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像在哪里就往哪移,故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A正确;当显微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8×1/4=2个,B正确;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视野会变暗,应调节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C正确;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至清晰,D错误。
2.答案:B
解析:题干信息:剪接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含有S元素,这些元素都属于大量元素,故组成剪接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是大量元素,A正确;剪接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是氨基酸,RNA彻底水解产物是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故剪接体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B错误;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无膜的细胞器,根据题干信息:剪接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故剪接体与核糖体都含有RNA和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根据题干信息处于不同工作阶段的剪接体具有多个构象,可见不同构象的剪接体中,蛋白质空间结构可能存在差异,D正确。
3.答案:C
解析:Na+作为液泡和细胞质基质中的溶质,参与维持水稻细胞的渗透压,A正确;水稻细胞的液泡膜上有运输Na+的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钠离子转运至液泡中,使Na+积累于液泡中,B正确;题意显示,Na+排出细胞属于逆浓度运输,因而为主动运输方式,Na+进入水稻细胞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运输,C错误;Na+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4.答案:D
解析:叶肉细胞中氧气在叶绿体类囊薄膜中产生,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A错误;由图可知,光照强度为2klk时,该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速率为0。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氧气的产量是4nmol·h ,也就意味着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为4nmol·h ,光照强度为3klk时,氧气的产生量是7减去呼吸的4,说明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速率为3nmol·h ,B错误;温度为20℃、光照强度大于3klx时,此刻植物体依旧有二氧化碳的释放,因此净光合速率小于0,C错误;光照增强,光反应速率加快,ATP和NADPH的产生增多。C 还原增强,短时间内C 的含量会上升,D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无论F 为母本还是父本,其与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杂交,子代都是一半为紫色胚乳,一半为白色胚乳,C项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生殖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图1和图2的变化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会发生,A正确;图2中过程①为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即DNA的复制过程,故对应于图2中的bc段,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染色体互换,B正确;丙表示细胞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的两倍,C正确;若ef时期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因该动物性别不确定,形成精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极体的细胞质也均等分裂,D错误。
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RNA病毒的复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DNA聚合酶是催化DNA合成的,不能催化RNA合成,B项符合题意。病毒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项不符合题意。病毒RNA与病毒蛋白质结合,进行病毒组装,D项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亲本为纯种黄色小鼠AA 和纯种黑色小鼠aa ,故 小鼠的基因型为Aa ,基因型相同,A错误;由于A 基因甲基化,其表达受到影响,因此 中雌雄小鼠相互交配, 的表型比例不为 ,B错误;A 基因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基因所控制的蛋白质合成就越少,小鼠就偏向于表现出a 基因控制的性状,即颜色越深,C正确;甲基化修饰没有改变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可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改变表型,并且这种变化可遗传,属于表观遗传,D错误。
9.答案:B
解析: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A项错误;胶原蛋白和血浆蛋白都分布在细胞外,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参与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B项正确;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和血浆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项错误;血浆蛋白不能携带氧气,血红蛋白才能携带氧气,保证组织细胞能量的供应,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静息电位的恢复受阻,但不影响动作电位产生,故药物处理后,静息电位不能恢复正常,C正确。
11.答案:A
解析:高温激活TRPV1时,会使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此时会有大量的钠离子内流,所以高温激活TRPV1时,增加了TRPV1对钠离子的通透性,A错误;TRPV1受体激活后使人产生疼痛感,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身体和远离伤害,B正确;吃过辣椒的儿童会拒绝辛辣食物,这是后天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C正确;吃辣后有些人产生热辣感,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参与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D正确。
12.答案:C
解析:免疫监视功能是指免疫系统具有的识别、杀伤、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等功能,以防止肿瘤的发生,故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以防止肿瘤发生,属于免疫监视功能,A正确;由题干可知,颗粒酶和穿孔素的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正确:NK细胞非特异性识别并杀死靶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C错误;NK细胞、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是免疫细胞,D正确。
13.答案:C
解析:若①表示免疫分子,抗体和细胞因子属于重要的免疫活性物质,因此,①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A正确;目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B正确;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由自主颤栗的应该是躯体运动神经,与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中枢无关,C错误;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只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还会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D正确。
14.答案:A
解析:长江江豚属于濒危动物,个体数量较少,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避免对其生命活动造成影响,A错误;鲌等食鱼性鱼类的增多会消耗更多的中上层小型鱼类,而这些鱼类可以作为长江江豚的食物,因而不利于长江江豚数量的增长,B正确;江豚依赖其声纳系统觅食,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长江十年禁渔有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15.答案:B
解析:三叶草植株较矮小,苹果树较高大,与苹果搭配种植,可提高果园对光能的利用率,A 正确;肉食性害虫与植食性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错误;椿象虫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调查虫卵密度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通过改造使得植食性害虫的天敌增加,食物、栖息空间受限,植食性害虫的环境容纳量降低,D 正确。
16.答案:A
解析:禁止放牧的草原,植物生长稠密,个体数量较多,植物之间为获得空间、营养等竞争激烈程度最大,轻度放牧改变了植物间的竞争程度,调节了物种丰富度,A错误;表中重度放牧的物种丰富度相对值、植物净光合作用量和植株平均高度都是最小的,植物净光合作用量即是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的量,B正确;由表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牧草的平均高度降低,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推测牲畜优先取食最高的植株,可能与牲畜的取食习性有关,C正确;调查植物多样性和种群密度都可用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D正确。
17.答案:B
解析:“蒲桃、蛋等酒独不用曲”说明葡萄酿制果酒不需要额外添加微生物,利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A正确;
制作果酒、果醋时,取新鲜葡萄都应是先冲洗,后去梗,这是因为果皮受损,可能导致杂菌污染,使制作失败,葡萄不能消毒,B错误;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生成乙醛,再生成醋酸,同时乙醇也可以抑制杂菌繁殖,C正确;
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所以制酒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18~30℃,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制醋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30~35℃,D正确。
18.答案:C
解析:①号个体表现正常,其女儿③号个体患病,故其是杂合子,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致病,由电泳结果可知①号体只含有23Kb的DNA条带,其中既有正常PH基因,也有隐性致病PH基因,A错误;②号个体为杂合子,体内含有一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19Kb的DNA条带,由于③患病(只含有隐性致病基因)且只含有23Kb的DNA条带,故②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中含有致病基因,19Kb的DNA条带中含有正常PH基因,B错误;④号个体含有19Kb的DNA条带,来自②为正常PH基因,23Kb的DNA条带来自①,其中可能是正常PH基因也可能是致病基因,若为正常基因则④为纯合子,概率为1/2,若为致病基因则④与①基因型相同,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9.(11分)答案:(1)流动镶嵌 2 磷脂双分子层
(2)B
(3)(一定的)流动性
(4)死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B 胞间连丝
解析:题图分析,该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中1是蛋白质,2是磷脂双分子层,3是糖蛋白,A侧含有糖蛋白,是细胞膜外侧,则B侧是细胞膜内侧。
解析:(1)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即题图中的2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镶、嵌、贯穿其中,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2)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根据题图中3糖蛋白的位置,可以判断A侧是细胞的外侧,B侧是细胞的内侧。
(3)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实现,即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通常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台盼蓝是细胞不选择的物质,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活细胞通常不会被染色,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因为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会被染色,该事实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5)下图为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其中,题图A表示细胞分泌化学物质①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上的受体②;题图B表示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之间是通过该方式实现了信息传递过程;题图C中高等植物相邻的细胞间形成专门的通道④,即胞间连丝直接进行信息交流。
20.(10分)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等于
(2)①Ⅲ1与Ⅲ2均未患病,且Ⅲ1无致病基因,而Ⅳ1患病 ②Ⅰ2 1/2002
(3)基因诊断 近亲结婚会增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解析:(1)143名DMD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3名,女性患者有30名,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初步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男性中的基因频率等于该致病基因在女性中的基因频率。
(2)①Ⅲ1与Ⅲ2均未患病,Ⅳ1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Ⅲ1无致病基因,可判断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Ⅱ2的基因型为XaY,Y染色体来自Ⅰ1,则Xa来自Ⅰ2,故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基因频率等于其在男性中发病率,即Xa=1/1000,人群中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基因型为XAXA或XAXa,为XAXa的概率为2×999×1/(999×999+2×999×1)=2/1001,Ⅳ1基因型为XaY,两者婚配生出患病女儿XaXa的概率为2/1001×1/4=1/2002。
(3)对突变基因的检测需要进行基因诊断,近亲结婚会增大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21.(10分)答案:(1)体液 抗体
(2)D B、C
(3)A、C
(4)免疫防御 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当其活性下降时,细胞因子分泌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从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
解析:(1)题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主要由B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为体液免疫过程,物质Ⅱ能与抗原结合,为抗体。
(2)细胞A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细胞B和细胞C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细胞D由细胞C分化而来,三者中细胞D的分化程度最高。细胞B能接受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抗原,并将信息传递给细胞C,所以细胞B和细胞C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A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细胞D不能识别抗原。
(3)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即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故除DC细胞外还有细胞A和细胞C。
(4)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根据分析可知,题图甲中的B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B细胞的活化。当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时,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减少,影响B细胞的增殖分化,导致浆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
22.(13分)答案:(1)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2)藻类 抽样检测法
(3)消费者和分解者 河蚬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且抑制效果与河蚬的密度成正相关
(4)直接和间接 665.49 大于
解析:(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应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等特征;生态失衡的原因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2)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后,蓝细菌和绿藻等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颤蓝细菌体积微小,调查种群密度需采用抽样检测法。
(3)分析题意可知,河蚬以水中微小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因此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由图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河蚬组的TN和TP含量均降低,且河蚬密度越高,TN和TP越低,据此可以得出:河蚬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且抑制效果与河蚬的密度成正相关。
(4)治理后,该湖泊水质得以恢复,水清鱼肥,能涵养水源,体现了间接价值,还为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能量流动过程中,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图中数据关系为①+223.5=355+32.09+134.5+367.4,可推知①=665.49kJ;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大于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及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散失的能量之和。
23.(10分)答案:(1)萃取 胡萝卜素不具有挥发性 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胡萝卜素标准样品)
(2)促进水油分层 过滤
(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4)巴氏消毒 选择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
解析:(1)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从胡萝卜中提取茶饮料所用的胡萝卜素,通常采用萃取法;胡萝卜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物中的胡萝卜素不具有挥发性,不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鉴定时,在滤纸条基线上点样的样品是胡萝卜素提取样品和β-胡萝卜素标准样品,再比较两者在层析带上的区别。
(2)茉莉花和水通过水蒸气蒸馏产生油水混合物,加入NaCl使油水分层,再加入无水Na2SO4吸水并过滤。
(3)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4)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使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牛奶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时,菌落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应选择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数据作为结果。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博爱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生 物 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欲将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可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最多可看到相连的2个细胞
C.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调节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
D.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视野至清晰
2.剪接体是指进行RNA剪接时形成的复合物,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我国科学家施一公团队首次解析酵母菌剪接体高分辨率的空间三维结构,且捕捉到剪接体处于不同工作阶段的多个构象,揭示了其剪接前体信使RNA的动态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组成剪接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是大量元素
B.剪接体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剪接体与核糖体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D.不同构象的剪接体中,蛋白质空间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3.某种耐盐的水稻,一方面能利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另一方面能利用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积累于液泡中,以减少Na+对水稻细胞的毒害。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Na+参与维持水稻细胞的渗透压
B.水稻细胞的液泡膜上有运输Na+的载体蛋白
C.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水稻细胞
D.Na+转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下表表示某研究小组分别于20℃、30℃条件,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气体变化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适宜,假设光合产物和呼吸消耗的底物均是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光照强度(klx) 1 2 3 4 5 6
O2的总产生速率(nmol·h-1) 20℃ 1 3 6 8 8 8
30℃ 2 4 7 10 12 12
CO2释放速率(nmol·h-1) 20℃ 9 7 4 2 2 2
30℃ 2 0 -3 -6 -8 -8
A.叶肉细胞中O2和CO2均在生物膜上产生,且均伴随ATP的产生B.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k1x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率为4nmol·h-1
C.温度为20℃、光照强度大于3klx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
D.温度为30℃、光照强度由2k1x→3k1x变化的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含量增加
5.玉米籽粒由胚和胚乳构成,胚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而来,胚乳由精子和基因型相同的两个极核(每个极核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的相同)结合发育而来。现有一紫粒品系(甲),该品系携带显性基因R,能够在玉米籽粒的胚和胚乳中特异性表达紫色花青素。科研人员以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白粒由隐性基因r控制)为父本与纯合的紫粒品系甲进行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胚乳有3个染色体组
B.理论上,F 的胚和胚乳全为紫色
C.若以F 为母本与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杂交,则子代的胚乳均为紫色
D.若以F 为父本与纯合的普通白粒玉米杂交,则子代有一半为紫色胚乳
6.在雌性及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均存在生殖干细胞,它与其他干细胞一样既能够自我更新以维持充足的细胞数量,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相应的生殖细胞。图1、图2是某同学构建的某生殖干细胞分裂的相关模式图,图1中染色体为常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干细胞自我更新过程中会发生图1、图2所示的变化
B.图1中①对应于图2中的bc段,cd段两条乙之间可能会发生互换
C.有丝分裂中丙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分裂丙所示时期的两倍
D.若ef时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为生殖干细胞或精细胞
7.最近,一种新型的人畜共患病毒——狼牙病毒(LayV,一种RNA病毒)引发人们的热议。在LayV侵染人和动物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在病毒RNA复制时存在A与U的配对
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病毒的RNA
C.病毒RNA合成时需要消耗核糖核苷酸
D.病毒RNA与病毒蛋白质结合进行组装
8.某种实验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和a(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控制。将纯种黄色小鼠和纯种黑色小鼠杂交, 小鼠表现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研究发现,A基因具有多个可发生甲基化修饰的位点。其甲基化程度越高,A基因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小鼠的基因型不同
B.让 中雌雄小鼠相互交配, 的表型比例为3:1
C. 小鼠中发生甲基化修饰的位点越多,A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小鼠的颜色越深
D.甲基化修饰改变了A基因的碱基序列,因此导致了性状改变
9.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以上,遍布于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是细胞外基质中的框架结构。血浆蛋白是血浆中最多的溶质成分,正常含量为。血浆蛋白大多来自肝脏,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下列关于胶原蛋白和血浆蛋白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氨基酸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脱水缩合形成的
B.两者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参与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
C.胶原蛋白是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血浆蛋白携带氧气随体液运输,保证组织细胞能量的供应
10.某研究学习小组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11.贵州是辣椒登上中国人餐桌的第一站,思州(今黔东北地区)府志上出现过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科学家发现辣椒素受体(TRPV1)作为一种离子通道,可被高温(>43°C)、化学物质激活,使感受器产生动作电位最终引起机体产生疼痛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激活TRPV1时,TRPV1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B.TRPV1受体激活使人产生疼痛,可促使机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身体
C.有些吃过辣椒的儿童会拒绝辛辣食物属于条件反射
D.吃辣后有些人产生热辣感,面部发红是为了舒张毛细血管从而增加散热
12.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能够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并通过其内溶细胞颗粒释放的颗粒酶和穿孔素等溶细胞蛋白迅速杀死靶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属于免疫监视功能
B.颗粒酶和穿孔素的本质为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
C.NK细胞识别并杀死靶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
D.NK细胞、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13.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
B.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收缩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躯 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只受甲状腺激素的 调节
14.下图是濒危动物长江江豚某自然保护区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对长江江豚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鲌等食鱼性鱼类的增多不利于长江江豚数量的增长
C.江豚依赖其声纳系统觅食,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D.长江十年禁渔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5.为防治苹果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三叶草,将苹果单一种植园改造成“苹果-三叶草”复合种植园,改造前后均对植物园中各类昆虫种进行了统计,发现改造后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和比例明显下降,肉食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虫比例明显升高。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叶草与苹果搭配种植,可提高果园对光能的利用率
B.肉食类昆虫通过竞争使植食性昆虫比例下降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椿象虫卵的密度
D.通过改造可能降低了植食性害虫的环境容纳量
16.为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小组将该草原划分为一个区域,五年间分别进行不同放牧强度承载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区域划分 禁止放牧 轻度放牧 重度放牧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141 16.5 13.8
植物净光合作用量 495 758 327
植株平均高度/cm 22.52 18.89 16.65
A.轻度放牧时,植物间的竞争强度最高,增加了草原物种丰富度
B.重度放牧后,该草原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出现明显下降
C.放牧强度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与牲畜的取食性有关
D.调查该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应随机选取样方
17.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云:“凡作酒醴须曲,而蒲桃(即葡萄)、蜜等酒独不用曲”。葡萄不仅可以酿造果酒,还可以酿造果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蒲桃酒不用曲是因为在果皮上有野生酵母菌
B.装瓶前需要将发酵瓶、榨汁机、葡萄等先洗净并消毒
C.乙醇既是酒精发酵的产物,也是醋酸发酵的底物,还可以抑制杂菌繁殖
D.制酒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18~30℃,制醋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30~35℃
18.苯丙酮尿症是由PH基因编码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染色体上PH基因两侧限制酶MspⅠ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两种形式如图10甲所示。一对夫妻婚后生育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②号个体再次怀孕,④为未出生的孩子(图乙)。为确定胎儿是否正常,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提取该家庭所有成员的DNA经Msp I酶切后进行电泳分离,得到的部分DNA条带分布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中不含正常 PH基因
B.②号个体19Kb的DNA条带中可能含有致病基因
C.④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
D.④号个体基因型不可能与①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9.(11分)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为细胞膜的 模型,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 (括号中填相应数字)。
(2)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的[3]糖蛋白,细胞膜的内侧是 (填“A”或“B”)侧。
(3)白细胞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膜具有 有关。
(4)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通常用台盼蓝染液, 细胞会被染色,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5)细胞除了进行相互识别外,还参与了细胞间信息交流,下图为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其中,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采用的方式是 (填A、B、C),两个植物细胞之间通过[④] 完成信息交流。
20.(10分)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由DMD基因突变(碱基缺失)所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1000。该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运动功能退化以及假性肌肥大和广泛肌萎缩。研究人员为研究该病的遗传特点,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统计发现143名DMD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3名,女性患者有30名,初步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 ,若该推测正确,理论上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的基因频率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该致病基因在女性中的基因频率。
(2)进一步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遗传家系图,已知Ⅱ1、Ⅱ4、Ⅲ1无相应的致病基因。
①根据遗传家系图,可确定兴趣小组对该病遗传方式的推测是正确的,判断依据为 。
②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 ;若Ⅳ1与人群中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生出患病女儿的概率为 。
(3)为降低该病患儿的出生率,可对已生育过DMD患者的家庭进行产前诊断,通过 检测胎儿是否带有突变基因。在实际生活中Ⅲ1与Ⅲ2婚配属于近亲结婚,婚姻法明文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 。
21.(10分)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 免疫,物质Ⅱ为 。
(2)细胞B、C、D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 ,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 。(填字母)
(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DC细胞外还有图甲中细胞 (填字母)等。
(4)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甲中的细胞B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物质Ⅱ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22.(13分)某湖泊由于受周围工厂排污和生活污水的影响,导致该湖泊水质变差,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河蚬以水中微小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使水质变清。科研人员设计了不同河蚬密度的实验以研究河蚬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改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注:TN、TP分别表示水体总氮和总磷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 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工厂排污和生活污水使该湖泊生态失衡的原因是 (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分析)。
(2)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后,蓝细菌和 等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调查蓝细菌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 的方法。
(3)河蚬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治理后,该湖泊水质得以恢复,水清鱼肥,不仅能涵养水源,还为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价值。下表表示能量流经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情况(表中数值代表能量,单位kJ),表中①的数值为 kJ,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及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散失的能量之和。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 流入分解者 未利用
第二营养级 ① 223.5 355 32.09
第三营养级 134.5 367.4 86.62 10.54
23.(10分)茶饮料是指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其所含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极少,兼有营养、保健功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茶饮料所用的胡萝卜素,通常采用 法,不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水蒸气蒸馏法适合用于提取具有挥发性较强的物质,而 ;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物中的胡萝卜素进行鉴定时,在滤纸条基线上点样的样品是胡萝卜素提取样品和 。
(2)茶饮料所用的茉莉油的提取流程如图所示:
茉莉花+水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茉莉油
过程②增加盐浓度的目的是 ,③过程中加无水Na2SO4除水后,还需要进行 操作,才能得到茉莉油。
(3)在茶汤中加入原果汁等可调制成果汁茶饮料,为使榨取的果汁变澄清,可在榨取果汁时添加适量的果胶酶,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其包括 等。
(4)奶茶是经典的奶味茶饮料,所用的牛奶需要消毒。牛奶消毒使用 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牛奶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时,菌落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为了确认并记录有效数据,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选择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原因是 。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