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数同样多.王晓星原来有( )张画片.
A.15 B.51 C.74
2.7月1日的前一天是( ).
A.6月30日 B.6月29日 C.6月31日
3.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63-27)÷9 B.8×(55-47) C.62-(38-17) D.(87-23)-17
4.红红今年12岁,爸爸的年龄比女儿的3倍多一些,爸爸可能是( )岁。
A.30岁 B.40岁 C.60岁
5.面积是63平方米的长方形,宽是7米,长是( )米。
A.9 B.8 C.7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一个长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1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______)
7.小红的爸爸是4月31日从北京出差回来的. (______)
8.根据每年2月份的天数可以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____)
9.1里面有3个,1里面也有4个。(________)
10.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________)
11.一只小狗重80千克。 (________)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15厘米,宽9厘米,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片,剩下纸片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13.小明在火车站捡到一张身份证,身份证的号码是370523197302246419这个人的性别是(________)性。
14.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需要________分米的铁丝。
15.★÷5=8……▲,▲最大是(______),那么被除数是(______)。
16.在括号里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200毫米(________)2分米
200分(________)2时 49厘米(________)5分米 1700千克(________)2吨
1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1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8.填一填。
①9000克=(________)千克 ②2日=(________)时
③1时18分=(________)分 ④3年=(________)个月
19.钥匙长(________)厘米(________)毫米。
20.新闻联播从晚上7:00开始,到7:30结束,共播出_____分钟。
21.王叔叔进行体育锻炼,第一天跑步30分钟,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跑5分钟,王叔叔第三天跑了(______)分钟,第(______)天正好跑了1小时。
22.用6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也可能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23.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________),3份是这根绳子的(________)。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直接写得数.
420+180=____ 68+200=____ 750-300=____
25.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估一估,下面的苹果分别是从哪棵果树上掉下来的?用线连一连.
27.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
28.下面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下面两辆车大约一共载货多少千克?
30.妈妈要在一块长7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布上剪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花布。这块正方形花布的周长是多少米?
31.一堆小棒48根。姐姐拿出这堆小棒的,妹妹拿出这堆小棒的。妹妹比姐姐多拿出了几根小棒?
32.三(1)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33.三(5)班45名同学参加数学活动,答对第一题的有23人,答对第二题的有18人,两道题都答对的有17人,两道题都没答对的有几人?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B
【详解】略
2、A
【详解】根据每月的天数知道6月份有30天.
3、D
【详解】解:A、(63-27)÷9=36÷9=4;63-27÷9=63-3=60,结果改变;
B、8×(55-47)=8×8=64;8×55-47=440-47=393,结果改变;
C、62-(38-17)=62-21=41;62-38-17=24-17=7,结果改变;
D、(87-23)-17=87-23-17=47,结果不改变.
故答案为D.
混合运算中如果是同一级运算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含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由此计算后选择即可.
4、B
【分析】红红今年12岁,12的3倍是12×3=36(岁),又因为爸爸的年龄比女儿的3倍多一些,不可能多的太多,所以只能是40岁,据此解答。
【详解】12×3=36(岁)
爸爸的年龄比女儿的3倍多一些,爸爸可能是40岁;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年龄问题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红红年龄的3倍是多少。
5、A
【详解】略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
【分析】长方形相邻的两边就是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代入解答即可。
【详解】14×2=28(厘米)
所以原题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7、×
【详解】略
8、√
【解析】平年和闰年2月的天数是不一样的,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所以看二月的天数就可以判断这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9、√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共有3个;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共有4个。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里面有3个,1里面也有4个,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中间有0的因数是204,另一个因数是2或是3,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假设中间有0的因数是204,另一个因数是2或是3;
204×2=408
204×3=612
408的中间有0,612的中间没有0;
所以,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原题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1、×
【详解】略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30
【分析】长方形纸片能剪出最大的正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纸片的宽等于剩下的小长方形纸片的长;用长方形纸片的长减去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求出剩下的小长方形纸片的宽,带入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5-9=6(厘米);
(9+6)×2
=15×2
=30(厘米)
故剩下的纸片的周长是30厘米。
【点睛】
正确的求出剩下纸片的长和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男
【分析】先找出第17位上的数字,第17位上数字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身份证的号码370523197302246419,第17位上是1,表示这个人是男性。
【点睛】
本题是考查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身份证上:
①前六位是地区代码;
②7~14位是出生日期;
③15~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④第18位是校验码。
14、32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乘4即可解答。
【详解】8×4=32(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4 44
【详解】略
16、< > = > < <
【分析】(1)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2)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厘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分和时之前的进率是60,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各个数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详解】<
>
200毫米=2分米
2时=120分,200分>120分,则200分>2时;
5分米=50厘米,49厘米<50厘米,则49厘米<5分米;
2吨=2000千克,1700千克<2000千克,则1700千克<2吨。
【点睛】
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再进行比较。
17、8
【解析】略
18、9 48 78 36
【分析】1千克=1000克,1日=24时,1时=60分,1年=12个月,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①9000克=9千克 ②2日=48时
③1时18分=78分 ④3年=36个月
【点睛】
熟练掌握时间、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 8
【分析】读图可知,钥匙的一端和0刻度线重合,另一端和1厘米8毫米重合,则这个钥匙长1厘米8毫米。
【详解】钥匙长1厘米8毫米。
【点睛】
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一端和0刻度线重合,另一端所对齐的刻度即为这个物体的长度。直尺上一大格是1厘米,一小格是1毫米。
20、30
【分析】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求出用了多少分钟即可。
【详解】7:30﹣7:00=30(分)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的时间都是在同一天之内,求经过的时间,直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即可。
21、40
7
【分析】(1)第一天跑30分钟,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跑5分钟,第二天跑30+5;第三天跑30+5+5;
(2)1小时等于60分钟,那么60-30就是增加的时间,而每天增加5分钟,(60-30)÷5就是增加的天数,再加上第一天,就是跑1个小时是第几天,由此可解。
【详解】(1)第三天跑:30+5+5=40(分钟);
(2)1小时=60分钟;
(60-30)÷5
=30÷5
=6(天);
6+1=7天,所以第7天跑了1个小时。
【点睛】
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2 2 28 6 4 20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拼成的长方形分长12厘米,宽2厘米;长6厘米,宽4厘米两种情况求解。
【详解】①
长为:2×6=12(厘米),宽为:2厘米
(12+2)×2
=14×2
=28(厘米);
②
长为:2×3=6(厘米),宽为:2×2=4(厘米)
(6+4)×2
=10×2
=20(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拼接,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关键是明确拼组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宽。
23、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占其中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详解】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3份是这根绳子的。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600 268 450
【详解】略
25、2520;1224;1890;707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和加法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420×6=2520 306×4=1224 378×5=1890 ☆520+187=707
验算: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299×4≈1200;207×4≈800;57×4≈240;81×6≈480;602×5≈3000,连线如下:
【详解】略
27、
【解析】略
28、
【详解】略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730千克
【详解】298+434
≈300+430
=730(千克)
答:两辆车大约一共载货730千克.
30、16米
【详解】4×4=16(米)
答:这块正方形花布的周长是16米。
31、20根
【分析】用48除以4求出姐姐拿出的小棒数;用48除以3,再乘2,求出妹妹拿出的小棒数;再用妹妹的减去姐姐的即可解答。
【详解】48÷4=12(根)
48÷3×2
=16×2
=32(根)
32-12=20(根)
答:妹妹比姐姐多拿出了20根小棒。
【点睛】
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9人
【详解】(29+25)÷6
=54÷6
=9(人)
答:每个小组有9人。
33、27人
【详解】45﹣(18+23﹣17)
=45﹣24
=21(人)
答:两道题都没答对的有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