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1.2023年7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成都举行。主会场东安湖体育场是一座巨大的钢结构建筑,其上有彩釉玻璃组成的放大270万倍的商周时期金饰太阳神鸟图案,是古代文明和现
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下列关于金属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都能导电 B.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
C.金属有导热性 D.金属中只有铁才会腐蚀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的腐蚀是金属从单质变成化合物的过程
B.在潮湿的空气中,铝比铁耐锈蚀
C.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比铁易生锈
D.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O2、H2O和CO2有关
3.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为探究水的组成,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气)Fe3O4+4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Fe和H2O的质量比为3:4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不是一种元素”
4.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甲、乙微粒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生成丙与丁物质的质量比为11:6
D.该反应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
5.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利用与保护金属资源是现代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金属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开采稀有金属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应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C.采用多种有效防锈措施,可避免金属的锈蚀
D.用塑料代替金属制造管道和机器部件
6.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均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5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只烧杯底部均无固体剩余,此时天平
A.偏向右边 B.偏向左边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
B.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细铜丝团上升
C.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仅吸收水分
D.三个实验都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8.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X>Y>Z C.Y>X>Z D.Y>Z>X
9.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
A.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B.氢气作高能燃料:2H2+ O22H2O 化合反应
C.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e +CuSO4=FeSO4+ Cu 置换反应
D.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
10.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Z、X、Y
11.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是( )
A.二氧化碳 B.铁 C.水 D.氧气
12.某学习小组同学做完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块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他们得出的现象或结论如下:①M中一定不含铁单质;②烧杯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③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④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单质;⑤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3.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4.线上学习,居家实验。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15.口罩是抗击“新冠病毒”的重要物资,中层的熔喷布是以聚丙烯(CH2CHCH3)n 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过滤材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口罩可以阻挡空气中所有的气体和颗粒物
B.废弃口罩应放入指定有毒有害垃圾桶内
C.铝塑条中的铝属于金属材料
D.聚丙烯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H2O
二、非选择题
16.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 收集(填收集方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 。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 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
17.下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 ;
(2)320g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氧化铁在 ℃开始生成四氧化三铁。
②根据总反应方程式∶3CO+Fe2O32Fe+3CO2,求出图中x的值 (写出计算过程)。
(3)理论上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能得到铁质量最多的是 (填标号)。
A.Fe3O4 B.Fe2O3 C.FeCO3 D.FeO
18.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初步形成了一些化学观念,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科学素养。
(1)生活中常用来消毒,且又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 (选填“元素”“单质”“原子”)。
(4)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金饼(如图所示),出土的金饼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金饼能加工成金链等首饰,说明金属具有物理性质是 。
(5)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暖宝宝贴”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袋中主要成分是铁粉。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其原因是:“暖宝宝贴”中的铁粉与 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
(6)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B
7.A
8.C
9.B
10.B
11.C
12.A
13.C
14.C
15.A
16.(1) 置换反应
(2)向下排空气法
(3) 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
(4)bc/cb
(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17.(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 450 解:设最后生成铁的质量为x
x=224g
答: 最后生成铁,即x的值为224
(3)D
18.(1)煮沸
(2)吸附
(3)元素
(4) 金化学性质不活泼 延展性
(5)水和氧气
(6)2NaCl + 2H2O2NaOH+H2↑+Cl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