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节测试(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节测试(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3 23:3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A.胆矾——混合物 B.盐酸——非电解质
C.金属锌——还原剂 D.油水——悬浊液
2.常温下,下列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F=H++F- B.H2S 2H++S2-
C.Ca(HCO3)2 Ca2+ +2HCO D.K2SO3=+2K+
3.使用含氯泡腾片[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氯]可有效杀死病毒。下列关于二氧化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酸 B.属于碱
C.属于盐 D.属于氧化物
4.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
A.氯化钙、石墨、氧气 B.盐酸、铁、空气
C.二氧化碳、氮气、天然气 D.氯化钠、氯气、石灰水
5.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As2O3)”,下面有关解释正确的应该是(  )
A.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该反应中+5价砷被氧化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
6.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2++2OH-=Mg(OH)2↓ MgSO4+Ba(OH)2=Mg(OH)2↓+BaSO4↓
B.Fe+Cu2+=Fe2++Cu Fe+Cu(OH)2=Fe(OH)2+Cu
C.Ag++Cl-=AgCl↓ AgNO3+HCl=AgCl↓+HNO3
D.CO2+2OH-=CO32-+H2O CO2+Ca(OH)2=CaCO3↓+H2O
7.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A.H+和 B.和
C.和H+ D.Na+、和H+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阳离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9.浑浊的泥水是复杂的分散系,过滤后可以得到胶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
B.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
C.过滤得到的胶体可能带负电荷
D.河流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因为发生了胶体的凝聚
10.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润湿的KI﹣淀粉试纸变蓝.有关反应式为:O3+2KI+H2O═2KOH+I2+O2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1 mol O3得到4 mol电子
B.反应中O3是氧化剂,H2O与KI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K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由此反应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O3>I2>O2
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B.0.1mol/L的H2C2O4的pH=1.3,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草酸溶液紫色褪去:2 +5H2C2O4+6H+=2Mn2++10CO2↑+H2O
C.室温下用稀硝酸溶解铜:Cu+2 +2H+=Cu2++2NO2↑+H2O
D.用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 +H2↑
12.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做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OH)2+2H2↑。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
A.溶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13.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常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制备K2FeO4:①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②Na2FeO4+2KOH═K2FeO4+2Na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①中NaClO是氧化剂
C.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D.若有2molFeCl3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1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15.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B.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D.光照下甲烷和氯气发生一氯取代:
1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Na+、Fe3+、NO3-、OH-
B.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K+、NO3-、H+、HCO3-
C.含大量CaCl2的溶液中:Na+、K+、CO32-、SO42-
D.能与铁粉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 Na+、K+、SO42-、H+
二、综合题
17.以下是实验室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①液氯、②稀H2SO4、③CO2、④石灰水、⑤氯水、⑥氢氧化钠溶液、⑦CaO、⑧酒精、⑨Cu,请根据要求填空:
(1)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②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3)写出①与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学习化学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 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
第二组 NaOH HCl NaCl Na2O SO2
第三组 NaOH CH3COOH CaF2 Al2O3 SO2
找出上述三组分类中的错误,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为   .
找出上述三组分类中的错误,错误物质的化学式为   .
(2)下列2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
①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1mol Na2O2生成    O2;
②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向滤液中加入X溶液,X可以是   (  )填代号)
A. NaOH B.AgNO3 C.HCl D.Na2SO4.
19.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5)已知I﹣、Fe2+、SO2、Cl﹣、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2I﹣=2Fe2++I2.
20.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3)由该反应知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
(4)请用单线桥标明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
(5)试解释:在水处理时既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又能起到净水的作用的原因。   
21.过氧化氢(H2O2,氧显-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杀菌消毒的作用来清洗伤口。
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Ag2O+H2O2=2Ag+O2↑+H2O
B.2H2O2=2H2O+O2↑
C.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上述反应中,H2O2分别表现   性质。
(2)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3)某强酸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
O2、MnO4-、H2O、Mn2+、H2O2、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金属锌只能失去电子,作还原剂,C符合题意;
D、油水是乳浊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物质的分类标准和常见还原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A.HF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以电解质分子存在,电离方程式为:HF H++F-,A不符合题意;
B.H2S是二元弱酸,电离存在平衡,电离分步电离,主要是第一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B不符合题意;
C.Ca(HCO3)2为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Ca(HCO3)2=Ca2+ +2HCO,C不符合题意;
D.K2SO3是可溶性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K+、,电离方程式为:K2SO3=+2K+,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HF为弱酸,部分电离;
B.H2S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C.Ca(HCO3)2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3.【答案】D
4.【答案】D
【解析】【解答】A.氧气属于单质,不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为HCl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属于电解质,氯气为单质,石灰水为混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都是属于电解质。
5.【答案】B
【解析】【解答】海鲜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与维生素C作用后,生成砒霜(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该过程中,砷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维生素C起到还原作用,为还原剂,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答】A项,Mg2++2OH-=Mg(OH)2↓表示可溶性镁盐与强碱之间的反应,并且只有Mg2+和OH-两种离子参加反应,MgSO4与Ba(OH)2的反应与上述离子方程式不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项,Fe与Cu(OH)2不反应,再者Cu(OH)2难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
C项,AgNO3和HCl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C符合题意;
D项,CaCO3难溶于水,应写成化学式,与离子方程式CO2+2OH-=CO32-+H2O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分析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与离子方程式一致即可.
7.【答案】C
【解析】【解答】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则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和H+,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强酸制弱酸分析。
8.【答案】D
【解析】【解答】A.阳离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NH4+,A不符合题意;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也可能是还原剂,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碳是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C不符合题意;
D.例如铁离子被还原可能生成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D。
【分析】A.铵根也是阳离子,但是不含有金属元素;
B.非金属单质既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
C.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有可能升高也有可能降低,因此该元素有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只是化合价降低了,有可能变成了低价态的阳离子。
9.【答案】C
【解析】【解答】A、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nm,静止易分层或产生沉淀,不稳定,A不符合题意;
B、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时,胶体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没有,B不符合题意;
C、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故C符合题意;
D、土壤胶粒带负电,由于入海口处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为主),使得胶体溶液发生聚沉,泥沙沉淀形成“三角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胶体聚沉的方式有:加电解质、长时间放置和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该反应中转移2e﹣,即在反应中,每消耗1molO3转移2mol电子,故A错误;
B.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反应中O3是氧化剂,KI是还原剂,故B错误;
C.氧化产物I2和还原产物K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正确;
D.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O3>I2,不能确定与氧气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O3+2KI+H2O═2KOH+I2+O2,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转移2e﹣,以此来解答.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3FeO+10H++ =3Fe3++5H2O+NO↑,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0.1mol/L的草酸溶液的pH=1.3可知,草酸是弱酸,酸性KMnO4溶液能将草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草酸溶液紫色褪去:2 +5H2C2O4+6H+=2Mn2++10CO2↑+H2O,故B符合题意;
C.室温下用稀硝酸溶解铜生成NO:3Cu+2 +8H+=3Cu2++2NO↑+4H2O,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2Al+2H2O +2OH-=2 +3H2↑,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硝酸居于氧化性
B.草酸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色
C.产物不对,稀硝酸产生的是一氧化氮
D.电荷不守恒
12.【答案】C
【解析】【解答】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因此水是氧化剂,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①中Fe、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②为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正确;
B.①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ClO是氧化剂,故B正确;
C.Na2FeO4中,Na为+1价,O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Fe为+6价,为最高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
D.若有2 mol FeCl3 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6﹣3)=6mol,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①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
②Na2FeO4+2KOH═K2FeO4+2NaOH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以此来解答.
14.【答案】D
【解析】【解答】A.氧气中O化合价由0价到-2价,1个氧分子得4个电子,3个氧分子得12个电子,H2S中S的化合价由-2价到+4价,失电子,2个H2S分子失电子数表示为12个e-,单线桥法表示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中Cl的化合价由+5价到-1价,得6个电子,2KClO3得电子表示为得2×6e-,氧的化合价由-2价到0价,失电子,失电子表示为失6×2e-,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中Cu化合价由+2价→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H的化合价由0价→+1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反应中转移2e-,双线桥法表示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中Mn的化合价由+4价到+2价,得2个电子,部分盐酸中氯的化合价由-1价到0价,失电子,4HCl中2HCl失去2×e-,单线桥法线桥的箭头指向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值=化合价升高值=转移电子数。
15.【答案】A
【解析】【解答】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A符合题意;
B.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Mg2++2HCO3 +4OH-═Mg(OH)2↓+2CO32-+2H2O,B不符合题意;
C.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S2O32-氧化为SO42-,自身还原为NO,其离子方程式为:3S2O32-+2H++2NO3-=3SO42-+2NO↑+H2O,C不符合题意;
D.光照下甲烷和氯气发生一氯取代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其离子方程式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符合事实;2.化学式拆写(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物、弱电解质等不能拆写)是否正确;3.符号(等号,可逆号,沉淀气体的箭头标注)使用是否正确;4.是否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5.是否漏掉离子反应;6.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16.【答案】D
【解析】【解答】A.含有Fe3+的溶液为黄色溶液,与无色溶液不符,A不符合题意;
B. 滴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OH-能与H+、HCO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B不符合题意;
C. 溶液中Ca2+与CO32-反应形成CaCO3沉淀,不可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 能与铁粉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溶液中各个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此题是对离子共存的考查,溶液中的离子可大量共存,则相互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产生难溶(或微溶)物质、不产生易挥发性物质、不产生弱电解质。无色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如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红色)。
17.【答案】(1)③;⑦
(2)H2SO4=2H++SO
(3)Cl2+2OH-=Cl-+ClO-+H2O
【解析】【解答】(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③CO2属于酸性氧化物;电解质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⑦CaO,故答案:③;⑦。
(2)H2SO4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②稀H2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故答案:H2SO4=2H++SO 。
(3)①为液氯,⑥为氢氧化钠溶液,则①与⑥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故答案:Cl2+2OH-=Cl-+ClO-+H2O。
【分析】
(1)酸性氧化物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所以 ③满足,而电解质要满足是化合物且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物质,⑦ 满足题意;
(2)稀硫酸为强酸,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
(3)①和⑥分别是液氯和氢氧化钠,氯气先于水反应后再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18.【答案】(1)Na2CO3;Al2O3
(2)16;D
【解析】【解答】解:(1)第一组中Na2CO3的说明是纯碱,但它属于正盐,不是碱;第二组中物质符合物质的分类知识,第三组中Al2O3能够与酸和强碱溶液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答案为:Na2CO3;Al2O3;(2)①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2mol Na2O2生成1molO2,所以消耗1mol Na2O2生成0.5molO2,质量是16g,故答案为:16;②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钡离子,滤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即可,故选:D;(1)Na2CO3;Al2O3.
【分析】(1)第一组中碳酸钠不是碱;第三组中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2)①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2mol Na2O2生成1molO2,据方程式计算回答;②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杂质,要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钡离子.
19.【答案】(1)H2O2
(2)H2CrO4;Cr(OH)3
(3) =2Cr(OH)3↓+3O2↑+2H2O
(4)3.36L;C
【解析】【解答】解:(1)由信息H2O2﹣→O2中可知,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则H2O2为还原剂,故答案为:H2O2;(2)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则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还原反应的过程为H2CrO4→Cr(OH)3,故答案为:H2CrO4;Cr(OH)3;(3)该反应中O元素失电子,Cr元素得到电子,2molH2CrO4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6﹣3)=6mol,则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2Cr(OH)3↓+3O2↑+2H2O,故答案为: =2Cr(OH)3↓+3O2↑+2H2O;(4)由2H2CrO4+3H2O2═2Cr(OH)3↓+3O2↑+2H2O可知,生成3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则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0.15mol,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15mol×22.4L/mol=3.36L,故答案为:3.36L;(5)A、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2>Fe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A不选;B、因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SO2>I﹣,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B不选;C、因该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2O2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H2O2>SO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不一致,反应不能发生,故C选;D、因该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I﹣为还原剂,还原性强弱为I﹣>Fe2+,与已知的还原性强弱一致,能发生,故D不选.故选C.
【分析】(1)由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可知,利用该过程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来分析;(2)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利用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来分析;(3)由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得到电子的元素,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来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由反应可知生成3mol气体转移6mol电子,以此来计算;(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利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0.【答案】(1)+6
(2);
(3)还原性
(4)
(5)具有强氧化性,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其还原产物在水中形成胶体,因吸附能力强而起到净水作用
21.【答案】(1)A中体现还原性,B中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C中体现氧化性。
(2)Ag2O>H2O2>K2CrO4
(3)2MnO4-+5H2O2+6H+=2Mn2++5O2↑+8H2O
【解析】【解答】(1)A中氧的化合价升高,体现还原性,B中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C中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双氧水作氧化剂,体现了氧化性。
答案:A中体现还原性,B中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C中体现氧化性(2)反应Ag2O+H2O2=2Ag+O2↑+H2O中,氧化银作氧化剂,双氧水作还原剂,则氧化性Ag2O>H2O2,反应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中,双氧水作氧化剂,铬酸钾作氧化产物,则氧化性H2O2>K2CrO4,故氧化性顺序为Ag2O>H2O2>K2CrO4;
答案:Ag2O>H2O2>K2CrO4(3)H2O2只发生了H2O2→O2的变化体现了双氧水的还原性,作还原剂,所以高锰酸根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是锰离子,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2MnO4-+5H2O2+6H+=2Mn2++5O2↑+8H2O。
答案: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分析】(1)根据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进行分析;(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进行分析;(3)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