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Y、Z均能形成10电子分子,其中Y的最简单的氢化物易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化合物甲,W、X、Y、Z可以形成化合物乙(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能和X、Y形成18电子的化合物
B.甲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其水溶液显酸性
C.原子半径:
D.W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强于W与Y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
2.下列大小关系可用氢键解释的是
A.熔点:C4H10>CH4 B.热稳定性:NH3>PH3
C.沸点:H2O>H2S D.键能:HF>HCl
3.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原因
A AlCl3中含有共价键 Al与C1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
B HF的稳定性强于HCl HF分子之间除了范德华力以外还存在氢键
C 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高 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
D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碘和CCl4均为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
A.A B.B C.C D.D
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是空间结构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O和ClO的VSEPR模型相同,但离子空间结构不同
C.NO和NH3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D.SiF4和CO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sp3杂化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CS2为V形极性分子 B.SiF4与SO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C.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沸点高
6.维生素可作为辅酶参与糖的代谢,并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该物质的结构式为如图,以下关于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σ键和π键 B.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 D.、、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能用氢键进行解释的是
A.水比硫化氢气体稳定
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
C.氨气极易溶于水
D.0℃时,水的密度比冰的大
8.下列化合物中,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的是
A.NH3 B.H2O C.HNO3 D.HBr
9.工业上生产氮化硅陶瓷的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生成
B.该反应中只有作氧化剂
C.元素非金属性
D.其他条件相同,当温度为时,,当温度为时,,则
10.关于CO2和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和S上都没有孤电子对
B.C和S都是sp2杂化
C.都是AB2型,所以空间结构都是直线形
D.CO2的空间结构是直线形,SO2的空间结构是V形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SCl2中,中心原子S采取sp杂化轨道成键
B.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由于氢键的作用,使、、的沸点反常,且沸点高低顺序为
D.每一个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方向性
1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空间结构为V形的极性分子
B.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中所有的原子不都在一个平面上
D.和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
14.已知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聚合反应、分离与提纯以及电化学研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Cl>C>H
B.五元环处于同一平面,则两个氮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3、sp2
C.1mol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中含有σ键数目为19NA
D.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中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
15.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酸性:
B.和的中心原子均采取杂化
C.氢化物的沸点:
D.是手性分子
二、填空题
16.比较下列各项中的前者和后者,用“>”、“<”、或“=”填空
(1)沸点:
(2)在水中的溶解度:CH3CH2OHCH3(CH3)2CH2OH
(3)酸性:HClO3HClO4
(4)键长:H-OH-S
(5)未成对电子数:OCr
17.(1)写出分子的空间结构: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的中心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
(2)甲醛(HCH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甲醇分子内O-C-H的键角___________(填“>”“<”或“=”)甲醛分子内O-C-H的键角;甲醇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18.《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中,含有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阴离子空间结构为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
19.Si原子间难以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____键。
20.Cu3N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在电子工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国防领域、通讯领域以及光学工业等领域中,发挥着广泛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Cu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Cu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NF3的分子立体构型是______。类比NH3·H2O表示出代表性分子NH4F含有的氢键______。
(2)Cu3N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已知:CuO在高温下会分解成Cu2O,试从洪特规则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4)写出N2O的等电子体的阴离子______(1个)。
(5)在Cu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可被空气氧化为乙醛(CH3CHO),乙醛分子中H—C=O的键角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醇分子中的H—C—O的键角。
21.2-巯基烟酸( )水溶性优于2 巯基烟酸氧钒配合物(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碳和硅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_________形象化描述。在基态碳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___________(填化学键类型)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___________个原子。
(3)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SiH4溶于液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在硅酸盐中,SiO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3.元素与N同族,预测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
24.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有机物的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 HCON(CH3)2 HCONH2
相对分子质量 73 45
沸点/℃ 153 220
HCON(CH3)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CONH2的大,但其沸点反而比HCONH2的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四种晶体的熔点数据如表:
物质 CF4 SiF4 BF3 AlF3
熔点/℃ -183 -90 -127 >1000
SiF4和CF4熔点相差较小,原因是_______。
(3)乙醇的挥发性比水的强,原因是_______。
25.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f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a、d、e、f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f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焰色反应为亮绿色,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电离能I4(e)_______I4(f)的大小(填大于、小于、等于)。
(3)a和b、c、d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有很多种,其中有一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4)f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f(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离子键
②写出[f(NH3)4]2+的结构式____________。(只标出配位键)
参考答案:
1.D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Y的最简单的氢化物易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化合物甲可知,Y为N元素、甲为硝酸铵,由化合物乙的结构可知,X能形成4个共价键、Z能形成1个共价键,结合W与X、Y、Z均能形成10电子分子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Z为F元素。
【详解】A.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C2H6和N2H4为18电子的化合物,A正确;
B.甲为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B正确;
C.四种元素中氢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F>H,C正确;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
答案选D。
2.C
【详解】A.C4H10和CH4在固态时都形成分子晶体,但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其熔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熔点:C4H10>CH4,A不符合题意;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成正比,非金属性N>P,所以热稳定性:NH3>PH3,与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分子晶体的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由于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H2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H2O>H2S,C符合题意;
D.分子内原子间的键能与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F>Cl,所以键能:HF>HCl,但与氢键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与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形成共价键,故A正确;
B.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无关,HF的稳定性强于HCl不能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解释,故B错误;
C.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其熔沸点较高,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其熔沸点较低,所以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高,故C正确;
D.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碘和CCl4均为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故D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CS2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2,采取sp杂化,无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A错误;
B.Cl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采取sp3杂化,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有一对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l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4,采取sp3杂化,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无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B正确;
C.N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采取sp2杂化,无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NH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采取sp3杂化,有一对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错误;
D.SiF4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4,采取sp3杂化,C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采取sp2杂化,D错误;
答案选B。
5.B
【详解】A.CS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4-2×2)=2,且该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A错误;
B.SiF4中价层电子对个数=4+(4-4×1)=4,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6+2-3×2)=4,所以SiF4和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因此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B正确;
C.共价键中所有的单键均为σ键,双键是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是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C2H2分子的结构式为H—C≡C—H,故C2H2中有3个σ键与2个π键,故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3∶2,C错误;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很难分解是因为O-H键能大,与氢键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6.B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有单键和双键,所以存在σ键和π键,同时分子中还含有阴、阳离子,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根据A项分析,该物质含有共价键,还含有离子键,故B正确;
C.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该有机物中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为非极性键,故C错误;
D.、、三种元素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N原子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其第一电离能要比相邻元素的都要大,则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元素,故D错误;
答案选B。
7.A
【详解】A.水比硫化氢稳定是由于氧氢键的键能比硫氢键的大,A项符合题意;
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氮气极易溶于水,与和间能形成氢键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
D.由于冰中的水分子间最大程度地以氢键连接,形成的孔穴使冰晶体的微观空间存在空隙,反映在宏观性质上即体积膨胀,密度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分析】N、O、F元素的电负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
【详解】A. NH3分子中N元素的电负性较强,一个分子中的N与另一分子中的与N相连的H可形成氢键,故A不选;
B. H2O分子中O元素的电负性较强,一个分子中的O与另一分子中的与O相连的H可形成氢键,故B不选;
C. HNO3分子中-OH中O元素的电负性较强,一个分子中的羟基O与另一分子中的与羟基O相连的H可形成氢键,故C不选;
D. HBr分子中Br的电负性较弱,对应的氢化物不能形成氢键,故D选;
故选D。
9.D
【详解】A.该过程中有极性键Si-Cl键的断裂和极性键H-Cl键的形成,故A正确;
B.该过程中N2座氧化剂,H2作还原剂,故B正确;
C.因硝酸酸性强于硅酸,故非金属性N>Si,故C正确;
D.Si3N4是固体,不能用它来表示速率,故D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A.CO2中C的孤电子对数为,SO2中S的孤电子对数为,故A错误;
B.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则C和S分别是sp杂化,sp2杂化,故B错误;
C.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0,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S的孤电子对数为1,则CO2的空间结构是直线型,SO2的空间结构是V型,故C错误;
D.由C分析可知,CO2的空间结构是直线型,SO2的空间结构是V型,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 SCl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原子杂化类型为sp3,分子构型为V型,故A错误;
B. 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VSEPR模型是四面体,但其立体构形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如:水和氨气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但H2O是V型,NH3是三角锥型,故B错误;
C.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没有杂化的P轨道形成π键,故C正确;
D. 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可能采用sp3杂化也可能采用sp2杂化,如BF3中B原子采用sp2杂化,NH3中N采取sp3杂化,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成键原子的半径越大,键长越长,成键数目越多,键长越短,因此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故A正确;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原子间作用力越强,则共价键越牢固,故B正确;
C.由于氢键的作用,使、、的沸点反常,且沸点高低顺序为,故C正确;
D.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对称的,无方向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D
【详解】A.中心原子C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2+=2,故其是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A错误;
B.中心原子Cl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4,故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错误;
C.中心原子N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3,故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其中所有的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C错误;
D.中心原子Si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4+=4,中心原子S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4,故二者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杂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14.B
【详解】A.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小可知,电负性关系为Cl>C>H,A正确;
B.1-乙基咪唑中的五元环存在一个大π键,因此环上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两个N均为sp2杂化,其中1号N上的未共用的孤电子对参与形成大π键,3号N的孤电子对填充在一个sp2杂化轨道,当1-乙基咪唑与一氯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后,碳正离子与3号N共用了孤电子对,且五元环仍共面,因此,两个氮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不发生变化,即两个N的杂化方式仍为sp2杂化,B不正确;
C.在共价化合物中,任何两个成键的原子之间均存在1个σ键。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中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间存在离子键,因此,1mol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中含有σ键数目为19NA,C正确;
D.氯化1-乙基-3-甲基咪唑中氯离子和阳离子之间为离子键,阳离子内部存在共价键,D正确;
故选B。
15.A
【详解】A.F、Cl是吸电子基,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氢原子被F、Cl代替,使得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强,氢原子更易电离,酸性增强,所以酸性:,A正确;
B.中心Si原子价层电子对数=,采取杂化,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采取杂化,B错误;
C.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熔沸点较高,相对分子质量PH3AsH3>PH3,C错误;
D.手性分子是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手性碳原子是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在中,中心C原子上连了2个H原子,所以不是手性分子,D错误;
故选A。
16.(1)<(2)>(3)<(4)<(5)<
【详解】试题分析:
(1)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能形成氢键,使沸点降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则有邻羟基苯甲醛沸点小于对羟基苯甲醛沸点。
(2)羟基为亲水基团,烷基为憎水基团,则烷基所含碳数越多,水溶性越差,故有CH3CH2OH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H3(CH3)2CH2OH在水中的溶解度。
(3)同一元素所形成的含氧酸,价态越低,酸性越弱,则有HClO3的酸性小于HClO4的酸性。
(4)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长越短,则有H-O的键长小于H-S的键长。
(5)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含有6个未成对电子。所以未成对电子数:O<Cr。
考点:考查沸点高低比较,水溶性,键长,酸性,电子排布等。
17. 平面三角形 非极性 杂化 杂化 < 甲醇是极性分子,有亲水基团,可与水结合形成氢键
【详解】(1)三氧化硫分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中心S原子形成3个键,孤电子对数为,所以中心原子采取杂化。
(2)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则的键角约为,甲醛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则的键角约为120°,所以甲醇分子内的键角小于甲醛分子内的键角;甲醇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甲醇是极性分子,有亲水基团,可与水结合形成氢键。
18. 键、π键 平面三角形
【详解】,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中,3个O原子和中心原子C之间还形成一个4中心6电子的大π键();中碳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中心碳原子采取杂化,故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19.p-p π
【详解】基态S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双键中含1个σ键和1个π键;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Si原子间形成的σ键较长,Si原子间的距离较大,3p轨道难以“肩并肩”重叠形成p-p π键,因此Si原子间难以形成双键。
20. 第四周期第IB族 3d104s1 四面体 N—H···F 2Cu+=Cu2++Cu Cu+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为全充满结构,能量较低,较稳定 或(SCN-) 大于
【详解】(1)Cu是29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B族,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Cu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NF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立体构型是四面体,NH4F含有的氢键可表示为N—H···F,故本题答案为:第四周期第IB族;3d104s1;四面体;N—H···F;
(2)Cu3N中N为-3价,铜为+1价,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Cu2++Cu,故本题答案为:2Cu+=Cu2++Cu;
(3)铜原子为29号元素,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为全充满结构,能量较低,较稳定,所以CuO在高温下会分解成Cu2O,故本题答案为:Cu+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为全充满结构,能量较低,较稳定;
(4)N2O原子数为3,价电子总数为16,根据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为等电子体,所以其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有、(SCN-),故本题答案为:或(SCN-);
(5)醛基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结构,乙醇分子中含有醇羟基的C原子采用sp3杂化,为四面体形,所以乙醛分子中H—C=O的键角大于乙醇分子中的H—C—O的键角,故本题答案为:大于。
【点睛】氢键可表示为X-H…Y,式中X和Y代表F、O、N等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X和Y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素,也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元素。
21.2-巯基烟酸的羧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详解】2-巯基烟酸分子中含有强极性的O-H键,2-巯基烟酸的羧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22. 电子云 2 共价键 3 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sp3 1:3
【详解】(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 在基态碳原子中,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故答案为:电子云,2;
(2) 硅单质中硅硅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硅晶胞中每个顶点上有1个Si、面心是有1个Si、在晶胞内部含有4个Si原子,利用均摊法知,面心提供的硅原子个数,故答案为:共价键,3;
(3) 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化学方程式为: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故答案为: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4) Si原子形成四个σ键,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杂化,根据图片知,每个三角锥结构中Si原 子是1个,O原子个数= 2+2=3,所以硅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 1 : 3,故答案为:sp3,1:3。
23.三角锥形
【详解】由砷元素与氮元素同族可知,砷的氢化物为AsH3,AsH3分子中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则AsH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24.(1)HCON(CH3)2分子间只有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HCONH2分子间存在氢键,破坏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容易,所以沸点低
(2)CF4和SiF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相差较小,所以熔点相差较小
(3)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比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少,分子间作用力小
【详解】(1)HCON(CH3)2分子间只有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HCONH2分子间存在氢键,破坏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容易,所以HCON(CH3)2的沸点反而比HCONH2的低;
(2)CF4和SiF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相差较小,所以SiF4和CF4熔点相差较小;
(3)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比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数量少,分子间作用力小,故乙醇的挥发性比水的强。
25. H S Fe Cu N>O>S 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大于 sp3 AB 。
【分析】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 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为H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b是N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c是O元素,d与c同族,且原子序数大于c,d是S元素, 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e原子核外电子数=2+8+8+8=26,e是Fe元素,f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f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f是Cu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1) 根据分析,a、d、e、f各元素分别为H、S、Fe、Cu,故答案为:H、S、Fe、Cu。
(2) 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N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O元素大于S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所以b、c、d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f的价层电子为3d、4s电子,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e是Fe,f是Cu,Cu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全满稳定结构,而Fe失去一个电子后不稳定结构,因此Fe大于Cu,故答案为:N>O>S,,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低能级,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大于。
(3)a是H,b是N,c是O,d是S,a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一种化合物分子成三角锥形,该分子式为NH3,N原子上1对孤对电子,形成3个N-H键,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4)①f是Cu,[Cu (NH3)4]2+中Cu2+与NH3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N-H为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AB。
(5) [Cu (NH3)4]2+的结构式为,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