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音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阳”、“花儿"、“鸟儿”等的变化为依托,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歌曲具有维吾尔族舞蹈的音乐风格。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富于动感,歌词既通俗又富有哲理,寓意深刻。歌曲为四四拍,e自然小调式,曲调欢快而跳跃,速度为中速稍快。主要段落为五句,每句一小节。第一二句旋律线采用了基本相同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曲折级进;第四五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进一步强调了主题。第三乐句是对比句,旋律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句是全曲的高潮,也是对歌词中心内容的强调。
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是人音版教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新疆民歌。歌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欢快,歌词富含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告诉学生要懂得热爱青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知青春的美丽,珍惜青春时光。培养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知道新疆歌曲的风
格特点,通过表现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协作精神。
3.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吐字咬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青春舞曲》。
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新疆,体验作品情绪,掌握新疆音乐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编能力。
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享受青春,展现自我
知识升华,感悟青春
教学过程及步骤解析
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课前欣赏歌舞《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师做简单舞蹈动作)。
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初听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
再次聆听感知音乐情绪
教唱歌曲主旋律
重难点教学
学生展示
知识与技能:附点音符 切分音符
享受青春,展现自我
手势舞
作者简介
老歌新唱
五、知识升华,感悟人生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首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哲理?(珍惜青春时光)用你所熟悉的名言,概括歌曲的寓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它不仅令我们向往美丽富饶的新疆,而且让我们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让我们感悟到: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稍纵即逝。我们应该好好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最后,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一天更比一天充满青春活力!再见!
《青春舞曲》的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在学唱《青春舞曲》时,我紧紧抓住音乐的本身特点,围绕一系列审美活动——感受《青春舞曲》、歌唱《青春舞曲》、表现《青春舞曲》,引导学生在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表现音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青春舞曲》的时候,完全是由学生随旋律独立完成的,几乎没有老师的一句教唱。学生唱的积极主动,教师教的愉快轻松,真正体验到《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首先是因为歌曲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收起公盲美好的寓意。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同时,歌曲“动听"“耐唱”,曲调优美,具有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种曲调和音韵的美磁般的吸引着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我还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