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鸟的天堂 第2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鸟的天堂 第2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5 09: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3.鸟的天堂
激趣导入
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地方可称之为“天堂”?
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那鸟的天堂指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鸟的天堂》,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它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学完课文后,也学着用文中的方法写一写景物的动态变化。
学习目标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词语巩固
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不可
计数
树梢
应接
不暇
画眉
内容回顾
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梳理特点
快速默读课文,圈画描写时间和景物的词语,梳理“鸟的天堂”的特点。
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几次 时间 看到了 什么 特点
第一次
第一天傍晚
大榕树
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静态美
第二次
第二天清晨
群鸟
群鸟或飞或鸣的动态美
交流讨论
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来到“鸟的天堂”?为什么作者两次看到的景物有所不同?
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傍晚时分,鸟儿归巢,所以没有看到鸟,只看见大榕树。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早晨,鸟儿出巢活动了,所以看到鸟儿飞鸣的景象。
交流探究
研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
(1)“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
(2)“我”的心情怎样?
交流思考
“我们”在什么时间出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们”出游的时间是傍晚。“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了山坡”表明“我们”出游的时间是夏日的傍晚。
朗读指导
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第一句写出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第二句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反映了“我们”出游时心情十分愉快。
朗读指导: 朗读中表现出环境的幽静,在朗读中表现出“我们”愉快的心情。
交流讨论
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
“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 。
交流讨论
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
“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
交流讨论
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
“跳” 既表明船与岸有距离,又显出我们的兴奋之情。
交流探究
研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
(1)鸟的天堂在哪?
(2)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3)“我们”在鸟的天堂看见鸟了吗?
交流讨论
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
大榕树
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
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交流讨论
课文怎样写榕树之大?
第 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面很宽”,可为什么会变窄呢?“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不可计数 的意思:不能计算,形容很多。说明树之大。
交流讨论
课文又怎样写了榕树的美?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研读品析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拟人
初见大榕树,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绿和茂盛,并且作者猜想它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组成的,可见这个榕树非常的大与茂盛,为下文写榕树的大与茂盛埋下了伏笔。
研读品析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通过写“我”和朋友们关于榕树
株数的争论,突出榕树之大。
研读品析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静态描写
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从“卧”字感受到什么?
“卧”不仅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榕树姿态的可爱,而且描绘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研读品析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点明这一段都是围绕榕树的茂盛来描写的。
研读品析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静态描写
从这一句你感受到什么?
通过“堆”“簇”“不留一点儿缝隙”,我们可以感受到榕树之茂盛。
研读品析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交流思考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研读品析
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朋友说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朋友说的这句话在文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为下文描写“鸟的天堂”埋下伏笔,同时,也点出了这儿称为“鸟的天堂”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自觉保护鸟。
交流思考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 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交流探讨
研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思考:
(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在什么时间?
(2)作者是如何描写鸟的天堂的?
研读品析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动态描写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鸟叫,看到了鸟飞。
研读品析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两个“到处”用得非常恰当,从听觉和视觉上说明鸟的叫声欢,数量多,让“热闹”一词具体化、形象化。
研读品析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从大小、颜色和形态上写出了鸟的种类之多。
研读品析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应接不暇”说明鸟多得看不过来。大榕树里全是鸟声鸟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小鸟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真是热闹非凡。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鸟的天堂。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
研读品析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动态描写
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既写出了这只小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
1.首先,介绍了早晨鸟儿刚刚开始活动的情景;
2.接着,用排比句介绍了鸟儿的一系列活动;
3.然后,用拟人的手法对一只画眉鸟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动态景象的?
交流讨论
交流探究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看到了应接不暇的群鸟,“我”对鸟的天堂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研读品析
“回头看”表现了什么?
“回头看”,表明作者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大榕树和那些鸟儿。这里的榕树之大、鸟儿之多是作者第一次见到的;榕树之富有生机和鸟儿之活泼是作者十分喜爱的。他深深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所吸引。“留恋”,写出了作者不忍离开的真实心境。
交流探究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这里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的是河上的那棵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引号是因为鸟儿在那里生活得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交流探究
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的是河上的那株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称谓。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说的是作者亲眼见到鸟儿们在榕树上生活,自由自在、幸福快乐,所以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交流探究
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这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交流思考
思考:为什么这株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①从课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大榕树枝繁叶茂,很适合鸟儿生活。
②从“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看出鸟儿在这里很受保护。
③从“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可以看出这儿环境幽静。
写作方法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描写
本课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群鸟欢腾的场面。文中既有“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样整体上的“面”的描写,又有“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样局部的“点” 的描写。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将鸟儿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方法巧记
方法巧记:
1.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景物的整体进行描绘,渲染出整体的场景和气氛。
2. 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刻画,力求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准确传神。
3. 以“点”显“面”,以“面”衬“点”,有机融合。
描写示例
我们来到了鸽子楼。那里有许许多多的鸽子,大的,小的,黑的,白的,花的,到处都是鸽子翻飞的身影,到处都是鸽子咕咕的叫声。我买了一包鸽食捧在手心,它们都争先恐后聚拢来,有的飞到我的肩膀上,有的飞到我的胳膊上,抢着吃鸽食。有一只鸽子直接落到了我的手上,仔细瞧它,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一对红色的小爪子,一张尖尖的嘴巴啄来啄去,是那么活泼机灵。
这段文字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鸽子自由自在活动和抢着吃鸽食的场景,点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人画面。
学以致用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场景。
一定要“点面结合”
示例 秋天的果园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的是各色的果子:枣树上挂满了枣子,红彤彤的,像一颗颗红色的玛瑙;梨树上结满了梨子,黄澄澄的,像一盏盏黄色的小灯笼;苹果树上缀满了苹果,红扑扑的,像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蛋……
拓展积累
与鸟有关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江青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绝句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鸟的天堂
树:大 茂盛 奇特美丽
赞美
鸟:多 欢快 壮观
板书设计
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描绘了美丽迷人的南国风光和贵州山间的自然景色。那满眼的绿色,生机无限,那蓬勃的生命,令人震撼,让我们像巴金先生一样发现自然和生命的美好,赞美生命,热爱生命。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熟读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回忆生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景观,由点到面观察景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