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二中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
物理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7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8~1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打出的弧旋球,可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B.在女子万米比赛中记录运动员的成绩,可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C.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D.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2.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2022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近1.6亿吨,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达1.56亿吨,超过其设计通过能力的56%。以上信息涉及了时间、长度和质量及其单位,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单位的物理量要注明单位,所有物理量都有单位
B.大坝高程185米、水库长2335米,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通过量近1.6亿吨、货运量达1.56亿吨,单位“吨”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千克米每二次方秒”被定义为“牛顿”,“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3.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A、B均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4.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C.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
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5.如图示,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沿竖直墙面向上运动,它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受到大小为10 N的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1 N,方向向下 B.2 N,方向向下
C.1 N,方向向上 D.2 N,方向向上
6.小球从离地高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t落地,则
A.小球下落一半时间所运动的位移等于
B.小球下落一半高度所用的时间等于
C.小球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4
D.小球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与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
7.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伸直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两球质量关系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B绳的拉力大小为
B.OA绳的拉力大小为
C.F的大小为
D.AB绳的拉力大小为
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快 B.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
C.物体做加速运动 D.物体做减速运动
9.如图所示,长木板A与物体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木板左端的固定立柱间放置轻质弹簧,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木板和物体都静止不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外力F缓慢减小到零,物体和木板始终不动,在此过程中
A.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B.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木板A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不变
D.木板A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减小
10.在直升飞机竖直降落的过程中,开始时飞机匀速降落,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情况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员的质量为70kg
B.飞行员在t1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C.飞行员在t2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D.从图中可知飞行员在这两次规避障碍过程中的加速度的最大值为6m/s2
11.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8m,bc=2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则
A.a=1m/s2
B.vc=4m/s
C.de=2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3s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
二.实验题(共14分)
12.(6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研究物块的直线运动。
实验时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b)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1)若纸带的A端与物块相连,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知物块做 (填“匀加速”“匀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2)打下点C时,物块的速度为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8分)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图乙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 N。
(3)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4)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作出实验结果图如图丙所示,则 (填“F”或“”)一定AO方向。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3个小题,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6分,共38分)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其正下方竖直固定一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A,其正上方竖直固定一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B,整个系统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在弹簧B上端O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拉力F作用,物体P缓慢上升,直到弹簧A离开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时,弹簧A的压缩量;
(2)弹簧A刚要离开地面时,拉力F的大小,此过程O点向上移动的距离。
15.在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若汽车起动时都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到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第1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位移?
(2)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16.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2kg的小物块位于小车的右端。现分别给小物块向左和小车向右的初速度,初速度大小均为v0=3m/s。已知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小物块恰好没有滑离小车,且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取g=10m/s2。求:
(1)小物块相对小车滑动的时间。
(2)小车的长度。兴文二中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A 6.D 7.B 8.BCD 9.BC 10.BD 11.BC
12.匀加速 0.76 2.0
13. B 3.6 BC/CB
14.解:(1)当时,对物体P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即弹簧A的压缩量为
(2)弹簧A刚要离开地面时,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
即有
此过程O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15.解:(1)设第1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为t1,位移为s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规律可得
解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规律可得
解得
(2)40.0s时间,汽车能行驶的位移为
汽车同时起步,车辆之间的间距不变,故通过路口的数量为
故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共有64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3)设能通过k辆汽车,则最后一辆车延时0.9ks启动,则最后一辆车到路口的距离为(k-1)L。故最后一辆车能通过路口有
解得
故有25辆车能通过路口。
16.解:(1)当小物块在小车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m
解得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m=μg=1m/s2
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M
解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M==0.5m/s2
小车和小物块均做匀减速运动,小物块恰好没有滑离小车,则小物块到达车尾部时与车的速度相同,有
vM=vm
设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取向右为正方向,则共速时小车的速度为vM=v0 aMt
物块的速度为
vm= v0+amt
解得
t=4s
(2)两者的共同速度为 :vm=vM= v0 aMt=1m/s
t时间内小车和物块的位移分别为
sM=t=t=8m
sm=t=t=-4m
小车的长度为L=sM-sm=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