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山西省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山西省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5 14: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单选题
1.(2023上·山西晋中·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2022上·山西吕梁·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变形错误的是( )
A.如果,则 B.如果,则
C.如果,则 D.如果,则
3.(2023上·山西大同·七年级统考期末)把方程变形为的依据是(  )
A.分数的基本性质 B.等式的性质 C.去分母 D.倒数的定义
4.(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小聪解方程时,发现★处一个常数被墨水污染了,答案显示此方程的解是,则这个常数是( )
A.2 B. C. D.
5.(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a是的绝对值,b与互为倒数,c是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
A. B. C. D.
6.(2023上·山西晋中·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中,正确的是( )
A.方程,移项得
B.方程,去分母得
C.方程,去括号得
D.方程,系数化为1得
7.(2022上·山西吕梁·七年级统考期末)某车间有44名工人生产螺丝和螺母,每人每天生产1200个螺丝或2000个螺母,现有x个工人生产螺丝,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母和螺丝按配套.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A. B.
C. D.
8.(2023上·山西晋中·七年级校考期末)《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为: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每人出7元,则还差4元.问共有多少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设共有个人,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2023上·山西太原·七年级校考期末)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的值是 .
10.(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由一些小棒搭成的图案,图①用了5根,图②用了 9根,图③用了13根,…,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摆第n个图案用了2025根小棒,则 .
11.(2023上·山西朔州·七年级校考期末)关于x的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为 .
12.(2023上·山西大同·七年级统考期末)大同长城1号旅游公路是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周日,小王和小李参加了某自行车队在云州区1号旅游公路段组织的骑行活动.小王从某地出发7分钟后,小李也从同一地沿同一方向骑行.已知小王和小李骑行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千米/小时和25千米/小时.设小李骑行x小时后追上小王,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13.(2023上·山西太原·七年级校考期末)某店铺举行庆新年促销活动,将一批进价为80元/条的短裤按标价的八折出售,每条短裤的利润率为,则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 元.
三、计算题
14.(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解方程:
(1);
(2).
15.(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统考期末)计算:
(1);
(2).
16.(2023上·山西忻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某电器商店销售一种洗衣机和电磁炉,洗衣机每台定价 元,电磁炉每台定价 元,“十一”假期商店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向 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
方案一:买一台洗衣机送一台电磁炉;
方案二:洗衣机和电磁炉都按定价的 付款. 现某客户要在该商店购买洗衣机台,电磁炉台().
(1)若该客户按方案一、方案二购买,分别需付款多少元? (用含的式子表示)
(2)试求当取何值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购买费用一样.
(3)当时,你能给出一种更为省钱的购买方案吗?试写出你的购买方法,并计算需付款多少元.
17.(2022上·山西大同·七年级大同市第六中学校校考期末)随着时代的来临,张老师换了新发布的手机并且需要新办一种套餐.运营商提出了两种包月套餐方案,第一种是每50元月租费,流量资费;第二种是没有月租费,但流量资费.设张老师每月使用流量.
(1)张老师按第一种套餐每月需花费______元,按第二种套餐每月需花费_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张老师这个月使用流量,通过计算说明哪种套餐比较合算:
(3)张老师每月使用多少流量时,两种套餐花费一样多
18.(2023上·山西大同·七年级校考期末)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各地市先后出台了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下表是某市的阶梯电价收费标准(每月):
阶梯 用电量(单位:度) 电费价格(单位:元/度)
一档 不超过240度的电量
二档 高于240但不超过400度的电量
三档 超过400度的电量
(1)小明家八月份共用电450度,求小明家八月份应交多少电费?
(2)如果某户居民某月用电a度(),请用含a的式子表示该户居民该月应交电费;(列式并化简)
(3)小刚家十月份的电费是157元,求小刚家该月用电多少度.
四、问答题
19.(2023上·山西晋中·七年级校考期末)下面是小彬同学进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任务.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1)任务一:填空.
①以上求解步骤中,第一步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_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请直接写出该方程的解.
(3)任务三:除纠正上述错误外,请你根据平时的学习经验,就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还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其他同学提一条建议.
20.(2023上·山西太原·七年级统考期末)(1)解方程:;
(2)下面是小亮同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解答相应问题.
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 第一步
去括号,得. 第二步
移项,得. 第三步
合并同类项,得 第四步
方程两边同除以,得. 第五步
填空:
①以上求解步骤中,第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具体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方程正确的解为________.
21.(2023上·山西运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A、B是数轴上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动点M、N分别从A、B出发,点M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N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
(2)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______,点N表示的数为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3)若点M、N同时出发,t为何值时,这两点相遇?
(4)若点M、N同时出发,t为何值时,点M和点N刚好相距4个单位长度?
22.(2022上·山西吕梁·七年级统考期末)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任务.
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标准,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开学初,某中学师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已知让七年级师生单独完成需要7小时,八年级师生单独完成需要5小时.现七八年级师生一起劳动2小时后,剩下的由七年级师生单独完成.求剩下的部分由七年级师生单独完成需要几小时.
“兴趣小组”分析如下:如果把总工作量设为1,则七年级的工作效率为,八年级的工作效率为.基本数量关系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此问题的等量关系有两种表示,一是按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即①“七八年级合作两小时的工作量+七年级单独完成的工作量=总工作量”;二是按年级分,即②“七年级完成的工作量+八年级完成的工作量=总工作量”.设剩下的部分七年级单独完成需要x小时,列方程为:.
任务一:“兴趣小组”列方程根据的等量关系是______(填上述材料中的①或②),方程中“”表示的实际意义是______.
任务二:在上述等量关系的两种表示中另选一种列方程,并解答问题.
23.(2023上·山西大同·七年级统考期末)某校组织“学党史,感党恩”知识竞赛活动,共设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下表记录了其中4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
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得分
A 0
B 1
C
D
根据表格解答下列问题
(1)参赛者C答对了道题,所得分数为___________分.
(2)参赛者D得了分,列方程解出他答对了几道题.
(3)参赛者E说他得了分,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24.(2023上·山西太原·七年级校考期末)观察表中三行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第列 第列 第列 第列 第列 第列
第行
第行
第行
(1)第行的第5个数是______;第行的第6个数是______;
(2)若第行的某一列的数为,则第行与它同一列的数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已知第列的三个数的和为,若设第列第1行的数为,试求的值.
25.(2023上·山西临汾·七年级统考期末)单元式学习:数轴上的点与点所表示的数
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那么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3,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1,那么点B到原点的距离是1.A,B之间的距离是4;可以看做把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B的位置;页可以看做把点B向右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A的位置;把A,B之间的距离平分,则平分点所表示的数是1.
(1)《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数轴上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之间的距离与这两点分别表示的数,的差有关.
当A,B在原点两侧时,如图: ;
当A,B都在原点的右侧时,如图:______;
当A,B都在原点的左侧时,如图:______;
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表示的数分别是,时,则______.
(2)《线段中点公式》
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点A在B的右侧),试探究线段的中点C表示的数.
设点C表示的数是,由《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所以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
(3)《数轴上点的左右平移规律》
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把点A沿数轴平移个单位到点B的位置,探究点B表示的数.
设点B表示的数是,由《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或_______.
所以点B表示的数______.
(4)反思与运用
①以上探究公式与规律的过程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_____________(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两个即可).
A.转化思想 B.分类讨论 C.数形结合 D.整体思想
②如果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点,求点B表示的数.
③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线段的中点C表示的数是-2,那么______.
④把数轴上的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点所表示的数是1,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
⑤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P,Q同时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当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
26.(2023上·山西朔州·七年级校考期末)【材料阅读】
我们知道: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对于“两点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若一个数的绝对值为1,则这个数在数轴上的点与原点间的距离为1,该点表示的数为1或.
【问题解决】
如图,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即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8个单位,5个单位)
(1)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2)将数轴在点处折叠,若点,重合,则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
(3)点,均沿数轴正方向,分别以3个单位/秒、2个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匀速运动,请列方程解决下面的问题:经过多长时间,点,间的距离为2?
27.(2022上·山西吕梁·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2023年1月份的月历表,用图中所示的方式(阴影部分)任意圈出4个数.

(1)设这四个数中阴影部分左下角的一个数为x,则右上角的数为______.
(2)若任意圈出的四个数的和为94,求圈出的这四个数分别是多少?
28.(2023上·山西太原·七年级校考期末)“元旦期间”,某旅行社组织一个由成人和学生共30人组成的旅行团到太原古城旅游.已知成人门票68元/张,学生门票20元/张,若该旅行团购买门票共花费1320元,则该旅行团购买成人门票和学生门票各多少张
五、应用题
29.(2023上·山西晋中·七年级统考期末)综合与实践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卡塔尔举行,世界杯期间,人们对足球的需求量增加.
市场调研:
某班数学组对东东商场进行调研后了解到如下信息:
信息一:
东东商场从厂家购进了品牌足球7个,品牌足球5个,共付款920元,已知每个品牌足球比每个品牌足球进价贵40元.
信息二:
东东商场将品牌足球按信息一中的进价提高50%后标价,实际销售时再打折出售,此时每个品牌足球仍可获利35元.
问题解决:
(1)设每个品牌足球进价元,则每个品牌足球进价_____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_____;
(2)由(1)求得每个品牌足球进价______元,每个品牌足球进价______元.
问题延伸:
(3)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信息二中品牌足球的打折数.
30.(2023上·山西朔州·七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11月21日,万众瞩目的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开幕,为了迎接世界杯足球赛的到来,足球协会举办了一次足球赛,其中得分规则及奖励方案如下表:
胜一场 平一场 负一场
积分 3 1 0
人均奖金 1500元 700元 0
当比赛进行到每队比赛完12场时,A队共积分20分,并且没有负一场.
(1)试判断A队胜,平各几场?
(2)每赛一场,A队每名队员均得出场费500元,那么比赛完12场后,A队的某一名队员所得奖金与出场费累计为多少元?
参考答案:
1.B
【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B、,是一元一次方程,符合题意,选项正确;
C、,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D、,不是整式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C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A.,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则,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 ,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等式的基本性质.
3.B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将方程两边都乘2,得,这是依据等式的性质.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4.D
【分析】设这个常数为a,把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
【详解】解:设这个常数为a,即,
把代入方程得,
解得:,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5.C
【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解方程,求出的值,再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
∵,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1,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6.A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移项、去分母、去括号、系数化为1,逐一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方程,移项得,原步骤正确,符合题意,选项正确;
B、方程,去分母得,原步骤不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C、方程,去括号得,原步骤不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D、方程,系数化为1得,原步骤不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关键.
7.B
【分析】根据“有x个工人生产螺丝”可得有个工人生产螺母,再根据“每天生产的螺母和螺丝按配套”,即可列出方程.
【详解】解:有x个工人生产螺丝,则有个工人生产螺母,
可列方程为:,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8.B
【分析】设共有个人,根据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可知物品的价格为元,根据每人出7元,还差4元,可知物品的价格为元,据此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共有个人,
由题意得,,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9.4
【分析】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将代入方程,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得:,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0.
【分析】先根据三个图形所用的火柴根数,归纳规律,然后再应用规律计算即可.
【详解】解:∵图①用了5根,图②用了9根,图③用了13根,…,
可得每增加一个五边形要增加4根火柴棒,
即第n个图案共用根火柴棒,
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规律,根据已知图形归纳出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分析】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且,进而得出,代入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且,
∴,
∴方程为,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正确求出a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
【分析】根据题意得小王骑行的时间为,小李骑行的时间为x,由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小李骑行x小时后追上小王,
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13.120
【分析】设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元,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元,
由题意得:,
解得:,
即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120元,
故答案为:12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方程是解题关键.
14.(1)
(2)
【分析】题目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
(1)先去括号,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解即可;
(2)先去分母,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解即可;
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详解】(1)解: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2)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15.(1)
(2)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得即可.
【详解】(1);
(2),
解:,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6.(1)(元),(元)
(2)
(3)先按方案一购买台洗衣机送台电磁炉,再按方案二购买剩余的台电磁炉,需付款0元
【分析】(1)根据两种方案分别列出代数式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3)分别计算①既可以全部按照方案一购买,②也可以全部按照方案二,③还可以将台电磁炉按两种方案分开购买,比较付款金额即可求解.
【详解】(1)解:方案一:(元)
方案二:(元);
(2)由题意,得
解得:,
答:当时,方案一和方案二得购买费用一样.
(3)购买洗衣机和电磁炉有三种方法,当时,
①既可以全部按照方案一购买,(元)
需要付款元;
②也可以全部按照方案二,(元),
需要付款元.
③还可以将台电磁炉按两种方案分开购买,即:
先按方案一购买台洗衣机送台电磁炉,再按方案二购买剩余的台电磁炉,
需要付款:(元)
综上所述,更为省钱的购买方案是:先按方案一购买台洗衣机送台电磁炉,再按方案二购买剩余的台电磁炉,需付款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代数式求值,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与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7.(1);;
(2)第二种套餐比较划算;
(3)张老师每月使用流量时,两种套餐花费一样多.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含x的代数式即可;
(2)将代入(1)中代数式,结果比较大小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根据题意,张老师按第一种套餐每月需花费元,按第二种套餐每月需花费元,
故答案为:;;
(2)解:第一种套餐花费元,
第二种套餐花费元,
即第二种套餐比较划算;
(3)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张老师每月使用流量时,两种套餐花费一样多.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列方程和代数式是解题关键.
18.(1)288元
(2)
(3)260度
【分析】(1)根据分段收费的标准分别计算各段的费用,再求和即可;
(2)根据分段收费的标准分别表示各段的费用,再求和即可;
(3)设小刚家该月用电x度,判断,再根据分段收费标准可得,再解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1)解:(元).
答:小明家八月份应交288元电费.
(2).
答:该户居民该月应交电费元.
(3)设小刚家该月用电x度,当用电240度时,应交电费(元)
当用电400度时,应交电费(元)
因为,所以.
所以,
解得.
答:小刚家该月用电260度.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段收费的计算,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列出正确的运算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19.(1)①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②二;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第二项没有变号;
(2);
(3)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移项时注意变号.(答案不唯一)
【分析】(1)①根据去分母的步骤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②根据解方程的步骤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2)依次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即可解方程;
(3)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移项时注意变号
【详解】(1)解:①第一步为去分母,依据是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故答案为: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②第二步开始出现错误,
原因是: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第二项没有变号,
个答案为:二;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第二项没有变号;
(2)解: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
(3)解: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移项时注意变号.(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方程,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步骤是解题关键.
20.(1);(2)①二,去括号时没有变号;②
【分析】(1)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求解;
(2)①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即可;②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
【详解】解:(1),
移项得:,
合并得:
系数化为1得:;
(2)①第二步开始出现错误,
具体的错误是:去括号时没有变号;
②,
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成1,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能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21.(1)2
(2),
(3)当时,这两点相遇
(4)当或时,M、N刚好相距4个单位长度
【分析】(1)根据数轴两点距离可进行求解;
(2)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求解;
(3)根据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可进行求解;
(4)由题意可分当点M在点N的右侧和左侧进行分类求解即可.
【详解】(1)解:由点A表示的数为,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可知:点B表示的数是2;
故答案为2;
(2)解:由题意得:点M所走的路程为,点N所走的路程为,
∴点M表示的数为;点N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3)解:由题意得:,
解得:;
答:当时,这两点相遇.
(4)解:由题意可分:①当点M在点N的右侧时,点M和点N刚好相距4个单位长度,则有:,
解得:;
②当点M在点N的左侧时,点M和点N刚好相距4个单位长度,则有:,
解得:;
综上所述:当或时,M、N刚好相距4个单位长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2.任务一:②,七年级总共完成的工作量;任务二:见解析
【分析】任务一:因为七年级的工作效率为,八年级的工作效率为,则是根据上述材料中的②进行列式的;任务二:依题意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解:任务一:因为七年级的工作效率为,八年级的工作效率为,则是指七年级的工作时间,是根据上述材料中的②进行列式的;“”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七年级总共完成的工作量,
故答案为:②,七年级总共完成的工作量;
任务二:设剩下的部分七年级单独完成需要x小时.
根据题意得,解得,
答:剩下的部分七年级单独完成需要小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等知识内容,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3.(1)分;
(2)道题,见解析;
(3)不可能,见解析.
【分析】(1)由参赛者A、B的答对情况及得分情况可知答对1道题得分,答错1道得分,进而求出C答对了道题的所得分数;
(2)由(1)可知答对1道题得分,答错1道得分,设参赛者D答对了x道题,则答错了道,依题意列方程得求解即可;
(3)设答对了y道题,则答错了道,依题意列方程,方程的解不是正整数,不符合实际意义.
【详解】(1)解:∵参赛者A答对道得分,
∴答对1道题分,
参赛者B答错1道则答对道,得分分,
∴答错1道得分,
设参赛者C答对了道题,则答错了道,
C所得分数为:,
故答案为:;
(2)解:由(1)可知答对1道题得分,答错1道得分,
设参赛者D答对了x道题,则答错了道,
列方程得:,
解得:,
答:他答对了道题;
(3)不可能,理由如下:
解:设答对了y道题,则答错了道,

解得:,
∵y是整数,
∴不可能.
【点睛】本题考查了积分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答对1道题得分,答错1道得分.
24.(1),
(2)
(3)
【分析】(1)根据表中第行的数据找到规律,奇数列的数字为负,偶数列的数字是正数,且后一列的数字的绝对值是前一列数字的绝对值的2倍,进而即可求解;第3行的数据是第1行数据的2倍,进而求得的值;
(2)观察表格数据可得第2行的数据,每一列对应的数据比第1行的数据大2,据此即可求解;
(3)根据(1)(2)的规律,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解:依题意,奇数列的数字为负,偶数列的数字是正数,且后一列的数字的绝对值是前一列数字的绝对值的2倍
∴第行的第5个数是;
第3行的数据是第1行数据的2倍,
∴第行的第6个数是;
故答案为:,.
(2)解:观察表格数据可得第2行的数据,每一列对应的数据比第1行的数据大2,
∴第行的某一列的数为,则第行与它同一列的数为,
故答案为:.
(3)设第列第1行的数为,则第2行的数为,第3行的数为,
∵已知第列的三个数的和为,
∴,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类规律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5.(1);;
(2)
(3),
(4)①A、B;②点B表示的数是1或;③;④;⑤当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表示的数是2
【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4)①根据题意直接写两个即可;
②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③根据两点及中点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④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结合时间、路程、速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当A,B都在原点的右侧时,如图:;
当A,B都在原点的左侧时,如图:;
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表示的数分别是,时,则;
故答案为:;;;
(2)
即点C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3)点B表示的数是,由《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或.
所以点B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4)①A、B
②解:或
答:点B表示的数是1或
③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线段的中点C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④数轴上的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点所表示的数是1,
1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5个单位是
即点A所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
⑤解:∵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8,

由动点的速度、时间和运动方向可得:,
又由P,Q相遇可得:或

此时
答:当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表示的数是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26.(1)13
(2)
(3)秒或秒
【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两点间的距离;
(2)两数相加除以2即可得到答案;
(3)分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故答案为:13;
(2)点C对应的数为:
故答案为:;
(3)经过秒,点,间的距离为.

解得,.
或.
解得,.
所以,经过秒或秒,点,间的距离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求值及利用数轴进行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数形结合并明确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7.(1)
(2)20,21,26,27
【分析】(1)根据月历表的规律,横的两数相差1,纵的两数相差7,解答即可;
(2)设阴影部分左下角的数为x,则其它三个数依次为,,,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1)解:设阴影部分左下角的数为x,则右上角的数,
故答案为:;
(2)设阴影部分左下角的数为x,则其它三个数依次为,,,
解得,
当时,,,
若任意圈出的四个数的和为94,圈出的这四个数分别20,21,26,27.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月历表的规律,列出方程.
28.该旅行团购买成人门票和学生门票各15张.
【分析】设买成人门票张,则购买学生门票张,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买成人门票张,则购买学生门票张,
由题意得:,
解得:,

答:该旅行团购买成人门票和学生门票各15张.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方程是解题关键.
29.(1),
(2)60,100
(3)品牌足球打9折
【分析】(1)设每个品牌足球进价元,由每个品牌足球比每个品牌足球进价贵40元,得每个品牌足球进价为元,由购进了品牌足球7个,品牌足球5个,共付款920元,得,从而得到答案;
(2)由(1)得,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3)设品牌足球的打折数为,则根据题意得:,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设每个品牌足球进价元,
每个品牌足球比每个品牌足球进价贵40元,
每个品牌足球进价为元,
购进了品牌足球7个,品牌足球5个,共付款920元,

故答案为:,;
(2)解:由(1)得:,
解得:,
(元),
故答案为:60,100;
(3)解:设品牌足球的打折数为,
则根据题意得:,
解得,
品牌足球打9折.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30.(1)A队胜4场,平8场
(2)17600元
【分析】(1)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即可解得.
(2)由(1)可得,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可得.
【详解】(1)解:设A队胜利x场,
∵一共打了12场,
∴平了场,
∴,
解得:,
(场).
答:A队胜4场,平8场.
(2)∵每场比赛出场费500元,
∴12场比赛出场费共6000元,
又∵赢了4场,奖金为(元),
平了8场,奖金为(元),
∴ (元).
答:A队的某一名队员所得奖金与出场费累计为17600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