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题--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题--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20: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化学品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使用越多越好
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逐步禁止,实现零添加
C.农药应向着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方向发展
D.长期患病的患者,可在没有医生指导下服用处方药
2.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左右自由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相同温度时,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A. B. C. D.
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4.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
5.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相对分子质量是282。下面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15H22O5的摩尔质量为282g
B.1个C15H22O5分子的质量约为g
C.1molC15H22O5完全燃烧生成22molH2O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15H22O5的物质的量为1mol
6.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溶于1 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ρ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 B.mol/L
C.mol/L D.mol/L
7.某同学探究金属Na与CO2的反应,实验如下:
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操作 将点燃的金属钠伸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 将实验Ⅰ的集气瓶用水冲洗,过滤。取黑色滤渣灼烧;取滤液分别滴加酚酞和氯化钡溶液
现象 ①火焰呈黄色 ②底部有黑色固体,瓶壁上附有白色固体 ①黑色滤渣可燃 ②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
B.白色固体是Na2O
C.实验Ⅱ中滤液呈碱性
D.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可用水和带火星的木条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B.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9.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将小块的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HCl反应
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密闭容器)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现象
④钠跟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这是析出了金属铜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84消毒液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制备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84消毒液是利用NaClO的漂白性进行杀菌消毒
D.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可作纸张的漂白剂
11.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变为白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因为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⑤只发生物理变化
12.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②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造成的
D.结合以上现象,可推测反应的中间产物有的生成
13.实验中需用1.0mol·L-1的CuSO4溶液950mL,配制时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药品的质量分别为
选项 A B C D
容量瓶规格 1000 mL 950 mL 1000 mL 500 mL
CuSO4 152.0 g 152.0 g 160.0 g 80.0 g
A.A B.B C.C D.D
14.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或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的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1
②的漂白原理与漂白液的漂白原理不同
③与水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④投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⑤分别与水及反应产生等量氧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
⑥分别与水及反应产生等量氧气时,需水和的质量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非选择题
15.实验室欲用固体配制的溶液。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 。
(2)某同学欲称量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 。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使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A 所用已经潮解
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 有少量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16.国务院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相协调,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主线,把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分析的原则。在调水工程中,沿途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质恶化的最大隐患。经检测,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填序号)。
A B C D
(2)为了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若按照该方案获得金属银108g,在保证不污染环境且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可得出理论上应提供标准状况下的 L。
(3)为了实现(2)中氯气的循环利用,有人设想以氢气和氯气为原料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盐酸,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填序号)。
A 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
B 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C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入氯气的电极移动
D 通入氯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7.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且污染环境的能源,研究和开发清洁而又用之不竭的能源是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科学家预测氢能将是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之一。
(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 (填序号)。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2)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
已知:

由甲烷制氢气的一个缺点是 。
(3)将进行热分解也可以制得氢气 。热分解制氢气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使部分燃烧,其目的是 。
(4)镁铝合金()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得到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
②在足量的的溶液中,混合物Y能完全释放出。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的物质的量为 。
18.生活中有很多含钠、含氯的化合物。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中,每消耗1mol过氧化钠固体,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用含的表达式表达)
(2)“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病毒,其说明书中有如下信息: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净含量为1000mL、请稀释后使用。
①该“84消毒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②现实验室需要用上述溶液配制400mL 0.2mol/L的溶液。则需量取 mL上述溶液,需使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 。
③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填标号)。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B.称量使用的砝码已生锈(铁锈未脱落)
C.溶解时使用的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
D.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移液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未做处理
(3)若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为确定其纯度,向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假设生成的气体完全逸出),记录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和消耗盐酸的体积并绘制图像如上图,在消耗HCl的体积为4~9阶段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混合溶液中纯碱和小苏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要合理施用,并不是使用越多越好,A错误;
B.食品添加剂要合理使用,B错误;
C.农药应向着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方向发展,C正确;
D.处方药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氮原子,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其物质的量之比== =2:1,相同条件下其体积之比为2:1,A符合题意;
B.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8:2=4:1,且氦气是单原子构成的分子,不满足条件,故B错误;
C.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2:1,而图中体积之比为1:2,故C错误;
D.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而图中体积之比为1:1,故D错误。
答案选A。
3.B
【详解】A.焰色试验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同时易挥发不会残留,所以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B正确;
C.K的焰色试验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其他元素的焰色试验不需要,C错误;
D.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含有钠离子,焰色试验现象相同,无法通过焰色试验区分,D错误;
故答案选B。
4.D
【分析】ag甲气体和2ag乙气体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1:2,即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由M=可知,甲和乙的摩尔质量相同,即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详解】A.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2,体积之比为1:2,由 ρ= 可知,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 1:1,故A正确;
B.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2,体积之比为1:2,由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由M=可知,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乙物质的量相同,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为 1:1,故C正确;
D.据分析,甲和乙的摩尔质量相同,等质量的甲和乙的物质的量相同,即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5.B
【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C15H22O5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A项错误;
B.C15H22O5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1,即6.02×1023个C15H22O5分子的质量约为282 g,所以1个C15H22O5分子的质量约为g,B项正确;
C.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1 mol C15H22O5完全燃烧生成11 mol H2O,C项错误;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15H22O5中约含有1 mol碳原子,C15H22O5物质的量约为mol,D项错误;
答案选B。
6.D
【详解】标准状况下a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所得盐酸的质量为:,盐酸的体积为:,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故选D。
7.B
【分析】由实验Ⅰ可知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实验Ⅱ中黑色滤渣可燃可知,集气瓶底部的黑色固体为碳,由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瓶壁上附有的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则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C, 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为碳酸钠,B错误;
C.实验Ⅱ中滤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滤液呈碱性,C正确;
D.由实验Ⅰ可知钠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Na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应用沙土覆盖,D正确;
故选B
8.A
【详解】A.CO2、H2O与Na2O2、Na2O均能反应,与Na2O2反应时都能产生气体,因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O2也是气体,故CO2与Na2O2的反应无明显的现象产生,水与Na2O2反应则会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有明显的现象,A正确
B.结合A分析可知,CO2与Na2O2、Na2O均能反应,但与Na2O2反应时生成的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进行鉴别,B错误;
C.在空气中加热Na2O2与Na2O的混合物,Na2O会转化为Na2O2,C错误;
D.两种氧化物加到酚酞溶液中后,均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而使酚酞变为红色,但因Na2O2具有漂白性,会将变成红色的溶液漂白,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①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①错误;
②金属钠与酸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剧烈,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HCl反应,后与水反应,②错误;
③钠在水蒸气中反应时,因缺少氧气而不会发生燃烧,③错误;
④Na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2+反应生成Cu(OH)2,因Na与H2O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可导致生成的Cu(OH)2表面部分分解生成CuO(黑色),④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水和氯化钠,所以制备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A正确;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B正确;
C.NaClO可以杀菌消毒,与漂白性无关,C错误;
D.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得到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D正确。
故选C。
11.A
【详解】A.钠露置在空气中由银白色变灰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成了Na2O,Na2O与H2O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aOH,NaOH易潮解,吸收空气中的H2O形成NaOH溶液而出现液滴,同时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最后变为Na2CO3粉末,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Na只有在加热或点燃时才能生成Na2O2,B错误;
C.③是因为NaOH潮解,C错误;
D.④⑤中发生的反应有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及Na2CO3·10H2O=Na2CO3+10H2O,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②中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改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酚酞遇碱变红,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故B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水,④中溶液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气体,说明④中溶液含有H2O2,H2O2具有强氧化性,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H2O2造成的,故C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氧气和水,④中溶液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气体,可推测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中间产物有的生成,故D正确;
选C。
13.C
【详解】A.配制1000 mL溶液时,需要溶质1 mol×160 g·mol-1=160 g,A错误;
B.根据容量瓶的规格,实验室中没有950 mL的容量瓶,B错误;
C.实验室中没有950 mL的容量瓶,需要选用1000 mL的容量瓶,需要溶质1 mol×160 g·mol-1=160 g,C正确;
D.选取的容量瓶应大于950 mL,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①中阴离子是,整体是一个阳离子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①错误;
②的漂白原理与漂白液的漂白原理都是利用它们的强氧化性,故相同,②错误;
③与水反应中,的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故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③正确;
④投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生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强氧化性使紫色石 被氧化,溶液褪色,④正确;
⑤分别与水及反应产生时,均转移电子,故生成等量氧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相等,⑤正确;
⑥与水,与反应时,均按化学计量数参加反应,故产生等量氧气时,需水和的物质的量相等,⑥错误。
故选C。
15. 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容量瓶、胶头滴管 27.4 10.0 检漏 B
【详解】(1)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所需固体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洗涤烧杯及玻璃棒→轻轻摇动容量瓶→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实验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根据实验步骤即可判断出所用仪器还有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2)该同学将砝码与烧杯位置放反了,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应称取的质量为;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检漏操作;
(4)A.所称的质量偏小,浓度偏低;
B.所得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C.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
D.左码右物称量时,,故所称质量偏小,浓度偏低;
故答案选B。
16. B 11.2 B
【详解】(1)NO3-与四种阳离子均不反应,而其他三种阴离子均能与四种阳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生成沉淀,所以选B;
(2)当回收108g金属银即1molAg时,有0.5molCl2生成;将生成的氯气与氢气反应使之转化为方案中所需要的盐酸,需要0.5molH2,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3)电池的总反应为:H2+Cl2=2HCl,根据原电池原理可知:
A.两极材料可以都用石墨,一极通入氢气,一极通入氯气,可以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
B.反应H2+Cl2=2HCl中,氢气失电子,所以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故B错误;
C.在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通氯气的电极为正极,故C正确;
D.通氯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故D正确;
综上所述选B。
【点睛】原电池中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17. C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为H2S的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 防止Mg、Al被空气氧化 52mol
【分析】1molMg17Al12可得到17molMgH2和12molAl,加入足量HCl,一方面Mg和Al与HCl反应放出氢气,另一方面,Mg和Al溶解,储存的氢气释放出来。
【详解】(1) A.电解水消耗大量的电能,不经济,A错误;
B.锌和稀硫酸反应消耗大量的Zn和硫酸,不经济,B错误;
C.太阳能和海水取之不尽,经济且可持续,C正确;
故答案为:C;
(2)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故答案为: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H2S分解产生H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部分H2S燃烧可产生热量,提供给H2S分解,故答案为:为H2S的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
(4)①氩气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防止Mg、Al在熔化过程中被氧气氧化,故答案为:防止Mg、Al被空气氧化;
②1molMg17Al12可得到17molMgH2和12molAl,加入足量HCl,一方面Mg和Al与HCl反应放出氢气,另一方面,Mg和Al溶解,储存的氢气释放出来。由Mg~H2可知,1molMg产生1molH2,17molMg产生17molH2,17molMgH2产生17mol+17mol=34molH2,由2Al~3H2可知,1molAl可产生1.5molH2,所以12molAl可产生12mol×1.5=18molH2,故1molMg17Al12完全吸氢后的Y与HCl反应共放出34mol+18mol=52molH2,故答案为:52mol。
【点睛】储氢合金,吸收氢气,是个物理变化,Mg-Al储氢合金吸收氢气后的物质实际上是Mg、Al、H2的混合物。
18.(1)NA
(2) 4.0 25.0 500mL容量瓶 胶体滴管 BDE
(3) +H+=CO2↑+H2O 4:1
【详解】(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每消耗1mol过氧化钠固体,反应转移电子1mol,电子数为NA,故答案为:NA;
(2)①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4.0mol/L,故答案为:4.0;
②根据稀释定律可知,需要量取4.0mol/L的NaClO溶液的体积为:=0.025L=25.0mL,配制NaClO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25.0;500mL容量瓶;胶体滴管;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A不合题意;
B.称量使用的砝码已生锈,使样品质量增加,浓度偏高,B符合题意;
C.溶解时使用的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转移进容量瓶的样品减小,浓度偏低,C不合题意;
D.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恢复室温后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D符合题意;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E符合题意;
F.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未做处理,不影响浓度大小,F不合题意;
故选:BDE;
(3)V(HCl)的体积为4~9阶段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V(HCl)的体积为0~4阶段的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设盐酸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样品中的碳酸钠为4mol,生成的碳酸氢钠为4mol,则V(HCl)的体积为4~9阶段的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消耗的盐酸为5mol,样品中的碳酸氢钠为:5mol-4mol=1mol,则纯碱和小苏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答案为:+H+=CO2↑+H2O;4: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