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
1.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 的能源之一。
2.100毫升的水中溶解的物质的量是 ,不同物质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 ,在20摄氏度时100毫升水中能溶解食盐 克,白糖 克。
3. 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 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4.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 、 、冰雹等。降雨量通常以 为单位。24小时总降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降雨统称为“暴雨”。
5.昆虫家族要开舞会,鲸、蚂蚁、金鱼都来了,门卫却只让 进场。
6.两个宇航员在月球上直接说话, (能、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7.蜜蜂的身体分为 、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8.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 进行探究,我们将会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9. 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10.暴雨预警符号是根据暴雨的等级用 、 、 、红色四种颜色描述。
11.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可以在 、 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12.用 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发现高锰酸钾的颗粒 了,过一段时间颗粒 。
13.为了加快冰糖块的溶解,可以通过 或 等措施来进行。
14.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 。
15.温度是指物体的 ,通常用 表示,测量温度时通常在室外 和 地方。
16.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17. 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18.动物的冬眠是动物在不利环亮中的自我保护行为。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 ,二是 。
19. 上升后,周围 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留下的空间。
20.一般来说,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一生中的 (选填“幼儿”或“少年”)阶段。
21.声音能够穿过各种物质,在 、 、 向各个方向传播。
22.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 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3.零食袋子鼓鼓的,里面除了零食还有 。
24. 是无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5.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 )有关。
26.空气占据着 ,并且充满 。
27.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液体颜色会变成 。
28.人在发声说话时,用手轻摸喉部,会感觉到喉咙在 。
29.测量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下午2时的气温最 ,清晨温度最 。
30.某天的气温-3℃~15℃,这说明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
31.从 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气温最高、最低的时间和及气温的变化情况。
32.动物的一生要经历 、生长发育、成熟直至衰亡的生命过程。
33.北风是从 向 吹的风, 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34.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 动物。
35.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 、长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动物叫作 。
36.声音因物体 而产生。声音的 要通过一定的物质。
37.通常用 个方向表示风向,风向是指 的方向。
38.在做“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时,放入水中的高锰酸钾要 。
39.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 的地方。
40.地暖管是铺设在室内地板砖的下方,利用管内热水将地面附近的空气加热,空气受热后向上升, 填补空间,然后冷空气被地面加热后再上升,空气如此循环流动,室内很快就变热了。
41.在探究“升高水温能加快白糖的溶解”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42.使用蜡烛时请注意安全,防止( )自己或他人。
43.1859年11月,达尔文在经过20多年的苦心研究后,终于写成了科学巨著《 》,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论。
44.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 ,长有翅膀,用 取食,卵生的动物叫做鸟类。
45.转动的纸蛇实验中,纸蛇在蜡烛点燃后开始 。
46.如果在室外感觉到清风吹拂着脸面,那么此时的风力是 级。
47.一般气温计的测量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测量范围最高是从0℃到 ℃,最低范围是从0℃到 ℃。
48.大自然中,空气的流动总是从 的地方流向 的地方。(填“冷”或“热”)
49.达尔文是 国博物学家,是 的奠基人。
50.动物的过冬方式有好多种,如: 、 、 、 。
51.下图中A、B、C三位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其中读数正确的是 同学,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毫升。
52.物体振动的( )是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用( )表示声音强弱。
53.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大小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 级,最大为 级。
54.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 、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 为单位。
55.列举三种鸟的名称: 、 、 。
56.风是由于两地的 存在差异,导致 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57.青蛙过冬的方式是 ,大雁过冬的方式是 。
58.用下面的装置模拟风的形成,在塑料桶的上方和侧面各开一个小洞,蜡烛置于塑料桶中,纸条放在上方洞口。点燃蜡烛,过一会儿,纸条 。
59.把发声的收音机放在玻璃罩里,慢慢抽空里面的空气,在抽空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 ,最后 。这说明: 。
60.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 ,靠鳍 ,终生生活在 中。
61.把小砖放入水中,会发生的现象是 、这说明砖中有 存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无公害
【详解】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都是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公害能源之一。
2. 有限的 不一样 36 204
【详解】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等有关。物质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质在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通过溶解能力的实验操作可知,在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204克白糖。
3. 风向 北风
【详解】风从哪个方向吹,哪个方向就是风向,风向一共有8个,一般用风旗和风向标测量,前者展开方向与风向相反,后者箭头所指方向与风向相同。
4. 雨 雪 毫米
【详解】天气是指近地面大气层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瞬息万变,很不稳定。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24小时总降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降雨统称为“暴雨”。
5.蚂蚁
【详解】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蚂蚁属于昆虫,鲸属于哺乳动物,金鱼属于鱼类。
6.不能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固体和液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环境不能传播声音。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
7.头
【详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蜜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说明蜜蜂属于节肢动物昆虫。
8.方法
【详解】对问题进行猜测和假想,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能鼓励人们大胆地去创新,去发现未来需要什么,去创造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我们将会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9.风力
【详解】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的力量的大小。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大小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10. 黄 橙 红
【详解】暴雨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监测在暴雨到来之前做出的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在中国大陆,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表示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11. 液体 气体
【详解】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12. 小匙 减少 消失
【详解】高锰酸钾具有腐蚀性,要用药匙取放。高锰酸钾溶液也不能直接接触。用小匙取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发现高锰酸钾的颗粒减少了,过一段时间颗粒消失。
13. 粉碎 搅拌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为了加快冰糖块的溶解,可以通过粉碎或搅拌等措施来进行。
14.风向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15. 冷热程度 摄氏度(℃) 没有阳光直射 通风
【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气象人员测量气温时通常需要选择是在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处测得空气温度。
16. 强(大) 弱(小)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7.气候
【详解】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形容气候的词语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等。
18. 环境温度的降低 食物的缺乏
【详解】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也大大减少。
19. 热空气 冷
【详解】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热空气上升后,周围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留下的空间。
20.少年
【详解】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人在生长过程中,大致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一生中的少年阶段。
21. 固体 气体 液体
【详解】声音传播离不开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是一种波,可以依靠空气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物体振动
【详解】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物体振动越快,声音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低。
23.空气
【详解】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零食袋子鼓鼓的,里面除了零食还有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
24.风能
【详解】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资源,风能就是可再生能源之、是无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5.快慢
【解析】略
26. 一定的空间 各处
【详解】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27.紫色
【详解】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后,高锰酸钾颗粒消失了,水变成了紫色的液体,各部分颜色均匀一致透明。
28.振动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说话时,喉咙里的声带在振动,用手轻摸喉部,会感觉到喉咙在振动。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29. 高 低
【详解】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30. 15℃ -3℃
【详解】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某天的气温-3℃~15℃,这说明当天的最高气温是15℃,最低气温是-3℃。
31.时间气温表
【详解】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从时间气温表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气温最高、最低的时间和及气温的变化情况。
32.出生
【详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动物也有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直至衰亡的生命过程。
33. 北 南 东南风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也就是、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34.胎生
【详解】胎生动物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像猫、狗这样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35. 覆盖羽毛 鸟类
【详解】鸟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等特征。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羽毛、长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动物叫作鸟类。
36. 振动 传播
【详解】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传声。
37. 8 风吹来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38.适量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做“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时,放入水中的高锰酸钾要适量,不能超过溶解的最大量。
39.通风
【详解】阳光直射和密闭环境会导致气温测量值偏高,测量气温需要视线与刻度水平、液泡离地面1.5米,示数稳定再读数、环境干燥。
40.冷空气
【详解】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空气也会热胀冷缩,空气受热膨胀向上升,随后冷空气填补空间,然后冷空气被地面加热后再上升,空气如此循环流动,地暖管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让室内变热的。
41.水温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升高水温能加快白糖的溶解的实验,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温。
42.烧伤
【解析】略
43.物种起源
【详解】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的研究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它说明物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达尔文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44. 羽毛 喙
【详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像鸽子燕子这样,身体覆盖羽毛,长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动物叫做鸟类。
45.转动
【详解】把一条纸蛇悬挂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纸蛇就会转动。这是因为火焰上方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就变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停止转动。
46.2
【详解】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叫“蒲福风力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蒲福风力等级表: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少见。根据蒲福风力等级表,如果在室外感觉到清风吹拂着脸面,那么此时的风力是2级风。
47. 摄氏度 ℃ 50 -25
【详解】气温计也叫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气温计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测量范围是高温50℃,低温-25℃。
48. 冷 热
【详解】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过来补充,从而形成风。所以大自然中,空气的流动总是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
49. 英 进化论
【详解】达尔文,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其《物种起源》一书具有划时代意义,他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0. 冬眠 备粮 迁徙 换毛
【详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迁徙、换毛等方法。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比如蛇、青蛙、蝙蝠、熊、刺猬等冬眠。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迁徙,春天,他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他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大雁的过冬方式是迁徙。黑熊的过冬方式是增厚身上皮毛。松鼠储备粮食过冬。
51. B 18
【详解】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工具,使用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图中的B同学采用平视的方法读数时正确的。图中量筒的一个大格代表10毫升,一个小格代表2毫升,液柱的凹液面在10和20之间过4个小格,液体的体积是18毫升。
52. 幅度大小 音量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53. 0 12
【详解】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风速,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54. 蒸发 毫米
【详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55. 麻雀 喜鹊 乌鸦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鸟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类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比如麻雀、喜鹊、乌鸦等。
56. 温度 空气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两地的温度存在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57. 冬眠 飞到温暖的南方
【详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迁徙、换毛等方法。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比如蛇、青蛙、蝙蝠、熊、刺猬等冬眠。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迁徙,春天,他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他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大雁的过冬方式是迁徙到温暖的南方。
58.会飘动
【详解】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点燃蜡烛,把纸条放在上面的洞口边,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交替循环,所以我们会看到纸条飘动。
59. 逐渐变小 听不到(消失)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把发声的收音机放在玻璃罩里,慢慢抽空里面的空气,在抽空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最后听不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或者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60. 呼吸 运动 水
【详解】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运动,通过胃不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61. 产生气泡 空气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地方。把小砖放入水中,会观察到砖的表面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砖中有空气,水进入砖的缝隙后,就把空气挤出来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