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18:4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练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
一、基础练
1.化学来源于生活,下列生产活动或现象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沙里淘金 B.粮食酿酒 C.菜刀生锈 D.火炬燃烧
2.(2023·岳阳模拟)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3 g CH3CH2OH中sp3杂化的原子数为NA
B.0.5 mol 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A
C.1 mol [Cu(H2O)4]2+中配位键的个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5NA
3.(2023·金华十校模拟)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熟石膏:CaSO4·2H2O
B.红宝石主要成分:Al2O3
C.尿素:CO(NH2)2
D.孔雀石主要成分:CuCO3·Cu(OH)2
4.(2023·石家庄质检)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A
B.1 mol白磷(P4)和28 g硅晶体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均有4NA
C.22.4 L Cl2(标准状况)通入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D.0.5 mol NO和0.75 mol 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A
5.(2023·丹东模拟)“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出自宋·李清照《渔家傲》,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晓雾”属于胶体,分散质是空气
B.“晓雾”在阳光下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C.“云涛”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和“晓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相同
D.氯化铁饱和溶液与“晓雾”属于同一类别的分散系
6.(2023·河南天一大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mL 1 mol·L-1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总数为0.2NA
B.常温下,2.7 g铝片与足量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一定条件下,64 g SO2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7.(2023·全国模拟预测)《考工记》记载,湅丝时,古人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涂上蛤灰,加水浸泡,除去蚕丝中的油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B.丝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草木灰和蛤灰反应生成了强碱
D.湅丝时发生了水解反应
8.(2023·沈阳模拟)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8 g Fe与高温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NA
B.1 L 1.0 mol/L HCl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NA
C.5.6 L NO与2.8 L O2混合,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D.4.6 g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8NA
9.(2023·日照一模)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母拦阻索的主要材料特种钢属于合金材料
B.硼硅玻璃中含有的Na2O·B2O3·SiO2是一种复杂的氧化物
C.用于3D打印的高聚物光敏树脂是纯净物
D.用于净水的纳米铜粉属于胶体
10.(2023·淮北一模)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9NA
B.2.0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各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H+数目为NA
D.0.1 mol N2和0.3 mol H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NH3分子数为0.2NA
二、提高练
11.(2023·重庆三次联诊)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了很多文物,其中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的是(  )
A.江西省博物馆藏青铜钺 B.霍去病墓石刻
C.素纱禅衣 D.跪射俑
12.(2023·武汉高三统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0 g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B.1 mol中含σ键的数目为5NA
C.10 g 46%乙醇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4NA
D.7.8 g Na2O2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13.(2022·潍坊质检)钛酸钙(CaTiO3)材料制备原理之一是CaCO3+TiO2CaTiO3+CO2↑。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TiO2是金属氧化物,所以不是酸性氧化物
B.CaCO3、CaTiO3均属于含氧酸盐
C.CaCO3难溶于水,属于强电解质
D.上述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4.(2023·天津河西区模拟)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B.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C.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 g
D.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15.(2023·河北省级联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1 L pH=3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0-11NA
B.浓盐酸与氧化剂反应,每制取1 mol Cl2转移电子的数目可能小于2NA
C.14 g环戊烷和环己烷的混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
D.19.2 g Cu与1 L 1.0 mol·L-1稀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N微粒的数目为0.8NA
16.(2023·沈阳一模)已知:NaH2PO2可由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中正确的是(  )
A.NaH2PO4属于酸式盐,NaH2PO2也属于酸式盐
B.CO2是酸性氧化物,CO也是酸性氧化物
C.15 冠 5(冠醚)能识别Na+,则12 冠 4(冠醚)也能识别K+
D.CaO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与水反应也生成碱
17.(2023·厦门模拟)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NA
B.用惰性电极电解1 L 0.2 mol/L AgNO3溶液,当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为0.4NA
C.64 g CaC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4NA
D.向含1 mol CH3COONa的水溶液中滴加醋酸使溶液呈中性,CH3COO-数目大于NA
18.(2023·四川名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能分别与NaOH溶液、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为两性氧化物
B.油酸(C17H33COOH)与丙烯酸(CH2=CHCOOH)互为同系物
C.因为新制氯水含有3种分子、3种离子,所以氯水为混合物
D.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
19.(2023·湖北5月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 mL pH=13的NaOH溶液中H+、Na+数目之和为0.02NA
B.2.24 L(标准状况)HF中σ键数目为0.1NA
C.8.4 g丙烯与足量水在适当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1 丙醇分子数目为0.2NA
D.0.3 mol F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目为0.9NA
20.(2023·衡水重点中学二模)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 mol [Co(NH3)4Cl2]Cl中存在的配位键数目为6NA
B.34 g H2O2生成O2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C.0.1 mol·L-1的Na2S溶液中:N(S2-)+N(HS-)+N(H2S)=0.1NA
D.16 g 14CH4分子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
参考答案
1.A [沙里淘金是分离密度不同的固体混合物,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二者是不同类别的物质,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菜刀主要成分是Fe单质,铁锈是Fe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菜刀生锈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火炬燃烧是可燃性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CO2、H2O,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2.A [A.C2H5OH中C和O均为sp3杂化,23 g乙醇为0.5 mol,sp3杂化的原子数为1.5NA,选项A错误;B.XeF4中氙的孤电子对数为=2,价层电子对数为4+2=6,则0.5 mol 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A,选项B正确;C.1个[Cu(H2O)4]2+中含有4个配位键,1 mol [Cu(H2O)4]2+含配位键的个数为4NA,选项C正确;D.标准状况下,11.2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为0.5 mol,分子数为0.5NA,选项D正确。]
3.A [A项,2CaSO4·H2O为熟石膏的化学式,题给为生石膏,A项错误;B项,红宝石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B项正确;C项,尿素又称碳酰胺,其化学式为CO(NH2)2,C项正确;D项,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也可以写为CuCO3·Cu(OH)2,D项正确。]
4.A [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数目为0.01NA,A项正确;1个白磷分子含有6个共价键,1 mol白磷分子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6NA。28 g硅为1 mol,根据均摊法,晶体硅中每个硅原子形成2个Si—Si键,所以1 mol晶体硅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2NA,B项错误;将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部分氯气以分子形式存在,故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NA,C项错误;0.5 mol NO和0.25 mol O2反应生成0.5 mol NO2,生成的NO2会发生反应:2NO2??N2O4,所以混合后的分子数目小于NA,D项错误。]
5.C [A项,雾有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分散剂是空气,故A错误;B项,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故B错误;C项,“云涛”、“晓雾”都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故C正确;D项,溶液和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是不同分散系,故D错误。]
6.A [A.1 mol NH4NO3含有2 mol氮原子,所以100 mL 1 mol·L-1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总数为0.2NA,故A正确;B.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将发生钝化,故B错误; C.SO2与氧气生成SO3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生成SO3的分子数小于NA,故C错误;D.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标况下2.24 L Cl2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D错误。]
7.B [A.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A正确;B.丝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草木灰和蛤灰反应的产物可以使油脂水解,则应是生成强碱,C正确;D.油脂中含有酯基,湅丝时酯基发生水解,D正确。]
8.D [A.Fe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其中的Fe从0价升高到+3价,的Fe从0价升高到+2价,16.8 g Fe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3NA+0.1×2NA=0.8NA,A错误;B.1 L 1.0 mol/L HCl溶液中由HCl电离产生的H+数为NA,但溶液中水也电离产生H+,因此溶液中H+数大于NA,B错误;C.对气体进行体积计算时必须指明温度与压强,C错误;D.乙醇的结构式为,4.6 g乙醇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的共价键数共为0.1×8×NA=0.8NA,D正确。]
9.A [A.特种钢也叫合金钢,是一种钢材。特种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故A正确;B.Na2O·B2O3·SiO2是一种硅酸盐,故B错误;C.高聚物光敏树脂是聚合物,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纳米材料直径1~100 nm,但单纯的纳米铜只是分散质,不能形成分散系,所以不能叫做胶体,故D错误。]
10.B [A.CH3COONa溶液促进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5NA,A错误;B.重水(D2O)的质子数为10,中子数也为10,2.0 g重水(D2O)为0.1 mol,故质子数、中子数各为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不能用于计算,C错误;D.此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0.2NA,D错误。]
11.D [A为金属,B中石刻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中素纱成分主要是有机物。]
12.B [A.30 g乙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而一个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故1 mol乙烷中含7 mol共价键即7NA,选项A正确;B.单键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包含C—H键中的σ键,1 mol中含σ键的数目为10NA,选项B错误;C.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含氧原子外,水也含氧原子,10 g 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 g,物质的量为0.1 mol,故含0.1 mol氧原子;水的质量为10 g-4.6 g=5.4 g,物质的量为0.3 mol,故含0.3 mol氧原子,故此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共为0.4 mol,即含氧原子数目为0.4NA,选项C正确;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7.8 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反应生成0.05 mol氧气,转移了0.1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选项D正确。]
13.A [A项,Ti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D项,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14.D [A.标况下,CCl4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错误;B.物质的量具体数值不确定,不能由此得出CH4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错误;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杂质铁、锌等比铜活泼的金属先放电,若阴极得到2 mol电子,则阳极质量减少量不一定是64 g,C错误;D.该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由KIO3中+5价和HI中-1价变化为I2中的0价,电子转移5 mol,生成3 mol I2,所以每生成3 mol I2转移电子数为5NA,D正确。]
15.D [醋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常温下,1 L pH=3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0-11NA,A项正确;浓盐酸与氯酸钾反应制取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2NA,B项正确,14 g环戊烷和14 g环己烷中均含3NA个σ键,所以14 g二者的混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C项正确;加热条件下,硝酸会挥发,剩余的含N微粒数目无法计算,D项错误。]
16.D [A.NaH2PO4属于酸式盐;由已知NaH2PO2可由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说明H3PO2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为一元酸,则NaH2PO2属于正盐,故A错误;B.CO2是酸性氧化物,CO不和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15 冠 5(冠醚)能识别Na+,12 冠 4(冠醚)与锂离子络合而不与钠、钾离子络合,故C错误;D.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故D正确。]
17.B [A.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22.4 L不为1 mol,分子数不等于NA,选项A错误;B.惰性电极电解1 L 0.2 mol/L AgNO3溶液,阴极先是Ag+得电子,不产生气体,当银离子放电完全时才是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阳极一直是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假设两极产生气体均为x mol,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则有0.2+2x=4x所以x=0.1,则转移电子数为0.4NA,选项B正确;C.CaC2中C的电子式为[∶C C∶]2-,故1 mol CaC2含3 mol共用电子对,64 g CaC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A,选项C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溶液呈中性,故c(OH-)=c(H+),则c(CH3COO-)=c(Na+),即n(CH3COO-)=n(Na+)=1 mol,即CH3COO-数目为NA,选项D错误。]
18.B [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Na2SiO3)和水,但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SiF4不属于盐,所以SiO2为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油酸与丙烯酸都含有一个羧基,油酸的烃基与丙烯酸的烃基都符合通式—CnH2n-1,都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且二者结构相似,因此二者互为同系物,B项正确;新制氯水含有3种分子(Cl2、H2O、HClO),4种离子(H+、Cl-、ClO-、OH-),C项错误;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H3与水反应生成的NH3·H2O电离产生了NH、OH-,离子不是NH3电离产生的,所以NH3为非电解质,D项错误。]
19.A [pH=13的NaOH溶液中c(OH-)=0.1 mol·L-1,n(OH-)=0.02 mol,由电荷守恒知,n(H+)+n(Na+)=0.02 mol,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2.24 L HF的物质的量远多于0.1 mol,σ键数目远多于0.1NA,B项错误;8.4 g丙烯的物质的量为0.2 mol,与水加成时,若只生成1 丙醇则分子数目为0.2NA,但实际上还有2 丙醇生成,C项错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而不是Fe2O3,实际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8NA,D项错误。]
20.A [34 g H2O2为1 mol,生成氧气可能有两种途径,一是自身分解,1 mol H2O2分解产生0.5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另一途径是被氧化剂氧化,1 mol H2O2被氧化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数为2NA,B项错误;Na2S溶液中硫元素因水解而有三种存在形式,但0.1 mol·L-1的Na2S溶液,具体的量不确定,C项错误;16 g 14CH4分子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甲烷是10电子微粒,则16 g 14CH4所含的电子数目小于10NA,D项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