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单元同步训练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单元同步训练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20:3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同步训练卷
一、单选题
1.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①甲、乙、丙必须含同种元素。
②图中所示关系均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③甲若是碱,丙只能是盐。
④丙若是氧化物,甲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⑤甲、乙、丙可以是同一类别的物质(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向一定质量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x值为106.0 D.c点溶液的
3.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有很多,按时间段划分,每个时间节点都会有一个代表性的建筑。如图的龙塔也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建筑中用到的室内大理石地面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B.建设过程中更多使用的是纯金属,纯金属性能一定比合金好
C.塔周围的铁制围栏表面进行了刷漆处理,主要是为了美观
D.红色涂料中含有的氧化铁,不属于金属材料
4.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加速变革”;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工业上电解食盐(NaCl)溶液制取氢氧化钠(NaO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Cl可由海水蒸发、精制获得
B.点燃或加热H2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C.氯气(Cl2)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
D.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可直接在纸上称量
6.学习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Ⅰ:把一根砂纸打磨过的Al丝浸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l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实验Ⅱ:向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出现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溶液颜色不变 B.实验Ⅰ说明Al的活动性比Cu的强
C.实验Ⅱ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实验Ⅱ中沉淀为CuO
7.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法
A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C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鉴别化肥硫酸钾和硫酸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铜 铁 过量的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氯化铜溶液 氯化锌溶液 过量的锌 溶解、过滤
C 硫酸铜 铁 足量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生石灰 石灰石 无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9.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 置换反应
B.实验室制氢气: 分解反应
C.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化合反应
D.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
10.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步骤1:取少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步骤2:向步骤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部分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
步骤3:另取10.6g该样品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步骤1和步骤2可得出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钡、碳酸钾和硫酸钠
B.步骤1所得滤液中至少含有2种阳离子
C.该样品的组成最多有4种情况
D.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11.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不符合如图的是

选项 甲物质 X溶液
A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 氯化钙溶液
B 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锌粉和铜粉混合物 稀硫酸
D 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 稀盐酸
A.A B.B C.C D.D
12.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均是化合反应,则乙可为CO
B.若反应均是分解反应,则甲可为H2O
C.反应均是复分解反应,甲可以是硫酸
D.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13.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图像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A.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把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量盐酸加入等质量的Zn和Mg中
D.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分别向等量的镁和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D.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龙头漏水不及时更换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洗菜水冲厕所 D.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2)小新同学从汀江取回水样,用肥皂水检验该水样为软水,其现象 。
(3)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H4Cl 37.2 41.4 45.8 50.4 55.2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①40℃时,NH4Cl的溶解度是 g。60℃时,向100g水中加入120gKNO3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②将等质量的NH4Cl、KNO3饱和溶液分别由50℃降温至20℃,所得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KNO3 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16.线上运营智慧管控·东北三省首座重卡充换电站在哈尔滨新区投用。
(1)重卡车的主体材料为特种钢,钢属于 (填物质类别)。
(2)重卡车的车体硬且坚固,利用特种钢 的优良性能(填字母)。
A.硬度大、强度高 B.密度小、抗腐蚀性差
(3)某特种钢中含有铬,铬的化合物应用广泛。例如: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试酒驾,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Cr2(SO4)3是有毒的重金属盐,可用KOH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将其转化为沉淀而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充换电站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的电能以 能的形式储存在锂离子电池中。
17.氮是植物生长和人体营养物质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首广泛的用途。

(1)图1是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 。
(2)图2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农作物生长要合理施肥。硫酸钾(K2SO4)和氯化铵(NH4Cl)是常用的化肥, 是氮肥。
(4)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让树木纤维素(主要含碳)和氨气(NH3)反应,生成甲烷(CH4)。如图3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
②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8.白磷红磷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如图实验1、3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两个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该实验可用铜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 (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物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2装置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 ,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
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
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
下面为该实验记录的一组数据,请计算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保留到1%):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7mL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完全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
(4)将实验3中药品换成实验4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时,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最终天平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D
6.B
7.B
8.A
9.C
10.C
11.B
12.B
13.C
14.C
15.(1)BCD
(2)泡沫多、浮渣少
(3) 45.8 210 > 复合肥
16.(1)混合物
(2)A
(3) +6/+6价
(4)化学
17.(1)5
(2)14.01
(3)氯化铵/NH4Cl
(4) 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或C、H、N 置换反应
18.(1)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至1刻度 化学
(2) 红色固体逐渐变黑 AB/BA 20%
(3)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4) 胀大 向右 不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