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6课 老山界 陆定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学习本课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鉴赏叙事及语言特色。
3.能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陆定一(1906年6月—1996年5月),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撤离中央苏区,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境。这时,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在湘江以东地区(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一带)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试图将中央红军全歼在此。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7昼夜,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分别由兴安县的界首、全州县的大坪、凤凰嘴等主要渡江点突破湘江。之后,中央红军一、二纵队在其他军团的继续掩护下,进入兴安县华江乡和金石乡,艰难翻越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高峰——老山界,尔后向云贵川挺进。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苛( ) 惊惶( ) 蜷身( ) 搀扶( ) 呜咽( ) 咀嚼( )
矗立( ) 打颤( ) 落下( )
jiǎo租( ) 军fá ( ) 点zhuì( )
péng pài( ) hān然入梦( )
huáng
kē
quán
chān
yè
jué
chù
là
zhàn
阀
缴
缀
澎湃
酣
2.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惊惶:
苛捐杂税:
缴:
攀谈:
酣然入梦:
蜷:
鸣咽:
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甜美、畅快地入睡。
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弯曲。
惊慌,恐惧。
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整体阅读
1.找出文中表现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词句。
全文除首尾两段外,中间一大部分就是按照翻越老山界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时间变化:"下午才动身” —— “天色晚了” —— “天色黑了才到山脚” —— “满天都是星光" —— “半夜里” —— “黎明的时候” —— “已经是下午2点多钟” —— “一直到宿营地”
地点转移:上山,从山脚到山页——下山,翻越老山界,从第一天下午动身,到第二天下午2点以后才下山,整整一天时间。
整体阅读
2.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难?
(1)走路难“向上看 就在脚底下。”“陡峭极了…只有一尺多宽。”山路陡峭,悬崖峭壁。
(2)睡觉难“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寒气逼人…浑身打着颤",宿营峭壁,半夜冻醒。
(3)吃饭难“肚子很饿,力气不够",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4)处境难“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机关枪声很密”,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重点研讨
1.课文写了上山、宿营、下山的场景,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这些句子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上山:“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宿营:“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围得像一口井。”
重点研讨
下山:“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作用:作者以生动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的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豪言壮语,畅快的心情展现出来,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重点研讨
2.红军的乐观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等。
重点研讨
3. “像春蚕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呜咽”在这里怎样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像山泉在呜咽”一句有不少人认为“呜咽”的原意是低声哭泣,文中是修饰形容凄切的流水声。这种解释与通篇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悖。应解释成流水声若断若续,好像山泉时而流时而止。这样使整个乐观主义的基调不至于失去一致。
这里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形象贴切的比喻,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感受细腻入微地表现出来,增加了语言的美感和气势。
重点研讨
4. “抢了一碗饭就吃”,如何理解“抢”字,谈谈你的看法。
“抢”字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用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抢”字形象的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重点研讨
5.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叙事特色。
作为一篇记叙文,《老山界》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六个记叙要素交代得非常明确,堪称典范。它不仅内容完整,眉目清晰,而且在叙事方面有许多特色,概括起来就是:明白晓畅,引人入胜。作者就像一位讲故事的老手,采用我国传统的叙事方式,把红军长征路上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讲述得有头有尾,波澜迭起,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重点研讨
6. 《老山界》在运用语言方面十分出色,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鉴赏。
本文通篇都是朴素的口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爽悦耳,真正做到了博采口语、明白如话。例如,“满天都是星光……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些语言不仅质朴自然,而且富有诗意,造成一种美感。
课堂小结
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在红军的眼里,他们认为:“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这充分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中心思想,特别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红军战士的乐观精神。
当堂检测
(一)客观题
见DCF课件
当堂检测
1.读完本篇课文,我们要学习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
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拓展延伸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