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8.31《黔之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8.31《黔之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9 14:1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黔之驴柳宗元课前预热 沉鱼落雁 打草惊蛇 对牛弹琴 非牛非马
飞鸟惊蛇 狗尾续貂 管中窥豹 害群之马
鹤立鸡群 狐假虎威 鸡鸣狗盗 惊弓之鸟
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 狼狈为奸 如鱼得水
守株待兔 指鹿为马 鹬蚌相争 杀鸡吓猴
黔驴技穷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所以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合称“韩柳”。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



史种



边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本文是一篇寓言。 柳宗元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qiánkuīhàidùnshìxiáliángyìn 窥骇遁噬狎踉憖黔?ǎn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掀浜恚?∑淙猓?巳ァ1疚目煞治?讲糠帧?
第一部分(第①段):写驴刚被运到黔地后,老虎最初见到它时那种恐惧、谨慎的心理和表现。
第二部分(第②段):写虎逐步试探、了解驴并最后把它吃掉的经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
然,莫相知。    喜欢多事的人  而 到了 却它(到)躲避 偷看 靠近黔 之 驴   把(它)作为一方对另一方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
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
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
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
怒,蹄之。害怕 逃跑但是始终将咬渐渐更能承受 用蹄子踢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
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才离开咬断 吃尽因此盘算只、仅于是   翻译古文,首要的是要掌握“补”、“顺”、“选”、“活”四种方法。
补——添补加主语、宾语、介词、量词等成分,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
顺——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选——一词多义翻译时,必须结合语言环境和事理逻辑选择合适的义项。
活——对于一些古今异义词要用现代词汇替换。翻译小技巧(1)聚沙成塔(2)蔽林间窥之译:(老虎)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它(驴子)。补:添 加 成 分(1)至则无可用,放之(于)山下译: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3)莫相知=莫知相
(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顺:调 整 语 序译:(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态度更加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5)驴不胜怒,蹄之。活:替 换 词 汇译: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2、找出描写虎的心理、动作的语句。心理1、以为神
2、莫相知
3、以为且噬己也
4、觉无异能者
5、终不敢搏
6、技止此耳动作蔽,窥
近之
远遁
视之
近出
荡倚冲冒
跳踉、断、尽、去急于摸底,好奇害怕
恐惧再试探,生性胆大
工于心计干脆利落,志得意满3、分析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文章生动描绘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蹄之庞然大物一鸣形体声音绝招表面现象本质特征大而无能,虚张声势,外强中干。黔驴之“技”4、找出文中描写驴的语句。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虎、驴的斗争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提示:1.从老虎的角度;
2.从驴的角度;
3.其他的角度。1、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深入调查探究底细,掌握了敌人的详细资料时,再攻其要害,方能胜券在握。2、驴子角度: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生存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要有自知之明,面对强敌要沉着应付,以智求得生机。3、好事者角度:影射为某些官僚主义者不顾实情,贸然引进,致使人才被荒废扼杀。驴:
貌似强大
本质虚弱
外强中干
蠢笨无能 虎:
机智勇敢
谨慎小心
观察仔细
狡猾敏捷反衬“止”通“只”,只,仅。通假字技止此耳。古今异义1、稍出近之。
2、因跳踉大??

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因,古义:于是。今义:因为。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一词多义1、以为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以为且噬己也。以为:把……当做。 以为:动词,认为。2、然
①憫然,莫相知。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的样子。然:然而,但。3、之
①黔之驴( )

②虎见之。( )

③蹄之。( )

④虎因喜,计之曰。的,结构助词。 它,代词,代驴。它,代词,代老虎。代词,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词类活用尽:吃光,用做动词。船:用船,名词作状语。蹄:用蹄子踢,名词作动词。1、船载以入。2、蹄之。3、尽其肉。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四、翻译句子3、以为且噬己也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2、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有一个爱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到黔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已。渐渐又靠近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一下它。(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地出来接近它。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分析寓意课上练习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过程 ?
文章详写了 ,略写了 ,主要是通过写 来衬托 的特点。
文中刻画了虎的哪些方面 、 、 。其中写虎与驴斗的 和 尤为出色。
开始时虎试探性进攻, 个动作显示出虎愈来愈大胆,最终把驴吃掉。
文中写老虎对驴子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变化的句子是哪一句?
驴子充分暴露自己弱点的是哪一句?
惧驴识驴虎吃驴驴虎驴动作心理神态行动驴不胜怒,蹄之觉无异能者心理荡倚冲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