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同步训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同步训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10: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3年第31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变革)。“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B.加热煮沸能起到杀菌消毒和降低水的硬度的作用
C.水是重要的化学资源,能参与很多反应
D.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和物质类别的判断不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所选物质类别
A 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 KCl是氧化物
B 3C+2Fe2O34Fe+3CO2↑ 置换反应 C是非金属单质
C 4NO2+O2+2H2O=4HNO3 化合反应 HNO3是酸
D FeCl3+3NH3 H2O=Fe(OH)3↓+3NH4Cl 复分解反应 NH3 H2O是碱
A.A B.B C.C D.D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均一稳定且是混合物,碘酒属于溶液
B.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BaSO4 BaCO3 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O2 HCl 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C Mg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Mg(OH)2,过滤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硝酸铜溶液中的硝酸银 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B 除去氧化铜中的铜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解后测量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6.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原子的个数发生改变 B.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
C.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7.绘制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就是其中的网络图之一。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A.物质B的名称是氢氧化亚铁
B.①反应可能是
C.⑤反应可能是FeCl3+3NaOH=Fe(OH)3↓+2NaCl
D.⑨是复分解反应
8.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或操作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通入二氧化碳,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相互刻画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量取9ml水 用50ml量筒量取,仰视读数
B 验证某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
C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固体 取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溶液的温度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MnO2 KCl 适量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O2 H2O(气) 碱石灰 洗气
C NaCl溶液 Na2SO4 适量BaCl2溶液 过滤
D 稀盐酸 硝酸 适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
A.A B.B C.C D.D
11.向少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采用pH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B.b点时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D.a→b→c→d过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12.学以致用,下列实验目的与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熟石灰和生石灰 加水溶解后测溶液温度
B 分离:Fe和Cu 用磁铁吸引
C 除杂:除去NaNO3溶液中的杂质Na2SO4 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
D 提纯:MnO2固体中有少量KCl杂质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3.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① 甲 + 乙 有气泡生成
② 甲 + 丙 有沉淀生成
③ 丙 + 丁 有沉淀生成
④ 甲 + 丁 没有现象发生
A.CaCl2 B.HCl C.AgNO3 D.Na2CO3
14.欲除去NaOH 溶液中的少量Na2CO3(不增加新的杂质)。下列药品选用和除杂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Ca(OH)2溶液,至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B.滴加BaCl2溶液,至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C.滴加HCl溶液,至不产生气泡为止
D.滴加H2SO4溶液,至不产生气泡为止
二、非选择题
15.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无土栽培的重要物质是植物生长营养液,兴趣小组对一瓶用于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展开了研究。已知该浓缩营养液的配方如下:
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用量单位:mg/L)
MgSO4 Ca(NO3)2 KNO3 KH2PO4 NH4NO3 K2SO4
466 1216 395 208 42.1 395
(1)该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2)NH4NO3 (填“能"或“不能”)与常见的碱性农家肥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混合使用。
(3)小林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质疑评价】
(4)鹏鹏对小林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 ;为证明小林的结论正确。应将操作方法修改为 。
(5)营养液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种植,需加水稀释。经检测,小方稀释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B.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KNO3、K2SO4均为白色晶体,请写出鉴别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方案:
(7)实验室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硝酸钾溶液。现有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两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方案一
方案二
16.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践行了我国“绿色办奥”的理念,冬奥会中冰壶机器人的电池选用质量轻且能提供足够能量的锂电池:锂是一种比铁活泼的金属。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在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氧化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 。
(2)锂与稀盐酸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可用固体氢氧化锂吸收并全部转化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将氢氧化钙和碳酸锂混合,将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使 (填化学式)再生。
(4)氢化锂(LiH)可用于储存氢气,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7.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氮元素、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图1中14.01是氮元素的 。
②图2中B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数字18表示的含义 。
③根据A、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氮化镓的化学式 。
(2)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3。
①NaNO2是常见的含氮化合物,其对应点的字母为 。
②NH3和O2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另一种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D点对应的酸为HNO3,F点对应的盐是NaNO3,则由D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F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NaNO3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8.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许多古今对比。
(1)出行——明朝末年从南昌到北京约需半年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农业——古代种植农作物使用农家肥,现代常使用化肥。下列肥料属于化肥是______(填序号)。
A.人畜粪便 B.植物沤制物 C.草木灰 D.尿素
(3)记录——古代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也不变色,体现了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是 ,如今可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芯片中含有的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该元素的名称是 。

(4)净水——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明矾中钾离子的符号是 如今使用高铁酸钾(K2FeO4)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则其中Fe的化合价为 。
19.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治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其底铺薪”指用燃烧的薪将煤炭引燃,从燃烧条件分析,“燃烧薪”的作用是 。
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O3)和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相似,在高温下易分解,反应区炉甘石(ZnCO3)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③反应区中得到锌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锌的原因是 。
(4)分别将Mg和Zn两种金属粉末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面推论合理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后溶液质量相等
B.两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C.X对应的金属反应速率比Y对应的金属慢
D.上述反应是将等量的金属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C
6.C
7.C
8.C
9.C
10.C
11.B
12.D
13.B
14.A
15.(1)、
(2)不能
(3)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4) 中性溶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取少量营养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营养液B呈酸性
(5)AB
(6)分别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分别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钾,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合理即可)
(7)方案一: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和20g水
方案二: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8g硝酸钾和12g水(合理即可)
16.(1) 失去 +1/+1价
(2)置换反应
(3)
(4)
17.(1) 相对原子质量 镓原子第三层电子层有18个电子 GaN
(2) E 4NH3+5O24NO+6H2O 氢氧化钠/NaOH 离子
18.(1)原子
(2)D
(3) 不活泼 硅/硅元素
(4) K+ +6
19.(1)单质
(2)
(3) 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防止高温下,反应生成的锌重新被氧化
(4)B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