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题
1. 通常是用肉眼难以直接看到或看不清楚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 、 、 等,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以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
3.小水滴或小冰晶在云里相互 、 ,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
4.在环境温度 (填“低于”或“高于”)0℃时,如果空气中的 、含量过高,就会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5.探探家附近的地下超市会用类似滑梯的装置来传送货物,用同一个装置在同一位置传送货物时,重的货物相比轻的货物滑行的距离会 。(填“更远”或“一样远”)。
6.云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也主要由 和 组成。
7.古人所说的勺星其实是指 ,往勺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能寻找到 。
8. 系统可以让船行驶, 系统可以掌握船行驶的方向。(均填“控制”或“动力”)
9.春季,在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七颗排成像勺子形状的亮星,这就是 。
10.时间轴记录法是依据 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
11.建筑平面设计图是指用 的图示方式把 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体现 的蓝图。
12.月球是从西边开始遮挡太阳的,这说明月球是 绕地球转动的。
13. 、 、 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14. 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直立行走的人类。
1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用 观察整体,再用 观察细节。
16.面包发霉是因为它的表面长了 ,这种物质主要有两部分构成: 菌丝和气生菌丝。
17.一滴雨中含有的水量大概是云中小水滴的 万倍。
18.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处是 ,它的储水量是地球总水量的 。
19.1990年,人类发射了著名的 太空望远镜,观测到银河系以外更多、更遥远的星系。
20.人们把星空划分成 个星座。
21.高产易倒伏水稻和地产抗倒伏水稻杂交,培育出 水稻。
22.霉菌主要由 和 组成。
23.我们可以通过 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24.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25.地球上的水在 、海洋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26.产生后一代生物的生物,对后一代生物来说是 ,所产生的后一代叫 。
27.人的一些特征谁也不像,这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28.婷婷的妈妈没有酒窝,但婷婷却和她的外婆一样,有两个可爱的酒窝,这种现象叫“ ”。
29.酵母菌是能发酵糖类的 真菌,常呈圆形、卵圆形或者圆柱形。酵母菌不仅可以用来发面制作馒头、饼等食品,还可以用来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知道利用酵母酿造米酒。
30. 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
31. 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2.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主要表现为 、 、 。
33.肉眼能看得见的真菌有 和 。
34.我们吃的食物在 、 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所以我们把食物放在 、 保存。
35.植物体是由很多 构成,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36.天文学家 利用 第一次揭示了银河系的真实大小及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37. 包装、放 、 保存、太阳暴晒和高温消毒等都是防霉的有效方法。
38.动植物细胞都是由 、 和 组成。
39.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 、 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40.生物的天生本能都是由 遗传给 的。
41.在动物的性状特征中,子代和亲代除了有相似的 特性外,还会出现 的特性。
42.动物子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43.奇奇收集了凤仙花的种子进行播种,凤仙花开花时,他通过观察发现,今年凤仙花花朵的形状与去年相同,花朵的颜色却发生了变化。花朵的形状相同是 现象,花朵的颜色有了变化是 现象。
44.生物进化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45.狗妈妈一次生了三只小狗,这三只小狗的鼻头颜色都像狗妈妈,这是 (填“遗传”或“变异”)现象;三只小狗的毛皮颜色和妈妈不同,且彼此之间也不完全相同,这是 (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46.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促进了生物的不断 和 。
47.父母的某些特征可能没在子女身上显露,却在子女的子女身上表现,这种现象叫 。
48.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在 ℃的温糖水中能迅速生长繁殖,发面效果也最好。
49.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 和 作用,塑造着沟壑、峡谷、冲积平原等不同的地表形态。
50.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 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微生物 细菌 病毒 真菌
【详解】微生物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
2.太阳系
【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以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 碰撞 合并
【详解】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
4. 低于
水蒸气
【详解】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环境温度低于0°C时,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过高,就会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5.一样远
【详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所以用同一个装置在同一位置传送货物时,重的货物相比轻的货物滑行的距离会一样远。
6. 小水滴 小冰晶
【详解】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低空。云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也主要由小水珠和小冰晶组成。
7. 北斗七星 北极星
【详解】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
8. 动力 控制
【详解】船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动力随着技术的变革在不断地发展,由人力、风力、电力、燃料、核能等不同动力装置,越来越先进。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多种因素。大型船舶由多个系统组成,其中动力系统可以让船行驶,控制系统可以掌握船行驶的方向。
9.北斗七星
【详解】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春季,在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七颗排成像勺子形状的亮星,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10.时间
【详解】时间轴记录法是依据时间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我们可以用时间轴记录法来记录整理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信息。
11. 规范 设计意图 空间整体规划
【详解】建筑平面设计图是指用规范的图示方式把设计意图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体现空间整体规划的蓝图。墙壁、门、窗、床、灯、暖气片、坐便器、洗手盆、沙发、电视、灶台等物品都有相应的表示符号。
12.自西向东
【详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自转的同时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方向跟公转的方向相同,而且角速度一样。
13.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4.露西
【详解】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露西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代称,她生活在约340万年前,被认为是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类,因此有“人类祖母”之称。
15. 低倍镜 高倍镜
【详解】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标本时,先用低倍镜,因放大倍数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多,容易观察到整体,然后再用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视野中的细胞大,数目少,容易观察细节。
16. 霉菌 营养
【详解】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一种微生物。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深入食物内部吸收养料,就像植物的根;气生菌丝向空中伸展,顶端可生出球形的孢子囊,里面的孢子成熟后扩散到别处繁殖成新的霉菌。
17.100
【详解】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一滴雨中含有的水量大概是云中小水滴的100万倍。
18. 海洋 97.5%
【详解】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海洋水占97.5%,淡水仅占2.5%,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19.哈勃
【详解】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1990年,人类发射了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银河系以外更多、更遥远的星系。
20.88
【详解】今天,国际上通用的星座一共有88个,这些星座把美丽的星空分成不同的区域。星座几乎是所有文明中确定天空方位的手段,在航海领域应用颇广。全天的88个星座是为了观察研究需要而人为划分的。
21.高产抗倒伏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高产易倒伏水稻和地产抗倒伏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水稻。
22.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详解】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霉菌主要由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组成。
23.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详解】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小误差,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24.大气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5. 陆地 大气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26. 亲代 子代
【详解】产生后一代生物的生物,对后一代生物来说是亲代,所产生的后一代叫子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7.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人的一些特征谁也不像,这是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28.隔代遗传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婷婷的妈妈没有酒窝,但婷婷却和她的外婆一样,有两个可爱的酒窝,这种现象叫“隔代遗传”。
29. 单细胞 酿酒
【详解】真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酵母菌是能发酵糖类的单细胞真菌,常呈圆形、卵圆形或者圆柱形。酵母菌不仅可以用来发面制作馒头、饼等食品,还可以用来酿酒,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知道利用酵母酿造米酒。
30.温度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温度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
31.细胞
【详解】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32. 发热 干咳 乏力
【详解】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灾难,全球数以亿计的人感染,数百万人因此死亡,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它的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33. 蘑菇 木耳
【详解】真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肉眼能看得见的真菌有蘑菇和木耳。
34. 温暖 潮湿 干燥的地方 冰箱里
【详解】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所以我们吃的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所以我们把食物放在干燥的地方、冰箱里保存。
35.细胞
【详解】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态、大小不相同,同一部分的细胞形态也不同。
36. 胡克 望远镜
【详解】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天文学家胡克利用望远镜第一次揭示了银河系的真实大小及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37. 真空 干燥剂 低温
【详解】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和高温消毒等方法。
38.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详解】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人体和动植物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9. 寒冷 干燥
【详解】微生物繁殖和生长需要的条件包括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量的水分,充足的营养物质。温暖、潮湿的环境微生物繁殖得较快。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40. 亲代 子代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天生本能都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
41.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在动物的性状特征中,子代和亲代除了有相似的遗传特性外,还会出现变异的特性。
42.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动物子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是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43.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凤仙花开花时,他通过观察发现,今年凤仙花花朵的形状与去年相同,花朵的颜色却发生了变化。花朵的形状相同是遗传现象,花朵的颜色有了变化是变异现象。
44. 遗传 变异 环境变化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进化是遗传和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45.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狗妈妈一次生了三只小狗,这三只小狗的鼻头颜色都像狗妈妈,这是遗传现象;三只小狗的毛皮颜色和妈妈不同,且彼此之间也不完全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46. 进化 发展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
47.隔代遗传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父母的某些特征可能没在子女身上显露,却在子女的子女身上表现,这种现象叫隔代遗传。
48.28-30
【详解】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酵母菌在发面时,能分解面粉中的淀粉,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变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促使面团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松软可口。酵母粉中的酵母菌在28-30℃的温糖水中能迅速生长繁殖,发面效果也最好。
49. 侵蚀 沉积
【详解】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着沟壑、峡谷、冲积平原等不同的地表形态。
50. 传染源 传播途径
【详解】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微生物,身体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