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18:52:07

文档简介

泉港二中 2023 秋季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化学科试卷
(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一、 选择题(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0 分)
1. “嫦娥五号”着陆月球采样返回,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火星着陆,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 星表面进行科学实验。 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 液态肼 (N2H4)、 煤油等化学品。 肼的燃烧热为-624kJ ·mol-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B. “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运载火箭燃料使用的液氢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表示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N2H4(l)+NO2(g) =1.5 N2(g)+H2O(l) ΔH =-624 kJ ·mol-1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主要是为了变废为宝
B. 在化学工业中, 选用催化剂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
C. 反应NH3 (g) + HCl (g) = NH4Cl (s) 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 则该反应的ΔH < 0
D. 可用 P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 但是不能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事先润湿
3. 工业上在 V2O5 催化作用下生产 SO3: 2SO2(g)+O2(g) 2SO3(g) ΔH =-198 kJ ·mol-1, 该 反应可看作两步①V2O5 +SO2 喻 2VO2 +SO3 (快)②4VO2 +O2 喻 2V2 O5 (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 的能量比 SO3 的能量高
B . ①的活化能一定大于②的活化能
C. 减小 O2 的浓度能降低 SO3 的生成速率
D. V2O5 的存在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降低了该反应的焓变
4. 下列对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生石灰 硫酸钾 苛性钠 氯化钠
弱电解质 亚硫酸 氨水 氢硫酸 次氯酸
非电解质 干冰 二氧化硫 碳酸钙 氯气
5. 常温下,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澄清无色透明溶液中: NH4 (+)、 Na +、 Cr2 O7 (2)一、 SO4 (2)一
B. 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Na +、 K+、 CO3 (2)一、 SO4 (2)一
C. 加入 Al 能放出 H2 的溶液中: Cl一、 S2O3 (2)一、 SO4 (2)一、 NH4 (+)
D. 由水电离出的 c (OH一 ) = 10一 13mol. L一 1 的溶液中: Na +、 AlO2 (一)、 Cl一、 Br一
(
6

已知水在
25
℃和
100
℃时,
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
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b
点溶液呈酸性
B

d
点溶液中可大量存在
Na


Mg
2


SO
4
2-

CH
3
COO
-
C

B
曲线对应的温度下,
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b

>
a

D

A
曲线对应的温度下,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金属
Na

可使
c
)
点溶液变为 d 点溶液
7.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 实验设计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 利用装置甲可验证电离常数 Ka1(H2CO3)> Ka1(H2 SiO3)
B. 利用装置乙证明对 H2O2 分解反应催化效果 Fe3+优于 Cu2+
C. 利用装置丙可探究温度对平衡 2NO2(g)N2O4(g)的影响
D. 利用装置丁不能探究压强对平衡 H2(g)+I2(g) 2HI(g)的影响
8. 下列事实中能证明NH3 . H2 O 是弱电解质的有几项( )
①常温下, 0. 1mol ·L-1 的氨水中 C(H+)=10- 11mol ·L-1
②20ml 0. 1mol ·L-1 的氨水与 20ml 0. 1mol ·L-1 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③常温下, 5 ml pH= 12 的浓氨水中加水至5000mL , pH 心 10
④用氨水做导电实验, 灯泡很暗
A. 4 项 B. 3 项 C. 2 项 D. 1 项
9. 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复合材料光催化剂, 以 Fe2+和 Fe3+渗透 Nafion 膜在酸性介 质下构建了一个还原和氧化分离的人工光合体系, 光照时, 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 )和空 穴 (h+), 与相应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反
应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 a、 b 分别代表 Fe2+和 Fe3+
B. 体系中能量转化形式: 光能→化学能
C. 升高温度, 总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减小
D. Nafion 膜左侧 H2O 发生的反应为:
2H2O+ 4h+ =4H+ +O2 ↑
第 1 页 共 3 页
10. 常温下, pH 均为 2、 体积均为V0 的 HA、 HB、 HC 溶液, 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溶液
pH 随lg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常温下: Ka(HB) < Ka(HC)
B. HC 的电离度: a 点 < b 点
C. 当lg V0 (V) = 4 时, 升高温度, c (c)C一 (A一) 减小
D. 三种溶液分别与 Zn反应产生相等质量的 H2 时,
消耗 HA 的体积最多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 共 60 分)
11.(18 分) 电解质的水溶液跟日常生活、 工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完成下列问题:
( 1)现有下列物质: ①BaSO4; ②酒精; ③Na2CO3 溶液; ④H2S; ⑤冰醋酸; ⑥熔融状态的 K2O。
其中能导电的物质有 (填序号)
(2) 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 NaOH 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测得反应热的
数值情况, 盐酸 醋酸 (填“ > < 或“=”), 其原因是
(3)已知 25℃时, CH3COOH 的 Ka = 1.8 x 10一5; H2 CO3 的: Ka1 = 4.3 x 10一7 Ka 2 = 5.6 x 10一 11;
HCN 的 Ka = 6.2 x 10一 10 回答下列问题:
①25℃时, 向 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蒸馏水稀释0. 10mol. L一 1 的醋酸, 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
c
(
H
+
)
a

c
(
CH
3
COOH
)
)b. c (c)C (C)H3 (H3)C (C)OO (OO) c. n(H+) /n(OH-) d. 电离度 α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醋酸的水溶液中 C(CH3COO-)增大的同时 C(H+) 减小的是 (填标号)。
A.加入 CH3COONa 固体 B.加入固体 KHSO4 C. 加入 NaCN 固体 D.升高温度
(4) 常温时 pH= 13 Ba(OH)2 溶液, Ba(OH)2 浓度为 , 由水电离的 C(H+) 为 。
(5) 常温下, PH= 12 的NaOH 溶液与 PH=3 的 H2SO4 溶液按体积比为 1: 9 混合, 所得溶液的 PH 值为 。 (近似认为酸碱总体积就是混合液体积)
(6)化学中常用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G = lg c) 。 室温下,
向 20.00mL0. 1000mol /L 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
液,混合溶液的温度与酸度AG 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
所示。
①根据图象可知, 该稀硫酸的浓度为 。
②恰好完全中和时AG 0 (填“>”、 “<”或“=”)。
12. (10 分)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 与普通电池相比, 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 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3Zn+2K2FeO4+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放电时,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充电时, 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 。(填“增强”或“减弱”)
(2) 高铁电池作为电源来进行电解。
①此装置中高铁电池的正极是 (填“X”或“Y”)
②电极 A 上的电极反应式
为 。
③理论上当高铁电池中 Zn 极质量增加 10.2g 时,
消耗的CO2 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
13. (16 分) CO2 加氢是对温室气体的有效转化, 也是生成再生能源与化工原料重要途径。
(1) 由CO2 加氢生成CH4 的反应为 CO2(g)+4H2(g) CH4(g)+ 2H2O(g)
①若ΔfH为标准摩尔生成焓, 其定义为标准状态下, 由稳定相态的单质生成1mol 该物 质的焓变。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kJ ·mol- 1
物质 CO2 H2 CH4 H2O
Δ fH (kJ ·mol- 1) -393.5 0 -74.8 -241.8
②若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则可以提高CO2 平衡转化率的措
施有 (写出两种)。
第 2 页 共 3 页
③下列说法可以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V 正( CO2 ) = 2 V 逆( H2O) b. H2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d. CH4 和H2O 的浓度之比为 1:2
e.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f. 单位时间内生成 xmol CH4 的同时又消耗 xmolCO2
④CO2 催化加氢合成CH4 过程中, CO2 活化的可能途
径如有图所示, CO 是CO2 活化的优势中间体, 原因
是 。
(2) 一定条件下CO2 与H2 也可以生成 CH3OH, 某温度下在
容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 和一定量H2 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 H2O(g)。
CH3OH(g)的平衡分压与起始投料比 n (H2 / n (CO2 的变化关系
如右图所示, 已知 b 点对应投料比的起始压强为 1.5kPa, 则
Kp (a )= 。 b 点时, 再充入CO2 (g 和H2O (g ,
使两者分压均增大 0.2kPa,则此时平衡 (填“ 正向”、
“逆向”或“不”)移动。
(3)一定条件下CO2 与H2 还可以生成甲酸, 方程式为 CO2(g)+H2(g)HCOOH(g) ΔH<0 。 恒定压强为100kPa 时,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HCOOH 气体, HCOOH(g) 除了能分解成
CO2 和H2,还能分解为CO 和H2O,反应为:
HCOOH(g)CO(g)+H2O(g) ΔH>0, 则此
平衡体系中CO 或H2 的选择性和HCOOH 的
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提示:
CO(或氢气)的选择性=分解生成的 (或)OOH () 的)(HCOOH)
图中随着温度升高, HCOOH 的转化率增大, 请解释CO 的选择性下降可能的原
因: ;
400℃时CO2 的体积分数为 。
14. (16 分) KMnO4 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 由于 KMnO4 的强氧化性 , 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 生成难溶性物质 MnO(OH)2。 Ⅰ: 配制 KMnO4 标准溶液的操作是:
a. 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 KMnO4 固体溶于水, 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 1h; b. 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难溶的 MnO(OH)2;
c. 过滤得到的 KMnO4 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放在暗处;
d. 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在 700C-800C 条件下用基准试剂(纯度高、 式量较大、 稳 定性较好的物质) 溶液标定其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 1h 的目的是 。
(2)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 KMnO4 溶液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3) 在下列物质中, 用于标定 KMnO4 溶液的基准试剂最好选用 。(填序号)
A. H2C2O4 ·2H2O B. FeSO4 C. 浓盐酸 D. Na2SO3
Ⅱ.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与中和滴定原理相似: 为测定某亚硝酸钠(NaNO2 )样品的纯度, 进
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 ag, 加水溶解, 配制成 100mL 溶液。
②取 25.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 再向瓶中滴加少量 H2SO4 酸化, 用 0.0200mol ·L-1KMnO4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还原产物为 Mn2+),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KMnO4 溶液 VmL。
(4)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 胶头滴管、 烧杯之外还有 (填一种)。 (5)判断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
是: 。 (6)如图表示 50 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若 A 与 C 刻度间相差 1 mL,
A 处的刻度为 25, 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定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变化立即读数, 测定结果偏大
B. 若用放置两周的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 测得的浓度值将偏小
C. 滴定前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 滴定后气泡消失, 测定结果偏大
D. 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 滴定后仰视滴定管读数, 测定结果偏小
E.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 NaNO2 溶液, 用 KMnO4 溶液滴定, 对实验无影响
(8)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样品中NaNO2 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字母 a、 V 的最简式表示)。
第 3 页 共 3 页泉港二中 2023 秋季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化学科答案
1-5 DCCAB 6-10 CBCCA
11(18分)(1 )③⑥ (各 1分)
(2) > 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会吸热,造成放出的热量减少,所以反应热的数
值会减小(各 1分)
3 CN-+CO +H O=HCN+HCO -( )① 2 2 3 ②ad ③AC
(4)0.05mol/L 1.0×10-13mol/L( 或者 10-13mol/L )
(5) 10 (6) 0.0500mol / L >(1分)
12 10 1 FeO2 ( 分)( ) 4 3e 4H2O Fe OH 5OH3 ; 增强
(2) ① Y ② 2CO2 12e 8H2O=C2H4 12OH ③2.24 L
13.(16分)(1) ① -164.9
② 增大H2浓度、将CH4 或H2O从体系中移出 ③ be
④生成中间体 CO反应的活化能小,反应速率快、CO中间体能量低,稳定,有利于生成
(2) 4.5 102 (KPa)-2 或者 450 (KPa)-2 正向
9
(3)随着温度升高,主要发生反应 HCOOH(g) CO2(g)+H2(g),不利于分解生成 CO 和 H2O ;
19
14.(1)将水中还原性物质完全氧化 ; (2) 酸式滴定管 ( 1分 )
(3)A (4) 100mL容量瓶( 1分 )
(5)当滴入最后半滴(或一滴)KMnO4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或浅红色),且半
分钟内(或 30s 内)不褪色
(6) 25.40 (7) C E
(8)5NO- - + 2 +2MnO4+6H =5 NO3 +2Mn2++3H O
69V % 1.38 2 ; 或者 %50a
{#{QQABDYAAggggAAAAABhCAQFKCEMQkBAACKoGRAAIIAABA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