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中学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满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
1.能准确反映某一区域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
A.常住人口 B.户籍人口 C.人口密度 D.人口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表现为( )。
A.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B.高原山地人口多,平原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湿润地区人口多,干旱地区人口少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人口稀疏 B.高纬度地区,气候温暖,人口稠密
C.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 D.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4.经过长期的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
区的是( )。
A.美国东部 B.中国西部 C.巴西北部 D.澳大利亚西部
5.如图是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老龄化严重
C.矿产资源丰富
D.文化教育发达
6.“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老人。每年 110万“候鸟老人”涌向海南,他们主要来自
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吸引“候鸟老人”冬季迁人海南省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条件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
7.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这种空心化现象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人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8如图为 2019年意大利人口金字塔图。
由图可知,该国( )
A.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增大
B.劳动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
C.老龄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
D.人口金字塔类型是增长型
9下列措施中可合理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大规模建设新城市
C.提高科技水平
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10.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开放程度 C.自然资源 D.消费水平
11.城乡实际空间结构要比同心环结构复杂得多,如图
中曲线甲处峰值表示的是在该区中出现了( )。
A.居住小区 B.商业中心中心
C.工业园区 D.农业园区
1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中的(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便捷性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文化事务和现象属于物质文化的是( )
A.京剧艺术 B.苏伊士运河 C.兵役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下列地域文化与其指示的地理环境的关联正确的是( )。
A.陕北窑洞一干热的环境 B.妈祖庙一海上航行凶险
C.楼兰遗址一洪涝肆虐 D.清真寺一满族人的宗教活动场所
15. 平顶土坯房是某地特色民居,屋顶没有瓦,没有屋檐。用树枝、柴草铺平,然后在其上糊-
层黏土泥巴,最后再挑选黏性好的黏土加入适量的沙子,反复捶平压紧。推测该平顶土坯
房民居主要分布在(
A.云南丽江 B.黑龙江漠河 C.新疆喀什 D.福建厦门
16.下列现象中,与城镇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C.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 D.城市总人口增加
17.一般来说,城镇化水平越高 ( ) 。
A.第三产业比重越大 B.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C.第二产业比重越大 D.第二产业比重越小
18.针对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下列对应措施中正确的是( )。
A.交通拥挤一建立交桥,大力 发展私人汽车
B.住房紧张一盖高层住宅 楼,向城市中心发展
C.空间布局紊乱一进行城市规划,建立卫星城
D.环境污染严重一采取行政 立法,不发展重工业
19.如图为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甲、乙两城市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下列关
于甲、乙两个城市城镇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城镇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
D.乙城市所在国,代表发展中国家
2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 主要因素有( )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二、人口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表 1为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材料二:图 1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图 材料三: 图 2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比例变化图
1.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干旱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河流对城镇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4分)
3.分布在海拔高度 500米以下的人口比例是_______________,分布在海拔 2 000米以上的人
口比例仅有______________。(2 分)
4.根据材料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表格数据,从纬度位置角度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区域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图 1为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区位因素(5分)
A:__________ B: __________C: 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
2. 如对 A.B区位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各地农业类型形成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12分)
(1)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__________
(2)在湿润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干旱地区发展畜牧业: __________
(3)某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__________
(4)我国四川盆地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适合种植水稻: __________
(5)在上海的郊区分布有菜田、花圃、果园及水产养殖场: __________
(6)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珠江三角洲的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__________
四、读我国亚热带某地区图,完成以下各题。(20分)
如果要种植水稻、花卉、茶树,请尝试在图中的 A、B、C三地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
1.水稻宜分布在_____地,该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2.花卉宜分布在______地,该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3.茶树宜分布在_____地,该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