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爱国 使命与担当——高中语文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以写实为主的反映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榜样的作品,目的是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文化自信等。本单元的六篇文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共同构成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单元。这些作品中,通过各位作者对当时革命事件的记述,展现革命英雄的革命精神和情怀。
二、教学目标:
1.梳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概括主要事件。
2.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精神的内涵,理解当下青少年的使命与担当。
3.区分实用性文体,学习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 分析不同时期中国精神的内涵,理解当下青少年的使命与担当。
四、教学难点 区分实用性文体,学习写作技巧。
五、教学用时 4
学习过程:
第一、二课时
【新课导入】
观察本单元课文选题,思考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理解编者选取课文的意图。
明确:
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建设时期:《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新时期:《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体会革命精神价值】
任务一:概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把握重点语句的理解
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1.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
(2)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阐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3)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美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的美好前景。
2.阅读全文,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
(1)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提到“站起来”的内容:
(第6段)“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2)总结“站起来”的具体含义:
①中国人民从此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
②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
③中国人民从屈辱的被压迫者成为有尊严的国家主人,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坚毅与自尊,胜利与自豪。
任务二:阅读回忆录《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重点句子含义。
《长征胜利万岁》
1.课文内容概括:
2.重点语句理解
(1)找到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三个比喻句的原句,体会毛泽东对这三个比喻的具体阐释。
(第42段)“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①宣言书:展示共产党力量、革命胜利的宣言。
②宣传队:宣传共产党革命政治主张和红军。
③播种机:巩固和发展党组织,壮大队伍。
(一)《大战中的插曲》
1.课文内容概括:
2.思考聂荣臻救助日本小姑娘行为背后的含义。
(1)聂帅对日本小女孩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体现出中国人民伟大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日本人民尽最大力量进行爱护和关心。
(2)体现出残酷的战争不仅是中国群众遭受苦难,而且日本人民也没有幸免于难。这是对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控诉,有利于促进反战联盟的形成。
任务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梳理总结,总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三篇文章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者所具有的精神。
1.坚守信念:坚持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民主专政、追求和平和自由
2.勇于斗争、艰苦奋斗、勤劳、顽强不屈
3.革命激情、自信
4.团结、有组织有纪律、人道主义
5.大局观、高瞻远瞩、理性
6.使命担当、不断进取
第三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任务一:学生阅读两则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梳理文章结构内容,赏析重点语句,体会我国在建设时期党和人民做出的努力。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1.梳理这篇新闻的结构内容:
2.重点语句理解
(1)你从《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种情感?请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读出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①“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②“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③“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分析,两层含义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④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
明确: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⑤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
(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梳理文章结构和内容:
引子: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2.阅读全文,思考:在县委书记焦裕禄身上,你看到了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精神的哪些继承和发展?
①坚守信念:党的领导。强国的决心(国家建设)
②勇于挑战、顽强奋斗。[自力更生]
③建设热情、不畏困难、乐观自信。[实干精神 、敬业(工作细致)、无私奉献]
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公仆情怀
⑤实事求是。[讲科学、善学习]
⑥使命感、责任与担当。[创造精神]
(奋斗目标的改变:由民族解放变为强国建设(抵抗自然灾害)
精神表现变化:自力更生、实干精神 、敬业(工作细致)、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公仆情怀、讲科学、善学习、创造精神)
【革命精神的新时代化】
任务二:阅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概括文章每个章节的主题,归纳我国抗疫取得成效的原因。
1.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每个章节的主题。
2.思考:伟大的抗疫精神是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
明确: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与战争年代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白衣战士、志愿者、岗位坚守者、八方驰援者,他们在疫情期间,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体现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担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之心,命运与共、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他们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体现了新时代广大中国人民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发扬。
第四课时
【区分文体,学习写作】
任务一:明确开幕词、回忆录、新闻三种文体的各自特点并尝试用表格呈现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一篇开幕词,根据课文的内容,总结开幕词的特点。
明确: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生联系《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两篇课文,总结回忆录的写作内容和特点。
明确: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
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3.对比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比较新闻消息和通讯的异同点。
明确:
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具有真实性。
不同点:(1)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多是高度概括的报道,较少作细节探究。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可以选择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地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的本质。(2)从表达上看:消息以简洁的记叙为主,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记叙为主,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现力。(3)从时效性来看:消息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
4.总结开幕词、回忆录、新闻三种文体的特点
任务二:写作训练
阅读材料,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结合当下社会现象、事件等,思考:在新时代,中国青年该如何继承与发展革命传统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一篇800字作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可参考的角度】
1.志气、骨气、底气
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和睦、和谐。发展、合作、共赢。团结
4.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