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册16.2《六国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下册16.2《六国论》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4 23:0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国论》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本文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撰写此文的真正目的,理解其借古讽今、反对求和的思想。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通过对比逐层展开论述的行文方式。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分析本文对比论证、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撰写文章的真正目的,及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史实导入,激发兴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曾经称雄一时的战国六国是哪些国家?灭亡时间都是什么时候?六国先后灭亡的顺序?六国为何灭亡?
韩赵燕魏楚齐
六国灭亡:
公元前230年,首战灭韩,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
公元前228年,攻克邯郸。因为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因为燕国的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始皇。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因为秦将王贲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
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降服百越之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齐王建入秦投降。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你用历史的眼光谈谈六国为什么灭亡?内政上保守,因循守旧,推行改革,国力不足;人才制度,没有任用贤才;外交上没有坚持“合纵”政策,不团结,被秦连横击败。
六国被秦灭亡的故事,是众多史学家研究的典型案例。在北宋,三苏父子,对此命题也有一次联合性对话。但是他们给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答案。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看看他如何回答分析这个问题。
二、印象苏洵,传承故事
苏洵(1009.5.22—1066.5.21),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权书》《衡论》《嘉祐集》等。
苏洵大器晚成的励志故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关键是开始。
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弊(bì) 赂(lù)秦 邑(yì) 厥(jué) 暴(pù)霜露 荆(jīng)棘(jí)
草芥(jiè) 薪(xīn) 嬴(yíng) 荆卿(qīng) 洎(jì)牧 邯(hán)郸(dān)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字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判断句),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连词,顺承)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或(有人)曰:六国互丧,率(都)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盖(承接上文,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故(所以)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则(于是,就)获邑(yì),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则(于是,就)得城。较秦之所得(所+动词=名词),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古今异义,它的实际数目)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那么)秦之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诸侯之所大患,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jué)(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古今异义,祖辈与父辈),暴(pù暴:通“曝”,曝露)霜露,斩荆(jīng)棘(jí),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对待)之不甚惜,举(之,省略句)以(连词,来)予人,如弃草芥(jiè)。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之后)得一夕安寝。(子孙)起视四境(省略句),而秦兵又至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奉(奉送)之弥(更加)繁,侵之愈(更加)急。故(所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矣。至于(古今异义,引出结果。以至于)颠覆,理(名词状语,按照道理)固宜然(应该这样)。古人云:“以地事(侍奉)秦,犹(好像)抱薪(xīn)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何哉?与(亲附)嬴(yíng)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已经)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起初)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因此)燕虽小国而后亡,斯(这)用兵之效也(判断句)。至丹以荆卿(qīng)为计,始(才)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之。洎(jì)(及,等到)牧以(因为)谗诛(被动句),邯(hán)郸(dān)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形容词作动词,终:坚持到最终)也。且燕赵处秦革(改变,除去)灭殆(几乎,将要)尽之际,可谓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孤危,战败而亡,诚(确实)不得已。向使(假如)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古今异义,不去行刺),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天数),存亡之理(理数),当(同“倘”,如果)与秦相较,或(或许)未易量(容易判断)。
呜呼!以(介词,用)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侍奉)秦之心礼(礼:礼待,名作动)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名词状语,向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日(每天,名作状)削月(月,每月,名作状)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胁迫,劫持)(被动句)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状后),而犹(还)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如果)以(凭着)天下之大,下(名作动,降低身份)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异义,旧事,先例),是又在六国下矣(判断)。
五、文言总结,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
(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 (义: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最终)
始速祸焉 (速: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译为打退)
《六国论》教学设计
一、史实导入,激发兴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曾经称雄一时的战国六国是哪些国家?灭亡时间都是什么时候?六国先后灭亡的顺序?六国为何灭亡?
六国被秦灭亡的故事,是众多史学家研究的典型案例。在北宋,三苏父子,对此命题也有一次联合性对话。但是他们给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答案。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看看他如何回答分析这个问题。
二、研读文本,梳理文脉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两个分论点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列举韩、魏、楚三国因为将祖先的土地贿赂秦国而力亏走向灭亡的事例,齐、燕、赵三国不贿赂秦国,却因为失去强大的援助,走向灭亡的事例加以论证。四段运用假设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五段借古讽今,劝说北宋统治者改变政策,不要重蹈覆辙。
三、论证方法,学习总结
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将说理说透彻。
01总分论点: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从正反“赂者”“不赂者”两个方面对比地分析,将两个方面考虑得周全、周到。
02 对比论证:秦国战胜得到的土地和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和割地失去的土地对比;祖辈父辈和子孙对待土地态度的对比,有限的土地和秦国无限的欲望对比
03引用论证: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生动地说明贿赂秦国的危害。
04比喻论证:“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子孙对待土地的态度,用“如弃草芥”来比喻论证,更加形象生动。
05举例论证: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国“以荆卿为计”,赵国“牧以谗诛”,都不能独完。
06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如三个国家保存实力,爱惜土地,三个国家改变自己的的做法,也许历史会被改变,通过这种可能性来论证赂秦的危害。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如果六个国家团结一致,将贿赂秦国的土地,对待秦国的心意,对待谋臣奇才,也许历史会被改变,通过这种可能性进一步来论证被秦国灭亡的悲哀。
四、作者观点,意在劝谏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些争议的朝代。它创造的文明文化盛极一时,但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北有强敌契丹,西边有西夏。面对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北宋统治者不敢抵抗,只是屈服妥协,纳银输绢换取暂时和平。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宋朝的很多读书人一起在思考这个问题。包括三苏父子,他们观点不同。借用六国被灭的教训,来希望给统治者以参考。