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韩愈
文学知识
壹
壹
壹
国风古韵
说
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韩昌黎集》。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走近韩愈
古人称谓有以下几种:
称官职
称为官之地
称谥号
称家中排行
称居所名
古人取名、取字,有讲究,“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是相反或相同的意思。
唐
宋
八
大
家
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 洵 苏 轼 苏 辙 王安石 曾 巩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的文章是“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八代”指的是宋、齐、梁、陈、魏、齐、周、隋, “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
韩山 韩水 韩渠 昌黎路 昌黎学校
——潮州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梁衡
韩愈为潮州百姓做的四件事:
1. 解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2. 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3. 兴办学校,开发教育;
4. 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韩愈被贬,潮州受益——可笑的历史》
贰
整体感知
无长无少( ) 句读( )或不焉( )
近谀( ) 郯子( ) 苌弘( )
师襄( ) 老聃( ) 欤( )
蟠( ) 作师说以贻( )之 经传( )
dòu
fǒu
zhuàn
dān
pán
cháng
yí
zhǎng
yú
字音字形
自由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yú
xiāng
tán
叁
课文研读
一
通读全文,思考:文章为谁而作
叁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通:全面
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不被时俗拘束)。
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
嘉:赞许
贻:赠送
介词,被
介词,向
目的连词,来
代词
音节助词,不译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了,(他)不受时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风尚,(因此)写(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状后
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篇文章?
二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所谓“古文”,是相对骈(pián)文而言的。
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或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韩愈和柳宗元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言贵创新,词必己出”,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不拘于时”,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
(二)
叁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背景介绍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狂妄的名号。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本文作于公元803年,当时韩愈35岁,在文坛上已有声望。为了学习和宣传儒道,开展古文运动,他广泛结交青年后学,给以帮助和指导,因而遭到一般士大夫攻击,被讥讽为“好为人师”。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愈著《师说》,表面上是送给学生李蟠的,实际上针砭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着重闸明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应采取的态度,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
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从师学习的风尚
取独
超出(一般人)
尚且,还
承接连词
n→v,低于
以……为耻
揣度语气副词,大约,大概
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想要
形作名,圣人
圣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
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
[
]
指示代词,那些
对于
意动用法,以……为耻
文辞的休止和停顿
代词,书
指示代词,那些
宾前,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通“否”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给他们道理、解答他们疑难问题的老师。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遗漏,舍弃
明智
糊涂
并列连词
小的方面
adj→n
来
判断句
有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
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这些
以……为耻
这类人
①拜别人为师;②相,相互,师,n→v 学习
名词作状语,成群
竟
不屑与之同列
恢复
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副词,表强调语气,真是
取独
道德学问
说,与者合在一起,“诸如此类的说法”
adj→n,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adj→n,势盛位高的人
省略句(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翻译时需把谓语前面的宾语移到谓语后面。常见的类型有三种: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③用“之”“是”为标志,强调宾语。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论证方法: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论述中心
“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于其子
于其身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耻学于师”
“从师而问”
择师而教之
耻师
不耻相师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愚益愚”
“圣益圣”
小学
大遗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对比论证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纵比
自比
横比
韩愈说“气盛则言宜”,特别强调充沛的情感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性。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能不能从中找出作者情感态度变化的词句?
“嗟乎”“……矣”“……矣”(感叹、遗憾)“其皆出于此乎(推测)→惑矣(感叹)→吾未见其明也(斩截地否定、批评)→呜呼(痛心)→其可怪也欤(强烈感叹,批评、讽刺)”
研读第一段
“余嘉其能行古道”,何为“古道”?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韩愈倡导的是怎样的社会风尚?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受通授,传授
承接连词
转折连词
跟从
代词,那些
动词,成为
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疑难
疑问代词,谁,哪个。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最终不能解决。
判断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1乎相当“于”,在;2乎相当“于”,比。
无论
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名词作意动词,以之为师
发语词
哪里
因此
所+动词=名词,存在的地方。
动词,得知,懂得
本来
主谓之间,取独
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随他学习;在我后面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随(他),以他为老师。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状语后置
夫庸知其年(于吾)之先后生乎状语后置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的句子,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式 例 句
1.用“……者……也” “……者也”“……也”结构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天子气也。
2.用肯定判断词:为、乃、即、则、皆、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否定判断词:非、非为、弗、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苟非吾之所有。
4.无标志句 臣本布衣。
5.用动词“是”(常见于诗歌) 不知木兰是女郎。
1、代词
(1)代指人、事、物,“他(们)”“它(们)” Eg:“作《师说》以贻之”
(2)表近指,“这” Eg:“均之二策”
2、助词
(1)“的” Eg:“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调节音节,无实义 Eg:“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4)宾语前置标志 Eg:“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定语后置标志 E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动词
“到```去” Eg:“吾欲之南海”
之
一
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二
韩愈倡导的是怎样的社会风尚?
三
何为古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后文如何展开论述?
1、职能: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从师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择师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本段是按照“要从师
——师者职能是什么
——为什么要从师
——怎么样择师”
的逻辑写作的。
中心论点
这一段的内容与第二段韩愈批评当时的不良风尚有什么关系?
第二段中,首先通过“古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方面的对比,来揭示世风流弊。然后围绕“学什么”和“向谁学”两个方面,对当时的风气予以批判。“童子之师”部分紧扣“学什么”进行阐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部分紧扣“向谁学”进行阐述。充分体现了韩愈文章章法谨严的风格特点。
研读第三段
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有何用意?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同类的人,古今异义。
代词,代指郯子之徒
比得上
泛指多数
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固定的老师
意动用法,以……为师
胜过,超过,形作动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那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胜过学生。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上各有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才德
学术技艺
专门学习或研究
代词,此
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有何用意?
孔子事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证明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引用论证)
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说明谁可为师,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举例论证)
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说明谁可为师,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犹恐读者未能信服,搬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作事实证据,“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并引述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作理论论据。使人不得不信,从师学习,“道之所存”乃“师之所存”,是为千古一理。而此,才再次得出结论,完成对“师道”的论述。文章论说充分,结构完整。
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有何用意?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教师职能
2、从师原因
3、择师标准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孩 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道理
(正面)
举例、引用论证
(反面)
对比论证
修辞探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真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本文的写作特色
1.破立结合,结构严谨,论说结构层次清晰
2.运用对比、举例、引用、道理论证,增强论证力度。
3.运用顶真修辞,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4.语言平易晓畅,没有承转过渡,气势雄壮,散体中参入对偶于排比句式,使奇偶骈散结合。
文言文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总结
1.通假字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和肯动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2.古今异义
①学者
:泛指求学的人。
古
: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今
②所以
:“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古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今
知识归纳
总结
2.古今异义
③小学
①小的方面要学习;
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古: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今:
④众人
一般人、普通人。
古:
许多的人。
今:
⑤不必
不一定。
古: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今:
⑥古文
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古:
五四以前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作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今:
知识归纳
总结
3.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
实词
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③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④或师焉,或否焉
动词,从师。
⑤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知识归纳
总结
3.一词多义
①郯子之徒
之
虚词
代词,这
(之族、之属、之谋、之伦)
②古之学者
助词,的
③句读之不知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知识归纳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师道也
道相似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从师的风尚
总结
4.词类活用
①吾师道也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小学而大遗
⑤而耻学于师
5.文言句式
师、圣、小、大、耻……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状语后置句
③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句
④不拘于时
被动句
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