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章节测试(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章节测试(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00: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 B C D
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 铝粉与强碱溶液反应放热 植物油在空气中变质,产生“哈喇”味 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
A.A B.B C.C D.D
2.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成果。原理第一步反应为,后续在生物酶作用下经多步反应合成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将无机物转化成了有机物
B.储存氢气的容器需贴如图标签
C.反应中生成的甲醇()是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
D.第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物质中既属于芳香化合物又属于醇的是(  )
A. B.
C. D.CH3CH2OH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乙醇 B.甲烷 C.乙酸 D.一氯甲烷
5.化学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煤“气化”、“脱硫”、“钙基固硫”等措施有利于减少排放和酸雨形成
B.华为5G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医用酒精常为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
D.肉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加入适量保鲜防腐
6.2-丁醇发生下列反应时,C-O键会发生断裂的是(  )
A.与金属Na反应
B.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
C.与HBr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D.与乙酸在适当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7.在日本,金刚烷胺一直作为帕金森病的治疗药,并于1998年被批准用于流感病毒A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金刚烷胺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提示:尿素的化学式CO(NH2)2]
A.金刚烷胺的分子式是C10H17N B.金刚烷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C.上述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D.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芳香烃
8.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2:1
10.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瑞德西韦的主要成分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存在σ键、π键
B.分子中的N—H键的键能小于O—H键的键能
C.分子中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D.该分子能发生加成反应
11.以丙酸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制取一种补铁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生成1molCH3CHClCOOH需要0.5molCl2
B.1mol乳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C.试剂a可以是FeCO3
D.乳酸分子满足通式Cn(H2O)m,乳酸属于糖类
12.由CH3CH2CH2Br制备CH3CH(OH)CH2OH,依次(从左至右)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A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常温
B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NaOH醇溶液/加热、常温、NaOH水溶液/加热
C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加热、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
D 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NaOH水溶液/加热、常温、NaOH醇溶液/加热
A.A B.B C.C D.D
13.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 
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 
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g乙酸乙酯
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14.下列有关乙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溶于水
B.不与金属钠反应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15.如图所示某醇的化学反应过程,对该过程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
B.可能生成四种醛
C.醇类不一定能发生图示的催化氧化反应
D.醇发生了氧化反应
16.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乙 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9.2 16.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
B.表中a的值是5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为CO
二、综合题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乙烯和水的反应   
(2)用甲苯制TNT的反应   ;
(3)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4)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   
(5)1,3丁二烯和溴水1,4加成:   .
18.
(1)Ⅰ、锂一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写出基态的电子排布式:   。
(2)P、S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   ,原因是   。
(3)氨基乙酸铜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
(4)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则1mol该配合物含有键的数目为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5)Ⅱ、苯的含氧衍生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A完全燃烧消耗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A的分子式为   。
(6)已知A的苯环上取代基彼此相间,A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溶液反应生成,还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满足上述条件的A的结构可能有   种。
(7)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是邻位二取代苯,其中一个取代基是羧基。B能发生如图所示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①C→E的反应类型为   。
②D与浓溴水反应的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③F可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填字母)。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加聚反应
19.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   。
(2)反应④所用的试剂和条件是   。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序号)
20.香豆素是用途广泛的香料,合成香豆素的路线如下(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1)Ⅰ的分子式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香豆素在过量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5)Ⅴ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两种).
(6)一定条件下, 与CH3CHO能发生类似反应①、②的两步反应,最终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21.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1)1mol柠檬醛可与   mol溴发生加成反应;
(2)柠檬醛完全加氢后,生成物的名称是   ;
(3)柠檬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要用实验证明柠檬醛中含有碳碳双键,正确的操作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其原理是酸性重铬酸钾氧化酒精,自身被还原,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铝粉与强碱反应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在空气中变质是植物油被空气氧化了,C不符合题意;
D.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是海水中的水挥发,溶质结晶,是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
2.【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反应原理可知,合成淀粉的原料CO2和H2均为无机物,而淀粉属于有机物,所以该反应将无机物转化成了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气属于易燃气体,故储存氢气的容器需贴如图标签,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故C符合题意;
D.第一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该反应的CO2和H2均为无机物,合成的淀粉为有机物,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B.氢气属于易燃气体;
D.氧化还原过程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答案】A
【解析】【解答】A.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且羟基与苯环侧链相连得到的是醇,A符合题意;
B.环己基与羟基直接相连得到的是醇,环己基是烃基,B不符合题意;
C.苯环与羟基直接相连得到的酚不是醇,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式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D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A。
【分析】注意醇酚的主要区别是,羟基是否直接连在苯环上。
4.【答案】B
【解析】【解答】A.乙醇结构简式是CH3CH2OH,可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OH取代产生的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因此属于烃的衍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甲烷分子式是CH4,物质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属于烃,不属于烃的衍生物,B符合题意;
C.乙酸结构简式是CH3COOH,可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OOH取代产生的物质,含有C、H、O三种元素,因此属于烃的衍生物,C不符合题意;
D.一氯甲烷分子式是CH3Cl,可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取代产生的物质,含有C、H、Cl三种元素,因此属于烃的衍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属于烃的衍生物,即烃的衍生物中一定含有C、H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如:卤代烃、醇类、醛类、羧酸等都属于烃的衍生物,据此进行分析.
5.【答案】B
【解析】【解答】A.燃煤“气化”、“脱硫”、“钙基固硫”等措施可以把SO2转化为固体化合物,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
B.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B符合题意;
C.常用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C不符合题意;
D.亚硝酸钠具有还原性,肉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亚硝酸钠可保鲜防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煤的气化、脱硫扥操作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
C、医用酒精为体积分数75%的乙醇溶液;
D、亚硝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
6.【答案】C
【解析】【解答】A.2-丁醇与金属Na反应断裂的是O-H键,故A不符合题意;
B.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断裂的是C-H键和O-H键,故B不符合题意;
C.与HBr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断裂的是C-O键,故C符合题意;
D.与乙酸在适当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断裂的是O-H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2-丁醇与金属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丁醇钠和氢气;
B.2-丁醇在铜催化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生成2-丁酮;
C.2-丁醇和HBr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溴丁烷和水;
D.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OH醇脱-H;
7.【答案】D
【解析】【解答】A.由结构可知金刚烷胺的分子式是C10H17N,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金刚烷中含有2种氢原子,则其一溴代物有2种,故B项不符合题意;
C.金刚烷中H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X,X中溴原子被氨基取代生成金刚烷胺,二者都属于取代反应,故C项不符合题意;
D.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X的不饱和度为= =3,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不可能含苯环,故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计算分子式;
B.根据等效清远的各额数判断一溴代物的种类数;
C.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判断是否为取代反应;
D.根据不饱和度判断同分异构体是否存在芳香烃即可。
8.【答案】C
【解析】【解答】A、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在该温度下不能蒸馏出来,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易挥发,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但乙醇不与碳酸钠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酸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酸,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符合题意;
D、不符合乙烯生成条件,不会有乙烯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乙酸乙酯制取实验,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气体的只能是乙酸。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每个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4个N原子,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每个氨气分子中含有1个N原子,根据C原子、N原子守恒知,要形成一个乌洛托品分子需要6个甲醛分子、4个氨气分子,则需要甲醛和氨气分子个数之比=6:4=3:2,根据N=nNA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3:2,
故选C.
【分析】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每个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6个C原子、4个N原子,根据C原子、N原子守恒判断甲醛和氨的物质的量之比.
10.【答案】C
【解析】【解答】A.分子中所有单键都是σ键,碳氮三键、碳氧双键等含有π键,A不符合题意;
B.N原子半径大于O,所以分子中的N-H键的键能小于O-H键的键能,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P原子的成键方式与PO 类似,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方式为sp3,C符合题意;
D.分子中含有苯环、碳氮三键等,能发生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分子中含有单键和双键和三键,单键是 σ键 ,而双键或三键中含有Π键
B.键能主要和半径有关,半径越大键能越小,而氮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
C.根据p原子的配位方式,即可判断杂化方式
D.含有不饱和键,可以发生加成
11.【答案】C
【解析】【解答】A.过程Ⅰ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丙酸中的一个H被Cl取代,除了生成CH3CHClCOOH外,还生成HCl,所以生成1molCH3CHClCOOH需要1molCl2,故A不符合题意;
B.乳酸分子中的羧基可以和NaOH反应,羟基不能和NaOH反应,所以1mol乳酸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乳酸和试剂a反应得到乳酸亚铁,则试剂a可以是FeCO3,故C符合题意;
D.乳酸分子虽然满足通式Cn(H2O)m,但满足此通式的不一定是糖类,如乙酸也满足此通式,但乙酸属于羧酸类,乳酸属于羟基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I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取代与羧基相邻碳上的氢原子,反应II为取代反应,羟基取代氯原子,酸化后得到乳酸,反应III为含有亚铁物质如碳酸亚铁等与乳酸反应生成最终补铁剂
12.【答案】B
【解析】【解答】由CH3CH2CH2Br制备CH3CH(OH)CH2OH,先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丙烯,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加热;再与卤素单质加成得到卤代烃,条件为卤素单质的四氯化碳溶液;最后水解得到目标产物,条件为NaOH的水溶液、加热,
故答案为:B。
【分析】注意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的对应,同时要注意反应条件中的具体物质。
13.【答案】C
【解析】【解答】①由于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且乙酸为有机酸,溶于水能导电,故A正确;
②由于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为一种物质,它属于纯净物,故②正确;
③由于乙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酸,能够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③错误;
④由于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④正确;
⑤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即乙酸不能完全反应,故⑤错误;
⑥乙酸可以是乙醇经过氧化反应生成的,故⑥正确,故选C.
【分析】①根据乙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判断;
②冰醋酸是无水乙酸,属于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中含有一个﹣COOH,属于一元酸;
④乙酸是有机酸,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乙酸与乙醇按1:1进行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⑥乙醇氧化可得乙酸.
14.【答案】D
【解析】【解答】A.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和钠发生反应2CH3CH3OH+2Na→2CH3CH3ONa+H2↑,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直接氧化生成乙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乙醇分子中含有醇羟基,结合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15.【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发生反应有2Cu+O22CuO,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分子式为C4H10O的醇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醛(或酮)和Cu、H2O,固体又由黑色变为红色,总反应为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故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分子式为C4H10O的醇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醛(或酮),说明在醇分子中与-OH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H原子,可反应产生CH3CH2CH2CHO、两种醛,B符合题意;
C.若醇分子中与-OH连接的C原子上不含有H原子,如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就不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催化氧化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在上述反应中由醇分子发生反应失去了H原子,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醇催化氧化制醛的原理分析。
16.【答案】D
【解析】【解答】A、氧气足量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因此生成物与氧气的起始量有关,A不符合题意;
B、9.2g+16.0g=25.2g,10.8g+8.8g=19.6g,因此一定有X生成,X是生成物,a=25.2-19.6=5.6,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9.2g× =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 =1.2g,因此X中一定没有氢元素,C不符合题意;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9.2g× =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10.8g× =9.6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8.8g× =6.4g,由于3.2g+16g>9.6g+6.4g,所以X一定是CO,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乙醇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但是燃烧不充分会有一氧化碳生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C.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以推出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D.根据计算结果显示,乙醇的燃烧是不充分的,所以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17.【答案】(1)CH2=CH2 +H2O CH3CH2OH
(2) +3HNO3 +3H2O
(3)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4)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5)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解析】【解答】解:(1)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方程式:CH2=CH2 +H2O CH3CH2OH,
故答案为:CH2=CH2 +H2O CH3CH2OH;(2)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方程式: +3HNO3 +3H2O,
故答案为: +3HNO3 +3H2O; (3)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溴乙烷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反应方程式: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4)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方程式: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5)1,4加成发生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故答案为: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分析】(1)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2)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 (3)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溴化钠和水;(4)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5)1,3丁二烯和溴水1,4加成生成CH2Br﹣CH=CH﹣CH2Br.
18.【答案】(1)[Ar]3d9
(2)P>S;P原子3p轨道半充满,结构物定,不易失电子
(3)sp3、sp2;4
(4)8NA
(5)C9H8O4
(6)醛基、酚羟基、羧基;2
(7)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A、B
【解析】【解答】(1)Cu2+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基态Cu2+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9。
(2)P原子3p轨道半充满,结构物定,不易失电子所以P、S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P>S。
(3)单键碳杂化方式为sp3、双键碳杂化方式为sp2, 中既有单键碳又有双键碳,所以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sp2;碳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轨道,所以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有4个空间运动状态。
(4)CN-存在C、N叁键,叁键中有2个π键,所以1mol该配合物含有的π键是8mol,数目为8NA。
(5)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碳原子个数为=9,又因为A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A中氢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设A中氧原子个数为x,则氢原子个数为2x,2x+16x=180×(1-60%),解得x=4,故A的分子式为C9H8O4。
(6)由题给条件可知,A中含有醛基、酚羟基、羧基3种官能团,且彼此相间,满足题述条件的A的结构有2种。
(7)根据题给框图知,B中含有酯基,又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推出C为CH3COOH,从而进一步可推出B为,D为,F为。
①C→E为CH3COOH与C2H518OH的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②与浓溴水反应时溴原子取代苯环上—OH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则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③有酚羟基,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没有醇羟基和卤素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B项正确。
【分析】(1)铜为29号元素,失去2电子后剩余27个电子;
(2)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减小;
(3)杂化轨道=中心原子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若杂化轨道数=2,为sp杂化,杂化轨道数=3,为sp2杂化,杂化轨道数=4,为sp3杂化;
(4)σ键即配对原子个数,即每一个共价键中必定含有一个σ键;π键即不饱和键,即每一个共价键中除了σ键以外的就是π键;
(5)相对分子质量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确定碳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原子数,再结合氧气的物质的量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确定分子式;
(6)结合题干信息,可以知道A含有醛基、羧基和酚羟基;
(7) ① C转化为E的过程为酯化反应;
② D含有酚羟基,溴和酚羟基发生取代反应时只能取代在羟基的邻位或对位;
③ F含有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9.【答案】(1)
(2)NaOH、CH3CH2OH、加热
(3)①⑥;③⑤;②④
【解析】【解答】 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一氯环己烷在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A,A为 ,反应②方程式为: ; 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反应方程式③为: ,则B为: ;B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反应④方程式为: +2NaOH +2NaBr+2H2O, 与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 ,反应⑤方程式为: +Br2 , 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即取代反应)生成 ,反应⑥方程式为: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 ;(2)反应④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乙醇、加热;(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上述反应中:取代反应为①⑥;加成反应为③⑤;消去反应为②④。
【分析】 和氯气光照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一氯环己烷在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A,A为 ; 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为: ;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与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 , 发生卤代烃的水解生成 ,据此分析解答。
20.【答案】(1)C7H6O2
(2)加成反应;酯化反应
(3)
(4)
(5)
(6)
【解析】【解答】解:(1)Ⅰ的分子中含有7个C、6个H、2个O,则分子式为C7H6O2,故答案为:C7H6O2;(2)反应①是乙酸酐中甲基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为酯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3)反应②中醇羟基与相邻的氢原子脱去1分子式形成碳碳双键,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4)香豆素水解可生成酚羟基和羧基,二者都能与NaOH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Ⅴ是Ⅳ的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无碳碳双键,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CHO,另一官能团为﹣COOH或酯基,对应的醛基可为﹣CHO、﹣CH2CHO,另一取代基可为﹣CH2COOH、﹣COOH、﹣COOCH3、﹣OOCCH3、﹣OOCH等,则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为 ,故答案为: (任意2种);(6) 与CH3CH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然后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 ,故答案为: .
【分析】(1)根据有机物I的结构简式判断含有的原子种类与个数,可确定分子式;(2)反应①是乙酸酐中甲基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发生酯化反应;(3)反应②中醇羟基与相邻的氢原子脱去1分子式形成碳碳双键,发生消去反应;(4)香豆素水解可生成酚羟基和羧基,二者都能与NaOH继续发生反应;(5)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CHO,另一官能团为﹣COOH或酯基;(5)反应①发生醛的加成反应,反应②发生醇的消去反应.
21.【答案】(1)2
(2)3, 6—二甲基—1—庚醇
(3)
(4)先将柠檬醛与足量新制Cu(OH)2反应,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酸酸化,然后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滴入溴水,褪色也可)则证明有碳碳双键
【解析】【解答】(1)碳碳双键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2)醛基和碳碳双键均可和氢气加成;
(4)因醛基和碳碳双键均可使高锰酸钾被还原而褪色,所以在检验双键之前,必须把醛基“保护”起来。
【分析】此题考查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判断官能团,再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判断,能与溴反生加成的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双键关系1:1,三键关系1:2.醛基可以与羟基加成,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