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诗两首《雪花的快乐》教案
[教材分析]
《雪花的快乐天》是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二单元第三课,属于“四季歌”单元.本单元选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第一集《志摩的诗》的首篇.《雪花的快乐》的韵律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学情分析]
1.雪花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的方法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读成诵;?
2.感知课文内容,能理解“雪花”的象征意义及其快乐的所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通过朗读赏析品味交流等环节,掌握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特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乐观、积极地追求理想的情操.
[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2. 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学情,确立重难点.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2.搜集雪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雪花的形状及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媒体播放美丽的有雪花的图画.
2.导语:诗的名字叫《雪花的快乐》,同学们有谁见过真正的雪花吗?雪花不是生物,它没有
思想也没有感情.但是为什么说雪花是快乐的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雪花是快乐的呢?让我们共同进入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来寻求快乐的答案.
3.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的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诗歌代表作:《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
[设计意图] 轻松的心情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和作品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学生试着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3.学生轻声的自由朗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节奏、停顿等.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并正音.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教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 这样就能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素养中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朗读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质中的兴趣与情感得以提升,锻炼学生的自信心.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雪花充满了快乐呢?
(再次品味诗歌,在诗歌中划出表现雪花充满快乐的词句.)
(一位回答,一位补充)翩翩的欣喜自得、潇洒的气度超脱、飞扬的精神兴奋、娟娟的姿态柔美飘动、盈盈的仪态美好、身轻的灵活----轻松的 ;3个“我的方向”2个不去以及“认清”、“认明”----自由的、坚定的,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雪花是快乐的.
2. 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雪花是快乐的,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雪花快乐根源呢?
(是“她”,)为了这个“她”,雪花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甚至在最后“消溶,消溶,消溶”连“溶化自己也在所不惜”,难道仅仅是因为“她很美,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不是)那么 “她”这个意象代表着什么呢?齐读3、4小节找找修饰这个“她”的意象的词句.……(这个美丽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最最重要的是她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可能是诗人的恋人,是诗人的一份情感……爱的释放;可能是诗人的一种理想……自由的信仰;也许更是诗人的一种美的追求……诗人也就成了美的追寻者;)
徐志摩《<猛虎集>序文》中说:“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滴出来的心血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以上也可以看出诗歌是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解读,关键是找到意象,联想想像)“她”就是雪花快乐的根源,诗歌的中心就在哪个小节?
3.有人说诗歌的语言要简练,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从第一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直接连接到最后一小节?(请这位同学读一下看)(少了“不去……不去……不上”和9个“飞扬”.那么诗中的就少了什么部分?(铺垫衬托的部分),铺垫部分少了,诗歌就不象诗歌了,雪花的那种快乐、那种追求和坚定都无法表现出来;诗人那执著的寻找雪花和不惜为“她”溶化的感情也更无法表现了.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铺垫)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那么我们把“假如”这两个字去掉行不行?
(“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假如” 就是说诗人也知道这只是假设, “雪花的快乐”“雪花的追求”“雪花的生活”是诗人现在的生活还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希望和理想?……写诗的时候诗人刚刚回国希望实现他那“自由”“美”和“爱”的康桥式理想.)让我们再一起齐读一遍诗歌,感受做一朵自由的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设计意图]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若学生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引导.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诗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2.拓展延伸 体会以下写作特色:
(1)结构上,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
(2)韵律也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
(3)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
(4)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
[设计意图] 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和发现美的习惯.并让学生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诉诸笔端,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诗人是浪漫之人,往往喜欢用简单的东西来释义内心深处无法超脱的东西.雪花是冬日的美景,是严寒晶莹的结晶,是来到人间的纯洁天使,是融入大地而自我牺牲的无畏,是潇洒在空气中无所束缚的自由,总之,她是美丽与魅力的象征,是寻找自己的价值而最后回归大地的礼赞.
作业: 1.摘抄以“雪花”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2.熟读课文,并背诵.
3.阅读徐志摩的诗作及相关评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掌握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在朗读以及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达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板书设计]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结构美
音乐美
绘画美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预设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诗句:“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消溶,消溶,消溶”的诵读中,语速慢一点,语气柔缓沉醉一点,在诵读中体会到雪花的快乐和他对美的沉醉.但是课堂的生成是丰富多彩的,一些同学把“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中:“啊”的发音读成第二声,他的理解是诗人很意外,很惊讶于自己追求的对象比想象中美好.三个“消溶”的读法学生也不一样,一位男生认为这里应该非常高亢,因为这里应该是诗歌的精髓所在,因为诗人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他是那么那么的兴奋和幸福.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将自己读法结合起来读,然后感受哪种读法更贴近诗人的心境.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个性化的理解.以及我设计了对“她”这个形象的理解学生围绕胡适的话:诗人一生的追求就是:爱,自由,美,学生各有个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爱人,妻子.有认为是母亲,因为母亲才会有柔波似的心胸.
8《诗两首》第二课时《雪花的快乐》练习
基础练习
阅读诗歌正文后,完成下面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诗人把自己想象成雪花,借此去追求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反复出现“飞扬,飞扬,飞扬”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代称,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练习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诗两首》第二课时《雪花的快乐》练习 答案
基础练习
1.自由、美好。
2.表达了诗人坚定、欢快、轻松自由的思想情感。
3.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东西,一旦追寻到美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意对即可)
阅读练习
1.“轻轻的我走了”与“我轻轻的走了”相比,在语言的表达上强调了“轻轻”两字,这样就更能表达“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的情态,更能表现“我”离别时的洒脱和惆怅 之情。
2.诗人去寻梦,寻找的是他梦中的康桥,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耕”是他康侨之梦诗意的再现,这里既有他昔日斑斓多彩的生活,又有他彩虹般美好的生活理想与梦幻,寄寓了他对康桥的无限的眷恋和深深的爱。
课件16张PPT。徐志摩雪花的快乐知识与技能:
1.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
歌,做到熟读成诵;?
2.感知课文内容,能理解“雪花”的象
征意义及其快乐的所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
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通过朗读赏析品味交流等环节, 掌握
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特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乐观、积极地追求理想的情操. 教学目标 导 语:
诗的名字叫《雪花的快乐》,同学们有谁见过真正的雪花吗?雪花不是生物,它没有思想也没有感情.但是为什么说雪花是快乐的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雪花是快乐的呢?让我们共同进入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来寻求快乐的答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作者简介: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
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
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
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
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
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作者简介:
他的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 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诗歌代表作:《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学生试着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3.学生轻声的自由朗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节奏、停顿等.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1、从哪里可以看出雪花充满了快乐呢? 明确:三个“我的方向”、二个“不去”以及
“认清”、“认明”
——自由的
翩翩的欣喜自得
潇洒的气度超脱
飞扬的精神兴奋
娟娟的姿态柔美飘动
盈盈的仪态美好
身轻的灵活
——轻松的、坚定的,从这些词语可以
看出雪花是快乐的.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2、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雪花是快乐的,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雪花快乐根源呢? 明确:她。这个美丽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最最重要的是她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
她可能是诗人的恋人,是诗人的一份情感……爱的释放;可能是诗人的一种理想……自由的信仰;也许更是诗人的一种美的追求……诗人也就成了美的追寻者。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徐志摩《<猛虎集>序文》中说:
“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滴出来的心血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3、有人说诗歌的语言要简练,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从第一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直接连接到最后一小节? 明确:不能。
少了“不去……不去……不上”和九个“飞扬”,那么诗中就少了铺垫衬托的部分,诗歌就不象诗歌了,雪花的那种快乐、那种追求和坚定都无法表现出来;诗人那执著的寻找雪花和不惜为“她”溶化的感情也更无法表现了。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4、那么把“假如”这两个字去掉行不行? 明确:不能。
“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假如” 就是说诗人也知道这只是假设,“雪花的快乐”“雪花的追求”“雪花的生活” 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希望和理想。
(写诗的时候诗人刚刚回国,希望实现他那“自由”“美”和“爱”的康桥式理想。)课 文 总 结 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拓 展 延 伸 1、结构上,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
法结构之美,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
2、韵律也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
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
3、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
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
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
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
4、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
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
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教 师 小 结 诗人是浪漫之人,往往喜欢用简单的东西来释义内心深处无法超脱的东西.雪花是冬日的美景,是严寒晶莹的结晶,是来到人间的纯洁天使,是融入大地而自我牺牲的无畏,是潇洒在空气中无所束缚的自由,总之,她是美丽与魅力的象征,是寻找自己的价值而最后回归大地的礼赞. 作 业1.摘抄以“雪花”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2.熟读课文,并背诵.
3.阅读徐志摩的诗作及相关评论.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②,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 ①此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②亦作凝凝的。?
再别康桥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①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 《新月》月刊第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