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4 21:04:45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如果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选择的工具应该为石制工具,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此时没有铁制农具、青铜农具和陶器,排除BCD项。故选A项。
2.A
【解析】根据材料“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可知,随着甲骨文的发展,使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反映了甲骨文发挥了传承历史的重要作用,A项正确;暂时未发现甲骨文之前的文字,但无法说明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排除B项;“传说时代”的一些传说隐含着某些历史因素,“无可信的历史”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甲骨文确实尚未发展到书法阶段,但该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可知,战国时期,在民族间不断交往的过程中,“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华夏认同感逐步增强,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融加强,并不是民族矛盾加深,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形成是在秦朝,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不是强调兼并战争十分频繁,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秦朝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并设置了“闽中郡”,对闽越地区进行管辖,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判断秦统一闽越前当地是否设置过郡县,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将“王”改为了“君长”,并非保留诸侯王,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分而治之”,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形成议政体制,且议郎位卑权重,这表明秦汉时期政治决策中具有一定的理性因素,C项正确;本题说的是中枢机制,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秦汉时期实行专制统治,皇权至上,最终决策取决于皇帝意志,“皇权受到有效的制约”说法错误,排除B项;“共和行政”为西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解析】根据材料“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及所学可知,面对汉初经济残破的局面,西汉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措施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汉初“鉴于亡秦孤立之败”而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汉武帝采取了抑制工商业者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尊崇儒术属于思想政策,与经济的恢复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B。
7.A
【解析】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常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后人不可轻视人民的力量,“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说明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最重要的是以民为本,即百姓是国家的根本,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加强边疆管理,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说的,并未涉及到官吏的选拔任用,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8.A
【解析】根据材料“在内容上,中西方同类神像同在一窟。在风格上,敦煌式西域风格与传自南朝的秀骨清像的汉式风格并存……在立体感表现上,印度明暗法与中国的色晕法,各展风采”可知,敦煌莫高窟文化是集多种文化于一窟,是中外文化交汇的产物,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敦煌莫高窟数世纪以来如何开凿发展的内容,排除B项;中外文化趋于一致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解析】材料中的宋太祖“选儒臣”意即选文官,“分治大藩”则是指治理地方,即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派文臣做知州。A项正确;设“三衙”收精兵是削弱武官的权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设三司使管财政是针对丞相采取的措施,且属于中央官员,不符合“分治大藩”,排除C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无法反映“选儒臣”的特点,排除D项。
10.B
【解析】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它产生于女真原始社会的末期,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B项正确,排除AD项;金灭的是北宋,排除C项。故选B项。
11.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把人生中、社会中遇到的种种事情同自然规律相结合,从而悟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筋骨思理见胜”可知,宋诗呈现出文学哲理化的倾向,通过议论、说理来达到意味深远、启迪思考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理学兴起,理学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逐渐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因此材料反映出宋诗深受理学的影响,D项正确;世俗化是相对于贵族化来说的,材料没有涉及宋诗的世俗化特征,排除A项;材料没涉及唐诗和宋词的比较,排除B项;材料没体现政治化倾向,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解析】根据材料“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体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而废除宰相制度保证了皇权的高度集中,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权力的高度集中”,戚继光抗倭是军事层面的事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没有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奏折制度是日常行政的制度,没有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密折制度加强了皇帝对于官员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项正确;密折制度是与上达相关的制度,是为加强皇权,而非政令下达的畅通,排除A项;密折制度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项;密折制度更多的是保证皇帝掌握官员情况,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根据材料“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为适应这一阶层的需求,通俗文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小说等文学成就大大超越前代,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士人价值追求”,排除B项;书籍内容的变化与刻印技术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主流文化仍是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解析】据题干内容可知,福建巡抚徐继畲编写的《瀛寰志略》,该书其在介绍世界时,尤其注重介绍世界上奋发图强的人物和国家,这体现了作者追求自强的迫切愿望,C项正确;据题干可以看到,徐继畲对欧美国家政治制度有所涉及,但无法得出其学习西方制度的主张,排除A项;题干主旨是强调《瀛寰志略》的内容,没有涉及其践行“师夷长技”思想,排除B项;洋务运动揭开向西方学习的序幕,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解析】根据材料“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并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C项正确;戊戌变法运动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它以失败而告终,没能阻止中国民族危机继续加深,排除A项;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并未改变中国的君主专制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7.(1)表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物产丰盈、土地大量开星、粮食作物产量高;手工业发达等。原因: 人口: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社会: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地理:江南雨量丰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政治:南方统治者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政策。
(2)观点:北人南迁使得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而且影响至今。评析: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北民南迁只是重要原因之一。南方民族交融与共同努力、统治者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材料中的观点并不能全面解释经济文化重心的南迁。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获稔,则数郡忘机。”“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鄂(hu)、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物产丰盈、土地大量开星、粮食作物产量高;手工业发达等。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至于元嘉末”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农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根据材料“兵车勿用,民不外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盖东西之极盛也”和所学知识得出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方统治者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政策;根据材料“地广野丰”和所学知识得出江南雨量丰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2)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南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可知,北人南迁使得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而且影响至今。第二小问,评析:结合所学,从古代朝代变迁、江南经济的开发、经济重心的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评析:根据材料“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化”可分析出材料认为,北民南迁促进了中国古代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三次大的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优秀的人才、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优秀的文化,这不但直接增加了南方的人口数量,也有利于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南方成为文化和经济重心,北民南迁只是重要原因之一。南方民族交融与共同努力、统治者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和北方的战乱、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南方自然条件优势显现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材料中的观点并不能全面解释经济文化重心的南迁。
18.(1)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思想基础: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核心主张:“理”或者“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解析】(1)举措及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始皇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是实行焚书坑儒,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钳制了思想,但也摧残了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基础及主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儒学复兴,形成了理学。根据“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可知“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其核心主张包括认为“理”或者“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等。
19.(1)外交政策:清朝奉行朝贡外交(固守传统的宗藩体系)拒绝与英国通商。社会因素:对西方侵略的防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华夷观的影响)。
(2)转变:平等外交;遣使学习英国政治制度。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统治危机深重(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需求;自然经济日益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不断传入,传统华夷观瓦解(天朝上国迷梦破碎)近代外交意识的加强。
【解析】(1)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朝贡外交”两层含义:其一是思想文化层面,以中国古代特有的“普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国家观为基础,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依据建构的一种理想化的世界秩序;其二是政治层面,它是一种运作数千年,以中原王朝为宗主、以属国、藩部为臣属,以“厚往薄来”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国际秩序。根据材料一“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可知,乾隆皇帝抱持“天朝上国”的观念,奉行朝贡外交(固守传统的宗藩体系)拒绝与英国通商。
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王朝一贯重农抑商,朝贡外交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田园牧歌之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中国封建统治者向有妄自尊大的心理,视己为“天朝上国”,“四方皆夷”,“我天朝无所不有,焉用外求”。朝贡秩序有利于专制统治。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扩张,也是客观因素。可以概括为对西方侵略的防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华夷观的影响)。
(2)转变:根据材料“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可以得出,由传统的华夷观(或“天朝上国”观念)转变为近代国家平等的外交理念,平等外交;遣使学习英国政治制度。
原因:根据材料中1905年的时间可知,中国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展起来,晚清统治危机深重;1905年清政府为挽救危机,着手新政和预备立宪;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进一步入侵,自然经济日益瓦解,清政府政策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西学不断传入,传统华夷观瓦解(天朝上国迷梦破碎)近代外交意识的加强。
20.观点: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理由:唐朝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它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提高了行政效率;在选官用人上实行科举制,它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官僚体制的成熟,提高官民文化素质。有效地保持了中华帝国长期繁荣稳定;监察方面由门下省负责,起到保证官员的高效廉洁作用,维护了中央集权。综上所述,唐代制度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繁荣,造就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解析】根据材料“政治制度的高度自我完善机能是个重要原因”可从唐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进行立题,结合所学从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特点及影响;科举制的作用;监察体系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绝密★启用前
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本题3分)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工具应该是( )
A. 石制工具
B. 铁制工具
C. 青铜工具
D. 陶瓷碎片
2.(本题3分)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王室组成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
A. 文字是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
B.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C. “传说时代”无可信的历史
D. 原始文字尚未具备书法要素
3.(本题3分)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民族矛盾不断加深
B. 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C. 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 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
4.(本题3分)《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这说明秦朝( )
A. 开始在民族地区推广郡县制
B. 保留了诸侯王的设置
C. 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 对地方势力分而治之
5.(本题3分)秦汉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议政体制。在议政过程中,若持不同意见,可上书驳论,陈说己意。议郎虽在众官中位居最末,却是参议朝政的重要力量,具有一定话语权。这说明秦汉时期( )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限
B. 皇权受到有效的制约
C. 政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
D. 出现“共和行政”局面
6.(本题3分)因连年战争,到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呈现出一派荒凉残破的景象:“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初君主服从人心思安的社会心理,采取( )
A. 郡国并行制
B. 与民休息政策
C. 抑制工商业者
D. 尊崇儒术
7.(本题3分)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还指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反映出唐太宗( )
A. 以民为本的统治理念
B. 注重加强边疆管理
C. 注重官吏的选拔任用
D.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8.(本题3分)敦煌莫高窟壁画有三大特点,“在内容上,中西方同类神像同在一窟。在风格上,敦煌式西域风格与传自南朝的秀骨清像的汉式风格并存……在立体感表现上,印度明暗法与中国的色晕法,各展风采”。从材料可知,敦煌莫高窟文化( )
A. 是中外文化交汇的产物
B. 是历经数世纪锤炼的结晶
C. 使中外文化趋于一致
D. 使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扩大
9.(本题3分)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收精兵
C. 设三司使管财政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10.(本题3分)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B. 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 保证了金灭南宋
D. 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
11.(本题3分)宋代诗人把人生中、社会中遇到的种种事情同自然规律相结合,从而悟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对此,钱钟书曾言:“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表明宋诗( )
A. 世俗化特征凸显
B. 超越唐诗的地位
C. 政治化倾向明显
D. 深受理学的影响
12.(本题3分)明朝时期为达到“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的目的,采取的措施有( )
A. 废除宰相制度
B. 戚继光抗倭
C. 郑和下西洋
D. 实行奏折制度
13.(本题3分)清朝雍正皇帝为了能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弊端,特许部分官员上奏密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 一切听闻皆可上报。奏折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该制度( )
A. 保证了政令畅通
B. 完善了选官制度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14.(本题3分)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
A. 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 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 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 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15.(本题3分)福建巡抚徐继畲于1848年完成《瀛寰志略》一书并刊刻出版,该书对世界上奋发图强的人物和国家着墨很多,如对美国华盛顿、俄国彼得大帝和法国拿破仑的介绍不厌其详,对欧美国家政治制度也有所涉及。这表明该书( )
A. 阐发了学习西方制度的主张
B. 践行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 体现了追求自强的迫切愿望
D. 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16.(本题3分)《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17.(本题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元嘉末 …… 兵车勿用,民不外劳(负担额外的劳役),役宽务简,氓庶(民众)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闩),盖东西之极盛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良田)亦数十万顷,膏腴上 地、亩直一金,鄂、杜(此处泛指关中地区)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荆州,此处泛指长江中游地区)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此处泛指长江下游地区)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此处代指森林)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迁”,第二次是唐朝时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这几次南迁都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在求生的欲望 下,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徙。而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南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建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2)归纳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观点。
18.(本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2)依材料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
19.(本题6分)国书是国家元首代表本国政府致书于他国元首的一种文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回复了英国国王一封国书:“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深为嘉许。……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重重的海洋),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摘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1905年光绪帝致英国国王的国书:“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英国大皇帝: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夙闻贵政府文明久著、政治日新,凡所措施,日臻美善。朕眷恋时局,力图振作,……兹特派兵部侍郎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商部右丞绍英前赴贵国考求政治。……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
——摘自台北故宫博物馆原件
(1)依据材料,指出清朝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因素。
(2)依据材料,指出晚清外交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20.(本题12分)有学者认为:唐代社会之所以能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政治制度的高度自我完善机能是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以唐朝的政治制度有关史实说一说你的理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