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肥料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正确的是
A.检验Na2CO3中含有 NaOH:加入酚酞试液
B.鉴别K2SO4和(NH4)2SO4两种肥料: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除去CaO固体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2.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氮肥的是
A.KCl B.Na2SO4 C.NH4HCO3 D.Ca(H2PO4)2
3.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鉴别CO和CO2 除去CO2中的少量水蒸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方案1 观察颜色 闻气味 通过浓硫酸 滴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通过NaOH溶液 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4.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腌制的泡菜虽然富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B.焊接金属时用氧气做保护气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D.回收各种废弃材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5.如图所示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混合研磨熟石灰和氯化铵 B.光的色散
C.挤压握力计 D.用图中装置净水
6.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磷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A.CO(NH2)2 B.(NH4)2HPO4 C.K2SO4 D.Ca(H2PO4)2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干冰冷藏食品优点多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
C.钡餐透视服用硫酸钡
D.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
8.小优为了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并使作物提前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他应购买的化肥是
A.磷矿粉 B.硝酸钾KNO3
C.氯化钾KCl D.碳酸氢铵NH4HCO3
9.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Cl B.NH4HCO3 C.NH4H2PO4 D.Ca3(PO4)2
10.有人认为“氮肥壮叶,磷肥壮果,钾肥壮茎”,小王家的柑橘树结的果实偏小,小王应向柑橘树施加下列化肥中的
A.硫酸钾 B.硫酸铵 C.碳酸氢铵 D.过磷酸钙
二、判断题
11.可以通过比较溶解性辨别出碳酸氢铵、磷酸钙、氯化钾三种化肥中的磷肥( )
12.NH4NO3与KCl可以通过观察外观来区分( )
13.利用颜色和溶解性不同,可以将磷肥与氮肥、钾肥区分开( )
14.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都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
15.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
三、综合应用题
16.我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地,但化肥使用量却占全球总量的35%,认识化肥,科学施肥至关重要.
(1)下列物质中,可用作磷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KNO3 D.Ca(H2PO4)
(2)NH4Cl是常见的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因释放出 而损失肥效;
(3)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后果有:① ;②水体富营养化等;
(4)“雷雨发庄稼”现象涉及的化学反应较为复杂,其中一个反应是NO3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17.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1)实现“碳中和”;需要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替代实现。
①完善能源双控制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
A.氢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石油
②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氢氧燃料电池供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 能转化为 能。
(2)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科学技术发挥核心作用。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创造了一种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30℃时,“沉淀池”中的主要反应为NaCl+NH3+CO2+H2O = NaHCO3↓+NH4Cl,可看作是由a.CO2+NH3+H2O=NH4HCO3、b.NaCl+NH4HCO3 = 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
已知:相关物质30℃时的溶解度
物质 NH4Cl NH4HCO3 NaHCO3 NaCl NH3 CO2
溶解度/g 41.1 27.0 11.1 36.3 40.9 0.1257
a.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上表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反应b能顺利进行的原因是 。
b.在“沉淀池”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氨气,再缓慢通入二氧化碳。这种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 。
③“操作A”是 (填操作名称),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④流程中,物质X可循环利用,其化学式为 。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
18.某同学外出旅游时,走进植物园,看到标语——“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结合化学知识分析: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空气中的水蒸气和 。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_。
A.澄清透明的天然水均可直接饮用
B.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C.农业生产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厨房洗餐具后的水可通过下水道直接排入河流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下列选项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因为碳酸铵和氢氧化钠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加入酚酞试液无法检验Na2CO3中是否含有 NaOH,故A错;
B.(NH4)2SO4中含有铵根离子,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够闻到刺激性气味,硫酸钾不能,所以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所以不能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故C错;
D.CaO与CaCO3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氯化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钠不含氮元素,不能作氮肥,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方案一:硫酸铵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因此通过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方案二: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则加熟石灰粉末研磨,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铵,故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两方案均合理;
B、方案一:闻气味时,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因此不能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方案二:通入石蕊试液中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以使石蕊变红,则溶液变红色,说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通过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方案一不合理;
C、方案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水蒸气;方案二: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被消耗,不能除去水蒸气;则方案二不合理;
D、方案一:滴加适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碳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时,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去碳酸钠,但是带入新的杂质过量的氯化钙;方案二不合理;
故选:A。
4.D
【详解】A、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不宜多吃,故A错误;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不能做保护气,故B错误;
C、铵态氮肥和氢氧化钙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C错误;
D、难于降解的废弃塑料产生“白色污染”,回收废弃塑料,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D正确;故选D。
5.A
【详解】A、混合研磨熟石灰和氯化铵过程中有新物质氨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光的色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挤压握力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图中装置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磷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该化肥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故选B。
7.B
【详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用干冰冷藏食品优点多,选项说法正确;
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选项说法错误;
C、钡餐透视服用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不会被人体吸收,选项说法正确;
D、小苏打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A
【分析】磷肥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并使作物提前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详解】A、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B、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氮元素使植物叶片更翠绿,磷元素提高植物抗寒抗旱能力,使果实饱满,钾元素提高抗倒伏能力。
9.C
【分析】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化肥称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化肥称为磷肥;只含有钾元素的化肥称为钾肥;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称为复合肥.
【详解】A、KCl中含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B、NH4HCO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柑橘树结的果实偏小,应向柑橘树施加磷肥。
【详解】A、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能施用,错误;
B、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能施用,错误;
C、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能施用,错误;
D、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可以施用,正确。
故选D。
11.正确
【详解】磷酸钙不溶于水,碳酸氢铵、氯化钾溶于水,可以通过比较溶解性辨别出碳酸氢铵、磷酸钙、氯化钾三种化肥中的磷肥,故填:正确。
12.错误
【详解】NH4NO3与KCl外观都是白色晶体,观察外观不可以区分,错误。
13.正确
【详解】磷肥为灰色粉状,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氮肥和钾肥为白色晶体,溶于水,利用颜色和溶解性不同,可以将磷肥与氮肥、钾肥区分开,故正确。
14.正确
【详解】硫酸铵水溶液呈酸性,且硫酸根离子可与钙离子结合生硫酸钙微溶于水,使土壤板结,硫酸钾在酸性土壤中会加重土壤的酸化,且硫酸根离子可与钙离子结合生硫酸钙微溶于水,使土壤板结,故填正确。
15.正确
【详解】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填:正确。
16. D 氨气(或NH3) 土壤污染(或大气污染,土壤退化等) 3NO2+H2O=== 2HNO3+NO N
【详解】(1)D (2)氨气(或NH3) (3)①土壤污染(或大气污染,土壤退化等) (4)3NO2+H2O=== 2HNO3+NO N
(1)常见的化肥是根据化肥中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情况分类的,含有磷元素的化肥可用作磷肥,硫酸钾是钾肥,A错误;尿素是氮肥,B错误;硝酸钾含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含磷元素,C错误;磷酸二氢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D正确;(2)铵态氮肥与碱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3)过度使用化肥,易引起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使土壤退化等后果;(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 2HNO3+NO,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前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硝酸中氮元素显+5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
17.(1) D 化学 电
(2) 物理 30℃时,水溶液中的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容易以沉淀的形式析出,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NH3在水中溶解度大,CO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先通NH3后通CO2,便于吸收CO2,有利于生成更多的NaHCO3 过滤 漏斗 CO2 作氮肥
【详解】(1)①氢能、风能、太阳能均属于新能源,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传统能源。
故选D;
②氢氧燃料电池供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①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a、30℃时,水溶液中的NaHCO3的溶解度较小,容易以沉淀的形式析出,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反应b能顺利进行;
b、由表可知,30℃时,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先通入足量氨气,形成碱性环境,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钠,可以提高产率;
③“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
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X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沉淀池”中的主要反应为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Y为氯化铵,氯化铵含氮元素,可作氮肥。
18.(1)二氧化碳/CO2
(2)AD
(3)AC
【详解】(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A. 澄清透明的天然水不一定符合饮用标准,此选项错误;
B. 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以防污染水源,此选项正确;
C. 农业生产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防污染水源、土壤等,此选项正确;
D. 厨房洗餐具后的水通过下水道后,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河流,此选项错误。故选AD。
(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故选A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