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4 11: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案
设计思路:
我向来认为一堂充满智慧的课堂,其能量运行的方式绝不是由此及彼的单向流动,而是像“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样,是彼此的激发,彼此的成就。这里的彼此不仅仅是我和你们之间,还是你们之间,我们和文本之间,我们和作者之间。我的这个想法有没有道理呢?就让我们用接下来的课堂实践来检验一下吧!正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目标:
1梳理文本,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领会文章的针对性、现实性、批判性,理解核心观点。
3学习运用“以实践检验真理”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梳理本文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
教学过程:
如何完成这三个学习任务呢?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模拟采访的活动来完成这三个学习任务。
大家了解采访吗?决定一次采访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的因素有哪些呢?
曾经主持过央视大型访谈类节目《看见》并将自己的采访手记集结成书的记者柴静曾说:
在进行采访前,我一定要准备得足够充分。
怎样才叫准备得足够充分呢?
首先,要明确采访对象、采访主题;其次,要掌握与采访对象、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筛选出对采访有用的信息并尽可能深挖。
所以,对于资深记者而言,采访不是从将话筒伸出去那一刻开始的,而是从确定采访对象、采访主题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我们本次模拟采访的对象就是本文的作者,我们的采访主题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创作与影响”。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采访对象,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那么,什么是特约评论员呢?
特约评论员是新闻机构约请有关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就某一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发表重要评论时使用的名义。特约评论员熟悉党在某一方面的方针政策,了解有关的实际情况,写评论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具有权威性,所撰写的评论往往会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在报上发表的位置、标题、字号都比一般评论显著。
由此可见,署名特约评论员的评论文章都具有权威性,都是重量级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评论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了怎样的反响呢
2018年光明日报纪念本文发表四十周年的评论文章称:它掀起了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通过导学案,大家也已经了解到,写作这篇文章的特约评论员----胡福明(展示图片),他也在2018年被评为改革先锋、真理标准大讨论代表人物。
(胡福明:中共党员,1935年7月生,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1966年6月,被打成“匡亚明黑帮”分子。1977年恢复教学工作。1978年5月11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18年12月18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与采访主题密切相关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的文字资料已经通过导学案展示给大家了,现在,我想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资料。
(写作背景:
1文化大革命: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指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1966年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造成破坏,中央和地方的许多领导干部受到批斗,机关工作普遍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陷于停顿,国家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
1976年10月6日晚,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帮派骨干实行隔离审查,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2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最早是在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来的,表述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提出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
图片一:全国山河一片红,表面上热火朝天,形势一片大好,实质上如导学案上所说,政府机关工作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基层组织活动陷于停顿,国家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
图片二:大家读一下图片里条幅上的标语——“坚决打倒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刘少奇,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当时的国家主席,尚且被如此污蔑,被批斗,可想而知,全国由上至下,有多是啊领导干部,知识分子被污蔑,被批斗,甚至被抄家,被游街。本文的作者胡福明也经历了这样被批斗、被游街的非人折磨,被剥夺教学工作,被派去打扫公共厕所。当时就连我们这座四线小城也是口号标语满天飞,批斗游街成常态。
图片三:这是打倒四人帮后人们自发走上街头庆贺。
图片四:大家留意一下这两幅图片上人们的表情有什么区别。上一幅图片,人们的表情木讷、僵硬、一致,像被操控的木偶;下一幅图片,人们的表情生动、活泼,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看到希望后的欢欣鼓舞。
图片五:这是文革时期随处可见的大标语,大家齐读一遍:
“学习最高指示,执行最高指示,宣传最高指示,捍卫最高指示”
大家再来齐读一下我们导学案上的写作背景之2的“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大家体会一下,文革之后提出的“两个凡是”和文革时期的标语有区别吗?
它们共同的思想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现在不着急回答,一会大家带到文本去深入思考。
既然我们的采访主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创作与影响”,那么做足采访准备,就一定要深挖文本。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导学案上的第五部分研读文本并填写表格。
中心 观点 论证 思路 段落 划分 分论点 论证方法 论据
1 2 5 6
3 7 8
9 10
11 12
4 13 14
1本文的中心观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34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或者是递进式)。
5引论即提出问题是在第一段,即文章的导言。
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给出答案——是实践?——没有。
围绕这个问题,作者给出三个客观描述:1这个问题早就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解决了。
2这个问题被四人帮搞得混乱不堪。
3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大家看,以上三个关于“这个问题”的三个问题,哪个是作者要解决的?
6很显然,是第三个,拨乱反正的必要性。
7、8、9、10 、11、12:分析问题,对应的就是文章的一二三三个小章节,每一章节的题目就是它的分论点。
13、14第四章节就是解决问题,具体怎么做在哪一段呢?——最后一段
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形成新理论,在新的实践中检验新理论的真理性,正如这一章节的题目——“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篇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大家数一下,本文使用较多的两种论证方法是什么?
——引用论证,举例论证
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都引用了哪些经典言论做论据?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典著作的原文,而第三章节的华主席则是当时的国家主席。
作者又举了哪些事例来做论据呢?
——除了第一章节中的自然科学原理之外就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而为什么独独举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和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被证实是真理这两个自然科学界的例子呢?因为这是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被举过的例子。
所以,大家可见,整篇文章处处都紧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现在,屏幕上表格中还有几处论证方法没有填,请大家对照自己的图表,帮老师填上
——正反论证(第二章节9、10、11段)类比论证(第一章节第3段)比喻论证(第二章节第9段)
嗯,到此,我们的采访准备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也算做的充分了。按说,接下来,就可以采访胡福明老先生了。但是采访的核心——提问环节也是大有学问。柴静在一次采访著名喜剧演员周星驰的节目中,对周星驰提问:在你的电影中,很多女性都是外表强悍同时又勇于牺牲的形象,这是什么原因?周星驰思考良久后回答,这大概是源于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就是一个外表强悍内心强大的女性。可见,好的采访提问,一要紧紧围绕采访主题,二要结合自己的思考,三要具体、深入。现在,请大家前后位之间组成六人小组,充分讨论,彼此激发,每个小组拿出一个你们认为最精彩最深刻的问题来采访胡老。
可能提出的问题:
1尊敬的胡爷爷,在写作这篇文章时遇到哪些困难(或者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文革思想的遗毒或者说四人帮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很严重,已经使当时刚刚出现的发展势头变得迟缓甚至是停滞。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1977年2月两报一刊就提出了“两个凡是”,而且深得华国锋主席认同。
尊敬的胡爷爷,请问当时困难重重,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
——国家需要:中国已处于重大历史关头:要么坚持“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中国人民将陷于苦难深渊;要么改弦更辙,否定文革”的理论、路线、政策,重新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个人担当:一名党员,一名理论学者的责任与担当
——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其担当精神,落实到生活中:后疫情时代,配合检测与防护工作;维护校园环境卫生;对班级工作建言献策……
2尊敬的胡爷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下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尊敬的胡爷爷,为批判两个凡是而写,为什么无一字提及两个凡是?(结合写作阻力和前面两个凡是和文革标语的一致性)
——投鼠忌器,两个凡是思想在当时的思想界和党的高层领导中有不少拥趸,直接批判两个凡是可能会在政治上引火烧身,
——曲线救国,抓住它和四人帮谬论的相同本质,以批判四人帮谬论来批判两个凡是,二者本质都是领袖个人的一切思想言论是绝对正确的,没有一点谬误,不需要实践的检验。
——学习收获:警惕个人崇拜,警惕完美偶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的学习成长要随着客观实践的检验不断调整完善,亚里士多德曾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尊敬的胡爷爷,您认为您的文章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意义何在?
——学习收获:警惕个人崇拜,警惕完美偶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的学习成长要随着客观实践的检验不断调整完善。
……(引领时,可以适当的把深化下去的问题再抛回给学生)
最后,还要给大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
请回家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深入了解自己的家族史,了解改革开放以来自己家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切实体会真理标准大讨论对每个中国家庭的影响,作为本次的采访侧写,最终形成一篇图文并茂的记者手记。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说,我向来认为一堂充满智慧的课堂,其能量运行方式绝不是从一方到另一方的单向流动,而是像“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样,彼此激发,彼此成就。现在,大家觉得我的这个想法有没有一定的道理呢?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