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练习)-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练习)-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4 11: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部分 专题考点练
第二部分 优选提升练
考点01水循环考点02海水的性质考点03海水的运动
考点01水循环
(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射阳县第二中学校考期末)
我国某校地理实验小组在校园内进行不同路面透水差异的实验探究。实验将有机玻璃桶按压在地面并倒水,120秒后标记剩余水位并计算透水量,下图为“实验过程与结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组别 1 2 3 4 5 6
地面状况 透水砖 透水砖 水泥地面 水泥地面 草地 草地
水位差(厘米) 1.2 0.5 0.3 0.3 4.5 5.2
1.该实验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2.为缓解城市内涝,该校学生提出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城市路面建设应使用水泥地面 B.停车场可铺设透水砖,替代水泥路面
C.可以大量铺设草坪,取代城市湖面 D.应铲除水泥路面以恢复原生土壤
(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射阳县第二中学校考期末)
下图为某“地理原理模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若此图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郊区,气压最高 B.②处为城市,气压最低
C.①处为城市,气压最高 D.②处为郊区,气压最低
4.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则图中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植物蒸騰 D.下渗
考点02海水的性质
(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射阳县第二中学校考期末)
“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从“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结合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海水温度、②一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B.①一海水盐度、②一海水温度、③一海水密度
C.①一海水温度、②一海水密度、③一海水盐度
D.①一海水密度、②一海水温度、③一海水盐度
6.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 B.水下滑坡引起海啸
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D.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2023上·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
2022年4月20日,参与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的“雪龙2”号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1万余海里。下图为“雪龙2”号船去程路线图(上海一中山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雪龙2”号船经过的海域中,海水盐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8.从上海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中,“雪龙2”号船吃水深度最小的是( )
A.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 B.赤道附近的①海域
C.澳大利亚附近的②海域 D.中山站附近的③海域
考点03海水的运动
(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射阳县第二中学校考期末)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中秋前后风助潮涌,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结合“钱塘江入海口地理位置示意图(左图)“和盐官观潮景区观潮时刻参考表”,完成下面小题。

盐官观潮景区观潮时刻参考表
农历 春 夏 秋 冬
潮 汐 潮 汐 潮 汐 潮 汐
十五 三十 11:45 23:40 11:30 23:20 11:35 23:25 11:10 23:05
十六 初一 12:15 0:10 11:50 23:45 12:05 0:00 11:46 23:05
十七 初二 12:46 0:40 12:25 0:10 12:15 0:20 12:15 0:05
十八 初三 13:25 1:16 13:16 1:06 12:30 0:30 13:05 1:10
十九 初四 14:06 1:50 13:45 1:40 12:50 1:00 13:40 1:30
二十 初五 14:40 2:25 14:20 2:15 13:20 1:30 14:15 2:10
9.下列关于钱塘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时,潮差最小 B.在盐官镇一天可以观看到两次潮涨潮落
C.中秋前后东南风加剧了钱塘江潮水上涨 D.钱塘江的喇叭状河口不利于潮水上涨
10.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潮汐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潮水进行稻田灌溉 B.在潮间带发展海水养殖
C.大船涨潮时进港,落潮时出港 D.冬季可以进行海冰淡化
(2023下·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
依据河口地区海水涨潮平均流量与河流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之比,将河口附近盐淡水混合强度由弱到强分为三种类型:A型≤4、40>B型>4、C型≥40)。下图为“我国部分河口盐淡水混合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图中,盐淡水混合强度最弱的河口位于( )
A.辽河口 B.黄河口 C.长江口 D.钱塘江口
12.钱塘江口涨潮平均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河口形态,外宽内窄 B.位于沿海,风力强劲
C.天体作用,引潮力大 D.河流短小,径流量少
13.忽略海水涨潮平均流量影响,我国各河口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表现为( )
A.由北向南逐渐增强 B.夏季多雨时期减弱
C.朔望大潮时期增强 D.南方地区变率较大
(2023上·江苏南通·高一统考期末)
为研究影响坡面径流变化的因素,某小组进行了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模拟实验中,集水盘B中的水直接来自于( )
A.径流 B.降水 C.下渗 D.蒸发
15.在实验时间、降水总量一定时,若想要减少集水盘A收集的水量,可( )
A.减小坡面植株密度 B.加大土层黏重程度
C.调快水管出水速度 D.减小透水坡面角度
(2022上·江苏无锡·高一江苏省天一中学校考期末)
不透水面是指由沥青、水泥为原材料所填充成的房屋、公路以及广场等存在不透水特性的地表面;雨水花园,则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聚集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和利用设施。读雨水花园示意图和某市1978一2018年不透水面面积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雨水花园”首先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地下径流 C.下渗 D.蒸发和蒸腾
17.该市不透水面面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空气湿度减弱 B.地下水位上升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热岛效应减弱
(2023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与裸地相比,雨后的林地( )
A.g环节较强h环节较强 B.g环节较弱h环节较强
C.g环节较强h环节较弱 D.g环节较弱h环节较弱
19.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B.塑造了全球各种地表形态
C.促进了全球水的平均分布 D.增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
(2023上·江苏淮安·高一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校考期末)
随着国家“绿色,环保”的号召,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环境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嵌草性草坪砖成为众多水泥砖产品中的翘楚。市政、小区、广场等便道中经常见到透水砖路面,既美化了环境又改善了生态。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20.相对于传统的水泥路面,铺设草坪砖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增加 B.下渗减少
C.地表径流增加 D.解决了城市内涝问题
21.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个别环节的合理影响主要是( )
A.实施喷灌,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2020上·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
荷兰砖是透水砖的原型,是一种长100毫米、宽200毫米、高50或60毫米的小型路面砖。铺设时使砖与砖之间预留了2毫米的缝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A.蒸发量不变 B.地表径流增加 C.地下径流减少 D.利于下渗
23.城市建设中与铺设透水砖有相似功能的是( )
A.铺设沥青路面 B.增加绿地面积 C.填埋湖泊河流 D.增加建筑密度
(2023上·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
2022年4月20日国产“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返沪,圆满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下图为“‘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路线图”(上海-中山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海域的盐度和温度,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受河川径流影响,夏季海水盐度高 B.②处气温高,蒸发旺盛,海水盐度最高
C.③处地处低纬地区,海水温度最高 D.④处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最小
25.“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中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趋势大致是(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023上·江苏南通·高一统考期末)
下图示意部分海区某年2月份洋流与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列四地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7.图中M、N两海域海水盐度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M<N太阳辐射 B.M>N降水量 C.M<N陆地径流 D.M>N寒暖流
(2022上·河南郑州·高一郑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
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影响红海与波斯湾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降水量 C.入海径流 D.与外海连通状况
29.货轮从阿拉伯海经红海进入地中海,货船吃水(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变化为( )
A.浅--深--浅 B.深--浅--深 C.浅--浅--深 D.深--深--浅
(2022上·江苏南通·高一金沙中学校考阶段练习)
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图中盐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
A.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升高 B.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C.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降低 D.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升高
31.影响图中C曲线高峰值分布纬度区的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洋流影响 C.海陆位置 D.蒸发量与降水量
(2022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
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温度、密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密度、温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33.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②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极递减
C.①曲线与②曲线呈负相关 D.①曲线与③曲线呈一致性的变化
34.曲线③在A处达到高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地表径流
(2020上·江苏淮安·高一校联考期中)
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矿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3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射阳县第二中学校考期末)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中秋前后风助潮涌,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结合“钱塘江入海口地理位置示意图(左图)“和盐官观潮景区观潮时刻参考表”,完成下面小题。

盐官观潮景区观潮时刻参考表
农历 春 夏 秋 冬
潮 汐 潮 汐 潮 汐 潮 汐
十五 三十 11:45 23:40 11:30 23:20 11:35 23:25 11:10 23:05
十六 初一 12:15 0:10 11:50 23:45 12:05 0:00 11:46 23:05
十七 初二 12:46 0:40 12:25 0:10 12:15 0:20 12:15 0:05
十八 初三 13:25 1:16 13:16 1:06 12:30 0:30 13:05 1:10
十九 初四 14:06 1:50 13:45 1:40 12:50 1:00 13:40 1:30
二十 初五 14:40 2:25 14:20 2:15 13:20 1:30 14:15 2:10
37.下列关于钱塘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时,潮差最小 B.在盐官镇一天可以观看到两次潮涨潮落
C.中秋前后东南风加剧了钱塘江潮水上涨 D.钱塘江的喇叭状河口不利于潮水上涨
38.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潮汐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潮水进行稻田灌溉 B.在潮间带发展海水养殖
C.大船涨潮时进港,落潮时出港 D.冬季可以进行海冰淡化
(2023下·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
依据河口地区海水涨潮平均流量与河流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之比,将河口附近盐淡水混合强度由弱到强分为三种类型:A型≤4、40>B型>4、C型≥40)。下图为“我国部分河口盐淡水混合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9.图中,盐淡水混合强度最弱的河口位于( )
A.辽河口 B.黄河口 C.长江口 D.钱塘江口
40.钱塘江口涨潮平均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河口形态,外宽内窄 B.位于沿海,风力强劲
C.天体作用,引潮力大 D.河流短小,径流量少
41.忽略海水涨潮平均流量影响,我国各河口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表现为( )
A.由北向南逐渐增强 B.夏季多雨时期减弱
C.朔望大潮时期增强 D.南方地区变率较大
(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盐城市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
下图中左图为某月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题。
42.导致长江及钱塘江入海口表层海水盐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入海径流 B.洋流 C.陆地轮廓 D.气温
43.右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的大致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4.“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钱塘江这种巨大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A.波浪 B.洋流 C.潮汐 D.海啸
(2023上·江苏宿迁·高一统考期末)
浙江省沙山潮汐电站,在海湾出口处建坝,将海湾与外海分隔形成水库。涨潮时,开启闸门将潮水充满水库;落潮时,外海潮位与水库水位产生落差,利用落差发电。图左为“潮汐电站布局示意图”,图右为“潮汐电站运行状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5.右图中,处于发电状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6.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47.有关潮汐发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环境的污染大 B.可全球各地推广
C.受天气的影响大 D.年发电量较稳定
(2023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
某同学于2022年7月5日—19日在舟山海边进行深度旅行,体验了赶海(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采集海产品)等渔民生活。下图为舟山长涂港2022年7月6日的潮汐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7月6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是( )
A.4:00—5:00 B.5:00—6:00 C.11:00—12:00 D.14:00—15:00
49.若不考虑天气情况,该同学旅行的半个月中,赶海收获最多的日期可能是( )
A.7月7日(六月初九) B.7月10日(六月十二)
C.7月13日(六月十五) D.7月17日(六月十九)
(2022上·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浙江温岭江厦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及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0.潮汐发电( )
A.是不可再生资源 B.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C.一天可发电4次 D.带来严重海域污染
51.在天气稳定情况下,该地当日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
(2022上·江苏南京·高一南京市中华中学校考期末)
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梦粱录》
52.①描述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53.引起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太阳辐射 C.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D.海底地震
(2022上·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
某地理小组通过下图装置,对水循环进行模拟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4.该实验装置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 ⑥地下径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④⑤⑥
55.以下措施可使托盘中的水量增大的有( )
①减小玻璃导管的长度 ②增大酒精灯的火焰
③增加玻璃面上冰块量 ④增加水平托盘尺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上·江苏宿迁·高一统考期末)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湿地等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下图为重庆雨水花园实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6.图中路牙石缺口的最直接作用是( )
A.消除城市环境污染 B.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C.便于绿地中雨水及时排出 D.便于路面积水及时排入下沉绿地中
57.下列关于雨水花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变短
(2022上·江苏南京·高一南京市中华中学校考期末)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8.影响红海与阿拉伯海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降水量 C.入海径流 D.与外海连通状况
59.货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 )
A.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 B.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
C.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 D.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
(2022上·江苏无锡·高一江苏省天一中学校考期末)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0.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的( )
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盐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61.影响曲线②出现图示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性质 B.太阳辐射 C.陆地径流 D.海域形状
(2022上·江苏南通·高一海门中学校考期末)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为“‘雪龙2’号南极科考航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历次南极科考,大多选择在11月到次年4月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极气温高 B.天气状况好 C.顺流能耗少 D.沿途风力小
63.①→②航段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点是( )
A.温度变高 盐度变高 B.温度变低 盐度变低
C.温度变高 盐度变低 D.温度变低 盐度变高
64.①→②航段盐度变化的原因是( )
A.降水减少,蒸发增强 B.降水增多,蒸发减弱
C.冷流影响,蒸发减弱 D.暖流影响,蒸发增强
65.中山站的五星红旗飘向(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022上·江苏扬州·高一统考期末)
渤海的海水盐度为28‰~31‰(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所以海冰的含盐量接近淡水。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图为某年1月15日渤海湾海冰预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6.图中渤海海水盐度值较世界大洋平均盐度值低的原因是( )
A.水温高,蒸发量大
B.多条河川径流注入
C.海水的流通性强
D.年平均降水量少
67.辽东湾相对于其他海湾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最远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域面积较宽广
C.人类活动影响大
D.寒流流经降温快
(2022上·江苏苏州·高一统考期末)
图为山坡和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8.图示( )
A.时间为白天 B.山谷气温较高 C.山谷易降水 D.山坡气压较高
69.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热力环流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雨后彩虹 B.钱江潮 C.山谷夜雨 D.火烧云
(2022上·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
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0.能正确表示甲、乙洋流附近表层海水8月等温线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1.受洋流的影响,纽芬兰岛附近海域( )
①容易出现海雾②不易出现浮冰③鱼类饵料丰富④污染物常向西扩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2上·江苏无锡·高一江苏省天一中学校考期末)
海水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和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在表层海水的运动形式中( )
A.海浪都是由风导致的 B.洋流具有周期性变化
C.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D.风暴潮是地震导致的
73.与“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有密切关联的因素包括( )
①江口形状②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关系③海水温度④盛行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上·江苏无锡·高一统考期末)
2021年9月20日~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四至八月二十)第二十八届钱江(海宁)观潮节在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4.有关潮汐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天一次涨潮一次落潮
②潮汐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
③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时,全球各海域同时出现大潮
④一月中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5.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滩涂养殖 ④潮汐发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023下·江苏盐城·高一校考期末)
7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水循环的环节:a ,b ,c ,d ,e ,f 。
(2)图中M、N、O三类水循环中直接联系了海洋和陆地的是 (填字母),其水循环类型名称是 ,塔里木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填字母)。
(3)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影响水循环,其中对 (填字母)环节影响最大。人类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方式举例: ,人类调节水资源时间变化不均的方式举例: 。
(4)水循环对水圈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B.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C.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2022上·江苏南京·高一南京市中华中学校考期末)
7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2017年8月8日,突如其来的里氏7.0级地震袭击了九寨沟。图1为九寨沟双龙海,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
图1 图2
(1)地震是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本次地震易诱发九寨沟地区崩塌、 、 等地质灾害。
(2)图中湖泊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目前我国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 环节关系最密切(填数字)。
(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从水循环的角度,按顺序描述这种现象形成的过程。
(2022上·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
7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木错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下图为纳木错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纳木错周边风力大且变化明显,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气象监测显示雨季多夜雨。下图为“纳木错气象站各月降水日变化情况图”。
(1)纳木错流域属 (内流区或外流区)。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循环。图中的西南季风属水循环 环节。
(2)纳木错地区湖陆风显著,请在下图线段上绘制夏季白天湖泊与气象站间的气流运动情况。
(3)描述纳木错地区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若夏季去纳木错放游,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022上·江苏镇江·高一统考期末)
7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海位于非洲未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盐度为40.1%。是世界上含盐量量高的海域,下图为“非洲部分洋流和年日照时数线分布图”。
材料二鲸湾港和伊尼扬巴内地处同纬度,是非洲南部东西两岸两个重要港口城市,但是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鲸湾港人口约有6.5万,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鱼类罐头加工。
(1)甲、乙丙三地典型植被分别是 、 、 (荒漠或草原或森林),简述乙地植被特点。
(2)丙地最适宜发展的新能源是 ,简述其理由。 。
(3)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4)描述鲸湾港和伊尼扬巴内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差异 ,简析鲸湾港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022上·江苏连云港·高一统考期末)
8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马孙河流域面积691.5万km2,地处热带雨林区,年降水量在2000m以上,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较大,最大流量22.5万m3/s、最小流量9万m3/s,分别出现在5~6月和11~12月。
材料二:涌潮是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亚马孙河河口涌潮之势甚为壮观,在离岸1~2km处可闻其声,其河口潮流流速为2.5m/s,潮高约1~2m。
材料三:左图为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废分布图,右图为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
(1)比较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8月河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
(2)依据图例,在下图中绘制12月亚马孙河河口35‰等海水盐度线,并说明理由。
(3)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涌潮壮观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1.由材料“在校园内进行不同路面透水差异的实验探究。实验将有机玻璃桶按压在地面并倒水,120秒后标记剩余水位并计算透水量”可知,该实验过程主要探究地表透水量与地面状况的关系,故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城市路面建设使用水泥地面会进一步减少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内涝发生的可能性增大,A错误;停车场可铺设透水砖,替代水泥路面,能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B正确;缓解城市内涝,可以扩大湖泊面积,新建绿地公园,不能用大量铺设草坪,取代城市湖面,城市湖泊能在短时间内起到巨大的蓄水作用,C错误;铲除水泥路面以恢复原生土壤不太容易实现,D错误。故选B。
【点睛】透水性道路能够使雨水快速的深入地表,还原成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调整生态平衡。因此,透水地坪被称为“会呼吸”的地面。
3.A 4.A
【解析】3.读图可知,若此图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①处为郊区,则该处气温比城市低,气压最高,A正确;②处为城市,该处气温高,气压较低,气压最低为③处,B错误;①处为城市,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气压最低处是④处,C错误;②处为郊区,气温较低,气压最高,D错误。故选A。
4.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大循环,则图中③-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高空的水汽输送,A正确;地表径流在近地面,A错误;植物蒸腾、下渗使垂直方向,不是水平方向,CD错误。故选A。
【点睛】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环节。
5.D 6.D
【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的是海水表层盐度,所以③是海水盐度;一般海水表层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所以②是海水温度;一般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所以①是海水密度。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结合材料可知,掉深指海中断崖,指海水性质发生跃变,其浮力大小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浮力大小出现明显改变主要在于海水密度发生跃变,因此出现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为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全球表层海水性质规律:盐度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的;温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密度分布规律:一般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
7.B 8.D
【解析】7.结合所学可知,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②地位于回归线附近,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盐度最高;赤道附近①地气温高,但是降水较多,因此盐度较高,副极地地区③地气温最低,蒸发最弱,盐度最低,因此海水盐度排序应为②>①>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结合所学可知,表层海水的密度大致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增,密度越大,吃水深度越小;结合选项可知,中山站附近的③海域纬度最高,海水密度最大,吃水深度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吃水深度,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不同船舶有不同的吃水深度。而同-船舶亦根据不同的载重量及所处水域的盐度,而吃水深度有所不同。吃水深度跟密度有关。盐度越高,密度越大;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浮力越大,吃水越浅。
9.C 10.B
【解析】9.当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时,一般潮差最大,A错误;读表可知,在盐官镇一天可以观看到两次潮涨、两次潮落,B错误; 中秋前后东南风加剧了钱塘江潮水上涨,C正确;钱塘江的喇叭状河口有利于潮水上涨,D错误。故选C。
10.潮水是咸水,不能利用潮水进行稻田灌溉,A错误;在潮间带发展海水养殖,B正确;大船可以涨潮时进港,落潮时水位较低,不利于出港,C错误;海水淡化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D错误。故选B。
【点睛】半日潮指的是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11.B 12.A 13.B
【解析】11.根据材料给出的定义,辽河盐淡水混合强度为B型、黄河盐淡水混合强度为A型、长江盐淡水混合强度为B型、钱塘江盐淡水混合强度为C型,盐淡水混合强度最弱的河口位于黄河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通过观察河口形态可知,钱塘江河口呈现出喇叭形,河口形态,外宽内窄,使得潮水涌入量大,A正确;长江口、黄河口均位于沿海、受天体引力作用,但涨潮平均流量较小,说明沿海、天体引力作用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河流短小,径流量少与涨潮平均流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13.忽略海水涨潮平均流量影响,我国各河口盐度受入海径流,海域盐度因素影响,海域盐度变化特征呈现出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递减,我国河口盐度不会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增强,A错误;夏季降水量增多,河流径流增多,稀释增强,河口盐度减弱,B正确;朔望大潮时期,不同河口海水涨潮平均流量不同造成盐度的变化,但现在不考虑海水涨潮平均流量,所以在涨潮时期河口盐度变化需要考虑河口径流情况,并不是朔望大潮时期增强,C与题意不符;南方地区径流量变化较小,河口盐度变化率小,D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1)含义:潮是白天的海水涨落,汐是夜晚的海水涨落。(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3)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4)应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
14.C 15.D
【解析】14.读图可知,集水盘B位于草的下方,草所在的坡面为透水面,据此可推知集水盘B中的水直接来自于透水面的下渗水分,C正确,ABD错误。
15.读图可知,集水盘A代表的是下渗后的地表汇水,可视为地表径流。在实验时间、降水总量一定时,若想要减少集水盘A收集的水量,则需要增加透水面的下渗量。减小坡面植株密度、加大土层黏重程度、调快水管出水速度,都不利于增加下渗量,ABC错误;减小透水坡面角度,可以降低流速,增加下渗的时间,增加下渗量,D正确。
【点睛】影响下渗的因素:
①土壤特性:土壤特性对下渗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土壤的透水性能及土壤的前期含水量。其中透水性能又和土壤的质地、孔隙的多少与大小有关。
②降雨特性:降雨特性包括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的时程分配及降雨的空间分布强度:降雨强度大→下渗强度大,历时长→下渗历时长→下渗总量大。
③地形、植被:通常有植被的地区,由于植被及地面上枯枝落叶具有滞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下渗时间,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大了下渗量。地面起伏、切割程度不同,会影响地面漫流的速度和汇流的时间,进而影响到下渗。
④人类活动:既有增大下渗的一面,也有抑制下渗的一面。
16.C 17.A
【解析】16.由材料和图片可知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利于雨水的下渗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减小了地表径流,因此首先影响的是下渗环节,C正确;水汽输送、地下径流和蒸发和蒸腾不是首先影响的水循环环节,ABD错误;故选C。
17.读某市1978一2018年不透水面面积的变化图可知面积逐渐增大,该市不透水面面积增大使得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位下降,B错误;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植被减少,蒸发减弱,空气湿度减弱,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岛效应增强,A正确,CD错误;故选A。
【点睛】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输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通过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影响地表径流。
18.C 19.A
【解析】18.根据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与裸地相比,雨后的林地,由于植被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而且植被覆盖地区地表粗糙度大,拦截雨水,从而使地表径流h环节减弱,增加了下渗和地下径流,即f和g环节增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A正确,D错误;不能塑造全球各种地表形态,对于缺水的干旱地区则是以风成地貌为主,在水循环活跃地区,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流水地貌得到发育、演化,B错误;全球水分布不是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水循环也不能使全球水平均分布,C错误;故选A。
【点睛】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水量很少)、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联系四大圈层,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20.A 21.C
【解析】20.草坪砖可增加下渗,增加土壤水分和地下径流,使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水分增多,且草坪砖可增加土壤与太阳光照的接触面积,可增加蒸发,A正确,B、C错误;地表径流减少,可缓解城市内涝,但不能完全解决,D错误。故选A。
21.实施喷灌主要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大气中的水汽输送是由大气环流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喷灌不能实现水汽输送,A错误;人类改造沙漠主要是利用植被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B错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可降低地表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可改变局部地表径流,C正确;抽取地下水并不能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反而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故选C。
【点睛】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及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的影响较小,但对其他环节均有影响,其中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
22.D 23.B
【分析】22.砖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主要是为了增加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量,减小地表径流量,由于地表水更快下渗,对于地表蒸发量也有影响,故选D。
23.沥青路面不利于地表水下渗;绿地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填埋湖泊河流、增加建筑物密度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故选B。
【点睛】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使路面不积水。
24.D 25.C
【解析】24.结合图片可知,①处河川径流汇入较多,夏季海水盐度较低,A错误;结合图中位置可知,②处位于赤道,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多,因此海水盐度并不是最大,结合所学可知,副热带地区(③)盐度才是最大的,B错误;③地位于副热带地区,但②地纬度更低,因此②处海水温度高于③处,C错误;④地纬度较高,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因此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最小,D正确。故选D。
25.结合所学可知,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结合材料可知,“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是从上海到中山站,先经过低纬再到高纬度地区,因此海水密度变化趋势应为先变小后变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面平均密度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陆地河川径流注入、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
26.C 27.C
【解析】26.图中是冬季北半球海域水温分布状况,从甲到乙是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水温越来越低;丙位于沿海,乙位于深海,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受陆地 影响,从乙到丙水温变低;图中是冬季北半球海域水温分布状况,并根据丙和丁所处的位置,丙的水温低于丙丁之间的等温线,丁的水温高于丙丁之间的等温线,丁海域水温高于丙处,所以海水温度最低的是丙,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7.根据图中M和N的位置可知,M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河流从陆地上带来大量淡水起到稀释作用,海水盐度低,M海水盐度低于N,BD错误;M地海水盐度低与N的原因是M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河流从陆地上带来大量淡水起到稀释作用,原因是主要是受陆地径流影响,并不是受降水量影响,C正确,A错误。所以选C。
【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28.C 29.B
【解析】28.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红海几乎没有河流注入,因此盐度较高,而波斯湾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注入,稀释波斯湾的盐度,因此盐度较低,故C正确;两区域的纬度差异小,太阳辐射差异也小,故A错误;由于两侧区域内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稀少,因此不是差异原因,故B错误;两者皆是与外海连通的,故D错误。答案选择C。
29.结合所学知识,海水的密度越大,轮船的浮力越大,吃水深度越浅,反之越深。根据题意,货轮从阿拉伯海经红海进入地中海,阿拉伯海属于外海,位于印度洋,密度较红海小,因此吃水较深,故AC错误;而红海由于范围较小,且无河流注入,蒸发量大,因此密度最大,吃水最浅,故D错误;进入地中海后,由于地中海范围较大,且有河流注入,气候蒸发较小,因此密度相对红海小,吃水较红海浅,变化为深-浅-深,故B正确。答案选择B。
【点睛】海水的性质主要包括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海水成分、海水的盐度、营养盐类等。海水的密度比纯水大,约为1.022~1.028g/cm3它随温度、盐度和气压而变化。海水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吃水越浅,反之越深。
30.C 31.D
【解析】30.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可知C为盐度分布曲线;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31.据上题分析可知,C为盐度分布曲线,其高峰值出现在副热带附近,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少于蒸发量所致,D选项正确;纬度因素、洋流、海陆位置不是影响海水盐度曲线高峰值分布纬度的主要因素,AB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入海径流、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32.C 33.C 34.A
【解析】32.图中曲线②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曲线③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曲线①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所以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密度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A错误;②为温度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曲线与②曲线呈负相关,C正确;①曲线与③曲线变化不一致,D错误。所以选C。
34.曲线③表示海水平均盐度,A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高,所以A正确;A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没有典型的东西向洋流,受其影响小,所以B错误;A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盐度达到最高值,受海陆分布影响小,所以C错误;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地表径流受气候影响,径流量并不是导致海水平均盐度高的根本原因,所以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35.C 36.A
【分析】35.据图由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可看出,表层海水因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水温度大致由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6.据图由海水温度、密度及盐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可看出,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海水密度大致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海水温度大致由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赤道附近海水温度高,CD错误;赤道附近海水盐度较低,密度小,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上大洋表层海水因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水温度大致由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南北纬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而赤道附近虽然蒸发较大,但赤道附近降水多,使得盐度较低。
37.C 38.B
【解析】37.当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时,一般潮差最大,A错误;读表可知,在盐官镇一天可以观看到两次潮涨、两次潮落,B错误; 中秋前后东南风加剧了钱塘江潮水上涨,C正确;钱塘江的喇叭状河口有利于潮水上涨,D错误。故选C。
38.潮水是咸水,不能利用潮水进行稻田灌溉,A错误;在潮间带发展海水养殖,B正确;大船可以涨潮时进港,落潮时水位较低,不利于出港,C错误;海水淡化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D错误。故选B。
【点睛】半日潮指的是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
39.B 40.A 41.B
【解析】39.根据材料给出的定义,辽河盐淡水混合强度为B型、黄河盐淡水混合强度为A型、长江盐淡水混合强度为B型、钱塘江盐淡水混合强度为C型,盐淡水混合强度最弱的河口位于黄河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0.通过观察河口形态可知,钱塘江河口呈现出喇叭形,河口形态,外宽内窄,使得潮水涌入量大,A正确;长江口、黄河口均位于沿海、受天体引力作用,但涨潮平均流量较小,说明沿海、天体引力作用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河流短小,径流量少与涨潮平均流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41.忽略海水涨潮平均流量影响,我国各河口盐度受入海径流,海域盐度因素影响,海域盐度变化特征呈现出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递减,我国河口盐度不会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增强,A错误;夏季降水量增多,河流径流增多,稀释增强,河口盐度减弱,B正确;朔望大潮时期,不同河口海水涨潮平均流量不同造成盐度的变化,但现在不考虑海水涨潮平均流量,所以在涨潮时期河口盐度变化需要考虑河口径流情况,并不是朔望大潮时期增强,C与题意不符;南方地区径流量变化较小,河口盐度变化率小,D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1)含义:潮是白天的海水涨落,汐是夜晚的海水涨落。(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3)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4)应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
42.A 43.B 44.C
【解析】42.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降水,河川径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结合图示可知长江入海口等盐度线凸向外海,入海口处的海水盐度基本不受陆地轮廓影响,C错误;该海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温度差异不大,D错误;该海区的洋流主要沿海岸线南北运动,与等盐度的凸向不一致,因此洋流不是影响该海域盐度的主要因素,B错误;长江入海口注入大量淡水,稀释海水,导致该海区海水盐度低,A正确。故选A。
43.海洋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的盐度最高,②为盐度曲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4.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A错误。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钱塘潮形成与日月引力、秋季盛行东南风、喇叭口状海岸地形有关,海水涌入喇叭状海湾,海水上涨快,潮汐壮观,C正确,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降水,河川径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蒸发越旺盛,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淡水的注入越多,盐度越低;海域越封闭,盐度越有可能出现高值区或低值区。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45.C 46.B 47.D
【解析】45.由材料可知,潮汐电站是利用外海潮位与水库水位的落差来发电,所以水库水位高于外海潮位时,处于发电状态。结合右图,丙时水库水位高于潮位,应该处于发电状态,C正确。而甲时潮位高于水库水位,此时是将潮水充满水库,A错误。乙、丁时落差很小,不能发电,BD错误。故选C。
46.结合材料,落潮时,外海潮位与水库水位产生落差,利用落差发电,所以只有在落潮时可以发电。一天中有两次潮涨潮落,所以该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的次数为两次。故选B。
47.潮汐是由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潮汐发电不受天气影响,对环境影响小,发电量稳定,但是只有在沿岸地区可以推广。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的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势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48.B 49.C
【解析】48.根据材料所述,赶海是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采集海产品,图中11:00—12:00和 14:00—15:00为涨潮时刻,不适合赶海,CD错误;4:00—5:00和 5:00—6:00为落潮,但4:00—5:00过早,潮位较高,且天可能未亮,不适合赶海,A错误;7月5:00—6:00已经天亮,时间合适,且潮位更低,适合赶海,B正确。故选B。
49.赶海是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采集海产品,落潮到最低潮位,出露的海滩面积最大,收获量最多。7月13日(六月十五)日地月引潮力最大,易出现天文大潮,涨潮最高,落潮也最低,收获量最大,C正确;7月7日(六月初九)、 7月10日(六月十二)和7月17日(六月十九)非天文大潮,落潮潮位不是最低的,渔获量不会最多,ABD错误。故选C。
【点睛】赶海的区域主要在潮间带。海滩上涨潮时淹没、落潮时裸露的区域,称为潮间带。这里光照和养分充足,浮游生物大量繁衍,滋养了蛤、蚶、蛏、蚬等众多贝类和沙蟹。
50.C 51.C
【解析】50.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发电是可再生资源,潮水波动就可以进行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对海域污染较小,故ABD错误,由右图潮汐一天之内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可知,潮汐发电一天可发电4次,故C正确,故选C。
51.由材料和图可知,该电站电量来自于太阳能和潮汐能,天气稳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午,光照越强,太阳能越充足;由材料可知,电站为双向发电,在涨潮时需先关闭闸门等待潮水上涨,出现潮位与库区水位差后才能发电,同理,落潮时需先保持水位,等潮位下降,出现水位差才能发电。故潮汐发电较大时段由图可知为2-4时,6-10时,14-18时,20-22时。综合太阳能发电时段峰值,结合选项,可知一日中理论发电电量最大应在14-16时,故选C 。
【点睛】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张落现象,潮汐能的能量来自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潮光互补智能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光伏与月球引力产生的潮汐能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型电站,通过控制潮汐发电的时段和功率,有效平抑光伏发电的波动。
52.A 53.C
【解析】52.“水何澹澹”是拍岸浪,“洪波涌起”是风力引起的波浪。因此①描述的是海浪,选A。
53.“杭人”指“杭州人”,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引起潮汐的引潮力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风和太阳辐射都不是其主要的力量来源,海底地震不是引起钱塘江大潮的原因。因此选C。
【点睛】钱塘潮指发生在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54.D 55.B
【分析】54.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托盘是水平的,水也没有流动,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注及地下径流),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排除ABC,选D。
55.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②③正确。减小玻璃导管长度、增加水平托盘尺寸对水量增大的作用不大。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水循环各个环节代表的含义,能够熟练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其中,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环节。
56.D 57.B
【分析】56.结合材料分析,重庆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的具体表现,主要功能为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读图可知,图中路牙石缺口连接了路面和绿地,因此其最直接作用是便于路面积水及时排入下沉绿地中,而不是绿地的雨水及时排出,C错误,D正确;不能消除城市环境污染,A错误;路牙石缺口不能直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B错误。故选D。
57.结合材料分析,雨水花园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有助于使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B正确;水汽输送主要通过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实现,雨水花园不会对水汽输送产生影响,A错误;有助于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C错误;有助于使水循环趋于稳定,D错误。故选B。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积极影响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58.D 59.D
【解析】58.红海与阿拉伯海纬度相差不大,太阳辐射差异小,A错误;都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入海径流量都少,BC错误;红海海域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盐度较高,阿拉伯海较开阔,与印度洋可进行海水交换,盐度较低,故与外海连通状况形成了盐度差异,D正确。故选D。
59.水域盐度越低,密度越低,海水浮力小,轮船吃水较深。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进入阿拉伯海,海水盐度降低,密度变小,海水浮力小,轮船吃水较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海域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入海径流量、蒸发量、海域的封闭程度。
60.A 61.B
【解析】60.由于地球表层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可知曲线②为温度,A正确,排除BCD;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因此海水密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图中曲线①为密度;由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强,故海水的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呈马鞍状分布,曲线③为盐度。故选A。
61.根据上题可知曲线②为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海洋表层水体和大气之间存在热量交换,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此影响海水表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B正确;洋流性质、陆地径流和海域形状只会影响海水温度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都不是影响海水温度出现图示变化的主导因素,排除ACD,故选B。
【点睛】世界表层海水性质分布规律:(1)世界表层海水的温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2)世界表层海水的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区递减;(3)世界表层海水的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62.A 63.D 64.A 65.B
【解析】6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4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气温较高,宜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查。A正确。BCD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
63.海洋表层的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①纬度低于②,因此①水温高于②。海洋表层的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②位于南半球副热带海区,因此②盐度高于①。故D正确,ABC错误。
64.海水盐度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很大的关系。①位于赤道附近,降水丰富,②位于副热带海区,受副高控制,多干热天气,降水稀少但蒸发量很大。因而①→②航段盐度逐渐升高。A正确,B错误。①→②航段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错误。不同纬度海区,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同纬度海区,D错误。故选A。
65.依据图中纬线可知,中山站地处极地东风带。南半球极地东风为东南风,因而中山站的五星红旗飘向西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由于南极大陆基本上位于南纬66.5°以南的南寒带地区,气候极端寒冷,加上距离人类居住的其他大陆较远,因此直到1820年至1821年才被美国、俄罗斯和英国探险家先后发现。南极大陆被发现之后,各国也开始对其进行主权争夺,不过最后人类还是决定把南极洲确定为人类共同的财产,并在1959年通过了《南极条约》,确定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中国于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
66.B 67.A
【分析】66.水温高,蒸发量大,盐度应该偏大,A错误;有多条河川径流注入,对海水盐度可以稀释作用,海水盐度值低,B正确;渤海属于内海,只有狭窄水道与大洋相通,海水的流通性差,C错误;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并且受海洋影响,年平均降水量较多,D错误。故选B。
67.辽东湾相对于其他海湾,纬度高,气温低,海水易结冰,因此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最远,A正确;都是海湾处,海域面积都较小,B错误;人类活动对海水结冰没有影响,C错误;渤海属于内海,没有洋流流经,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68.A 69.C
【解析】68.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中,等温线从两侧山坡向山谷处方向弯曲,表明山谷温度较山坡的温度低,谷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山坡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山坡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应为白天时间,A正确;BD错误;此时山谷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C错误。故选A。
6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雨后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与热力环流无关,排除A;钱江潮,主要是天体引力引起的海水的周期性涨落,再加上河口的地形和气象因素等而形成的涌潮现象,与热力环流无关,排除B;山谷夜雨是因为夜间山坡冷空气下滑到谷底,将谷底的暖空气抬升而形成的降水现象,夜间山坡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在山坡和谷地之间因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热力环流,C符合题意;火烧云会出现是因为太阳中红色、橙色、黄色的穿透力更强,在大气层较厚的时候只有这几种颜色能够透过大气层到达地平线,所以才让天上的云朵看起来呈红色,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一种散射现象,与热力环流无关,D正确。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其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其对应的高空形成低;(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70.A 71.B
【解析】7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北半球等温线越往北,气温值越低,南半球等温线越往南,气温值越低,甲海域为拉布拉多寒流,自北向南流,水温较低,①符合要求,乙海域为北大西洋暖流,水温较高,自南向北流,②符合要求。故选A。
71.北大西洋暖流温度较高,蒸发旺盛,水汽多,流到高纬度后加之遇到寒流,气温降低,水汽凝结,产生雾,①正确;拉布拉多寒流自北向南流动,会携带北极融化的冰川到达更低的纬度,②错误;寒暖流交汇,搅动海水,海底的营养物质被带到海面,形成丰富的饵料,③正确;北大西洋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会带动污染物质向东北扩散,④错误。故选B。
【点睛】北半球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海洋上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洋流会扩大海洋污染范围,同时也加快了海水净化速度。
72.C 73.B
【解析】72.海浪分为风浪、涌浪和近岸波,风浪是由风引起的,非风作用下为涌浪,A错误;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较稳定,B错误;海岸地貌是在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受海浪的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气候因素等塑造出众多复杂的海浪形态,其中海浪作用是塑造海岸最活跃的动力因素,C正确;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是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的,使局部地区猛烈增水,酿成重大灾害,D错误;故选C。
73.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日、月、地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大,②正确;钱塘江口呈现喇叭状,潮水易进难退,当大量潮水从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使得潮水叠加,①正确;此时沿海一带吹夏季风-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一致,助长了潮水,④正确;与海水温度关系不大,③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运动。高潮与低潮:在海水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涨到最高位置时,叫高潮;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叫低潮。涨潮与落潮:从低潮到高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上升,叫涨潮;从高潮到低潮过程中,水位逐渐下降,叫落潮。潮汐的影响①对河流和海上航运产生影响。②可用来发电。
74.C 75.B
【分析】74.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因此每天两次涨潮两次落潮,①错;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因此潮汐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②对;地球表面各地离月亮的远近不一样,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③错;一月中有两次大潮(新月、满月)和两次小潮(上弦月、下弦月)④对,②④对,故选C。
75.稻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水为咸水,不能稻田灌溉,①错;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滩涂养殖、潮汐发电,②③④对,故选B。
【点睛】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76.(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降水 下渗
(2) N 海陆间水循环 M
(3) d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4)C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水循环环节、水循环类型和水循环意义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以判断,a是由海洋向上的箭头,故是蒸发;b是由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的箭头,故是水汽输送;c表示陆地上空的降水,为降水环节;d由地表汇入海洋,为地表径流;e从海洋上空降落在海面,也为降水环节;f是由地表到地下的箭头,故是下渗。
(2)图中M类水循环只有陆地参与,称作陆上内循环;N类水循环海洋和陆地都有参与,称作海陆间大循环;O类水循环只有海洋参与,称作海上内循环。因此联系了海洋和陆地的应为N循环,为海陆间水循环。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只在陆地上进行循环,所以塔里木河参与的水循环的类型是M(陆上内循环)。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d环节) 影响最大。人们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例如:南水北调,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人们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4)水循环只能维持全球的水量平衡,不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也不能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但是通过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故选C。
77.(1) 地震波 滑坡 泥石流
(2)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④
(3)海洋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随水汽输送从海洋上空到达陆地上空,通过降水到达地表,由地表径流形成河流,汇聚到九寨沟的湖泊中,形成丰水期的湖水。
【分析】本题以九寨沟地震为背景涉及地震和自然灾害、水循环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地震是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并引发地面震动, 造成生命财产损害。除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外,地震还会导致岩层、坡面松动,形成不稳定的状态,并在重力、水的作用下,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2)图中湖泊为外流湖,随河流参与地表径流向海洋中输送地表水,参与海陆间循环,还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参与陆地内循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地表水输送到西北、华北地区,与图中④地表径流关系最密切。
(3)九寨沟所在的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6~10月为雨季,是受夏季风影响形成的。太平洋上的海洋水通过蒸发进入到大气中形成大气水,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增强,通过水汽输送到达大陆,形成降水落到地表,汇聚成河流,以地表径流的形式向湖泊汇聚,在九寨沟汇聚到湖泊中,形成湖水。由于湖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当地的雨季也就是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
78.(1) 内流区 陆上内(陆地内) 水汽输送
(2)
(3)降水集中在7、8月份(1分,多夜雨;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4)做好防晒;夜晚注意保暖;预防高原反应(或预防缺氧、低压对身体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详解】(1)由材料知,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可判断其无出湖径流排盐,应为内流湖。内流区参与的水循环主要为陆地内循环。西南季风把水汽从海洋输送到陆地,属于水汽输送环节。
(2)夏季白天时,湖泊比气象站的比热容大,升温较慢,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而气象站相反,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气象站,高空相反。
(3)由图可知,纳木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以夜雨为主。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水汽;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湖区冷却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上升过程中易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4)夏季时纳木错地区太阳高度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此需要做好防晒;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低,需注意保暖;地处青藏高原,应预防高原反应(缺氧、低压)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79.(1) 森林 草原 荒漠 耐旱性强;草类茂密,且有稀疏的林木散布其间;植被季节变化大
(2) 太阳能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降水少,日照时间长
(3)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海域较封闭,与其他海区交换少
(4) 差异:鲸湾港气温比伊尼扬巴内低;降水比伊尼扬巴内少 渔业资源丰富原因:在离岸风(东南信风)作用下,形成上升补偿流;海底大量营养物质被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
【分析】本题涉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大洋水的性质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知识,虽然设计内容较多,但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一般。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甲地属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森林;乙地属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草原;丙地属热带沙漠气候,植被为荒漠。乙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较多且分干湿两季,植被为热带疏林草原(热带草原)。草类茂密,树木稀疏,受降水影响,植物耐旱性强,景观季节变化大。
(2)丙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间长。
(3)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红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海主要有三个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旺,降水少,盐度高;②红海东岸是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区,两岸是撒哈拉大沙漠,四周几乎没有淡水注入;③海域封闭,南部仅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外界的淡海水难以进入。
(4)伊尼扬巴内与鲸湾港纬度、地形均相似,但伊尼扬巴内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湿作用,鲸湾港沿岸有寒流经过,起到减湿作用,因而鲸湾港气温比伊尼扬巴内低,降水比伊尼扬巴内少。鲸湾港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所处纬度段受东南信风。对大陆西岸而言,东南信风为离岸风,离岸的东南信风导致表层海水流走,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补偿流,海底大量营养物质被带到上升流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鱼类多,形成渔场。
80.(1)同:由近岸向外海盐度增高。
异: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
(2)绘图要点:图例正确、含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
理由:该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
(3)口门宽阔,向上束狭;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河道中沙岛众多,阻力大。
【分析】本题通过潮汐、海水盐度为背景,考查海水盐度的分布特征和涌潮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获取地理信息、调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看出同:由近岸向外海盐度增高。从图中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等值线看出奥里诺科河稀疏而亚马孙河密集,说明了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大,奥里诺科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小。
(2)12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比8月份的大,因此35‰等海水盐度线面积变小,结合图例、含盖河口、面积变小、线形相近等要点进行绘制,如图所示:
(3)结合图示信息可看出亚马孙河口呈喇叭口状,口门宽阔,向上束狭,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 ;河流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水位;河道中沙岛众多,阻力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