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四章 4.2实验:探究加速到与力、质量的关系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四章 4.2实验:探究加速到与力、质量的关系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24 22:0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4.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四章
能做出此动作需要有非常大的加速度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联系
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联系
质量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加大力
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1.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利用图像处理数据。
实验思路
1.研究加速度 和力 的关系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槽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的拉力。测出不同拉力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思路
2.研究加速度 和质量 m 的关系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槽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的拉力。测出不同拉力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通过增加小车上的物体质量来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不同质量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原理
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1.控制小车的质量 不变,分析加速度 与力 的关系。
2. 控制槽码质量不变,即力 不变,通过增减小车中的重物改变小车的质量 ,分析加速度 与 的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测质量:槽码的质量可直接读出,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
2.安装器材:按如图所示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
实验步骤
3.把轨道的一端垫高,使重力的分力Gsinθ与摩擦力Ff平衡,使得小车能匀速下滑。(平衡摩擦力)
具体操作:先不加细线,调整轨道,使小车刚好能匀速下滑(纸带上打出间隔均匀的点)。当再加上细线时,细线的拉力就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平衡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实验步骤
4.测 、
(1)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挂上槽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
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槽码的总重力 。
(2)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重复步骤(1),多做几次实验,并记录好相应纸带的编号及所挂槽码的总重力 、 、…。
5.测 、
(1)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在小车上加重物,接通电源后放开小
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小车
和重物的总质量 。
(2)继续在小车上增加重物,重复步骤(1),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实
验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及小车和重物的总质量 、 、…。
实验步骤
6.用公式 或 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将得到的数据填入相应
表格中,以便进行数据验证。
实验步骤
数据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次数 F/N a/m ·s -2
1
2
3
4
5
0.10 0.146
0.20 0.302
0.30 0.428
0.40 0.592
0.50 0.751
F/ N
a/m·s -2
0.15
0.30
0.45
0.60
0.75
0 0.1 0.3 0.5
小车质量一定
结论:说明a与F成正比
数据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m/ kg
a/m·s -2
0.2
0.4
0.6
0.8
1.0
0 0.2 0.4 0.6 0.8 1.0 1.2
次数 m/kg a/m ·s -2
1
2
3
4
5
/kg -1
2.50
2.00
1.33
1.00
0.83
m
1
0.400 0.861
0.500 0.692
0.750 0.470
1.000 0.352
1.200 0.290
我们很难直观看出图线是否为双曲线,如果a-m图像是双曲线,则a 与 m 成反比,也就是a与 成正比。
小车所受拉力一定
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 与所受力 成正比。
在力 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 与质量 成反比。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槽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重物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必须使小车和重物的总质量远大于槽码的总质量。
3.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4.作图像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为什么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
实验理解
因为平衡时有
mgsinθ=μmgcosθ,至于θ有关,与质量无关。所以改变小车的质量无需再重新平衡摩擦力。
平衡后此时物体的合力就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