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宣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3 20:20:20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
化学试题
命题人:陈子昊 审题人:苏振华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在生产、生活、实验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中加入 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利用 CO2 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
C.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 KMnO4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操作俯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图④装置盐桥中阳离子向 CuSO4溶液中迁移
3.按右图所示搭建装置进行实验时,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A.温度计示数上升 B.锌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C.铜片表面逐渐溶解 D.电流计指针偏转后又归零
4.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与过量稀氨水混合:Al3+

+4NH3+2H2O = AlO 2 +4NH
+
4
B.硫酸亚铁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并通入空气:
4Fe2++8HCO -3 +2H2O+O2=4Fe(OH)3↓+8CO2↑
C.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 = 2Cu+O2↑+4H+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2++2H2O-2e- = PbO2+4H+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L Na2CO3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c(H ) = c(OH-)+c(CO 2-3 )+c(HCO -3 )
B.AlCl3溶液和 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
- - -
C.室温下,Na2CO3溶液的水解常数 Kh=2×10 4,则当溶液中 c(HCO3 )∶c(CO23 )=2∶
1 时,该溶液的 pH=10
- -
D.室温下,将 a mol·L 1 的醋酸溶液与 0.01 mol·L 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

2×10 9+ -
液中:c(Na )=c(CH3COO ),醋酸的电离常数 Ka=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a-0.01
6.“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H4)2SO4 的离子键强弱,
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 H4/(kJ mol-1)为( )
第 1 页 共 7 页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
A.+533 B.+686 C.+838 D.+1143
7.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 或 P·Z)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四种不同反应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程Ⅰ是吸热反应 B.进程Ⅳ中,Z 没有催化作用
C.平衡时 P 的产率:Ⅱ>Ⅰ D.生成 P 的速率:Ⅲ>Ⅱ
8.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g) O H HO HOO H2 O2 H2O2 H O 2
能量/kJ/mol 249 218 39 10 0 0 -136 -242
可根据 HO(g)+HO(g)=H2O2(g)计算出 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 214 kJ/mol。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H2的键能为 436 kJ/mol
B.O2的键能等于 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
C.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HOO>H2O2
D.H2O(g)+O(g)=H2O2(g) H=-143 kJ/mol
9.某温度下,反应 2CH3OH(g) CH3OCH3(g) + H2O(g) 的平衡常数为 400。此温度
下,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为表中相
应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 1) 0.44 0.6 0.6
A.CH3OH 的起始浓度为 1.04 mol/L B.平衡时 CH3OCH3 的浓度为 0.8mol/L
C.此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D.平衡时 CH3OH 的转化率小于 80%
10.在恒压、NO 和 O2 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
NO 转化为 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2NO(g)+O2(g)=2NO2(g)的 ΔH>0
B.M 点的转化率一定是平衡转化率
C.图中 X 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 NO 转化率
D.图中 Y 点所示条件下,增加 O2 的浓度不能提高 NO 转化率
第 2 页 共 7 页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
11.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存在 SO 2-4
或 SO 2-3
B.将 Fe(NO3)2 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 KSCN 溶液变红,不能说明 Fe(NO3)2 样品溶
于稀硫酸前已氧化变质
C.将充满 NO2 的密闭玻璃球没泡在热水中,红色加深,则 2NO2(g) N2O4(g),△H<0
D.等体积 pH=3 的 HA 和 HB,分别与足量的 Zn 反应,HA 放出的氢气多,则酸性:
HB > HA
12.常温下,用浓度为 0.0200mol/L 的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 0.0200mol/L 的HCl
V 标准溶液
和CH3COOH 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随η ( η )的变化曲线如
V 待测溶液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CH COOH)的数量级为 10-4a 3
B.点 a:c(Na+)+c(Cl-)=c(CH3COOH)+c(CH3COO-)
C.点 b:c(CH3COOH)D.水的电离程度:a13.美国海军海底战事中心与麻省理工大学共同研制成功的用于潜航器的镁-过氧化氢
燃料电池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H 向负极移动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Mg-2e- = Mg2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增大
+ +
D.电池总反应式是:Mg+H2O 22+2H = Mg +2H2O
14.浓差电池是利用物质的浓度差产生电势的一种装置,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极浸入两
个溶质相同但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构成的浓差电池,称为双液浓差电池。模拟工业
上采用电渗析法实现海水淡化(用氯化钠溶液代替海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Cu(1)极为负极,C(1)极发生氧化反应
B.膜 1 为阳离子交换膜,膜 2 为阴离子交换膜
第 3 页 共 7 页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
C.C(2)极反应为 2H2O+2e- = 2OH-+H2↑
D.当 Cu(2)极的质量增加 3.2 g 时,理论上 NaCl 溶液中减少 5.85 g NaCl
15.一定温度下,AgCl 和 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条件下能生成 AgCl 沉淀,不能生成 Ag2CrO4沉淀
B.b 点时,c(Cl-)=c(CrO 2-4 ),Ksp(AgCl)=Ksp(Ag2CrO4)
C.Ag2CrO4+2Cl- 2AgCl+CrO 2-4 的平衡常数 K=10-1.9
D.向 NaCl、Na2Cr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 AgCl 沉淀
16.H2L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pKa1 7.46,pKa2 12.4。常温下构建Fe(Ⅲ) H2L溶
3 4 1 3 1
液体系,其中c0 Fe 2.0 10 mol L ,c0 H2L 5.0 10 mol L 。体系中含 Fe 物
c(x)
种的组分分布系数 δ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 (x) ,已知
2.0 10 4 mol L 1
lg 2 0.30, lg3 0.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pH 1时,体系中 c(H2L) > c([FeL]+) > c(OH-) > c(HL-)
B.pH 在 9.5~10.5 之间,含 L 的物种主要为L2
.L2

C [FeL]
FeL2 的平衡常数的 lgK 约为 14
D.当pH 10 c L2 1.0 10 3时,参与配位的 mol L 1
第 4 页 共 7 页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 (12 分)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
Ⅰ.酸碱中和滴定——已知某 NaOH 试样中含有 NaCl 杂质,为测定试样中 NaOH 的质量
分数,进行如下步骤实验:
①称量 1.00g 样品溶于水,配成 250mL 溶液;
②准确量取 25.00mL 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④用 0.10mol/L 的标准盐酸滴定三次,每次消耗盐酸的体积记录如下:
消耗盐酸标准的体积(mL)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50 20.60
2 25.00 6.00 26.00
3 25.00 1.10 21.00
(1) 该酸碱中和滴定(题干中②③④步)所需仪器有 (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50mL) B.碱式滴定管(50mL) C.量筒(10mL)
D.铁架台 E.滴定管夹 F.玻璃棒
(2) 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 。(填甲、乙或丙)。
(3) 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
(4) 试样中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
(5) 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时,俯视读数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d.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Ⅱ.氧化还原滴定—取草酸(H2C2O4,弱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
度为 0.1mol·L-1 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6)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 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的颜色变化为:
由 变为 。
18.(12 分)常温下,已知下列三种弱酸的电离常数:
HCN H2CO3 CH3COOH
11
Ka =4.9 10
10
K 4 10 7 5 a1 K 5.6 10 Ka =1.7 10 a2
(1)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Na2CO3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2) 25℃时,pH 相等的三种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a2CO3溶液、③ NaCN溶液,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第 5 页 共 7 页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
c(H+)
(3) 下列哪些措施能够使醋酸溶液中 增大___________(填字母)。
c(CH3COOH)
A.升温 B.通入 HCl 气体
C.加水稀释 D.加入 CH3COONa 固体
(4) 向 100 mL 0.1 mol·L 1 的醋酸中加入 V mL 0.1 mol·L 1 的 NaOH 溶液完全反应后,溶
液呈中性,则 V__________100 mL(填“>”“<”或“=”)。
(5) 25℃时,pH=8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 浓度 c(OH )水=_________mol/L;
pH=8 的 CH3COONa 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 OH 浓度 c(OH )水=___________mol/L。
(6) 25℃时,向 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14 分)近年来,利用广泛存在的 CH4 在温和条件下生产低能耗化学物质已成为各国
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其中甲烷选择性制备甲醇,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1) 已知甲醇(CH3OH, l)、甲烷(CH4, g)的燃烧热分别为 726.51 kJ mol-1、890.3 kJ mol-1,
甲烷催化氧化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在 200℃、2.6 Mpa 条件下,发生甲烷催化氧化制备甲醇的反应,测得平衡时甲烷转
化率与起始时 n(CH4):n(O2)的关系如图。
①若起始时 n(CH4):n(O2)=2:1,8 h 时达到平衡,测得 0 ~ 8 h 内平均反应速率 v(CH3OH) =
kPa h-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Mpa-1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
衡浓度计算,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若起始时 n(CH4 ):n(O2) =4:1,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CH4 平衡转化率
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已知:CH3OH(l) = CH3OH(g) ΔH= +38 kJ mol-1,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甲醇产
率降低的原因有 。
(3) 以纳米级 Au/SiO2为催化剂,向硫酸酸化的 90℃的 K2S2O8 溶液中通入甲烷,可直接
生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此法缺点是甲醇选择
性过低,提高甲醇选择性的方法有 。
20.(14 分)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中主要含有 ZnO,另含有少量 FeO、CuO、SiO2 等,某科
研人员设计的用废渣制取高纯 ZnO 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第 6 页 共 7 页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
已知:25℃时,部分物质的 Ksp 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Fe(OH) Fe(OH)2 Cu(OH) Zn(OH)3 2 2 CuS ZnS
1.0 10-38 8.0 10-16 2.2 10-20 1.2 10-17 6.3 10-36 1.2 10-23
(1)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除铁”时除了加 ZnO,还可以加入 (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即可)。
(3) 若“氧化”后所得滤液中 c(Zn2+) = 1.2 mol/L,c(Cu2+) = 0.022 mol/L,“除铁”操作中为
了使铁元素完全除去[c(Fe3+) < 10-5 mol/L 除去完全],又不影响高纯 ZnO 的产量,可以
调节 pH 的范围是 ,滤渣 B 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4) 有同学认为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不变,将该工艺流程设计为“酸浸”→“氧化”→“除
铜”→“除铁”………也可以除去 Cu2+和 Fe3+,并回收 CuS 和 Fe(OH)3,该设计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5) 称量 18.9 g ZnC2O4 2H2O 晶体隔绝空气加热分解,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加热温度为 200℃~400℃范围内,生成两种碳的氧化物,则 M→N 的化学方
程式为: 。
第 7 页 共 7 页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测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
1-5:DDCBC;6-10:CBBBC;11-15:ACABA;16:C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共 12 分)
(1) ABDE (1 分);(2) 丙 (1 分)
(3) 当滴入最后半滴盐酸后,锥形瓶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
分钟内颜色不恢复 (2 分)
(4) 80% (2 分)
(5) cd (2 分)
(6) 2MnO - 4 + 5H
+
2C2O4 + 6H = 10CO2 + 2Mn
2+ + 8H2O (2 分)
(7) 无色(1 分);浅红色(或浅紫色或浅紫红色) (1 分)
18(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 CO 2-3 + H
-
2O HCO3 + OH- (2) ①>③>② (3) ABC
(4) < (5) 10-8;10-6
(6) CO2 + H2O + CN
- = HCN + HCO -3
19(每空 2 分,共 14 分)
(1) 2CH4(g) + O2(g) = 2CH3OH(l) H = -327.58 kJ/mol
(2)① 100;0.741 ② 小于
③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合理即可)
(3) ;
更换高效催化剂
20(每空 2 分,共 14 分)
(1) 2Fe2+ + H2O2 + 2H
+ = 2Fe3+ + 2H2O
(2) Zn(OH)2 或 ZnCO3
(3) 3(4) 否;加入 ZnS 会将 Fe3+还原成 Fe2+,使铁元素难以除去
(5)
{#{QQABCYIAggAAAhBAARgCEQVqCkKQkBEACKoOxFAMMAABA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