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同步训练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同步训练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10:2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同步训练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 干燥并收集一瓶氧气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青铜和钢都属于金属材料 ②治疗胃酸过多发生了中和反应 ①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②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化学与工、农业 D.物质组成与结构
①可以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 ②使用铁制容器配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①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A.A B.B C.C D.D
3.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B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C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食醋的
D 在阳光较好的地方晾晒湿衣服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一张滤纸,防止氢氧化钠固体污染托盘
B.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玻璃棒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将收集到的氢气倒放在桌面上
5.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
B.锌和银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银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能使石蕊变蓝的一定是碱溶液
6.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隔绝可燃物可以灭火
C 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D 冰箱内放置活性炭炭包 活性炭能吸附异味
A.A B.B C.C D.D
7.关于下列四幅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滴加等浓度足量的稀盐酸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8.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不能一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
A
B CaO
C Zn Fe
D C CO
A.A B.B C.C D.D
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C.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D.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10.已知:Cu+H2SO4(浓)CuSO4+SO2+H2O,SO2是大气污染物。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观察到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脱脂棉团变红。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气球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为反应提供O2
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脱脂棉团变色的现象说明SO2和CO2化学性质类似,溶于水都能生成碱性物质
D.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吸收SO2,防止倒吸
1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小木棍浸入浓硫酸中立即取出,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烟产生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2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13.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B 金属 若X为Fe,则盐为Fe2(SO4)3
C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D 盐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14.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白磷燃烧的最低温度为40℃,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避免误差,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B.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高,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C.白磷燃烧说明生石灰溶于水放热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二、非选择题
15.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4)自嗨锅里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加入冷水,利用两者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来蒸煮食物。
(5)新鲜牛奶的 pH 约为 7,贮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 (填“变大”或“变小”)。
(6)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优秀传统文化火爆“出圈”,创新传承方式,彰显文化自信。
(1)文创雪糕萌“出圈”。趵突泉雪糕、大明湖的丹坊耀日雪糕…大家常看到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填化学式)
(2)汉服体验美“出圈”。汉服将中国衣冠之美发挥传承到了极致。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同样也是美不胜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高锰酸钾粉末呈现暗紫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
C.将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航天科技火“出圈”。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在空间站中,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7.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利用活性炭的 性。的稀盐酸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蚕丝中含有桑色素(化学式:),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是 (选填“游离态”或“化合态”),桑色素的摩尔质量为 ,桑色素中约含有 个氢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用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4)利用太阳光人工合成燃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填“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 。

A B C
(2)上述实验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这样的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例如:
根据示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又已知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推测出Cl2、I2的氧化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A
6.A
7.D
8.B
9.D
10.B
11.C
12.C
13.B
14.B
15.(1)煮沸
(2)吸附
(3)乳化
(4)放出
(5)变小
(6)
16.(1)H2O
(2)C
(3)
17.(1) 吸附 HCl
(2) 化合态 302 6.02×1024
(3) 化合
(4)
18.(1) B 它们均是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验证化学反应发生
(2) 氯气/Cl2 Cl2>I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