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检测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25 小题,合计 50 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运行在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晕( halo)轨道上的中继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图为“嫦娥四号”登月位置及中继星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 中继星“鹊桥”属于
A. 恒星 B. 人造天体 C. 行星 D. 流星体
2. 与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主要原因是
A. 月球引力比地球大 B. 月球表面不是固态
C. 月球表面没有水体 D. 月球没有大气保护
1 亿 2 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 蛙声阵阵,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 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 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栖息于树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鸣叫。 体长十几米的恐龙正昂起长 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体形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 一 只体长 1m 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很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 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各种昆虫。 真是一幅“万 类竞自由”的景象。 据此完成 3-4 题。
3. 该时期出现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孢子植物 D. 蕨类植物
4. 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 B. 晚期出现了人类
C. 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D. 这一时期的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
}“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 右下图示意 我国某地区穿堂风的形成过程。 据此完成 5-6 题。
5. “穿堂风”
A. 风向始终如图所示
B. 正午时刻风力达最大
C. 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D. 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
6. 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用途是
A. 减轻大气污染 B. 增加生活用能 C. 降低室内温度 D. 提高室内湿度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 能送入电网。 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 片免费的阳光。 右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 7-8 题。
7.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 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
B. 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C. 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
D. 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8. 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自然原因是
A. 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 B.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C. 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 D. 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右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 据此完成 9-10 题。
9. 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 三叶虫—鱼类—恐龙
C. 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D.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10. 联合古陆出现于
A. 早古生代 B. 晚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寒冷的冬季,室外干燥,人们早上起来时往往会发现窗户玻璃上结满了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美 轮美奂、妙惟肖的图案。 右下图为冰窗花景观。 据此完成 11-12 题。
11. 寒冷的冬季,冰窗花容易形成的天气条件及位置是
A. 阴天 窗外 B. 阴天 窗内
C. 晴天 窗内 D. 晴天 窗外
12. 最易出现冰窗花的地区为
A. 浙江省 B. 四川省 C. 海南省 D. 吉林省
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有“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的诗句。
右下图为大 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 13-14 题。
13. 出现“空天万里霜”的景象时
A. ①强③弱 B. ②强④弱
C. ③弱④强 D. ②强④强
14. 该地农田采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
是因为烟雾可增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右下图为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 据此完成 15-16 题。
15. 此图反映出
A. 黑子数量越多,乔木生长越快
B. 乔木生长速度与太阳活动强弱无相关性
C. 黑子活动越强,乔木生长越慢
D. 黑子释放高能带电粒子,抑制植物生长
16. 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 阴晴雨雪 B. 地球磁暴 C. 冰川融化 D. 季风环流
右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 上”。 据此完成 17-18 题。
17. 图中软流层
A. 纵波不能完全通过
B. 由坚硬岩石组成
C. 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D. 流动产生地磁场
18. 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A. 地核的结构划分 B. 古登堡面位置标注
C. 岩石圈范围标注 D. 全球地壳平均厚度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 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据此完成 19-20 题。
19.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 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减弱了地面热量的损失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0.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
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2021 年 4 月 30 日 15 时 27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 三十四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 21-23 题。
21.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发射到上升至120km高空,在此期间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A. 一直递减 B.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C. 一直递增 D.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22. 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我国四 大卫星发射基地中对流层厚度最大的是
A. 酒泉 B. 太原 C. 西昌 D. 文昌
23.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穿过的平流层
A. 含有电离层 B. 气流垂直运动显著 C. 含有臭氧层 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日 11 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读图,完成 24-25 题。
24. 下列城市在图示时刻所绘风向正确的是
A. 北京 B. 西宁 C. 南宁 D. 合肥
25. 下列城市在图示时刻风力最大的是
A. 北京 B. 西宁 C. 长沙 D. 南宁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合计 50 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 分)
材料一:右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假设在距离地球 50 万亿千米的宇宙 空间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星球。 有一天, 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来自该星球的求救信 息,大意是:他们的星球将于 10 年后毁灭,他 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而向地球人求教,望能接 纳他们并告知地球的位置。
(1) 图中 H 代表的行星是 ,E 代 表的行星是 。 (2 分)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除了具有同向性外,还有 、 特征。 (2 分)
(3)据材料二内容,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分)
(4)简述该星球存在生命需具备哪些条件 (3 分)
27.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1 分)
(1)图左位于图右中的 层(填写字母),该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 。 (2 分)
(2)图右中字母 B 代表 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该层大 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3 分)
A . 接受大气热量多 B. 接受地面热量多
C. 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 D.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3)图左中 ab 之间,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从 向 (填字母)。 (2 分)
(4)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该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中 a、b、c 中的哪处 ,理由是 。 (2 分)
长期生活在热岛中心的人们会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忧郁压抑、记忆力下降、失 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溃疡增多、胃肠疾病复发等。
(5)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请说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可行性措施。 (2 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10 分)
福建沿海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对于“晚上到海边吹风,吹的风是海风还是陆风” 产生了争执,为了证明各自的结论,在只考虑热力因素的情况下,他们用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 海洋,开展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探究活动。 下图是探究活动实验结果示意图。
(1)由探究活动结果推断:夜晚,陆地降温较 (填“快” 或“慢”),近地面气压较 (填“低”或“高”);海洋降温 (填“快” 或“慢”),近地面气压较 (填“低” 或 “高”)。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夜晚吹的是 (填“海风”或“陆风”)。 (5 分)
(2)假设同学们在海陆风研究基础上,将时空尺度放大。 进一步探究了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 的季风环流,从而推测出:夏季海边吹 ,冬季海边吹 (填“海风”或“陆风”)。 (2 分)
(3)海洋比热容 (填“大于”或“小于”)陆地。 (1 分)
(4)山坡增温降温比山谷 (填“快” 或“慢”),故山谷晚上吹 (填“山风”或“谷风”)。 (2 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9 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年总辐射量(单位:108 焦/ 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有专 家预测今后 3—5 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 a 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描述我国北方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的总 体特点。
(2 分) (2)简述图中 P 地太阳年总辐射量比 Q 地大 的主要原因。 (4 分)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的原因。 (3 分)
30. 下面图 1 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 2 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分)
(1)指出图 1 中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分别形成的地质年代。 (2 分)
(2)下列关于甲处化石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描述符合的是 (填序号)。 (2 分)
①可能是鱼类化石②被子植物繁盛③可能是鸟类化石 ④阿尔卑斯山脉形成 ⑤是重要的成煤期
(3)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指出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2 分)
(4)指出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 (2 分)
(5)甲处若有煤层,推测其形成时当地的古地理环境。 (3 分)
漳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I 卷
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25 小题,合计 50 分)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合计 50 分)
26. (9 分)
(1)① 金星 ② 土星 (2 分)
(2)① 近圆性 ② 共面性 (2 分) [①、②位置不限]
(3)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由近到远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 星和火星之间。 (答二点给 2 分)
(4)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有液态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稳定的 宇宙环境之中。 (答三点给 3 分)
27. (11 分)
(1)① A ②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 分)
(2)① 平流 ② 平流(或水平) ③ D (3 分)
(3)① b ② a (2 分)
(4)① b ② 在此处造林可以通过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起到调节城市气温,缓解城市 热岛效应以及净化空气等作用。 (2 分)
(5)树立“绿色”理念意识;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和有 害气体的排放;倡导清洁生产,限制工业污染排污;改变城市下垫面,植树种草,扩大公园面 积等。 (答对二点给 2 分)
28. (10 分)
(1)① 快 ② 高 ③ 慢 ④ 低 ⑤ 陆风 (5 分)
(2)①海风 ② 陆风 (2 分)
(3)大于 (1 分)
(4)① 快 ② 山风 (2 分)
29. (9 分)
(1)40 我国北方地区的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总体上是东部少,西部多。 (2 分)
(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4 分)
(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3 分)
30. (11 分)
(1)古生代 中生代。 (2 分)
(2)①⑤ (2 分)
(3)全球平均降水不断增多,气候变得湿润;全球平均气温下降,气候变冷。 (2 分)
(4)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 (2 分)
(5)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生环境。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