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判断题专题训练题
1.所有植物的身体都具有六大器官。( )
2.弹力和拉力(或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
3.物体受到的力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 )
4.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七。( )
5.石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石块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6.压力容器在使用时,一般都要避免接触到火。( )
7.有些物体属于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状态。( )
8.弹簧没有变形时没有弹力,但有弹性。( )
9.日晷是测量影子长度的工具。( )
10.液体和气体的体积比较固定。( )
11.改变物体的形状,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
12.避免高温、暴晒,可以预防压力容器可能带来的危害。( )
13.所有植物的身体都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6部分。( )
14.鞋底和轮胎刻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滑。( )
15.菠菜的根是直根,大葱的根是须根,它们的根形状不同,所以作用也就不同。( )
16.植物通过茎里面的导管运输水分。( )
17.植物把繁殖后代的任务只交给了花。( )
18.生日蜡烛在燃烧后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
19.小明的爸爸在下雪天,往汽车后备箱里放了一些铁块,他说这样能防止车胎打滑。( )
20.解剖植物的种子、花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
21.不同物质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质量是相同的。( )
22.借助昆虫授粉的花叫作虫媒花。( )
23.让面团膨大、松软的主要原因是保温。( )
24.使用天平前先要调整天平的指针,使其指在分度盘中央。( )
25.摩擦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摩擦力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
26.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
27.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是永不停止的,蒸发也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 )
28.赤道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29.撑杆跳高、弹簧秤都利用了弹力。( )
30.红薯和马铃薯都是植物的根。( )
3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32.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
33.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夹取时先大后小。( )
34.所有的花都能发育成果实。( )
35.根向什么方向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有关。( )
36.山药、胡萝卜的根部,是人们常食用的蔬菜。( )
37.虽然所有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但是材料不同,产生的弹力也不同。( )
38.橡皮泥形状改变后,它的质量也跟着改变。( )
39.冰融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变小了。( )
40.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时感觉到凉,是因为岸上的风比游泳池里大。( )
41.墨水要装在瓶子里才能放在课桌上是因为墨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
42.不摇晃碳酸饮料,拧开瓶盖,和摇晃后拧开瓶盖,结果是一样的。( )
43.盐在溶解时是先快后慢。( )
44.海洋就是海和洋的总称,大陆就是陆地。( )
45.利用加热、加快空气的流通和增大物体表面积等方法可以让水蒸发得更快。( )
46.所有植物的茎都能食用。( )
47.木材在水里,都会浮在水面上。( )
48.冬天路面会结冰,人们会穿上花纹多的鞋底减少摩擦力,防止摔倒。( )
49.秋天早晨草叶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些露珠是从植物叶子中流出来的。( )
50.菠菜的根属于直根。( )
51.解剖花的顺序是,由外到内,依次剥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
52.桃花属于不完全花。( )
53.小明的爸爸在下雪天的时候将车后备箱里放了一些铁块,这样能防止车轮打滑。这种做法对吗?( )
54.当发现好朋友不小心落入水中,我们应该主动下水施救,防止出事。( )
55.观察物体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
56.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 )
57.果实都是在树上结的。( )
58.面包、酸奶都属于发酵食品。( )
59.所有植物的根只能生长在土壤里。( )
60.萝卜属于直根系。( )
61.森林里空气比较湿润,是树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
62.叶子的蒸腾作用可以避免植物“热坏”。( )
63.花生是果实。( )
64.气体的体积是不固定的。( )
65.酵母菌是一种真菌,他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是可以使面粉发酵。( )
66.用橡皮筋拴住钩码,把钩码完全浸入水中,橡皮筋的长度有变化。( )
67.早晨树叶上的露珠和冬季说话时嘴周围的“哈气”,都是凝结现象。( )
68.机器轴承经常要加润滑油,主要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
69.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物质也发生了变化。( )
70.乌鸦喝水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 )
71.弹簧秤利用了弹力。 ( )
72.像石头这样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73.摩擦力的利大于害。( )
74.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所以只有冬天的时候水才能凝结。( )
75.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
76.橡皮、水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空气太轻,无法用天平测量质量。( )
77.叶的蒸腾作用可以让空气变得湿润。( )
78.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 )
79.冰块融化后是水,所以冰块是液体。( )
80.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非常必要。没有蒸腾作用,植物就无法生长。( )
81.酒精、油等其他液体也有浮力。( )
82.移植树木时,应该把树坑挖浅一些,让树木少带点儿土,这样容易成活。( )
83.我们吃藕的时候主要吃植物的根( )
84.冬天说话时嘴周围的那团“白气”和天空中的白云一样都是水蒸气。( )
85.面糊是水和面粉混合在一起,所以面糊既是液体又是固体。( )
86.百合花属于完全花。( )
87.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浮在水面上,因为铁比水重。( )
88.仙人掌上的刺,是它的茎。( )
89.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质量无关。( )
90.沙漏一般由沙流池、沙、细孔三部分组成。( )
91.植物的茎也被称为植物的“血管”。( )
92.茎对植物只起到运输水分的作用。( )
93.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茎。( )
94.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到很冷,是因为水蒸发时带走了身上的热。( )
95.蝴蝶、蜜蜂都是花粉传递的“使者”。( )
96.将沙子与铁粉的混合物,统一倒入水中,就能成功将他们分离。( )
97.菊花的根属于直根。( )
98.沙漏计时的长短与沙漏细孔的大小无关。( )
99.在山底和山顶,水的沸点会有所不同。( )
100.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其中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一般都很矮小。题目观点错误。
2.√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和压力的方向相反,但是大小相同。
3.√
【详解】物体受到的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4.√
【详解】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占71%,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1%,所以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5.×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物体在水中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水轻,物体在水中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石块比同体积的水重,所以在水中下沉。
6.√
【详解】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的规定,精心操作和正确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压力容器在使用时,一般都要避免接触到火,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7.√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气体: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的物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有些物体属于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状态,比如水泥。
8.√
【详解】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但有弹性。
9.×
【详解】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0.×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气体: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的物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液体的体积比较固定,气体则没有一定体积。
11.√
【详解】同样重量的物体,想要改变沉浮情况,只能改变其浮力,想要改变浮力,只能改变其体积大小,所以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来改变体积大小。比如一块铁放在水里,其重力大于浮力,会沉下去,制成盒子后,其重量不变,但其排开水的体积在增大,浮力在增大,就会浮起来。
12.√
【详解】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瞬间释放时有一定的破坏性。避免高温、暴晒,可以预防压力容器可能带来的危害。题干正确。
13.×
【详解】根据对植物种类的认识,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比如:蕨类植物、苔藓类植物等。
14.√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越大。鞋底和轮胎刻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滑。
15.×
【详解】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虽然菠菜和大葱的根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16.√
【详解】导管是植物体内的一种运输组织。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提供植物体各个部分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矿物质。
17.×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花是有性繁殖重要一个环节,也有少数依靠根、叶和茎来繁殖后代的,另外有无性繁殖,比如扦插、分株、压条等。
18.×
【详解】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因此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19.√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加物体的重量能够增大摩擦力,小明爸爸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
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0.√
【详解】解剖植物的种子、花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实验室解剖植物顺序由外向内;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再分开子叶,然后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21.×
【详解】不同物质的组成不同,性质也就不同,所以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如:室温下蔗糖易溶于水,石灰石不易溶于水。蔗糖、食盐都易溶于水,可是溶解能力还有差别。溶解能力还取决于水的温度等其他因素。题干中提到不同物质在同样多的水中溶解质量是相同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雄蕊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上的柱头的过程叫作传粉。植物的传粉方式通常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异花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如油菜花、桃花等,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23.×
【详解】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为了使面团膨大、松软,呈蜂窝状的组织结构,需要提前加入酵母,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松软多孔。
让面团膨大、松软的主要原因是发酵,题干说法错误。
24.×
【详解】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物品的质量仪器。使用天平时,要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5.×
【详解】摩擦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摩擦力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一点好处。这种说法错误,摩擦力有利也有弊,如人的行走靠摩擦力,摩擦力是动力,是有益的。题目说法错误。
26.√
【详解】水蒸发,是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27.√
【详解】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照射湖面,水蒸发,树叶的蒸腾作用,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湖水。另一部分渗入地下,被树木吸收。蒸发也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
28.×
【详解】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撑杆跳高、弹簧秤都利用了弹力。
30.×
【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不同植物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同,我们吃的红薯和马铃薯都是植物的茎。
31.√
【详解】量筒是液体体积测量的工具,一般用毫升做单位。降水量的测量离不开量筒。
32.√
【详解】植物资源是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植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植物和一些珍稀濒危植物。地球上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大约有30万种。
33.√
【详解】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时候,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故题干说法正确。
34.×
【详解】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萼片、花瓣等都逐渐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没有经过受精的花不会结出果实。
35.×
【详解】种子萌发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播种时,无论把种子按什么方向摆放,根都会向下生长。
36.×
【详解】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有的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植物的根是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下,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等,供给植物的生长。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繁殖或者储存营养的作用。山药是茎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
37.√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虽然所有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但是材料不同,产生的弹力也不同。
38.×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橡皮泥的形状是物理变化,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后,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39.×
【详解】周围环境的温度在0℃以上时,冰会融化成水。冰融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了。
40.×
【详解】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在常温下也能发生,蒸发吸热。根据对蒸发吸热的认识,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时感觉到凉,是因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导致的。
41.√
【详解】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有一定的体积。墨水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因此墨水要装在瓶子里才能放在课桌上。
42.×
【详解】碳酸饮料里面有压缩气体,不摇晃碳酸饮料瓶,打开瓶盖,开启后没有什么异常。用力摇晃碳酸饮料瓶,打开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摇晃或震荡后,压缩的气体分离出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3.√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由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开始的时候溶解得很快,但是到后边溶解得越来越慢,所以盐在溶解时是先快后慢。
44.×
【详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以海洋为主,海洋占71%,陆地占29%,海洋的面积大。海洋就是海和洋的总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叫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5.√
【详解】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加热、加快空气流动(加快通风)、增大蒸发面积都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
46.×
【详解】莲藕,茡荠,马铃薯,芋,姜等植物的茎是可以食用的,但大部分的植物的茎是不能食用的,如树木花草的茎。
47.√
【详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生活中大部分金属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沉,木头、塑料类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浮。木材在水中大都是浮在水面上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8.×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拉力大小等有关。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摔倒,题目说法错误。
49.×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50.×
【详解】按植物根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根据根的分类,凤仙花的根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属于直根系;葱的根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的根系,属于须根系。所以菠菜的根属于须根。
51.√
【详解】在解剖一朵花时,我们应该遵从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解剖的原则,从外到内的顺序可以使花的每部分结构保持完整,解剖桔花的顺序应该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52.×
【详解】植物的花多种多样,根据花的结构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桃花属于完全花。
53.√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详解】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加物体的重量能够增大摩擦力,小明爸爸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54.×
【详解】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拨打报警电话,或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不能下水施救,否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55.√
【详解】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观察前要制定观察计划,列出要观察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从近到远,从外到内等。
56.√
【详解】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57.×
【详解】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不同的果实,虽然颜色和形状不一样,但都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不同植物的果实生长的地方不一样,大多数果实都是在树上结的,也有一些植物比较特殊,比如花生就是在地下生长的。
58.√
【详解】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谷物发酵成品、豆类发酵成品、乳类发酵成品、蔬菜发酵成品。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面包,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
59.×
【详解】植物的根是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下,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等,供给植物的生长。并不是所有植物的根只能生长在土壤里,有的植物的根生长在水里,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根,要求学生掌握并不是所有植物的根只能生长在土壤里。
60.√
【详解】植物的根是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下,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等,供给植物的生长。根据植物根的不同形态,植物的根可以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萝卜属于直根系。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根,要求学生掌握萝卜属于直根系。
61.×
【详解】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植物的根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蒸腾。森林里空气比较湿润,是树叶蒸腾作用造成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蒸腾作用,要求学生掌握蒸腾作用。
62.√
【详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同时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63.√
【详解】花生是果实,带皮的是果实,去掉皮是种子,果实为荚果,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它是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子叶,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果实,要求学生掌握花生是果实。
64.√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的物体。因为气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其体积是不固定的。
65.√
【详解】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它可以使面粉发酵。
66.√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浮力。在水中的任何物体都会受到浮力,包括沉在水底的物体。钩码放入水中后,会受到一个向上托的浮力的作用,能够抵消一部分重力,所以把用橡皮筋挂着的钩码放入水中,皮筋的长度会变短。
故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67.√
【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做凝结。早晨树叶上的露珠和冬季说话时嘴周围的“哈气”,都是凝结现象。
68.√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机器轴承经常要加润滑油,主要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69.×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70.×
【详解】略
71.√
【详解】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人们根据弹簧受到拉力后会伸长的规律,制作出了弹簧秤。弹簧秤利用了弹力。题干正确。
72.×
【详解】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像石头这样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73.√
【详解】对生活有利的摩擦,我们要想办法增大摩擦力,比如鞋底的花纹;对生活不利的摩擦,我们要想办法减小摩擦力,比如机器滴润滑油。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将无法正常生活。
74.×
【详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称为凝结现象。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不只是发生在冬天,比如夏季自来水管外壁的水珠,就是凝结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5.√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刷牙洗脸时,尽量用杯子和盆子装水、循环用水,做到一水多用都是节约用水的行为。
76.√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质量和体积,不会流动。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橡皮、水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空气太轻,无法用天平测量质量。需要用更精密的仪器测量空气的质量。
77.√
【详解】叶的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降温,可以让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植物吸收的90%的水分都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发,所以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可以使空气更湿润。
78.√
【详解】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氧气,促使面团的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变得松软可口。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面包、酸奶、食醋、馒头等。
79.×
【详解】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冰块融化后是水,水是液体,但是冰块有固定的形状,不是液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80.√
【详解】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给植物散热,还可以促进植物的根不断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非常必要。没有蒸腾作用,植物就无法生长,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蒸腾作用,要求学生掌握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非常必要。
81.√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酒精、油等其他液体也有浮力,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比如马铃薯在清水中会下沉,在酒精中就会上浮。
82.×
【详解】植物的根是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下,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等,供给植物的生长。移植树木时,应该把树坑挖深一些,让树木多带点儿土,这样容易成活,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的根。
83.×
【详解】在我们的印象中,茎总是生长在地面以上,而根则在地面以下。但是有些植物的根、茎却不是如此。例如莲藕是从泥中挖出来的,人们总误以为它是根,其实,它是茎变来的。
84.×
【详解】冬天说话时嘴周围的那团“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云是液态的水;冬天说话时嘴周围的那团“白气”和天空中的白云一样都是液态的小水滴。
85.×
【详解】面糊是水和面粉混合在一起,面粉在水中不能溶解。面粉是固体,水是液体,面糊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86.×
【详解】根据花的构造状况,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苹果花、桃花、梨花、油菜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如百合花、南瓜花、黄瓜花、柳树花、玉米、银杏,所以百合花属于不完全花,题目说法错误。
87.×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浮在水面上,因为铁比水重。这种说法错误,因为轮船好像一个很大的铁碗,它的体积比铁块大得多,排开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过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88.×
【详解】在干旱的环境中,仙人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抗旱特征: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刺状,可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
89.×
【详解】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所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大小与重量有关,故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0.√
【详解】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通过充满了沙子的玻璃球从上面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沙漏主要用于计时,沙漏主要是由沙流池、细孔、沙子三部分组成。
故题干说法正确。
91.√
【详解】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因为茎的作用类似于人类身体内的血管,所以茎也被称为植物的“血管”。
92.×
【详解】茎是植物的支柱和运输线,它既支撑起植物的繁枝茂叶,又往来输送来自根部的水分和养料,以及来自叶内制造的有机物质。
93.×
【详解】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可以直接被我们食用。我们可以食用植物的根:萝卜、胡萝卜、红薯等。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根,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94.√
【详解】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所以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到很冷,是因为水蒸发时带走了身上的热。
95.√
【详解】异花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如油菜花、桃花等,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96.×
【详解】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用,要充分考虑混合物的特点。沙子和铁粉都不能在水中溶解,且都沉入水底,将它们倒入水中无法分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7.×
【详解】按植物根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根据根的分类,凤仙花的根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属于直根系;葱的根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的根系,属于须根系。菊花的根属于须根。
98.×
【详解】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计算时间的长短与其漏孔有关,其细孔越粗,沙漏的计时时间越短。题干错误。
99.√
【详解】把水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但是气压会影响水的沸点,所以在山底和山顶,由于海拔不同,气压也就不同,所以水的沸点也会有所不同。
100.√
【详解】摩擦力有利有弊,应根据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如果没有摩擦力人在绝对光滑的地面上寸步难行,一旦跌倒在地上无法挣扎起来。绳子不能打结。机器都将散成许多零件。任何物体只要运动起来永远不会停止下来。各种运动着的物体将相互碰撞。整个世界将是一片混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