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5 17:3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进才中学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2023年 11月 8日)
一、单项选择题(共 65分)
1~29题每题 1分,30~47题每题 2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卷上。
1.下列不属于八大行星公转的共向特征的是
A.同向性 B.近圆性 C.同速性 D.共面性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A.太阳和地球 B.恒星和行星 C.天体和天体系统 D.恒星和星云
3.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 100周年,国际组织把我国发现的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大学星”,“北京
大学星”最有可能位于
A.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B.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
C.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D.火星和金星轨道之间
4.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A.星光闪烁的流星 B.轮廓模糊的行星
C.一闪即逝的彗星 D.圆缺多变的月亮
5.与化石能源相比,太阳能发电
A.能源总量更低 B.可再生 C.连续性强 D.占用土地面积更多
6.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活动 B.大气运动 C.火山爆发 D.煤、石油的形成
7.地球上生物圈的范围主要包括
A.水圈的上部、岩石圈上部和大气圈的全部
B.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上部和水圈的全部
C.岩石圈上部、水圈和大气圈的全部
D.水圈的上部、大气圈的下部和岩石圈的全部
8.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波速变化 B.地下温度的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组成的变化
9.超深孔地质钻探对地球内部情况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科拉半岛上超深钻井,深度达 12262米。在钻
探过程中,探测到地层中的物质可信的是
A.高温的岩浆 B.大量呈液态或熔融状态的铁和镍物质
C.大量的硅铝物质 D.大量铁、镁含量很高的硅酸盐矿物
10.我国发射的“夸父号”太阳探测卫星,能抵近观测到光球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A.日珥和耀斑 B.太阳黑子和耀斑
C.耀斑和太阳黑子 D.太阳黑子和太阳风
11.在太阳活动高峰年,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①卫星发射成功率较高 ②极光出现天数增加
③南极冰川面积增大 ④信鸽迷失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13.地球的演化历程中,人类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三叠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4.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
A.地层和化石 B.生物和化石 C.岩石和地貌 D.古地理环境
15.形成风最直接的力是
A.地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重力
16.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方向出现气压差
C.太阳活动 D.气流的垂直运动
17.“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唐代诗人王维在《送梓州李使君》中描述了“巴
山夜雨”的景象,其形成原理是
A.季风环流 B.地壳运动 C.地转偏向力 D.热力环流
18.夜晚山中气流运动为
A.山坡上升,山谷下沉 B.山坡下沉,山谷下沉
C.山坡上升,山谷上升 D.山坡下沉,山谷上升
19.11月 14日,年度最大最圆的月亮(又称“超级月亮”)现身夜空。七天后其月相是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20.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 B.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21.冬季平原地区,逆温现象出现时,农作物可能会出现严重冻害,这是因为
A.冷空气在地表集聚 B.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多
C.太阳辐射强度较弱 D.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22.天气变化主要出现在
A.热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对流层
23.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A.对流层、热层 B.平流层、热层
C.平流层、中间层 D.对流层、中间层
24.大气中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对流层 B.中间层 C.散逸层 D.平流层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示意图,纵轴表示海拔高度,横轴表示地平面及方向,曲线表示高空等压面,
据此完成 25~27 题。
2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和气温最高的分别是
A.丁、丙 B.甲、丙 C.乙、甲 D.丁、乙
26.若图中丙处为陆地,丁处为海洋,则图中所示的情况为
A.白天的陆风 B.白天的海风 C.夜间的陆风 D.夜间的海风
27.此时,丙、丁之间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风 B.东南风 C.西风 D.西北风
28.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
29.对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B.②摩擦力
C.③风向 D.④地转偏向力
30.在我国某产煤区,发现煤层里有苏铁等粗大树干的化石,推测该煤层形成时的环境是
A.湿热的森林地区 B.温暖的浅海地区
C.干旱的森林环境 D.干冷的陆地环境
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图完 31~34 题。
31.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是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氮气
32.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小气候,不但被称为“热岛”而且也是一个“湿
岛”,其“湿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汽含量高,地面吸热少 B.空气平流为主,气温很低
C.二氧化碳浓度高,保温效果好 D.空气上升为主,且尘埃多
33.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 10~15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
位置是距离城市
A.5~6KM B.12~13KM C.20~25KM D.100~150KM
34.在右图中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丁>甲>乙>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乙>甲>丙
35.2020年 12月 17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向航天强国迈出坚实的一步。嫦娥五
号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过地球大气层的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36.右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图中
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7.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公转速度快 B.离小行星带更近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表面无大气层
弯弯的娥眉月与金星和木星近在咫尺,交相辉映,十分引人注目。据此完成 38~39 题。
38.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
A.恒星和卫星 B.行星和彗星 C.恒星和行星 D.行星和卫星
39.构成“笑脸”的天体,不在以下哪个天体系统中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40.风暴增水是指受大风影响,实测潮位偏离正常潮位的部分。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技术路线,开展风暴增
水影响范围和社会经济损失的评估工作。图中①②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
C.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41.暴露在阳光下的汽车,车内温度明显高于车外,主要原因是车内空气
A.不参与水平运动 B.与外界空气交换少
C.获得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 D.获得更多的地面长波辐射
42.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因纬度不同而异。11月 8日,下列纬度带对流层顶部高度最低的是
A.30°~40°N B.50°~60°N C.0°~10°N D.75°~85°N
43.在一个朔望月内,按月相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44.裸子植物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5.下列传统节日中,其日期安排是依据月相变化来确定的是
①元旦 ②清明 ③中秋 ④端午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46.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7.“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
可能是
A.地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二.综合分析题(共 35分)
(一)中国空间站是我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为 400~450 千米,设计寿命为 10 年,长期驻留 3人,总重量可达 180 吨,以进行
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2022 年 10 月 12 日,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航天员
第一次展示了两种在空间站里培育出来的植物一拟南芥和水稻。10 月 31 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
取得圆满成功。11 月 1 日凌晨,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天宫号”空间站 T 字形基本构型,“天
宫号”空间站每 90 分钟左右即可绕地球运行一圈。
48.与在轨“天宫号”空间站类型相似的天体是()(2分)
A.火星 B.月球 C.彗星 D.小行星
49.中国空间站的运行轨道位于大气垂直分层的____层,该层大气的主要特征是____(至少写两点)。(3分)
50.与传统地面育种相比,太空育种的优势是()(1分)
①真空和强辐射环境,加速种子基因突变,缩短育种周期
②无菌环境可降低坏种率
③失重环境,植株体积更大
④可短时间培育出整体耐性更好的优质种质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的原因,完成逻辑框图。(4分)
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横线上。
A.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 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C.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 D.日地距离适中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二)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5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 c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c、d之间的界面是________,该界面的深度在
陆地上比海洋上________(深、浅)。(3分)
53.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 10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
传播规律,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地震波是________(横波、纵波)。(1分)
54.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 a是________圈,b是________圈。(2分)
55.c和 d的顶部构成的地球圈层名称是________。这一圈层的出现,是地球外部圈层长期演化、相互作用的结
果。元古代,大气中形成了________,为生物的繁衍奠定了基础;原始大陆地层中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
古生代时期,鱼类在________纪大量繁衍,晚期形成________(陆地),动物开始由水生走向陆生。植物进入
________(种类)大发展时期,陆地上森林茂盛,为爬行动物在陆地生活创造了条件。(6分)
(三)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56.甲图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________(填数字),名称是________。(2分)
57.甲图箭头④⑤⑥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⑥箭头代表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紫外光、
可见光、红外光)部分,容易被大气中的________吸收。(3分)
58.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浙江盛夏高温少雨时,有茶农给茶树撑起了黑色
的遮阳棚,其目的是________(1分)
A.增加⑤,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⑥,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④,减少农作物水分蒸发
59.日出前的黎明天空已经明亮,这种现象形成与图中相关的环节是()(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60.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1分)
A.①增强 B.⑤增强 C.⑥增强 D.④增强
6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判断以下四图天气状况能反映乙图①状况的是()。(填字母)(2分)
A. B. C. D.
62.据甲图所示原理,解释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周围燃烧秸秆制造烟雾的原因。(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