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 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 9月 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开讲,中国航天员
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空间站每 90分钟绕地球一圈。10
月 29 日神舟十六号和神州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神舟十六号将于 10 月 31 日乘
坐载人飞船返回东风哥着陆场。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中国空间站会受到诸多来自太空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防的是( )
A.超强宇宙辐射 B.大气稀薄 C.太空垃圾 D.巨大的温差
3.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准的定位和导航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有
①报告精确时间 ②测速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气温异常监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点餐类 APP 软件是商家利用手机销售平台进行外卖,通过 APP 软件可以查询到送餐员即时
位置的技术是( )
A. 数字地球 B.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 RS
C.RS 和 GIS D. GIS 和 BDS
图为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C.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7.太阳辐射影响着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关于太阳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②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火山、地震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③太阳辐射为人类提供了石油、风能、水能、光能等能源
④太阳辐射是太阳以太阳活动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地球的历史悠久,自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大约 46 亿年的时间。尽管时间久远,但人类还
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基本上还原了地球的发展史。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年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B.不同年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
C.结构简单的化石一定在地层深处 D.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其形成的
地质年代
9.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A.炎热干旱环境 B.潮湿茂密的森林 C.热带浅海环境 D.湖泊或沼泽
山东诸城是中生代地层较为发育的小型盆地,被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
下图 3是诸城发掘出土的角龙科恐龙化石。据研究,该类恐龙体型较大,多以植物的嫩枝叶
和多汁的根、茎为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该角龙存在时期诸城的气候特征为( )
A.温暖湿润 B.炎热干燥 C.寒冷干燥 D.低温湿润
11.推测该角龙存在的地质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 B.重要的成煤期 C.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D.海洋脊椎动
物灭绝
12.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13.根据下列地震波示意图判断,所示地区海底某一深度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
A.东非高原 B.青藏高原 C.东欧平原 D.马里亚纳海沟
15.火山喷发时,喷出大量灰黑色火山灰,可以达到 8000 米高空,同时伴随岩浆涌出地表,
“火山灰”喷发过程中首先经过岩浆来源的地球圈层和火山灰首先喷发到的大气层分别是
( )
A.地壳、对流层 B.岩石圈、平流层 C.上地幔、对流层 D.软流层、平流层
1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全部的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大陆和大洋部分厚度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 2020 年的某一天,美国某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
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
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
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材料中所描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爆炸 B.太阳辐射增强 C.太阳耀斑爆发 D.核裂变反应增强
18.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
A.信鸽迷失方向 B.长波通信中断 C.指南针失灵 D.南极出现极光
19.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土星和地球一样都具有铁核中心 B.星云呈现云雾状,有长长的“尾巴”
C.恒星和星云都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形天体 D.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0.下列行星中,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土星
21.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
B.地球自转周期、日地距离适中,有液态水
C.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强,温度适宜
D.地球距离小行星带较远,不会受到撞击破坏
22.每年 9 月 16 日,是世界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后会对全球带来的不利
影响有( )
A.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B.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
C.吸收紫外线能力增强,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23.对流层的厚度存在纬度差异。下列地区中,对流层厚度最厚的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西欧平原
24.按照辐射逆温的生成和消失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25.孟女士乘坐的飞机途经西伯利亚上空出现了颠簸,当飞机从 800 高度爬升到 10800 米时,
颠簸的情况消失了,这是由于飞机( )
A.从②层进入到①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B.从③层进入到②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从④层进入到③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D.从③层底部进入到③层顶部,大气较稳定
26.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27.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火山喷发后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图中( )
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
28.使地球上表面“体温”变化不至于过于剧烈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地球上有面积广阔的水圈 B.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圈
C.地球上有生气勃勃的生物圈 D.地球上海陆分布均匀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
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30.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春季晚上 B.夏季午后 C.秋季早晨 D.冬季傍晚
二、综合分析题(共 40 分,答案请写到答题卷上。)
3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每空 1分,共 13分)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曲线④为
(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
(2)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填名称)。阴影部分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和 。
(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内部三大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①②之间为 (填
内部圈层名称),曲线 (填序号)代表的是古登堡界面。地震波自上而下穿过该界
面时,波速如何变化?
。
(4)若该模式图表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图中的④为地面,则风、云、雨、雪等天气
现象主要分布在 (填字母)层。水汽和尘埃含量少,空气较为稳定,适合飞机高空
飞行的是 (填字母)层。
(5)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三叶虫化石,该地层
的 地 质 年 代 最 有 可 能 是 代 。 科 学 家 划 分 地 质 年 代 的 依 据
是 。
(6)稳定的地球圈层结构为生命出现提供了舞台。在下图相应位置标注地球三大内部圈层
的名称。(3分)
32.暑假期间,老师沿“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 国道川藏公路自驾,沿途领略了美丽
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 13 分)
材料一:途径的雅安,以“雅雨”蜚声全国,素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
水日数多在 200 天以上,雅雨有 70%以上发生在夜间。
材料二:终点站拉萨,近年来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提高当地农产品的自给率。蔬菜大棚
中挡风墙以外的区域都由透明的塑料膜覆盖。
(1)结合材料及已有知识判断,从成都到拉萨的 318 国道沿线( )(2 分)
A.青藏高原隆起于中生代时期
B.经过了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区
C.可以欣赏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全程海拔很高,相对高度不大
(2)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该地一年中对流层顶部最低的季节是( )(2分)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结合图 2,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每空 1 分)
(4)判断图中温室大棚的弧形区域指向的方位是 (每空 1分),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有
利于 。(2 分)
(5)导游提醒,川藏自驾既要带好墨镜、遮阳帽等防晒物品,也要带上轻便羽绒等保暖衣
物,请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解释其原因。(4分)
3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 14 分)
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大气的受热原理,例如北魏时期贾思
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温,
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时刻甲、乙、丙、丁四
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图。
(1)读左图,写出各编号分别表示的箭头含义:① ,② ,
③ ,④ (每空 1分)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填编号)较 (强
/弱)。(每空 1分)
(3)“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3
分)
(4)左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编号是( )(1分)
A.③④ B.② C.③ D.④
(5)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
有 作 用 , 一 般 说 来 , 地 球 表 面 太 阳 辐 射 的 纬 度 分 布 规 律
为 。(每空 1分)
(6)但海拔高度会也影响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强度,原因 ,若右图甲乙丙丁四地
的太阳辐射强度差异是由于海拔高度所致,则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每空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