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4 18:1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文本细读”是被普遍使用的批评方法。往久远了追溯,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大都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从批评模式上看,这些批评实践虽然有着不同的文本聚焦点,但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王先需、胡亚敏主编的《文学批评导引》中写道:“‘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受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作为英美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对此亦有反思。他在《批评的诸种概念》中写道:“我曾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称为‘内部的’研究,将对作品同作者思想、社会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的’研究。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应忽略甚至是蔑视渊源关系的研究,也并不是说内在的研究不过是形式主义或不相干的唯美主义。”这就是说,韦勒克把文学研究与批评分成“内部的”研究与“外部的”研究两种形态,而二者又是潜在地、深刻地联系着的,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内在的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理,也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依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
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这时候,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在批评实践中受到忽略了。这是我们在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因此,在批评实践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似乎更吻合读者的口味。它以“内部批评”为中心,又承袭了既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细读式批评。这正如陈晓明所说:“试图从小说艺术、思想特质以及历史语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由此来突显当代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所创造的新型的文学经验。”细读法首先对文本内部研究有用,但也适用于外部研究。之所以我们关注外部的某个因素,是因为文本内部有一定的“触发点”,正是这一点引导评论家去进行相关的外部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法可以很好地连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因此,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理想的做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优秀的、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对世界与人的隐喻、象征,要通过细读找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复杂关联。因此,文本解读要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努力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形而上王国。
这其实需要批评家有更丰富的知识、学养和出色的感觉、才华。一个批评家要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当下很多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这是很好的事情。这样的评论家在细读、批评作品时,才容易深入肌理、细部、空白处,进而达到对整个作品的宏观把握。由于打通了创作与批评,他们的思维也不局限于作品,他们往往更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这其实也有助于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在批评实践中,还需要评论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细读式批评,着力的是对文本的剖析、阐释,批评家的判断、评价,就包含在述评中。你不能把一般作品说成是优秀作品,把优秀作品拔高到伟大作品,坚持艺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人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斐·拉萨尔历史剧本《济金根》的评价。他们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剧本,认为故事情节让人“惊叹不已”“比任何现代德国剧本都高明”,另一方面坚持“最坦率”的批评,指出了剧中人物身上的“席勒式”的概念化倾向。由此,他们还升华出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作家的批评实践,值得我们很好地研习与借鉴。
(摘编自段崇轩《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多数可以算作“文本细读”,也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
B.受“文本是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从社会历史批评到关注文本内部研究的转型。
C.把文本当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只对其进行内部研究,这一做法经常被质疑为割裂了文本与外部的联系。
D.文学作品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所以只有当“文如其人”时,“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才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在批评实践中,我们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自身逻辑的细读。
B.文学批评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引入社会、人生、作家以及读者等维度,但不能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
C.只要批评家能在批评实践中形成对文本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互动、互生的双向运动,就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D.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思维更加开阔,更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也更容易获得对作品的宏观视野,从而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
3.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峨日朵雪峰之侧》“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一句,虽与“雄鹰”“雪豹”的期望形成反差,但就前面的环境描写来看,也是合乎逻辑的。
B.《百合花》中,新媳妇从开始照顾伤员的“又羞又怕”,到后来“庄严虔诚地给小战士拭身子”,从中可以看出新媳妇品格的变化。
C.《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既写出了深秋时节远行客子的漂泊之悲,也写出了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家国之忧。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哦,香雪》可谓应运而生,因此斩获了1982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4.结合本文简要说明好的文学批评为什么要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4分)
5.作者提倡的理想的文学批评对批评家提出了哪些要求?(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汉江血[注]
叶雨蒙
直到后半夜冯子恩苏醒了,那时寒风刮得更紧了。向荒坡四周寻望,只见灌丛的暗影在疾风中索索抖动,不见一丝人迹。敌人早已不见了;那么掩护自己的古建禄呢?他怎么样了?狂风的间歇中,他微微抬起头来,忽见距他十几米外地面上有一团暗影,好似一个倒伏的人,他一怔,便挪动着向前爬……真的是古建禄!他扑上去抱住他的歪着的头颅,双手感到了他脸部肌肉的僵硬和冰凉!他走了,这样匆匆忙忙,甚至没来得及与战友说一声再见……
冯子恩向四周望了一下,之后爬到一处土质稍显松软的地段,用手抠挖地面,却有如摸到一块满是锈砂的生铁。他发愁了。但是必须尽快办好这件事呵,他回转头眺望茫茫的汉江,汉江灰蒙蒙的,岸边蒿草在寒风中唰唰抖动着干枯的茎叶。要是把战友的遗体沉到江里倒不错,等于是水葬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冯子恩终于将古建禄运到了封冻的汉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阵,之后从右肩取下冲锋枪,检查了一下准星和击发处,还行。好啦,这一回成功在枪!
先安葬战友,再为他复仇!
他望了望江岸开阔地,那条灰白的道路以及那条路后面向坡上缓缓升起的稀疏的灌木丛,
此刻显得静悄悄的。风减弱了,灰暗的晨雾在四处弥漫。奇怪,那些兔崽子们都缩到哪儿去了?他愤愤地想。好吧,现在先不管他们,一会他们会来的,一定会叫他们来!他从后腰上取下那颗手榴弹,小心翼翼地拧开弹柄后的盖帽,几秒钟后,手榴弹咝咝冒着青烟划一个弧形落到不远处的江面上。随即便轰然一响,碎冰块和弹片一阵雨似的哗哗落下来。爆炸过后,前方冰面上出现一个窟窿,好像有缕缕水汽向天空升浮着。冯子恩盯着那袅袅飘升的水汽,一点点把战友的遗体推到冰窟前。①水很洁净,呈钢蓝色,汩汩地从冰层下流过。他伸手向冰窟里撩了些江水,擦拭着死者脸上的血迹,同时感到冰凉的江水渐渐漫透了自己的衣服。然后他将古建禄遗体头朝下,一点点送往水中……
白蒙蒙的晨雾里,那帮端着卡宾枪的美国兵一路跑步奔到江边,一个瘦高个儿的士兵向江面指了指,大概是发现了卧倒的冯子恩吧,呼啦一下,全部卧倒了。
冯子恩没有开枪。他纹丝不动地卧在冰面上,脸贴冰面,忍受着极度的虚弱和伤痛以及冰面上浸漫过来的冰凉的江水。
②这样过去好一阵,双方都没有动静。
敌兵们不能断定江面上趴卧的是死人还是活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那是个志愿军,刚才的手榴弹爆炸又是怎么一回事?③谁投的?志愿军不会自己炸自己吧?
后来,那个瘦高个子敌兵试探着朝冯子恩打过来一梭子弹,“叭叭叭……”却不见反应。他们放心了,可能是具死尸。敌兵接着又乱放一阵枪,估计即便是活的也让这一阵乱枪打死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到江面上。
冯子恩右肩中了一弹,大概锁骨被击碎了,鲜血急速流淌下来,在冰面上聚了一滩。其余的子弹都打在他四周的冰面上,打得冰屑四溅。他很瞧不起这帮美国兵,枪法太差啦!他依旧一动不动地趴在冰上,双手在怀里抱紧冲锋枪。其实不用他装死,他也差不多就要死了,血液将要流尽,体力早已耗完,唯有一颗心脏还在跳动……
敌人成散兵线向他走来,皮靴踩踏着冰面,发出橐橐的响声……近些,再近些……冯子恩用顽强的毅力又坚持了最后几秒钟,之后他缓缓地从怀中向前伸出冲锋枪。
“哒哒哒……”一梭子复仇的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敌兵们惊叫着翻滚倒地。冯子恩痛楚地闭上双眼,知道自己没有射中一个敌人,他的右肩负了伤,几乎无法握枪瞄准了,手指也冻得僵硬难以弯曲。④冲锋枪在他的怀中乱跳,一串子弹打飞了。
一颗子弹也没有了,他拖过冲锋枪在冰上一推,送入冰窟窿,之后他挣扎着翻了两个滚,到了冰窟窿前。敌人开始还击了,子弹刮风似的从他四周掠过,他先将双脚和两条小腿探入江水中,上半身留在冰面上,顿时他感到江流向下拽动他双腿的力量,刺骨的江水浸透了他的腿骨……他知道,这已是他最后的痛苦了,再过一小会儿,他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他两手按着冰面,使自己的身体继续向江水里下沉。江水浸过了他的臀部,接着又浸过他的腰腹……就在他的头颅入水的一霎间,他抬头向天空望了最后一眼。
那时初升的阳光已从东山泻过来,碧蓝而辽阔的天空中有一只雄鹰在静静地盘旋。江岸高耸的山峰上,树林被阳光照亮了……
[注]节选自叶雨蒙长篇纪实小说《汉江血》,作品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苏醒后的冯子恩寻找战友古建禄开篇,“寒风”“歪着的头颅”“僵硬和冰凉”的遗体共同勾勒出战场的惨烈景象。
B.运送古建禄遗体到距离并不远的汉江冰面上,花费了冯子恩不少时间,这主要是因为他心中对古建禄充满了不舍,不想加快速度。
C标题中“血”字内涵丰富,既指主人公在汉江战斗中流血牺牲,体现血战的惨烈,也表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铁血精神。
D.不同于《百合花》精心描绘日常生活片段,从侧面表现战争,本文主要通过正面描写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来表现主题。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富有画面感,极具感染力,“汩汩”一词富有动感,用“钢蓝色”“洁净”的江水“擦拭”死者的血迹,这一细节饱含着冯子恩的深情。
B.句子②富有张力,描摹出双方胶着的状态,此刻表面上的宁静,为后文惨烈的战斗埋下伏笔,极具表现力。
C.句子③描写了敌人的心理活动,是全知视角下对前文双方僵持情节的补充交代。
D.句子④用拟人手法描摹冲锋枪不受冯子恩控制的状态,与上文“成功在枪”遥相呼应,“打飞了”暗含着主人公报仇失败的遗憾。
8.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与前文战场上迷蒙惨烈景象有很大不同,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4分)9.本文与《百合花》同为战争题材的小说,二者塑造的战士形象有什么异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文本二: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①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②,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俗有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A贱B贤C可以问D不肖E而老可以F问幼G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刘开《问说》,有改动)
[注]①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②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
10.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贵可以问A贱B贤C可以问D不肖E而老可以F问幼G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11.下列对文本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学指在小的方面学习,与今义“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意思不同。
B.《书》指《尚书》,与《易》《诗》《礼》《乐》《春秋》并称儒学“六艺”。
C.“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中“所知也”与前文“所不知”同为所字结构。
D.“不肖”指品行才能低下的人,或旧时男子谦称,在文中指道德才能低的人。
12.下列对文本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阐述了“问”和“学”的辩证关系: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因此喜爱学习却不多问是伪好学。
B.第二段作者认为对于比自己德才高的人、不如自己的人、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都可求教,虽然收获相异,但都能提高自己。
C.第四段以聪明人并非全知全能,普通人也有独到之处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真理不是专一固定的,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D.文章为了增加说服力,引用《尚书》、孟子、子思等权威言论,举孔文子的事例佐证自己的观点,丰富了内容,增添了文采。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4分)
(2)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4分)
14.文本一与文本二第三段都提到了人们不愿意向他人求教的原因,有何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田舍(其一)
文同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①,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②,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注]①碓:春米的用具。②祷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
B.颔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
C.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尾联写“鸡犬声”既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反衬出乡村的清静。
16.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农村中最常见的景物,请比较两首诗在乡村场景和风物的选取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一句话,不仅表达了写文送给李蟠的原因,也表明作者倡导恢复古人丛师学习风尚的态度。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一句话运用比喻从反面说明用心不专,即使有良好条件,也会导致的后果。
(3)曹操《短歌行》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思念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有声色形,有视有听,刻画出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918年5月15日,《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刊发,署名鲁迅。这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现代白话文小说,却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
而就在此之前,公务员周树人尚处在“十年沉默”之中。直到《狂人日记》发表,他才真正成为我们熟悉的那个鲁迅。这一转折的发生,和1917年中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及《新青年》编辑部成员在北大的会聚有直接的关系。
在钱玄同的鼓励下,抱着希望与绝望并存的心情,鲁迅终于答应“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就这样,《狂人日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为中国文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纪元,现代小说 ① 。形式上,鲁迅采用日记体,“小序”使用文言,日记主体用白话,语言风格 ② ,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西方现代小说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双重借鉴;内容上,反抗“吃人的礼教”亦成为整个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主旨之一。
陈独秀、胡适等人从理论上倡导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的真正实绩就最先体现在鲁迅的创作上。《狂人日记》发表后,鲁迅和北大诸人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当时的北大学生傅斯年、孙伏园为《狂人日记》撰写了最初几篇评论,将其推向公众,陈独秀则对鲁迅的创作“实在五体投地的佩
服”。此后 ③ 向他约稿,催生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19.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在《狂人日记》发表后,成为鲁迅”,请分析原文在表达效果上的好处。(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诗经>记录的先秦爱情与民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诗经》距离我们不可谓不远,但如果回到生活, ① 。我们日常挂在嘴边的‘独领风骚’‘逃之夭夭’‘泾渭分明’这些词语便出自《诗经》的诗篇,我们时常赞美的夫妻和睦、上下和乐等都在《诗经》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此段文字中说“独领风骚”出自《诗经》,是值得商榷的。“风骚”一词确实与《诗经》有关。 ② ,“骚”指屈原的《离骚》,后用“风骚”借指诗文。然而《离骚》的问世时间远远晚于《诗经》成书时间,因此《诗经》的诗篇中不可能出现“风骚”一词,更不要说“独领风骚”了。“独领风骚”到底从何而来呢?
清代赵翼的《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③ ,所以应用历史发展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文坛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其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广为传颂的千古名句。或许,“独领风骚”是仿这里的“各领风骚”而来。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独领风骚”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出”是人生的一个方向,“出”是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自己之前的舒适区……走出去,你才会有阅历,有沉淀,有气质;走出去,才能与世界同呼吸、共发展、齐分享。当然,走出去也是有风险的,收获可能要以选择为前提,甚至以舍弃为代价。
对于“走出去”这个话题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名校强基联盟高一期中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根据原文“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理,也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依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D项中强加因果,“只有……才”说法绝对。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根据原文“在批评实践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C项“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B两项都只对作品进行了内部研究,只关注了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没有进行外部研究;D项则只侧重了外部研究;只有C项既对句子的诗中意进行了分析,同时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
4.①文本的内部和外部深刻联系,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内在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②“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③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是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批评家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理解作品。④文本细读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似乎更吻合读者的口味。(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5.①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②批评家有丰富的学识、懂得多种文体的艺术规律。③批评家的思维不局限于作品,关注广阔的社会人生。(或能跳出作品中的有形时空,进入文本中蕴含的无形境界。)④在批评实践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6.B【解析】B项“因为他心中对古建禄充满了不舍,不想加快速度”理解错误,从上下文来看,主要原因是天寒地冻,环境恶劣,而他身负重伤,身体极度虚弱。
7.B【解析】B项“为后文惨烈的战斗埋下伏笔”理解错误,伏笔是前文中某个片段为下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本处是战争发展的一个阶段,不是伏笔。
8.①最后一段描写了一幅明亮、开阔、充满希望的画面,雄鹰强大而自由,象征着未来的美好生活。②烘托出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高尚精神风貌。(答留恋也可得分)③结尾笔意突转,与前文的惨烈战斗和迷蒙的景象形成反差,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④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和平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每点1分)
9.同:为革命不畏牺牲;战友情深。(2分)
异:①身份不同:冯子恩是前线打仗的战士;小战士是通讯员。(2分)②个性不同:冯子恩成熟,刚毅,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小战士纯真,稚嫩(腼腆、害羞、细心等词语给出)。(2分)
10.BEG【解析】抓住贵贱、贤不肖、老幼三组反义词,且它们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11.C【解析】“同为所字结构”错误,“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中的“为……所……”是被动句标志。
12.C【解析】“真理不是专一固定的”错误,“理无专在”的意思是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身上。
13.(1)认识了(懂得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舍”“奚”各1分,大意2分)
(2)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认为)羞耻的(事),后代人施行着并且不认为羞耻的(就)多了,可悲啊!(第一个“耻”、“以为”各1分,大意2分)
14.①文本一中,士大夫因为人们地位身份的高低不愿他人求教;(1分)②文本二中世俗之人对自己过于肯定,自以为是;(1分)对于他人因为嫉妒、轻视、过于熟悉亲近而不愿求教。(1分)
【参考译文】
文本一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文本二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懂得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世俗人有共同的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认为)羞耻的(事),后代人施行着并且不认为羞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15.D【解析】“反衬出乡村的清静”错误,写“鸡犬声”是为突显田园生活的生机与祥和。
16.同:两首诗都有田中农事和村落生活的场景描写,都写到了鸡鸣犬吠等典型风物。(2分)
异:①本诗重点描写了田园乡村丰收时节的人事活动,包括劳动景象、祭祀祈祷、占卜问事等。反映出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归园田居》集中展现乡村生活的静谧与恬淡。(2分)②虽然两首诗都选取最富有农村生活特征的鸡鸣狗吠来写,但是本诗写“鸡犬声”,是以鸡犬的热闹衬托丰收后农家热闹和喜庆的氛围;而《归园田居》写“鸡犬声”,既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以“鸡犬声”打破环境的清静,突显田园的生机与活力。(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7.(1)余嘉其能行古道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每空1分)
18.①应运而生 ②独辟蹊径 ③陆陆续续/接二连三(每空1分,其他近义成语也可给分)
19.应改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也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语序不当,“却”关联词使用不当,每处2分)
20.①原文运用“直到”“才”一组关联词,使前后句语意更连贯,并且突出“成为”之前的时间之长。(2分)②原文鲁迅前增加定语“我们熟悉的”,突出“鲁迅”这一称呼的影响力之大。(2分)
21.B【解析】文中“独领风骚”的引号表示强调;A项,“白棉被”是比喻,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之”是火把排列的形状,用引号表示强调论述对象;C项,“你管得着吗”是引用他人话语,表引用;D项,“电子蛙眼”是对人类模仿蛙眼发明的物品的名称,表特殊称谓。
22.①就会发现《诗经》一直存在于文化之中。(就会发现《诗经》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之中)(2分)②“风”指《诗经》中的《国风》。(2分)③这首诗旨在提倡诗歌创作要创新(这首诗反对机械模仿古人创作)。(2分)
23.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从个体角度强调“走出去”的价值;既而从国家、民族等更高的层面说“走出去”的价值;之后又指出“走出去”有一定的风险,隐含着不走出去这一相对的概念。从表面上看“走出去”有风险,不走出去相对安全,但从“收获”“前提”“代价”等关键词来分析,材料的情感和价值倾向,仍然是在鼓励“走出去”。所以,最符合题目意图的立意方向是认同“走出去”的观点。可以分析为什么“走出去”,怎么“走出去”;也可以正反对照来写,辨析“走出去”和不走出去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走出去”和不走出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当然,如果反弹琵琶,认同不走出去,也是可以的,但还不够切题,只能作为合题立意。具体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补充成分的方法将“走出去”的概念具体化,如写清楚“从何处走出去”或“走到何处去”,这样构思也更容易突破文体的限制。
立意方向示例:
1.突破自我走出去。
2.在走出去中看到更强大的自己。
3.找到走与不走的平衡点。
4.走或不走都要以适合自我为标准。
例文:
走出去:从必须到勇敢
人生有多种选择:或三五好友“悟言一室之内”,或一人独坐焚香竟夜读书,不能说不会增长阅历,陶冶性情,增添气质;但是走出去,与世界“同呼吸,共发展,齐分享”则是另一番广阔的天地。二者不能相互代替。走出去是另一种陶冶和沉淀。尤其是青年,必须走出去,勇敢走出去。
为什么青年要走出去?
一是与时俱进:历史发展必然走向全球化。从非洲出发的人类脚步到大航海时代的烈烈帆影,从铁路、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到网络通信、5G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世界从未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让人们从鸡犬相闻的农家小院走向互联互通的“地球村”;商业、金融、信息和交通构筑的现代立体网络,织就了我们的当今生活;求学、就业、社交、旅游……这些活动无一不要走出去。走出去是工业化、商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世界潮流浩浩汤汤,不可阻挡。
二是个性绽放:个人发展必然走向开放化。封闭,可能会很安定,但也必然保守。长时间的封闭也必然走向落后。荀子说“学不可以已”“木直中绳,鞣以为轮”,说明人是可以改变且必须改变的,这就是发展。就像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脱钩、芯片断供不能阻挡华为5G手机上市一样,就像战争无法阻挡叙利亚运动员来杭参加亚运会一样,互联互通、共享共荣的时代,如钱塘潮势不可挡。抓住机遇,年轻人要勇立时代潮头。
诚然,走出去有风险,创业未必人人成功,求学未必人人成才。负笈前行,长途漫漫,一路艰辛。玄奘西行求法,鲁迅东渡求知,皆是如此。叶嘉莹先生也曾说过:“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或许这就是人生。
然而,人生不能因噎废食。总有一些人因此不思进取,甘为人后;或自怨自艾,畏首畏尾;或自私自利,小院高墙。前者如晚清的中国,闭关锁国;后者如当今的美国,构筑壁垒。殊不知,真正懂得生命哲学的人或国家,总是以开放的心态拥世界人怀。
这样的人即使足不出户,也是“走出去”了。走出去不一定如徐霞客踏遍祖国千山万水,饱览神州锦绣河山。据说康德一生未离开他生活的德国小镇,可是依然关心头上的苍穹和内心的道德律。哪一个贤才不是以开放之心日有精进?走出去,首先是精神的开放、勇敢、自由和独立。这也应该是生命本然的样子。
所以,不管脚在哪里,心首先要走出去。走出去,才知道自己的视野多么有限,更知道自己的可能多么无限。一点风险没有,终将一事无成。因为生命的哲学就是绽放的哲学,生命的过程就是自我雕塑的过程,它不可能没有取舍和疼痛。
走出去是青年人最好的选择。我们要勇敢挑战自己,借得一双翅膀,搏击万里长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