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走近细胞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考点1:细胞学说
1.建立者
2.基本内容
德国的 。
施莱登、施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
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
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 产生的。
动植物
相对独立
分裂
考点1:细胞学说
意义:
a.揭示动植物的 ,阐明了生物界的 ;
统一性
b.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 水平;
c.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
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统一性
细胞
必修一P4
注意:
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
考点1:细胞学说
提醒:细胞学说的3个“未涉及”
①未涉及原核细胞;
②未涉及病毒。
③未涉及差异性。
考点1:细胞学说
维萨里
比夏
观察方法
观察记录内容
主要成就
肉眼观察
肉眼观察
尸体解剖
器官解剖
揭示了组织水平的结构
揭示了器官水平的结构
没有显微镜前
器官
组织
考点1:细胞学说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这些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称为cell---细胞。
罗伯特·胡克
观察的是死了的细胞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考点1:细胞学说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列文虎克
观察的是活的细胞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考点1:细胞学说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马尔比基
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质
考点1:细胞学说
施莱登
通过观察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理论概括出:
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理论归纳阶段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考点1:细胞学说
施 旺
通过观察大量动物细胞,提出:
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理论归纳阶段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考点1:细胞学说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
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理论归纳阶段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考点1:细胞学说
不断修订
科学家 观察方法 观察记录内容 主要成就
耐格里
显微观察
植物分生区新细胞
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新细胞产生的具体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理论归纳阶段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考点1:细胞学说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不断修订
理论归纳阶段
显微观察阶段
没有显微镜前
魏尔肖
考点1:细胞学说
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
直接观察
获得结论
归纳概括
形成理论
不完全归纳法
→简单枚举
完全归纳法
+科学归纳
归纳法: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考点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
生物
病毒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结构特点:
代谢特点:
依赖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各种分化的细胞
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由 和 组成。
蛋白质
核酸
依赖 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活细胞
依赖 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单个细胞
考点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考点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整体。群落是_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细胞
生物圈
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不同种群
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
考点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构成的细胞群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
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的统一整体
①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②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考点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病毒
必须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1.成分:
2.培养方式:
3.生活方式:
4.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5.变异类型:
核酸和蛋白质
在含有合适的活细胞的培养基中
寄生
消费者
基因突变
6.遗传物质:
7.增殖过程:
8.应用:
只含一种核酸,这种核酸就是它的遗传物质
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T2噬菌体的增殖)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运输目的基因,制备疫苗
考点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9.分类:
按宿主
按核酸种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DNA病毒
RNA病毒
如天花病毒,肝炎病毒
如烟草花叶病毒
如噬菌体
天花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
SARS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HIV、埃博拉病毒
新冠病毒的最外层有脂质的囊膜包被,因此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依靠脂质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以类似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习题巩固
考向1 围绕病毒考查生命观念
1.(2022·广东汕头·二模)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丙肝病毒,这是对人类抗击传染病所做努力的极大鼓舞。下列关于丙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CV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HCV的遗传物质是RNA
C.HCV可在培养基中生存繁殖
D.HCV的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
B
习题巩固
2.(2022·湖南·雅礼中学三模)奥密克戎和德尔塔都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株。二者突变位点数量不同,前者是后者的2倍,前者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奥密克戎产生的蛋白质的种类更多样,会导致病毒逃避免疫疫苗免疫能力减弱
B.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感染者病症不同来区分上述病毒种类
C.出现变异株的主要原因是RNA病毒所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D.针对变异株,无法通过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基因疫苗达到防范效果
B
习题巩固
3.(2020·河北·衡水市第十四中学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考向2 结合细胞学说考查生命观念
C
习题巩固
4.(2018·北京西城·一模)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的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
习题巩固
考向3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查生命观念
5.(2022·湖南·模拟预测)2021年7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生态与进化》上发表论文指出:未来100年内仍有18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50%,15个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高于9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以种群为单位研究大熊猫,因为种群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层次
B.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一起形成群落,不同群落的集合就是生态系统
C.大熊猫细胞也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保护大熊猫,需要从分子和原子开始对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展开研究
C
考点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统一性
①组成:
②结构:
③能量:
④増殖:
⑤遗传: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增殖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考点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真核细胞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分类依据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成熟的筛管细胞
属于真核细胞但细胞核退化消失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的多样性
考点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蓝细菌:旧称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菌中的一类。蓝细菌细胞内含有 和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生物。
藻蓝素
叶绿素
自养
水华、赤潮
色球蓝细菌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发菜
(N、P)
(教材必修1 P12、P14)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而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是一类叫沙眼衣原体的原核生物。支原体和衣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 讨论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只有裸露的DNA分子
含有的细胞器只是核糖体
考点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 。 较 。
细胞核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 ,只有一个环状 的 分子所在的区域,称为 。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由 和 构成的
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 一种细胞器 有 细胞器
细胞壁 (肽聚糖) 植物 ( )
真菌 ( )
动物 。
小
大
无
染色体
DNA
拟核
有
DNA和蛋白质
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核糖体
众多
有
有
纤维素和果胶
有
几丁质
没有
(特例:支原体无)
考点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DNA 存在 形式 :大型环状(1个) :小型环状(多个) :DNA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质)
:环状DNA裸露存在,不形成染色体(质)
增殖 方式 分裂 (不是无丝分裂) 分裂
转录翻译 同时进行, 中进行 先转录后翻译:转录在 内,翻译在 中
拟核
质粒
细胞核
线粒体和叶绿体
二
有丝、无丝、减数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质
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考点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举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杆菌、球菌、弧菌、螺旋菌
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
动物
植物
真菌
(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细菌:
蓝藻:
其他:
不遵循
核基因:遵循
质基因:不遵循
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考点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归纳小结】
生物
是否有
细胞结构
非细胞生物:病毒
细胞生物
遗传物质类型
DNA病毒
RNA病毒
T2噬菌体、乙肝、天花病毒
新冠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是否
有核膜
无
有
原核细胞生物
真核细胞生物
是否有细胞壁
支原体
细菌、蓝细菌、衣原体
动物
植物、真菌
无
有
是否有细胞壁
无
有
易错辨析
(1)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
(2)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
(3)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通过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
(4)发菜、颤藻和绿藻的变异来源都只有基因突变( )
(5)细胞学说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
×
×
×
×
×
习题巩固
C
1.(2022·四川·成都七中模拟预测)科学家在成功合成病毒之后,又通过人工破坏支原体的 DNA,并用人工合成的DNA替代,成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个人工合成基因组细胞,但该细胞在生长和分裂时表现异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合成病毒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B.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C.人工合成的基因也能在支原体的细胞核中表达
D.人工合成基因组细胞生长和分裂异常可能是缺少调控生长增殖的基因
考向1 结合真、原核细胞的异同,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习题巩固
2.(2022·湖北·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模拟预测)幽门螺杆菌是微厌氧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粘膜轻微的慢性发炎,会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B.幽门螺杆菌的DNA分子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C.幽门螺杆菌与乳酸菌的结构相似
D.幽门螺杆菌消耗氧气的场所是线粒体
D
习题巩固
考向2 围绕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考查生命观念
3.(2022·湖南·新宁崀山实验学校三模)春暖花开时节,常常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土腥味多来自于疏松土壤中放线菌的代谢产物,除此之外,土壤中还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关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放线菌有细胞骨架,在细胞核中转录产生mRNA
B.放线菌有细胞壁,因不具有线粒体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C.细菌的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D.细菌、酵母菌和霉菌都含有合成蛋白质所需的的细胞器
D
习题巩固
4.(2022·湖南常德·模拟预测)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不断增强
D.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
考点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认识显微镜
03
镜座
镜柱
镜臂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遮光器
反光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
平面镜
凹面镜
调亮
放大光圈
使用凹面镜
考点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调焦
对光
考点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①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且放大的虚像;
倒立是指左右、上下均颠倒180度,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和实际流动方向相同
b
q
d
左右相反
上下颠倒
3.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规律
考点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②装片的移动规律:装片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即“同向移动”,如物像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③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的细胞数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高倍镜
低倍镜
大
小
少
多
暗
亮
大
小
近
远
考点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02
03
①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
X10
X12.5
X40
X10
物长目短倍数高,视野小而暗
4.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考点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并非是体积或面积
放大的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②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
观察到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
平方成反比。
(1)放大的倍数的计算
(2)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的计算方法
①若视野中细胞在直径上呈单行,
则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放大4倍)
习题巩固
考向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1.(2022·上海青浦·一模)在不同倍数的物镜下(目镜相同)观察血细胞,得到的视野如图,则( )
A.若甲物镜为10×,则乙物镜可能为5×
B.在乙中可看到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C.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由甲变为乙
D.观察乙视野时可能需要放大光圈
D
习题巩固
2.(2022·浙江金华·二模)某同学在进行“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活动后,做出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观察人血涂片时无需染色即可观察到呈紫色的白细胞
B.牛神经细胞的胞体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
C.无法观察到狗骨骼肌细胞中的细胞核
D.可观察到蚕豆叶下表皮中的气孔
D
习题巩固
3.(2021 豫南九校联考)对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某视野下洋葱根尖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明显变暗
练习与应用
1.判断下列事实或证据是否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 )
(2)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
(3)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 )
(4)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 )
×
√
√
√
练习与应用
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 )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C
练习与应用
3.观察人体皮肤纵切片和迎春叶横切片的光学显微镜图像,回答问题。
(1)在两张切片的图像中,尽可能多地写出你认识的细胞名称以及它们可能的功能。
人体皮肤纵切片:上皮组织的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和皮下结缔组织中的多种细胞。
迎春叶横切: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
练习与应用
(2)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描述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
共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3)为什么把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称为器官?
因为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是由许多组织组成的。例如,人体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这些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保护等功能的器官。
练习与应用
4.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菠菜、天竺葵、柳树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发现这些叶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于是得出了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他得出这个结论应用了不完全归纳法。你还能列举不完全归纳法其他应用的例子吗?
可用已学过的植物或动物的分类、细胞所具有的结构进行举例,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举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时,要审慎地接受所得出的结论,归纳时需要注意抓住所归纳对象的本质特征。
练习与应用
5.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但是,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请查阅资料,说明病毒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细胞。
衣壳
(蛋白质)
核酸
神经氨酸酶
(蛋白质)
血凝素
(蛋白质)
病毒尽管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时间生存,因此说,病毒的生活是离不开细胞的。
练习与应用
6.如果“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不成立,细胞一直可以从无机环境中自然发生,生物进化的观点还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吗?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细胞学说是否支持生物进化的观点。
如果“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不成立,细胞一直可以从无机环境中自然发生,生物进化论中生物都起源于共同原始祖先的观点就会受到质疑。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也支持生物有着共同起源的观点。
练习与应用
1.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 )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氧生物。 ( )
(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 )
×
√
√
练习与应用
2.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D.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D
练习与应用
3.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在对根瘤菌进行分离时,如何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来区分根瘤菌细胞与植物细胞?
根瘤菌是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练习与应用
4.细胞虽然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细胞为什么会有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细胞之所以会有统一性,是因为细胞来源于细胞,即新细胞是从老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所以具有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等,细胞出现结构分化、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产生的。
复习与提高
1.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
揭示了 (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C
复习与提高
2.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有细胞壁
B.有细胞膜
C.没有线粒体
D.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
复习与提高
3.生命系统存在着从细胞到生物圈各个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B.草履虫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C.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D
复习与提高
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