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第三节 词语运用
第一部分 基础
考情分析
新课标 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命题规律 考查要点:①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②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③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彩和表达作用;④能准确理解、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⑤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⑥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语的用法。
续表
题型、题 量、分值 选择题,1题,3分。主要有三种命题形式:一是判断词语运用的对错,二是正确辨析、选用词语或关联词,三是判断语境中用语是否得体。
核心素养要求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真题再现
1.(2022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岁月可能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于人们心中。
B.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有人极力排斥,有人欣然接受,更多的人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C.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D.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
D
2.(2023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氛围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本。
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C.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D.叶老师上古典诗词鉴赏课,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使人受益匪浅。
A
“真题再现”中的两道题都考查了“判断词语运用的对错”。除了这种考查形式,还可能会考查“正确辨析、选用词语”,考查形式如下: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10级以上的大风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______。
备考策略
②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③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______。
A.结果 丰厚 冷静 B.后果 丰富 冷峻
C.后果 丰厚 冷峻 D.结果 丰富 冷静
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______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______,对兀鹰来说,______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参考答案:1.B 2.C
词语运用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复习备考:
一、课文重点词语
我们要更加熟悉课文的重点词语。从命题指向来看,有回归教材的倾向,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我们要理解它的含义,并熟悉它的课外运用。
二、常见成语
1.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加强积累。
曲解成语的意思,是做成语运用题中较常见的错误。一些难理解或容易因“望文生义”而产生理解错误的成语要多留意,加强记忆。如:
【例】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解析:“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属于曲解成语意思,用法不对。
2.辨析成语使用的语境、对象、感彩。
(1)不合语境。即句中成语不适合运用于该句语言环境。
【例】在老师的点拨下,他终于写好了这篇文章,真是才思敏捷。
解析:“才思敏捷”指思路清晰,才华快速显露,而前面是“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显然前后语境不合。
(2)用错对象。某些成语只适合描述特定的人或物,句中误用于其他对象。
【例】电影《姜子牙》,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解析:“抑扬顿挫”是用来形容声调的,不能用于形容情节。
(3)褒贬不分。
【例】《天下第一楼》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解析:“趋之若鹜”形容像野鸭成群而往,比喻很多人争相趋附、前往,略带贬义。另外还有一些把人比喻成动物的成语,如“乌合之众”“黔驴技穷”“沐猴而冠”“狼奔豖突”等,都是贬义的。
3.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存在语病。
【例】《朗读者》节目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它品头论足,大加赞赏。
解析:“品头论足”比喻在细节上多方挑剔,与后面的“大加赞赏”矛盾。
三、易混近义词
近义词的选择运用,实际要求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有细致把握,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择适合的词语。这类题解题步骤如下:
1.求同:找出近义词之间的相同点,判断近义词在题干的语境中是否可以通用。
2.找异:①意思的细微差别;②适用范围的大小;③词义的轻重;④感彩的褒贬;⑤搭配习惯。
3.排除定向:几组近义词中,确定能区分的一组,从而排除选项,缩小范围。然后再细致推敲,推断出答案。
【例】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______出光彩。
②传统书信______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③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______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 承载 凝结 B.焕发 承载 凝聚
C.焕发 承担 凝结 D.散发 承担 凝聚
解析:“散发”与“焕发”:①求同。“散发”“焕发”均有发出之意,“让生命_____________出光彩”是可以使用的。②找异。仔细分析,“散发”的“散”是“分散”之意,“焕发”的“焕”是“光彩四射”之意,“焕发”一般用于精神面貌。排除A、D选项。
“承载”与“承担”:“承担”,我们比较熟悉,一般搭配为“承担责任”,而“承担文化内涵”
可以判断出搭配不当,此空应填“承载”。排除C、D选项。
“凝结”与“凝聚”:①求同。“凝结”“凝聚”均有“集合在一起”之意。②找异。“凝结”的“结”使这种集合细致到必须肉眼可见,实际上“凝结”指由气体变为液体或由液体变为固体。而“凝聚”则指抽象的聚合,如“凝聚力量”“凝聚心血”。由常用搭配也可以判断。此空排除A、C选项。
四、关联词语的选用
做关联词语的辨析及运用题,要注意从语句的层次关系上把握关联词的使用,要注意其搭配、位置等。首先要记住常见的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复句的基本形式及关联词搭配。解题时,从整体上把握复句间的语意关系,结合语境,通过比较辨析,体会语意是否通畅。
常见关联词语搭配:
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但是……
假设关系 如果……,就……要是……,那么……倘若……,就……要是……,就…… 即使……,也……
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又……,又……既……,又……有的……,有的……一面……,一面……那么……,那么……
续表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既然……,就……
续表
承接关系 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一……,就……
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例】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代诗人是高明的,他们______没有抛弃诗歌的主体性,______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______把它们给人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享受同促使社会的改革这一责任紧密联系起来,______使诗歌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A.不但 而且 因为 因而 B.既 又 因为 因而
C.不但 而且 而是 从而 D.既 又 而是 从而
解析:首先,根据语意我们可以判断第一、第二空“没有抛弃诗歌的主体性”与“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之间应该是同等地位的并列关系,由此排除A和C选项。其次,判断第三空与前面的句子语意上是否紧密相关,应该是“没有……,不曾……,而是……”,表示选择关系,由此可以断定选择D选项。最后一空表结果,“因而”“从而”都可以。
五、用语得体
汉语中,不少词语有明显的倾向性。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称为谦辞;含恭敬口吻或对他人表示敬意的言辞,称为敬辞。谦辞和敬辞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不能随意更改。因此,辨识、牢记一些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
【例1】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
【参考答案】有三个地方不得体。①“光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到”或“去”;②“决定”一词,语气较生硬,不妥,应改为“不得不”或“只好”;③“磋商”一词一般用于书面语,这里是一张便条,宜用口语化的词语,应改为“商量”或“商定”。
【例2】下列交际用语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的热情款待。
C.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D.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寒舍”是谦辞,指自己的家,恰当。B项,“贵校”用于尊称对方的学校,恰当。C项,“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不能称自己。D项,“双亲大人”是敬辞,用于尊称对方的父母,恰当。
【例3】下列交际用语中,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惠存”是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项,“斧正”是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项,“垂询”是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用语都不得体。D项,“赐教”是敬辞,表示给予指教,符合语境,正确。
(一)判断词语运用的对错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文里经常需要征引名人名言、历史传说等内容,使文章显得更丰富,更有说服力。
B.知了不知疲惫地叫着,给人带来一种夏日的烦躁,没有一丝风,大地活像一个蒸笼。
C.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D.政治家与阴谋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即使做了错事、说错了话,也一样能够心惊肉跳、面不改色。
强化训练
D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的存粮已经告罄,然而他们还没有走出这沙漠。
B.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C.他是个极认真、极有责任心的人,对待生活和工作都一丝不苟。
D.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啊。
B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突然被问起这个问题,他一脸愕然。
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C.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要一尺远。
D.更兼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无论什么疑难,每问必知,据知而答,无答不既详且尽,并且乐此不疲。
C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在场的所有人小声地交谈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
C.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D.他家中贫困,身边没有任何财物,可称得上是家徒四壁。
C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这么说是强词夺理,没有人会信服。
B.因为一切分歧的根源就在于言语,而最意味深长的友爱总是无言的。
C.巨款失而复得,让他喜出望外。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慨:“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啊!”
D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这几天不知为何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憔悴。
B.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C
C.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D.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森林里玩耍,同学们快乐得像一群小鸟。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
(二)正确辨析、选用词语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②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出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________、充满快乐。
D
③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_______是触犯了党纪国法,_______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 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 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 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 就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__________;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__________,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__________,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惋惜 闪烁 醒悟 B.怜惜 闪耀 醒悟
C.怜惜 闪烁 悔恨 D.惋惜 闪耀 悔恨
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_____________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②我只是一个欣赏者,_____________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③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_____________,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A.抚弄 但是 余晖 B.挑逗 而且 余晖
C.抚弄 而且 辉煌 D.挑逗 但是 辉煌
A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古诗文里_____________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_____________……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_____________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_____________,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D
(三)用语得体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 ,其中加点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讲座。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
B
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小李父亲60岁生日,小李打算宴请父亲的几位老同事。下面是他拟写的请柬,其中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适逢家父60贵庚,特备薄酒,邀请您阖家光临雅风酒楼大快朵颐。5月20日中午12点整恭候大驾,务必赏光。
A.家父 B.贵庚
C.大快朵颐 D.务必
A
3.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我非常高兴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老师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护,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全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份礼物,希望您能喜欢!
A.送给 B.感谢
C.令郎 D.惠赠
D
4.下列交际用语中,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天气渐冷,老师您又工作繁忙,一定要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学生在广州敬祝教安。
B.国庆节期间,爸爸想去登山,儿子想去游泳,父子二人磋商半天,也没有达成共识。
C.今天是老张乔迁新居的日子,他特地备下__薄酒,邀请我们小酌几杯,共叙情谊。
D.承蒙先生赠我一本最新著作,必当惠存,认真拜读、研究,过几日再向您当面请教。
A
5.下列句子中有表达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修改。
这本书是我的珍爱之物,看完请璧还。(同学之间借阅书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壁还”是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应改为“归还”。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为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防止疫情扩散,各地广泛运用起各种宣传手段,张贴标语便是其中之一。下面是一些地方张贴的标语。请从下面四条标语中,分别找出一条得体和一条不得体的标语,并进行简要评析。
①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
②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
③爱护家人,爱护亲人,爱护乡人,就请待在家里。
④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
(1)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②从反面的角度暗示了在战疫时期,聚餐、串门对自己和亲人的危害性,表达含蓄又温馨。示例二:③运用排比,从正面说明了待在家里对家人、亲人和乡人的重要性,表达对被劝告者的关爱,语言亲切。
(2)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①“无耻之辈”“亡命之徒”语言粗暴,缺乏温情,会引起反感,影响宣传效果。示例二:④“互相残杀”“自寻短见”是谩骂、诅咒式的语言,会造成语言和文化污染,有损张贴者的形象。
新题型训练
1.(2022辽宁盘锦)在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冬奥会是一场体育盛会,______是一场文化盛宴,讲述着中国故事,______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北京在为世界呈现了一届______的夏季奥运会之后,又为世人呈上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季奥运会。北京冬奥会见证了中国人民的______
A
热情和不懈努力,也为当下的全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创造了新的契机。
A.更 彰显 无与伦比 饱满
B.也 张扬 无与伦比 充满
C.更 张扬 美轮美奂 充满
D.也 彰显 美轮美奂 饱满
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2021年,中国女足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败绩令人目不忍睹,水庆霞临危受命,在她吹毛求疵的要求下,球员们发愤忘食投入训练,在2022年女足亚洲杯赛场上,以锐不可当之势,勇夺桂冠。女足姑娘们用最荡气回肠的方式,时隔16年重返亚洲之巅,向全世界展示了永不言败的精神。
A.目不忍睹 B.吹毛求疵
C.发愤忘食 D.锐不可当
B
3.(2022内蒙古赤峰改编)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空缺处,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伊犁杏花沟,______的山谷里,野杏林______。山谷的青翠与杏花的粉黛______,粉红缀枝,香风漫漫。这些杏花铺天盖地而来,仿佛为草原铺上了一层花毯。杏花暖香袭人,在浅红之上施了一层薄薄的胭脂,宛如姑娘的笑靥。那是春天的语言,是生命的绽放。
A.恬静 疏密相间 相映成趣
B.幽静 随处可见 相映成画
C.安静 参差披拂 争先恐后
D.寂静 井然有序 遥相呼应
B
4.(2022湖南常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中国常德诗墙全长4千米,以沅江防洪大堤为_载_体,将中外名诗共1 530首______于一墙,被称为“gèn古展开的艺术长卷”。诗墙上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父阁四大楼阁______,既是防洪zhá,又给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______在诗墙公园,丰富的荆楚文化和湖湘文化气息______。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载( )体 gèn( )古 防洪zhá(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篆刻 耸立 徜徉 迎面而来
B.篆刻 挺立 徘徊 扑面而来
C.镌刻 耸立 徜徉 扑面而来
D.镌刻 挺立 徘徊 迎面而来
zài
亘
闸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