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 地球表面的变化5风的作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五上 地球表面的变化5风的作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11: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风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5课。
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教材对风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风也是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呈现风蚀桥的照片,学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在思考:“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呢?”这是本课要研究的主题。
第二部分——探索,教科书设计了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交流关于风力改变地形地貌的初步想法。这是一个由猜测形成观点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识,为后面的模拟实验明确了实验目标。
第二个活动是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
第三个活动是了解更多的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教科书提供了沙漠、戈壁、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学习、分析这些资料,加深对风蚀作用的了解,丰富对风力作用的认识。
第四个活动是总结风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影响。
第三部分——研讨,教科书设计的三个研讨问题,主要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反思研究过程,第一个问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回顾;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对风的作用的理解;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将风的作用与火山、地震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风的作用是缓慢进行的,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并不陌生,他们从电视、网络和书籍中获得了一些相关的信息,有的学生也许到过风蚀地貌地区,看过真实的风蚀地貌。但是他们对这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分析图片和研讨,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会做“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意识到探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研讨、模拟实验对“风对地表的作用”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
运用探究成果对“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进行推测和解释。
设计思路
主要学习活动:
活动1:风是如何改变地球表面的?
活动2:模拟风蚀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形地貌呢?
其实除了我们知道的这些内部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地形地貌呢?
说的没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新课——风的作用。
大家请看,这是风蚀拱门的图片,请结合这张图片讨论:
你觉得这是如何形成的?/风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
小组讨论2min
聚焦:风蚀作用
时间到,(总结刚才的讨论情况)有小组愿意起来分享吗?
你们认为风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
还有补充吗?
综合前面同学的回答,可以知道,大家一致同意是风的推力、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摩擦,导致了地形地貌的改变。
科学上,我们称这样的过程为——风蚀作用。
实验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风蚀作用,我今天带来了一些宝贝。
请看大屏幕,有:放大镜、砂纸、岩石、白纸。
你能用这些材料来模拟“风蚀作用”吗?请小组讨论2min,设计实验。
时间到,你们是什么想法,我想听听。
(我有个问题,打磨的方向有讲究吗?为什么?)
大家清楚了吗?
开始实验(5min)下位走动 观察
总结
你观察到了什么?有补充吗?
通过这次实验,你知道了大自然是怎么改造地球表面的吗?
我有补充:我们今天打磨岩石花费了5分钟才有这么一点效果,风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地形地貌,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
风蚀作用、磨蚀作用都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总结风形成的其它地貌
这就是风的强大力量了,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风蚀拱门、还有其它地形地貌也借助于风的力量。
沙漠:风吹沙走——鸣沙山——风促进了沙的移动
戈壁:大风的力量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沙搬运到了远方,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砾石(岩石碎屑)
雅丹魔鬼城:大风、大旱的情况下生成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