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五节 语言综合运用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五节 语言综合运用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5 05: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
第五节 语言综合运用
第一部分 基础
考情分析
新课标 1.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2.梳理学过的语言现象,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学习按照词类梳理字词,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
续表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4.根据阅读进度完成读书笔记,针对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讨。
命题规律 2018年之前本题考查的都只是仿写句子,2018、2019、2020年则考查了“压缩语段”这一考点,2021年考查了两道题目,一题是辨别书法,
续表
抄写诗歌,一题是诗歌题材的鉴赏选择题。2022年创造性地将对联、书法等传统文化欣赏与运用和革命文化主题的名著阅读一起融合在《飞扬青春》这一班刊创办活动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树立文化自信。
分值及评分要求 2022年本题设置为4题,前3题每题2分,第4题4分,总计10分;内容要贴合材料,形式要符合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真题再现
1.(2022 广东)班级拟创办班刊《飞扬青春》,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班刊封面选用哪幅题字更能体现“飞扬青春”的主题,小南和小粤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楷书 草书
小南:我觉得楷书好,楷书端庄,就像我们青少年品行端正。
小粤:楷书是不错,但我觉得草书更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草书灵活,就像我们青少年遇事随机应变。示例二:草书张扬,就像我们青少年自信飞扬。(能结合草书的特点,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2)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2分)
一片心 振翅 少年 九万里 报国 鲲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鲲鹏振翅九万里,少年报国一片心。
(3)任务三: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2分)
班刊栏目:青春榜样
人物 特点 名著内容
“红小鬼” 坚韧不拔,一心向党 ①______
保尔 刚强不屈,奋斗不止 ②______
C
A
A.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B.他以稍微带点激动的语调回答说:“……我是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的,现在如此,而且,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
C.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有许多人是出征山西期间加入红军的。
(4)任务四:请从青春榜样(“红小鬼”和保尔)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在班刊栏目“致敬榜样”中写下你的感悟。(4分)
致敬的榜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向您致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保尔
您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爱的人。您有着过人的意志力,无论遭遇什么艰难险阻,都百折不挠,坚强斗争。您有着坚定的信念,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怕牺牲,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您让我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不能碌碌无为,也不能虚度年华,要为理想奋斗、拼搏。(言之有理即可)
2.(2021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1)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从题材看,下列诗歌与图中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B.《使至塞上》(王维)
C.《黄鹤楼》(崔颢)
D.《游山西村》(陆游)
B
备考策略
第一讲
书法鉴赏
字 体 特 点 范 例
篆书 特点:笔法瘦劲挺拔,圆润流畅,曲线较多,直线较少,笔画均匀,粗细基本一致,特点是“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风格:苍古质朴,威严肃穆。
续表
字 体 特 点 范 例
隶书 特点: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浑厚,方劲古拙,雍容古雅,庄严敦厚。
续表
字 体 特 点 范 例
草书 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笔势流畅,偏旁假借,“状似连珠,绝而不离”。如龙蛇飞动,如急风暴雨。 风格:潇洒恣意,酣畅淋漓,自由飘逸。
续表
字 体 特 点 范 例
楷书 特点:从隶书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平正,结构整齐,在体势上多呈长方形,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 风格:端庄严谨,端正典雅,遒劲挺拔,方正沉稳,刚健坚劲。
续表
字 体 特 点 范 例
行书 特点:介于楷书、草书之间,大小兼收,收放结合,疏密得体。 风格:行云流水,气韵贯通,飘逸潇洒,挥洒自如。
续表
字 体 特 点 范 例
汉字 形体 的 演变
第二讲
古诗词曲鉴赏
古体诗 有四言古诗(如《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诗(如《十五从军征》)等形式。
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链接八上教材P63)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
续表
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如《春望》《钱塘湖春行》。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如《竹里馆》《泊秦淮》。
续表
词 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不同词牌各有固定的词调(曲调)。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如《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曲 又称为词余,鼎盛于元代。如《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三讲
仿写句子
仿写的原则 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所以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句式相同 :仿句在句式、结构、语气、句子之间的关系上必须与例句一致;②修辞一致 :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必须与例句一致,同时内在逻辑、情感风格也要一致;③对象同类 :仿句陈述对象应优先考虑例句陈述对象的同类事物;④结构一致 :仿句要追求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字数相同或相近;⑤讲究文采 :仿句要讲究文采,恰当地运用好词佳句。
续表
仿写的步骤 准确审 题、有的 放矢 一审主旨内容。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旨,做到内容一致、感情一致、风格一致。
二审句式结构。这种题型大多要求句式一致,那就要看例句是何种句式。若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若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也应一致。
续表
仿写的步骤 准确审 题、有的 放矢 三审修辞格式。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手法一致,对新课标要求掌握的常用八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辞格要重点掌握。当然仿写句子时,所用的句式、修辞手法有时绝非泾渭分明,千万不要墨守成规,应依据具体要求和语境、语意灵活运用。
续表
仿写的步骤 分步实 施,一定 二仿三连 如: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另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一是确定对象(如仿句的本体、喻体等)。这道题所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仿句要求以“时间”开头,本体已加以限定,喻体可确定的对象有:清风、细雨;清泉、流水;良药、利刃……
续表
仿写的步骤 分步实 施,一定 二仿三连 二是遣词仿写。仿句的内容是描述时间的作用,根据本体和喻体相通这一特点,仿写出的语句有:清风能吹散愁云,细雨能洗去杂质;清泉能滋润心田,流水能冲走痛苦的回忆;良药能减轻伤痛,利刃能切除毒瘤……
三是连贯语句。根据句式一致的要求,把以上内容连贯成与例句主旨一致的几句话。我们可以得出答案“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
续表
仿写的步骤 检查验 证、融 会贯通 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例句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例句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答完之后,最后的验证也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在考试中,如果能做到审题、解题、验证三者相结合,就能游刃有余了。
第四讲
压缩语段
解题 思路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考生对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进行正确提炼、压缩、概括的能力。压缩的关键是做到语句简洁、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既要全面概括,又不能遗漏主要信息,特点是“化繁为简”。特别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这种题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弄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其次,阅读全文,把握中心,理清内容要点,弄清层次;再次,根据中心决定内容取舍;最后,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的加工,力求通顺、连贯。
续表
解题方法 提取要素法 主要针对记叙类材料,包括新闻(消息)在内。对这种文段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时间+地方+人+事情+结果。然后根据字数要求,判断时间、地点、原因、过程是否重要,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取舍。有时对象有多个,这就要抓住主要对象,其余舍去。如果是新闻类语段,要特别关注其标题、导语、主体部分 的信息。
续表
解题方法 寻找关 键句法 要求准确把握文段的中心,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来说,新闻材料往往要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对议论类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和论据,抓住中心句、过渡句;弄清原文的论证思路,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和必要的过渡句。
分层提 炼法 针对语意比较复杂,内容上有明显的层次感的材料,我们可以先给原有的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总体概括,压缩成句。
续表
温馨小贴士:
压缩语段有“六抓”:①新闻抓导语;②概括抓特征;③描写抓对象;④议论抓观点;⑤推理抓结论;⑥信息抓关键词。
第五讲
对联(对偶)
拟写或补写对联的要点 (1)审题要细心。不能忽视题干中明示或暗示的信息。很多对联拟写题提供了相关的场景和对内容进行了限定,得出答案后要与相应的要求进行对照,验证是否准确。
(2)分析出语句的特点。就是分析出句子中词语的词性、短语结构、主题等方面的特点,便于构思。
(3)善于联想和想象。①相似联想:如由“花朵”想到“美人”;②相反联想:如由“旧习”想到“新风”;③相关联想:如由“园丁”想到“桃李”;④想象:如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续表
拟写或补写对联的要点 (4)合乎对联的基本要求。①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②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一般为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量词对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③上下联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感情抒发、景物描写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续表
对联情境运用 对联应用场合各有各的讲究,如何做到运用准确,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1)从地点上考虑。一副对联,其内容一定要和所写的地点有所关联。如书店门口的对联会出现“学术”“精华”等词语。
(2)从时间上考虑。对联所针对时节的不同,也会在对联中有所体现。如春节时的对联会出现“迎春”“团圆”等词语。
(3)从事件上考虑。针对不同事件,所写的对联也有讲究。如祝寿时的对联会出现“寿”“福”等字。
续表
对联赏析 赏析对联时,一般可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入手:
①内容:一看对联是写风景、人物、节日,还是写历史、传说等内容。二看对联所抒发的感情。先确定感彩,是褒扬还是贬斥,是歌颂还是批评。然后分析其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②表现形式:对联的表现形式包括构思、选材、组句、对仗、声律等方面。我们在赏析时,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看词性是否相对(修辞);看结构是否一致;看平仄是否相对;看意境是否契合。
强化训练
一、书法鉴赏
1.下面是内容为“百善孝为先”的四幅书法作品,其中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幅为行书,笔画流畅
B.第二幅为篆书,线条圆润
C.第三幅为隶书,蚕头雁尾
D.第四幅为楷书,飘逸秀美
D
2.刘老师以“稳”字为例,讲述了汉字字体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稳”字的书体顺序依次是( )
A.篆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B.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C.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D.隶书 篆书 行书 楷书
C
二、古诗词曲鉴赏
1.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词句进行分类编辑,下列诗词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项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C
2.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_____。(颈联)
A.风高 回 B.风高 还
C.高风 回 D.高风 还
D
三、仿写句子
1.(2022山东威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赓续绵延,代代流传。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节,食月饼,赏月亮,寄托着团圆幸福的美好心愿;重阳节,赏菊花,登高处,寄寓着感恩敬老的传统美德。
吃粽子,赛龙舟,蕴含着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2.(2022浙江杭州)参照画线句子,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补写句子。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英雄人物;江竹筠(江姐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英姿好比傲雪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天员进入茫茫太空,舍生忘死,功绩犹如闪耀的星辰。
备选人物:邓稼先/袁隆平/《红星照耀中国》里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邓稼先苦心研究两弹一星,呕心沥血,精神就像燃烧的蜡烛。示例二:袁隆平努力培育杂交水稻,废寝忘食,功德如同万丈的高峰。示例三:贺龙带领人民完成革命,出生入死,战绩好似耀眼的太阳。
四、压缩语段
1.(2023四川)小娟同学读到下面一则新闻,准备在班级“天天新闻”中向同学们推荐。请你为她拟写转述内容,要求提取主要信息,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2022年3月23日,在距地球40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把教学场地搬到
空间站,这种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青少年和前沿科技“相遇”,既普及了深奥的科技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来自好奇心。“天宫课堂”是最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的方式之一。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直面世界科技前沿,为带动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后备人才,我们需要更多类似“天宫课堂”这样的科普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3月23日,三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为青少年上了一堂太空科普课。这种直观、生动的方式既普及了科技知识,又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兴趣。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后备人才,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科普活动。
2.(2021广东广州改编)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
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1)任务一: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任务二:请你从新闻中筛选信息,把火星探测时间轴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
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
五、对联(对偶)
1.(2022江苏改编)同学们来到霞客湾科创带,小吴同学拟写了一副与此地相关的上联:“探奇搜险酬夙愿”,下列最合适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
A.上下求索寻真知 B.采风问俗著鸿文
C.笔墨疏淡绘山水 D.寄情山水作奇文
B
2.(2021辽宁丹东)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尾字讲求平仄,上下联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有同学拟写了描绘鸭绿江风光的上联“风轻一江拂碧水”,下列作为其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雨歇千鸥伴彩云 B.一轮红日染朝霞
C.雨奇两岸笼烟雾 D.碧波千顷浮翠岛
A
2022广东中考新题型&跨学科学习(新课标新题型)
1.(学生生活)可园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骊歌响起】相识犹如昨天,骊歌却在响起。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活动写一段不少于50个字的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新题型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第一缕晨光,阳光给了我们斑斓的希望;当我们第一次合影,微笑给了我们斑斓的畅想;当我们即将别离,回忆给了我们斑斓的守望。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年级(1)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2)【互勉赠言】你认为下列诗句最适合作为同学临别互勉赠言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3)【感谢师恩】同学们借此活动拟一副对联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赞颂。请你选用下列词语,补全对联。
岁岁年年 培育栋梁 兢兢业业
洒青春 为人师表 勤耕种
上联:一方黑板朝朝暮暮绘宏图润泽桃李
下联:三尺讲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兢兢业业洒青春培育栋梁
2.(跨体育)燃情冰雪,心手相牵。为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开展“话冬奥·品文化·谈感想”活动。
(1)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小明要对会徽进行相关解说,你认为至少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__________________;
会徽的主体造型;______________。
会徽的构图要素
会徽的寓意
(2)(传统文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二十四节气”画面以诗词相配,体现了中国式浪漫。老师要求根据一年中节气变化的先后顺序,对下列诗句进行排序,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①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②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④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⑤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⑥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⑤③②④①⑥
B
(3)为增加气氛,开幕式后10个数字的倒数速度要加快,所以最后十个画面没有配上诗词。“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为选合适的诗词,同学间产生了争论,请你评判:
小明:可用“枯藤老树昏鸦”。
小亮:不对,应该用“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赞成小亮的观点。“枯藤老树昏鸦”表达的意境太过凄凉,不适合用于冬奥会开幕式,而“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写出霜降之后天空的清朗和宁静,更加符合冬奥会的氛围。
3.学校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跨美术)班委会准备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下面两幅图你准备选用哪一幅作为纪念册的封面?说明理由。
图一 图二
选择: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图一
画面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向日葵是向往光明之花,是给人带来美好希望之花,寓示我们积极向上,未来充满希望。
示例二:图二 画面上是一条鼓满帆的航船。初中生活虽然即将结束,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的又一个起点,寓示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2)班级准备出一期“岁月如歌”主题黑板报,下列没有表达“光阴似箭,岁月无情”的主题,不应入选“岁月如歌”栏目的一项是( )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