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 分香蕉》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分香蕉》。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分香蕉》。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堂学习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四、说教学重难点
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引——探——讨——归——巩——拓 的教法,以及“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学法 ,来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猴妈妈要把12根香蕉分给它的两个孩子,你们说怎么分才好呢?——引出平均分。
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分一分的情境,符合学生帮助别人的心理,学生很容易进入问题的情境中。
(二)、探究新知
平均分12根香蕉。
1、分一分:
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小组里分一分。
2、说一说:
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吗?(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3、写一写:
抽象除法算式: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么写吗?课件出示:12÷2=6(根)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指名读、学生带读)
分别提问:12、2、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4、想一想 如果又来了一只猴子,你怎么把这些香蕉平均分呢?分的过程和结果又怎么说呢?独立分后同桌互相说。你会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板书:12÷3=4(根) 分别提问:12、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自由地说一说
教学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之后接着出示准备的除法算式卡片让同学们说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并说说这一算式表示什么?
5、议一议:
把12根小棒,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 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小组合作——轻轻说——用除法算式表示 ——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堂练习
1.把6个圆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分 每份几个
2.把 12个圆片分成2份,圈一圈。
3.用算式表示上面的过程:( )。
4.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是按照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的( ),都用( )法表示。5.“÷”读作( ),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6.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7.把12个蘑菇分给2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几个
【参考答案】:
1.一个一个地分、二个二个地分、三个三个的分
分法略 每份3个
2.略 3.12÷2=6 2 6 除号 除数 商
4.份数 除
5.除以 6.8÷2=4(个) 7.12÷2=6(个)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分 香 蕉》板书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 必要的讲解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使学生知道把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的过程。 前面大量的平均分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为本节课认识除法做好了准备。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