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同步卷
一、单选题
1.某实验小组需要分别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食盐溶液。下列是不同组员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计算:需要氯化钠3g、水22毫升
B.将氯化钠放置到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C.将氯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用玻璃棒搅拌加快食盐溶解
2.一定温度下,如图所示,向盛有该饱和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液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3.在20℃时,将40g氯化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6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
B.所得氯化钾溶液的质量为134g
C.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4.实验室有一包碳酸钡与碳酸钙的混合物13.1g,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208.7g溶液,求将其蒸干后所得固体物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0% B.25% C.30% D.50%
5.要想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具体的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6.4月15日,高新育才学校进行了化学实验抽测,下列实验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D.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7.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只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
B.探究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可将0.1克碘和0.1克高锰酸钾分别放入5mL水中
C.探究MnO2是否是H2O分解的催化剂,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
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含量不同,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中
8.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101kPa时,甲、乙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如下表所示:
101kPa、40℃,气体甲 0.023
101kPa、20℃,气体乙 0.023
则在101kPa、30℃时,甲、乙两种气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S(甲)S(乙) D.无法比较
9.分析、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11.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20℃时,小明开展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假设加热过程中溶剂的量不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7.2 45.8 55.2 65.6
A.溶液①和溶液③都是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
B.向溶液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不变色
C.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①
D.溶液③降低温度至40℃时已变成饱和溶液
12.在t℃时,对100g某溶液A进行如下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A和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C和溶液D一定是饱和溶液
C.若将溶液d继续蒸发10g水,一定会析出8g晶体 D.溶液C和溶液D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相等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状态中,甲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B.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10g固体甲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4.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时,100克水最多溶解该固体物质的质量为88g
B.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中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D.图中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二、填空题
15.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60
溶解度/g 21 31.6 110
20℃时,把15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
(1)若将其升温至60°C,还需加入 克硝酸钾才能饱和;
(2)保持溶液60°C温度不变,将上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一半,需加水 克。
16.合金
(1)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其中 的含碳量较高, 的含碳量较低。由于 不同,因此生铁和钢的性能有很大的区别。
(2)合金的特性: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 ;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都 ;抗腐蚀性能 ,机械加工性能好。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可用于火箭、航天飞机、通讯 。
(4)“假黄金”黄铜是铜、锌合金,鉴别真假黄金可选用稀盐酸,“假黄金”遇到稀盐酸会有 的现象;也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鉴别黄金,假黄金加热会 。
17.如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1)A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20 g碳酸钠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3)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 。
1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为 。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填“甲”“乙”或“丙”) 相似。
(3)t3℃时,将4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
(5)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三、计算题
19.小明为了测定某生铁中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7.4g样品于烧杯中,再取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充分反应(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4.04 10.68 m 3.96 0.63
请计算:
(1)生铁中铁的质量是 g。
(2)表中m= 。
(3)所消耗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在和祥路9号,一楼实验室有一份氯化钾和碳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小聪明”和“大智慧”二位同学为测定其组成,做如图实验,请回答: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2)在固体混合物中“盐酸盐”的质量为 。
(3)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要在浓盐酸加入水的质量为 。
(4)“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5)在最后得到的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使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D
6.C
7.B
8.C
9.A
10.D
11.B
12.C
13.B
14.D
15.(1)40
(2)105
16.(1) 生铁 钢 含碳量
(2) 大 低 好
(3)船舶和化工等
(4) 产生气泡 变黑
17.(1)t1℃时氯化钠、碳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2) 不是 2:5
(3)蒸发结晶
18.(1)t2℃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
(2)丙
(3)80
(4)蒸发结晶
(5)乙>甲>丙
19.(1)16.77
(2)7.32
(3)解:设所消耗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答:所消耗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是21.86g。
20.(1)
(2)14.9g
(3)80g
(4)KCl
(5)24.9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