)比赛时小强的心跳也明显加快了,这是因为通过加快血液流动,把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给参与运动的肌肉。
1 / 1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每小题2分,共24分)
1.用口腔呼吸比用鼻呼吸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2.我们的身体在睡眠、休息的状态下不会消耗能量和物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人体在睡眠、休息时,身体还是必须供应身体器官的运作,也需要消耗能量和物质。
3.人吸进去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含氧量多。(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人的呼吸过程,人吸进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含氧气多,因为有部分氧气比人体利用了。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內,抽掉空气,只能看到闹钟在动,但是听不到铃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抽空里面的空气,只能看见闹钟在动,听不到铃声。
5.除呼吸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取能量的重要活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除了呼吸之外,饮食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即靠食材的力量提供能量,然后供给人体所有脏腑运转的能量,故该说法正确。
6.对着空瓶子口吹气,也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是由瓶身振动产生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7.我们的“土电话”主要是依靠空气传播,我们才听到声音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我们的“土电话”主要是依靠固体传播,我们才听到声音的。故说法错误。
8.用同样的力量拨动橡皮筋,皮筋拉得越紧,发出的声音越大。(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因为音调与发声体的松紧程度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发声体越紧的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高。
9.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意思是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有利于消化器官正常工作,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利用。
10.“不敢高声语,恐惊水中鱼”,主要指空气能传播声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敢高声语,恐惊水中鱼”,主要是声音能够通过水传播给鱼听见。
11.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题目正确。
12.鱼肉营养丰富所以我们只吃鱼吃肉就能保证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有不能挑食偏食。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6分)
13.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后,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波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物体振动发声时,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的传播方式是声波。
14.下列所列的人体器官,不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
A.气管 B.肺 C.心脏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喉和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属于呼吸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C符合题意。
15.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  )有关。
A.高度 B.长度 C.刻度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有关。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6.一天中我们要摄入很多的食物,一般人们吃最多的是(  )。
A.谷薯类 B.蔬菜类 C.水果类
【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在对一天中食物的统计中会发现,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有水果、蔬菜、馒头、米饭等,其中吃最多的是谷薯类。
17.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沿着一个方向传播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按住锣面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发声是由锣振动产生的。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以用手按住锣面,让锣面停止振动。
18.下列不能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的是(  )。
A.依靠潜水艇发出的声音能判断出它的位置
B.渔民利用电子发生器把鱼引导到网里
C.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不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C符合题意。
19.关于声音,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按压,如果留下油渍,说明食物中含有(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答案】B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脂肪,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21.我们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为了增强(  )的作用。
A.鼓膜 B.耳道 C.耳郭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我们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变大,因为声音传播时声波撞击手后会发生漫反射之类的,从而增大到达耳朵时声音的响度,道理和回声一样(在短距离内),这是为了增强耳朵中耳廓的作用。
22.为了增大肺活量,下列有效的方法是(  )。
A.坚持锻炼 B.多吃水果蔬菜 C.保持良好睡眠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23.发生龋齿而形成蛀牙的主要原因是(  )。
A.偏食、营养不良
B.牙齿发生畸形
C.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
【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牙齿
【解析】【分析】 牙齿对我们消化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护牙齿。口腔不洁,细菌滋生,导致龋齿,C符合题意。
24.关于将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下面相对科学合理的表述是(  )。
A.分类的目的是吃得更多
B.分类的目的是吃得更好
C.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我们的饮食结构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 关于将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5.我们体内能够把我们的想法以声音的形式发出的器官是   。当我们吃饼干的时候,我们能够听到饼干碎裂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通过我们的牙齿和   传递到我们的内耳。
【答案】声带;头骨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人体发出声音的部位是声带,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与我们牙齿碰撞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人体内部头骨会传递声音到我们的耳朵中。
26.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声音的音高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当改变振动弦的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   。
【答案】幅度;快慢;音高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改变物质的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
27.大量实践证明,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如固体、液体和   。
【答案】不能;气体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传播,但不能够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28.有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体来说,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对植物来说,   是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1%,氧气约占20.9%,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9.(2023四上·通道期末)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就是一个   ,如果振动停止了,声音就会停止。
【答案】振动;声源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就是一个声源, 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要使一面正在发声的铜锣停止发声应该用手按住铜锣,不让铜锣振动。
30.肺活量通常是指一次尽最大力气   气体,然后再尽力的将气体   的气量。肺活量的大小跟年龄以及身材和性别都有关系,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也会   。
【答案】吸入;呼出;减小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代表了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肺活量跟人的年龄和身体的健康等都有关,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下,肺活量会减小。
31.耳朵由外耳、   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耳道内   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答案】中耳;鼓膜;大脑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耳朵的结构中,直接接受声音刺激的是鼓膜,它能将声波转变为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3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   、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淀粉是   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滴碘酒的地方变为   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答案】蛋白质;糖类;蓝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把碘酒滴在淀粉上,滴碘酒的地方会变为蓝色。 运用碘酒我们能够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3.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我们正在长身体,不偏食、   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答案】消化;不挑食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缺一不可。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竣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连线题(5分)
34.把下面器官和主要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 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 吸收小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 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
【答案】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牙齿;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食道: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小肠: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小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五、探究题。(13分)
35.请你把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在括号中填写出来。
【答案】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
36.食物为我们提供每天所需的营养成分,四(3)班的王刚同学把一块馒头嚼了几次,请看他的咀嚼结果,回答问题。

(1)从王刚的咀嚼次数可以看出,咀嚼的次数越多,馒头越   (填“大”或“小”)。
(2)王刚叙述,刚一开始咀嚼馒头的时候,没有味道,到第七次,有一点香味,第十二次时,有丝丝甜味。因此推断出馒头里的营养成分有   。
(3)王刚认为,馒头这么好吃,我以后天天吃馒头,其他的都不吃了。他这样做对吗?   。你会给王刚什么样的建议(写一条即可):   
(4)在饮食方面,我们要   饮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答案】(1)小
(2)淀粉
(3)不对;均衡营养
(4)合理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牙齿;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1)口腔的作用将大块食物分解,送入胃,所以口腔内的牙齿咀嚼次数越多,馒头会越小。
(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时,由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所以当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有点甜。
(3)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所以王刚的看法错误。
(1)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在饮食方面,我们要合理饮食,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进实适量,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37.小强参加马拉松比赛,以磨练自己的意志。为补充能量和营养,小强在比赛前吃了香蕉。
(1)吃香蕉时,小强主要是用____把它磨碎的。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2)比赛开始的枪声主要是通过   传到小强耳朵里的。
(3)比赛时小强发现自己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显著上升,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更多的   。和专业的运动员相比,小强回复到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时间要   。
(4)比赛时小强的心跳也明显加快了,这是因为通过加快血液流动,把更多的氧气和   运输给参与运动的肌肉。
【答案】(1)C
(2)空气
(3)氧气;长
(4)营养物质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牙齿;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牙齿将食物破碎,加进唾液,经舌搅拌,将食物送入食道。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进行初步消化。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是臼齿。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
(1)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是臼齿。
(2)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比赛
赛开始的枪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小强耳朵里的。
(3)运动会消耗氧气,加快气体的交换,所以运动需要更多氧气。跑步过程中,小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会增加,和经常锻炼的运动员相比,不常运动的人恢复到正常呼吸所需时间更长。
(4)比赛时小强的心跳也明显加快了,这是因为通过加快血液流动,把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给参与运动的肌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