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4 20:1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九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社统编教材 阅读鉴赏古典小说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 O 重组单元
课 时 信 息 序 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了解名家,发现经典之“光” 单元导读
2 深入情节,揭秘经典之“智” 《智取生辰纲》
3 品析变化,笑谈经典之“疯” 《范进中举》
4 精读探究,品味经典之“诚” 《三顾茅庐》
5 由表及里,感悟经典之“笑” 《刘姥姥进大观园》
6 品读鉴赏,致敬经典之“作”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7 学以致用,学习经典之“巧” 学习改写
二、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了解名家,发现经典之“光”
作业 1
1.作业内容:
(1) 将作家与对应作品连线
施耐庵 《儒林外史》
罗贯中 《红楼梦》
吴敬梓 《水浒传》
曹雪芹 《三国演义》
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歌颂农民起义小说
讽刺小说
(2) 为你心目中的文学大咖制作一份简历。
这四位作者,人生经历丰富,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呢?请选择一位,为他制作一份简历,
与同学分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朝代
生 平 经 历
主 要 文 学 成 就
2.时间要求:(1) (书面作业) 1 分钟; (2) (交流分享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概括作者生平准确全面
内容精炼,语言表达流畅、清晰
交流状态自然得体,声音洪亮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地了解名家名作,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其中的为作者制作一份简历, 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借助多媒体,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考察学生信息分析提取能 力和探究与表达的能力。
第二课时 字斟句酌,探讨经典之“智”
作业 1
1.作业内容: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这份劫案卷宗(课前作业)。
问题一 选文在《水浒传》里原回目名
回目
问题二 在课文中找出当事双方各自团队的主要成员
当事人 杨志团队 吴用团队
问题三 杨志是如何带领团队押送金银 担? 吴用团队是如何开展行动的?
劫案过程
问题四 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杨志及其团队与吴用及其团队的特点。
团队特点
问题五 根据以上梳理出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说说杨志团队失败与吴用团 队成功的原因
原因
2.时间要求: (书面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围绕“智”字, 小说要素概括准确
结合文章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理由阐 述合理、 新颖、深刻。
有合理分工,能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这篇小说三要素的分析,不能碎片化,应该有个核心问题,从而达到以点带面!
作业 2
1.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杨志为什么押送生辰纲? 丢了生辰纲以后,他的命运又如何呢? 阅读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制作一张思维导图。
杨志卖刀 ( ) ( ) ( ) ( ) ( ) 征方腊时病死。
2.时间要求: 8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能准确、精炼、按顺序梳理情节 优秀
情节概括基本准确,不够精炼 良好
情节概括不够全面,顺序有错乱 合格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通过梳理有关回目, 引导学生了解杨志的生平经历,理清思路, 扫清阅读障碍 ,把握整本书的脉络,从而深入体会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第三课时 咬文嚼字,笑谈经典之“疯”
作业 1
1.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学过《范进中举》后,有人作了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完成下联和横 批。
上联:中举前, ________,无人雪中送炭
下联: ______,有酒有肉, _____________
横批: __________
2.时间要求: 2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文字概括相关情节,根据对联形式完成补写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对联形式有趣灵活,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既能考察学生的仿写能力, 也能锻炼他们高度凝练概括文章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作业 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改写课本剧
我们准备将《范进中举》改编成课本剧,请你发挥想象,添加细节, 选择课本中的某一个 片段,改编成一幕课本剧。
课本剧说明
人物:范进、胡屠夫、范进妻、范进母、算命人、报录人、邻人、张乡绅 道具:母鸡、报帖、米面、银子等
2.时间要求: 15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改编富有创意, 符合小说情境
想象丰富合理
语言、动作等细节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具有讽刺效果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让学生就某一片段改编成课本剧,以此形式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 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这种形式新颖别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 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在语言情境中交流沟通。
作业 3
1.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十年寒窗换成一朝成名,范进中举,这是喜剧,还是悲剧?请同 学们结合文章内容, 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资料: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 评价设计:学生互评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观点明确
能引用相关资料,有自己的体会
能积极分享交流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并能结合相关知识, 从不 同角度思考,自信、负责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说服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多角度思考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第四课时 精读探究,品味经典之 “诚 ”
作业 1
1.作业内容: (预习作业) 刘备求贤过程可谓断断续续,悬念迭出,扣人心弦。让我们先来看 刘备在三顾茅庐求贤过程中突破了哪些阻碍,以此突出他求贤之诚。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 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结合文章内容,有自己的体会
能积极分享交流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此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对细微 之处的分析辨别,审视传统文化的内涵,锻炼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为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打下 基础。
作业 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明代文学评论家李贽评“三顾茅庐”说:“孔明装腔,玄德作势,一对空头,不如张翼德,果 然老实也。”请问刘备真的是在装腔作势吗?请结合原著分析。
2.时间要求: 15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结合课本和时代背景来谈
表达清晰合理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分析,结合自己的人 生体验,在和其它观点碰撞中思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丑善恶,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第五课时
作业 1
1.作业内容 (课前作业)
由表及里,感悟经典之“笑”
阅读《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章节,对刘姥姥这一人物与贾府之间的关系有一简
单的了解。
问题一 刘姥姥进了几次大观园?概括有关其主要故事情节
问题二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 演的?
问题三 找出文中描写刘姥姥的句子(主要寻找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 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句子)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梳理故事主要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全面细致、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人物分析
总体评价结果: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提炼文本知识,搜集资料并加以整理,让他们初步了解 《红楼梦》的相关内容;根据文中的内容圈点勾画,并作批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用好课本的筛选 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作业 2
1.作业内容:聚焦“笑”字
老师统计了一下,文中共出现了 27 次“笑”,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笑”的句段。大声朗读第
七段,思考:和原文比较,这样改行不行?
改后文段 原文
林黛玉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史湘云笑 岔了气,伏着桌子直叫“嗳呦”惜春滚到贾 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薛姨妈 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王夫 人也撑不住, 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 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宝玉离了座位, 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 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 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宝玉滚到贾母 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 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 也撑不住, 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 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 拉 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
有人说刘姥姥是装疯卖傻,恬不知耻的粗人;有人说刘姥姥是聪明世故、人情练达的智 者,你怎么看?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对比中能体会人物各具情态的笑;揣摩出作者思想感情。
能详细从身份、地位、经历分析
内容具体、清晰、概括性强
总体评价结果:
2.时间要求: 10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将选文和原文进行比较,在对比中体会人物各具情态的笑。通过比较分 析,让学生明白人物的各种不同的笑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经历紧密相关,体会“笑”的深刻涵义, 让学生在忠于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创造性的思考,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六课时 学以致用 ,学习经典之“巧”
作业 1
1. 作业内容: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哪个人物形象还清晰的留在你的脑海中?他的哪句话, 哪个动作或是神态等?
2.时间要求: 5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总结三种以上写人方法
能说出一种写法及两个修辞
能结合课文语句作清晰的解读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的能力,集中探究文本写人技巧,巩 固之前的课堂成果,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写作课作准备,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联。
作业 2 1.作业内容:请选择“范进”“胡屠夫”“邻居”中的任一视角,自选片段用第一人称改写
《范进中举》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作文互评、自评量表
写作内容评价 等级
1.能立体、鲜明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2.能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3.能选择典型事件,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4.能具有讽刺效果 A
1.能够写出人物的特点。 2.能运用描写方法写人物。 3.能在具体事件中写人物。 B
1.人物特点模糊。 2.对人物的描写不足。 3.叙事不具体。 C
4.作业设计与设计意图:了解转变叙述角度改写文章的方式,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体会不同人 称叙述的不同效果,提升写作水平。
第七课时 品读鉴赏 致敬经典之“作”
作业 1
1.作业内容:你知道下面插图描绘的是《水浒传》中哪个经典故事吗?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能准确精炼概括 3个故事 优秀
能准确精炼概括 2个故事 良好
能准确精炼概括1个故事 合格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这三幅图片所描述的都是《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比较简单, 意 在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在整本阅读的基础上,侧重考察学生对重要篇目的 掌握,以及对作品的语言和形象的具体感受;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融为一 体,训练学生视听说能力。
作业 2
1.作业内容: 每日一讲——做《水浒传》最忠实“粉丝”
《水浒传》的最大艺术成就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你最欣赏谁?请就他的绰
号、外貌特征、英雄事迹和个性特征,制作一张卡片,课前交流。
姓名 绰号及由来
籍贯 座次
擅长武器 兴趣爱好
外貌特征
主要故事
个性特征
2.时间要求: 8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卡片书写工整,制作美观
介绍人物概括全面
评价客观,有自己的看法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任务驱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碎片化的知识由 点到面的有机联系起来。在学习任务中设计中,活动一定是语文活动,落脚点一定是在语言文字上, 最后一定要回到语文素养上。 因此此题设计 意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概括主要人 物及故事情节,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根据,有条理。
作业 3
1.举办“少年应否读水浒”班级主题辩论赛(课后作业)。
比赛具体流程:
(1)主持人介绍参赛选手、评委、比赛规则。
(2)主持人介绍辩题、参赛队伍及各自所持观点
(3)立论:双方一辩分别论述己方观点,限时各 2 分钟。
(4)攻辩:正方二辩对反方二辩,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各 2 分钟;每个问题提问时间 不超过 30 秒。
(5)自由辩论:正方、反方轮流发言,强化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正方选手向反方提问落座 后计时员为反方计时,反方选手辩论完毕落座后为正方计时,正方反方限时各 2 分钟。
(6)总结陈词:反方、正方四辩先后作总结发限时各 2 分钟。之后,进入评委打分环节
(7)根据辩论赛评分表打分。
2.时间要求: 15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形式进行
团队评价量表( 50 分)
评分要点 正方 反方
开篇立论 ( 10 分) 1.开篇立论, 逻辑清晣, 言简意赅, 论点清 晰, 分析透彻。 2.论据内容丰富, 引用资料充分恰当。 3.分析角度和层次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4.语言表达流畅有文采。
攻辩 ( 10 分) 1.表达清, 论证合理有力。 2. 回答问题精准, 处理问题有技巧。 3.推理过程合乎逻辑, 事实引用得当。
自由辩论 ( 10 分 1.攻防转换有序, 把握论辩主动权。 2.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进行有力反驳。 3.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事实引用得当。
总结陈词 ( 10 分) 1.全面总结本方的立场、论证,系统反驳对 方的批驳, 为本方辩护。 2.语言表达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团队配合 ( 10 分) 1.辩论队整体形象好,辩风、配合、语言运 用、临场反应好。 2.有团队精神, 相互支持。 3.论辩衔接流畅,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 问答是一个有机整体。
团队总分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记忆、理解、应用”是低阶思维的体现,而“分析、评价、创造” 则是高阶思维的体现。在课堂中,既要注重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的思维,更要注重锻炼学生 “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理解、再创,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 维;学生对其他同学的答案的辨析、学生对自己答案的自我评价,这些锻炼了学生的“评价”思维 和“创造”思维。只有锻炼高阶思维品质的教学,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举办以“少年应否读水浒”为辩题的班级辩论赛,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的精神内核与现实意义。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
作业时间: 40 分钟
一、基础知识达标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嗔怒( )
银 zhù( )
桑 zǐ( )
guō( )噪
拜谒 ( )
作揖 ( )
勾当( )
星宿 ( )
银锭 ( )
怨 chànɡ( )
筵席( )
chěnɡ( )办
箪食壶浆( ) 运筹帷wò( ) 恃才放旷(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怨怅 起成转合 对答如流
B.逞辨 自曝自弃 地灵人杰 C.伶利 忙忙碌碌 挖心搜胆 D.带挈 犹豫不决 左右逢源
3. 文学小常识
“桑梓”指代家乡,你能说出下列词语代指的是什么吗?
社稷( ) 汗青( ) 须眉( ) 梨园( ) 杏林( )
4.填空。
你能根据下面的描写说出这是谁吗?
①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 启 笑先闻。( )
②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 )
③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
④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 )
⑤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
⑥唇不点而红,不画而翠,面若银盆,眼如水杏。( )
二、能力提升
环境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塑造及影响。
本单元 4 篇小说,文中主人公有他们本身的性格原因,可深入探讨他们性格及最终命运也有被 动因素,离不开社会背景,即环境的因素。
1.杨志——被逼上梁山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2.范进——被科举逼疯
社会环境
3.诸葛亮——被请出山
社会环境
4.刘姥姥——被逼出丑
社会环境
三.拓展阅读----丰富人物形象。
【甲】 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 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 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 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 有馀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 ” 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 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馀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 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 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 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好!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 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 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 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注释】① 贡院: 明清时期乡试、会试的场所。 ②天字号:贡院连贯排列着隔离考生的窄小单间,
“天字号”即第一号。
1.阅读这两个片段,小安发现,作者都描绘了这两个读书人的 状,甲文人物主要表现在 , 乙文人物主要表现在 (请各用原文的一个字概括) 2.这两人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 3.周进和范进,不仅名字相近,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很“近”,你知道吗? 4..结合《儒林外史》的阅读及下面的链接资料,小安认为,周进可以归人闲斋老人说的第一类 “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请你在闲斋老人说的其余三类中任选一类,列举出书中一个典 型人物并作简要阐释。
链接资料:“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 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 为中流砥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