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九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社统编教材 古 典 小 说 “ 穿 越之旅”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
课段 信息 序 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梳理情节扣回目,探究形象品细节 《智取生辰纲》
2 品析变化知讽刺,巧析手法探主题 《范进中举》
3 细致比读悟形象, 自选专题品三国 《三顾茅庐》
4 随媪进园看笑剧,拓展阅读观人生 《刘姥姥进大观园》
5 研读模仿学创作,合作改编换视角 写作《学习改写》
6 细读人物有方法,客观评价取精华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 的阅读
7 注重积累在课外,学习精粹诵诗词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梳理情节扣回目 探究形象品细节
作业1
1.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根据课文,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1) 《智取生辰纲》用的是元明时期的白话,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 全一样,但意思不同。请比较他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并写下来。
(
.
.
2
.这厮不值得便骂人
)1.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
(
.
.
)3.没一个不怨怅杨志
(2) 杨志是课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但最终仍丢失了生辰纲。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写出他的性格特点及丢失生辰纲 的原因。
2.时间要求: (书面作业) (1) 3分钟; (2) 6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 秀 良 好 合格
能写出词语的正确含义
能正确分析杨志的形象及丢失生辰纲 的原因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 意在让学生感受《水浒传》所使用的白话与现代汉语 的不同,体会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为更好地进行全本阅读服务; (2) 意在培养学生结 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作业2
1. 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探究
小说《智取生辰纲》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 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品析变化知讽刺 巧析手法探主题
作业1
1.作业内容: (预习) 细读课文,完成表格。
梳理范进中举前后变化,概括文中相关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为达到讽刺效果所用的表 现手法。
范进的境遇变化 中举前 中举后 人物形象特点
范 进 自 身 生活状况
言行举止
社 会 地位 胡屠户
张乡绅
众邻居
表现手法
2.时间要求:8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
总体评价结果: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既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特点,又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的高阶思维能力。
作业 2:
1. 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阅读拓展
周进发迹(节选)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 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 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 ”金有余道:“贤东!我 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 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 “好了。 ”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 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 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 ”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 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 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内中一个客人道: “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 ”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 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 ”只因这一句话道著周进 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 们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 ”金有余道:“也只 为
赤贫之士,又无官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 ”又一个客人道: “看令舅这个光 景
,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 ”金有余道: “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 ”
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生进场?进 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番心事。 ”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一笔 钱子? ”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著我这几个兄弟在此, 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 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 意下如何? ”众人一齐道: “‘君子成人之美。 ’”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 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 ”周进道: “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 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 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 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 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 ”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 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果然中了。 众人个个喜欢,一齐回到汶上县拜见父母、学师。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 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授了部属。
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到广州上了任。
(1) 请你根据这段文字概括一下周进发迹的过程。
①进贡院自杀→② →③众客人捐考→④ →
⑤众乡人拜会→⑥ →⑦钦点广东学道
(2) 周进为什么在“贡院”里做出自杀行为?这种行为说明周进是个什么样的
人?
(3) “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这句话表现了当时社会怎样
的现状?
(4) 试分析周进和范进两人的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三课时 细致比读悟形象 自选专题品三国
作业1
1.作业内容:梳理小说情节。
(1) 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请你说一说,刘备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受到他的诚心诚意,感受到对诸葛亮的 尊重?
(3) 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分析刘备的人物形象。
作业2
1.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类文阅读
青梅煮酒论英雄
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 二人曰: “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玄德曰: “此非二弟所 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② 一 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 “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 “有甚紧事? ”许褚曰: “不知。只 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 “在家做得好大事! ”唬得 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 答曰: “无事消遣耳。 ”操曰: “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 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 ‘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 口皆 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 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 饮。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 之。操曰: “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 “未知其详。 ”操曰: “龙能大能 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 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 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 “备肉眼安识 英雄? ”操曰: “休得过谦。 ”玄德曰: “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 有未知。 ”操曰: “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 “淮南袁术,兵粮足备, 可为英雄? ”操笑曰: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 “河北袁绍,四 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 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 “刘表虚名无 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 操曰: “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 “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 操曰: “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玄德曰: “如张绣、张 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 “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玄德曰: “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 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 “谁能当之?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 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 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 “一震之威, 乃至于此。 ”操笑曰: “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 “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 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④ 后人有诗赞曰: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 ”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1)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韬晦之计”的含义。
(2) 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来的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怎样的 性格特征?
(3) 当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刘备有何反应?请分析刘备 的性格特征。
2.时间要求: (1) 2分钟 (2) 4分钟 (3) 4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正确概括文章内容
能筛选关键信息
能正确赏析人物形象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类文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继续培养 学生的综合、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能力。
10
第四课时
作业1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随媪进园看笑剧 拓展阅读观人生
(1) 根据课文内容和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王熙凤设计捉弄刘姥姥
下联:
(2) 《刘姥姥进大观园》写众人的笑,绘声绘色,各具情态,你最喜欢谁的
“笑”?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性格特征。
作业2
1. 作业内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进贾府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 “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黛玉思忖 道: “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 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 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 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 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 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 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 曾识面,听见他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内侄女, 自幼 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 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 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 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 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 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 “妹妹几岁了?可也 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 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 “林姑娘的东西可 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说话时已摆 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又见二舅母问他: “月钱放完了没有? ”熙凤道: “放 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 错了。 ”王夫人道: “有没有,什么要紧。 ”因又说道: “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 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 ”熙凤道: “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
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有删改)
(1)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面上看是王熙凤称赞林黛玉的风姿,但其实话中有话, 她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3) 阅读选文,概括王熙凤的形象特点。
11
(
改
变人称,保持人称的统
) (
☆
☆ ☆ ☆ ☆
)
第五课时 研读模仿学创作 合作改编换视角
作业 1
1.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学习改写
(1) 请从本单元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 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 600 字。
【我的选篇】 改写的方法提示:
①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领会原文的中心思想。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改写。都不能改变 原文的中心思想;
②改写不能照抄原文,而是要按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叙述和描写,重新 组织文章;
③改变人称的改写,要自始至终保持人称的统一,尤其是人物对话中的人称都要作相 应的改变,语气也要作适当调整。
(2)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口述,撰写改写选篇提纲,可以是思维导图式的提纲,也可 以是结构性的提纲。
作业 2
1.作业内容: (当堂作文)
能根据提纲改写出有深意的文章。
2.时间要求:3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细则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不 改 变 原 文 的 思 想 ☆ ☆ ☆ ☆ ☆ ☆ ☆ ☆ ☆ ☆
能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 文章 ☆ ☆ ☆ ☆ ☆ ☆ ☆ ☆ ☆ ☆
改变人称,保持人称的统 一 ☆ ☆ ☆ ☆ ☆ ☆ ☆ ☆ ☆ ☆
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当堂完成习作,训练学生根据提纲 30 分钟左右完成作文的能力。
【范文示例】
我的自传
我叫杨志, 曾经是一个充军发配的罪人,幸得梁中书的信任,派我押送生 辰纲前往汴梁,给他的岳丈、当朝太师蔡京祝寿。我曾听闻,去年送去的生辰
纲在半路上被人劫走了,所以这次梁中书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
信任,我一定要安全送达,说不定还能就此高升,光宗耀祖。 (简单交代故事背景, 让读者知道来龙去脉。)
因要赶上蔡京六月十五日的生日,我们五月中旬就要出发,天气虽晴朗,却是酷热难 行,树上没有一丝风,知了“嘶-嘶-”地叫个不停,空气中充满了焦躁。我也知他 们累,他们热,但为了不遇到劫匪,只能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而他们却像造反一样, 专和我对着干,就连那个老都管和那两个虞候也对我指手画脚。为了让这些厢禁军抓 紧时间赶路,我只能责骂加鞭打。我知他们对我多有不满,可为了完成任务,我也没 有他法。 (从杨志的角度阐述矛盾,角度转换得好。)
这一天正午正走到黄泥冈,那十一个厢禁军自作主停下来要歇,我自知这一带劫匪出 没甚多,便催促他们快走。可他们却坐在地上不动了,任我怎样拿鞭抽打,也不起来。 连老都管也极不分轻重地跟我分辩。 (将具体的对话改成了概括式的叙述,详略得 当。)
这时,我发现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心中一紧,恐是贼人,赶紧拿了朴刀过 去。进入松林,我发现那里有七个汉子在乘凉。与之一番交谈后,知他们是贩 枣的客人,放下心来。走出松林,看着这些厢禁军大汗淋漓的样子,想着没什 么危险,就同意他们在此处休息。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卖酒的人,有人要买酒,被我阻止了,我说这酒里不知放了 什么,还是不要喝的好。那几个贩枣的客商,先买了一桶酒,喝完后,其中一个客商 又把另一桶打开舀了一瓢要喝。卖酒汉上前阻拦。另一个客商趁机也拿了一个瓢来舀酒。卖酒的见了,抢过瓢来,劈手将酒倒在桶里。殊不知,就在这时,药被放进点, 直了桶里。老都管过来对我说:“杨提辖,你看他们喝了都没事,我们也渴了,就买 点这一吧。 ”我思量着,这一桶也被喝过,应该没事,便同意了。 (因是“自传” , 为突出重点,此处不再设置悬念,直接交代酒被下药事实。)
于是他们便冲上去买酒,有人还给我了一瓢。我见众人喝了无事便喝了一 半。过了一会儿,我看他们一个个都头重脚轻地栽倒在地上,心里暗叫: “不好,
中计了。 ”但再想站起来,已经不可能了。看见那群枣商一个个笑着搬运生辰纲, 我真是后悔让大家休息和买酒喝。又一次任务失败了,回去怎么交代……不一会儿, 我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周围只剩我们一行人,生辰 ⑤突出了杨志的心理,并纲早已不见踪影,无奈之下,我只能逃走,却不知该逃到哪 里…… (突出了杨志的心理,并补充了那群枣商的神态。)
【教师点评】
人称的变化在改写中有一定的难度,容易改得与原文几乎一样。但本文的改写很 有特点,从第三人称改写成第一人称,从杨志的角度叙述和描写故事,融入了作者自 己的理解,没有改变原作的中心和人物形象,有适当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杨志失掉 生辰纲后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杨志的自责与后悔,符合原著的形象。改写的文章重新 安排了详略,详写了路上天气的炎热及手下人的不满,详写了吴用等人智取的过程, 结构合理,是一篇很成功的改写文章。
第六课时 细读人物有方法,客观评价取精华
注:作业 1、作业 2 为必做题,作业 3 为课外拓展长时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 成,适时交流分享。
作业 1
1.作业内容:文学常识填空。(基础必做题)
《水浒传》是 (朝代) 小说家 创作的一部 体长篇小说,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 的小说,表现了 的主题。
《水浒传》讲述了北宋末年以 为首的一百零八将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 、
、 。
《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采取先 后 的 结构,环环相扣,线索分 明。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能准确快速填写 优秀
能准确填写 良好
基本准确 合格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了解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有关常识;了解小说内容、 主要人物形象和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元末明初、施耐庵、章回体、农民起义、官逼民反。宋江;吴用、鲁智深、武松林 冲、扈三娘、李逵等 (任选三人) 。分、合、链式
作业 2
1.作业内容:归纳列举题:(提高必做题)
从小说中任选三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归纳出与该人物相关的故事。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能准确简洁归纳三个及以 上故事 优秀
能准确归纳两三个故事 良好
基本能归纳一两个故事 合格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小说内容,进一步理解人物和故事情 节,培养归纳事件的能力,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作业 3:
1.作业内容:.长时作业 (拓展型选做题)
用读人物传记的方法读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理解人物形象,懂得客观地评 价人物。以“评价《水浒传》人物xxx”为题撰写发言稿并参加班级报告会。
(作业提示: 由于阅读时间少和阅读兴趣不足所限,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不按照 小说的顺序,而按照自己兴趣去读,这样既不觉得太累,对人物留下的印象又非常 深,还容易激发阅读兴趣;多角度评论人物。)
2. 时间要求:一周左右时间
3.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完成主题发言稿,客观评价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表达有条理
有个性化的表达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使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培养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训练比较、归纳以及“多角度评价人物”等高阶思维能力。
第七课时 注重积累在课外,学习精粹诵诗词
作业 1 (全班必做)
1.作业内容:背诵并默写四首诗词。看谁是记忆小能手。
2.时间要求:(背诵作业) 5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等级
能流利准确的背诵诗词 A
背诵诗词较流畅偶尔需要提醒 B
需要多次提醒或在关键词的提示下才能背 完诗词 C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赛一赛”为一项背诵形式的作业,比赛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 背诵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提高自己的 欣赏品位。
作业 2
1.作业内容: (选做题)
( 一) 阅读《咸阳城东楼》请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
(二) 阅读李商隐的《无题》,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三) 阅读《行香子 ·树绕村庄》,从炼字的角度分析“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的 表达作用,分析诗歌传达的感情。
(四) 阅读《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思考: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揭示了 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这首词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而今识尽 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 好 合格
能结合诗词内容来谈
表达清晰合理完整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总
)体评价结果: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作业1 :必做
1.作业内容:
(1) 明清古典小说使用的是当时的白话,有些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有很大 差异,请在四篇课文中找出10个以上这样的词语,结合语境或查字典,分别写出其 在文中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
(2) 思考本次“古典小说‘穿越之旅’"的收获,以及还未解决的疑惑,写一
篇 300 字以上的短文。
2.时间要求:20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星级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必做题意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小说的兴趣,增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领略中国古典小说具有的震撼性魅力,养成用历史的眼光观
察小说中人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作业2:选做
1.作业内容: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回目名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 取生辰纲”, 自读课文,仿照回目名形式,概述课文的主要情节填写下表。
故事 主要情节 课文对应段落
引子 众军乔装担金银,杨志监押齐上路 l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14
2.时间要求:10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星级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这几部古典小说都是章回体小说,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 我们要教给学生“目录阅读法”,通过目录阅读作品,提高阅读效率,在短时间 内了解作品概况及书中关键信息:主要人物、情节线索、结构框架。本题意在加 强学生对这种阅读方法的掌握,训练了学生概括和应用的能力。
作业3:选做
1.作业内容:某班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2) 班级文学社开展“重新设计作品人物命运”的活动,请你重新设计范进的 命运。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 。
(3) 下面材料是中国科举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词,请你概括出讲解员的主要观点
在现代中国人的印象中,科举是一种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更多的是作为批 判对象而加以介绍的。如《范进中举》就把科举描绘得令人心悸。但是,1983年 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 ·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曾说过,在西方所有的政治学 教科书中,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在我国本土未被 重视的东西,传至海外后反而被别人发扬光大。中国科举制度西传欧美,是中国 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2.时间要求:10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星级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分析: (1) 【示例】青青草 (或:尖尖荷、春蕾) (2) 【示例】最终的命 运只能是穷愁潦倒,饥饿而死 (3) 【示例】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明 的一大贡献。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的概括、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